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传龙

作品数:112 被引量:195H指数:9
供职机构: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浙江省中医药优秀青年人才基金计划浙江省重中之重学科建设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生物学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2篇专利
  • 35篇期刊文章
  • 14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60篇医药卫生
  • 5篇文化科学
  • 1篇生物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30篇火罐
  • 24篇拔罐
  • 16篇针灸
  • 15篇医学院校
  • 15篇院校
  • 14篇针刺
  • 11篇罐疗法
  • 11篇拔罐疗法
  • 9篇头痛
  • 8篇压力棒
  • 8篇偏头痛
  • 8篇外架
  • 8篇开关
  • 8篇开关安装
  • 7篇空孔
  • 7篇艾烟
  • 6篇排烟
  • 6篇排烟管道
  • 6篇排烟系统
  • 6篇气压

机构

  • 77篇浙江中医药大...
  • 58篇浙江中医药大...
  • 2篇浙江大学
  • 1篇浙江大学医学...
  • 1篇浙江大学医学...
  • 1篇杭州市红十字...
  • 1篇浙江中医药大...

作者

  • 112篇周传龙
  • 87篇方剑乔
  • 71篇邵晓梅
  • 62篇包洁
  • 41篇梁宜
  • 19篇陈利芳
  • 11篇高宏
  • 11篇张全爱
  • 7篇李邦伟
  • 7篇王超
  • 6篇陈勤
  • 6篇韩德雄
  • 6篇张乐乐
  • 6篇周杰
  • 5篇金铃
  • 5篇郭小青
  • 4篇王晨瑶
  • 4篇林咸明
  • 4篇孙晶
  • 4篇马睿杰

传媒

  • 6篇浙江中医杂志
  • 4篇中华中医药杂...
  • 3篇中国针灸
  • 2篇山东中医杂志
  • 2篇上海针灸杂志
  • 2篇新中医
  • 2篇山西中医学院...
  • 2篇中国中医药现...
  • 2篇浙江中医药大...
  • 2篇中华中医药学...
  • 1篇中国乡村医药
  • 1篇World ...
  • 1篇针刺研究
  • 1篇中医杂志
  • 1篇临床麻醉学杂...
  • 1篇时珍国医国药
  • 1篇中医药管理杂...
  • 1篇实验动物科学
  • 1篇2013浙江...
  • 1篇2014浙江...

年份

  • 3篇2025
  • 6篇2024
  • 8篇2023
  • 7篇2022
  • 16篇2021
  • 6篇2020
  • 6篇2019
  • 9篇2018
  • 15篇2017
  • 7篇2016
  • 11篇2015
  • 6篇2014
  • 1篇2013
  • 3篇2012
  • 3篇2011
  • 4篇2010
  • 1篇2009
1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能快速敷于火罐口的防交叉感染的辅助拔罐隔离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能快速敷于火罐口的防交叉感染的辅助拔罐隔离装置,包括:一次性套筒状的隔离套,所述隔离套的外端位于火罐口外,内端位于火罐口内;波纹管,所述波纹管首尾相连构成环形,所述波纹管连接在所述隔离套的内端,初始状...
周传龙金筱静许柯丽包洁梁宜方剑乔邵晓梅胡胜伟
防交叉感染的辅助拔罐隔离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交叉感染的辅助拔罐隔离装置,包括:一次性套筒状的隔离套,所述隔离套的外端位于火罐口外,内端位于火罐口内,初始状态时,所述隔离套侧壁沿圆周方向顺序褶皱,形成隔离套的外端口径不变,内端口径变小的扁平状结...
周传龙金筱静许柯丽包洁梁宜方剑乔邵晓梅胡胜伟
铺灸时制作铺垫物的模具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铺灸时制作铺垫物的模具,包括:包括底槽、模具盒、压板和加热板;所述模具盒位于底槽内,模具盒上下开口,由前后左右四个侧板组成,前后左右四个侧板上均开有多个流汁孔;其中左右两侧板开有位置相对的滑槽,前部的...
周传龙崔秋月陈利芳方剑乔包洁邵晓梅梁宜高宏李邦伟陈勤
一种利用齿轮转动来调节内外气压的新型火罐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利用齿轮转动来调节内外气压的新型火罐,第一压力棒和第二压力棒滑动设置在支架上,第一压力棒和第二压力棒的下端设置有翘板,翘板铰接在支架上,第一压力棒和第二压力棒分别位于翘板铰接处的两侧,主动齿轮固定在翘板上...
周传龙张全爱包洁方剑乔邵晓梅梁宜陈利芳楼皓余谦
针刺治疗偏头痛作用机理研究进展
偏头痛是一种周期性反复发作的疾患,针刺治疗疗效确切,本文从镇痛机制、神经源性炎性反应、血液流变学及自主神经干预方面综述了近年来偏头痛的发作机理研究以及针刺治疗机理的研究进展,并认为今后可