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丹

作品数:12 被引量:44H指数:4
供职机构:江门市中心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 2篇哲学宗教

主题

  • 8篇脑梗
  • 7篇脑梗死
  • 7篇梗死
  • 3篇急性
  • 2篇心理健康
  • 2篇心理门诊
  • 2篇依达拉奉
  • 2篇依达拉奉治疗
  • 2篇青少年
  • 2篇青少年心理
  • 2篇急性脑梗死
  • 1篇低分
  • 1篇低分子
  • 1篇低分子肝素
  • 1篇动脉
  • 1篇动脉疾病
  • 1篇动脉硬化
  • 1篇动脉粥样硬化
  • 1篇动脉粥样硬化...
  • 1篇短暂性

机构

  • 12篇江门市中心医...

作者

  • 12篇周丹
  • 10篇黄焕章
  • 5篇李洪
  • 5篇凌紫云
  • 3篇唐开雄
  • 3篇李艳嫦
  • 3篇易利人
  • 2篇钟建新
  • 2篇陈娟婷
  • 1篇李冰华
  • 1篇陈瑞陶
  • 1篇黄俊杰
  • 1篇韩雪珍
  • 1篇黎冠东

传媒

  • 2篇中国实用神经...
  • 1篇中国基层医药
  • 1篇华北煤炭医学...
  • 1篇海南医学
  • 1篇右江民族医学...
  • 1篇中国误诊学杂...
  • 1篇热带医学杂志
  • 1篇实用神经疾病...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 1篇中国当代医药

年份

  • 5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 3篇2005
  • 1篇2004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分析被引量:8
2005年
目的评价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随机选择急性脑梗死患者20例为治疗组静滴依达拉奉注射液30mg,每天两次。20例患者为对照组静滴胞磷胆碱钠0.5,每天一次,两周为一疗程。治疗组患者治疗前后作观察项目检查。结果依达拉奉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治疗显效率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血糖、血脂、肝肾功能未见明显变化,未见药物不良反应。结论依达拉奉是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一种安全有效的药物。
黄焕章唐开雄周丹
关键词:依达拉奉急性脑梗死
综合医院心理门诊青少年心理问题分析
目的:探讨我院心理门诊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状况及个性特点,为心理治疗和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艾森克个性问卷(EPQ 中国简版)对2006年1月至2006年 12月219名心理门诊青少年进行测评...
易利人周丹陈娟婷李艳嫦钟建新
文献传递
青年脑梗死36例临床分析
2005年
①目的探讨青年脑梗死的病因及其临床特点。②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青年脑梗死的临床资料。③结果36例中可找到病因者33例(91.7%),其中动脉粥样硬化15例(41.7%),心源性脑梗死10例(27.8%),颅脑外伤4例(11.1%);单个病灶27例(75%),病变在颈内动脉系统28例(77.8%);症状明显好转出院30例(83.3%)。④结论青年人脑梗死的病因复杂,但以脑动脉粥样硬化、心源性脑梗死最为常见,临床多表现为单个病灶,病变主要在颈内动脉系统,预后良好。
黄焕章唐开雄周丹
关键词:脑梗死青年人
脑梗死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50例临床分析被引量:5
2009年
目的探讨脑梗死(cerebral infarction,CI)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s thrombosis in lower limb,LD-VT)患者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预防对策。方法本文对50例CI后LDVT患者的原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一般状况、临床特点以及静脉尿激酶溶栓或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效果。结果CI病人并发LDVT患者中,65岁以上66%;下肢水肿伴疼痛为主要症状,瘫痪侧LDVT发生率82%,健侧LDVT发生率14%,双侧LDVT发生率4%,通过静脉尿激酶溶栓或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7~14d内所有深静脉血栓的症状逐渐消失。结论静脉壁损伤、血流缓慢和高凝状态是CI患者发生LDVT的因素,预防卒中患者LDVT的发生是降低CI致残率及病死率的关键。彩色多普勒超声是检测LDVT的一种理想工具,对发现及预防LDVT有重要意义。溶栓与抗凝疗法是治疗深静脉血栓的有效手段。
黄焕章周丹李洪凌紫云
关键词:脑梗死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尿激酶低分子肝素
SARS突发事件与护理人员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被引量:1
2004年
目的 探讨SARS期间护理人员的心理健康。方法 对广东省江门市中心医院的100名曾在SARS一线工作的护理人员进行自编的问卷调查及SCL-90及成人艾森克个性问卷(EPQ)评定。结果 (1)EPQ各因子分在不同组间有显著性差异;(2)SCL-90各因子分均有显著性差异;(3)回归分析显示有显著性意义的因子依次为人际敏感、焦虑、抑郁、躯体化、内外向、掩饰虚假和情绪稳定性。结论 健康的心理状态,良好的个性是抵御突发事件对护理人员不良心理影响的重要因素,前者更为重要。
易利人黄焕章周丹李艳嫦韩雪珍
关键词:SARS心理健康护理人员
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出血疗效观察被引量:1
2006年
黎冠东李冰华黄俊杰黄焕章陈瑞陶周丹
110例脑梗死患者抑郁焦虑量表筛查及治疗分析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研究脑梗死患者抑郁焦虑的发生率以及赛乐特的治疗效果。方法:对110例脑梗死患者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欧洲卒中评分量表(ESS)进行评定,SDS或SAS评定标准分50分以上者可诊断为脑梗死合并抑郁、焦虑。赛乐特治疗4周后,再行SDS、SAS和ESS评定。结果:110例脑梗死患者中50例(45%)并发抑郁或焦虑,赛乐特治疗4周后50例中42例评分恢复正常(<50分),ESS平均分由(71.3±6.2)分增加为(87.2±7.1)分。结论:脑梗死后出现抑郁焦虑的发病率高,与ESS呈明显负相关,赛乐特治疗是有效的。
黄焕章周丹李洪凌紫云
关键词:脑梗死抑郁焦虑
脑梗死患者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功能变化的临床观察被引量:8
2009年
目的:探讨脑梗死对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功能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按是否患脑梗死分为两组,即脑梗死组、正常对照组。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中游离三碘甲状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T4)、促甲状腺素(TSH),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各组间差异。结果:脑梗死组(急性期)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血清中FT3水平显著下降,有显著性差异(P<0.01);血清TSH水平明显升高,有显著性差异(P<0.01)。脑梗死组(恢复期)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血清中FT3水平显著回升,无明显差异(P>0.05);血清TSH水平明显降低,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本研究提示脑梗死急性期存在垂体-甲状腺轴功能变化,出现低T3高TSH综合征,随着病情的好转逐渐恢复。
黄焕章周丹李洪凌紫云
关键词:脑梗死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
老年脑梗塞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关系的临床观察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探讨老年脑梗塞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关系。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分别对100例老年脑梗塞患者(脑梗塞组)和50例非脑梗塞患者(对照组)的颈动脉进行检测,观察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发生及与血糖、血脂、血浆纤维蛋白原的关系。结果脑梗塞组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发生率为79%,对照组为16%,两组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LDL升高、高纤维蛋白原是老年脑梗塞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危险因素。结论颈动脉超声检查可及早发现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积极控制危险因素,对预防和治疗老年脑梗塞具有重要意义。
黄焕章周丹李洪凌紫云
关键词:脑梗塞老年人动脉硬化颈动脉疾病
炎性细胞因子水平和急性脑梗死恶化相关研究被引量:10
2009年
目的探讨白介素-6水平与脑梗死早期神经症状恶化的关系。方法206位首发脑梗死发病24h内入院病人为研究对象。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在入院后48h内上升至少1分定义为神经症状恶化。入院后检测206例病人血浆白介素-6水平,其中98例病人同时取样检测脑脊液白介素-6水平。结果66例(32%)病人在48h内恶化。血浆白细胞介素或脑脊液白细胞介素是早期临床恶化独立因素。血浆白细胞介素-6水平与病人体温、血糖、纤维蛋白原和脑梗死体积高度相关。结论白细胞介素-6除了参与局部脑缺血后急性期反应外,其水平还与早期临床恶化相关。白细胞介素-6水平检测可作为急性脑缺血预后指标。
黄焕章周丹李洪凌紫云
关键词:白细胞介素-6脑梗死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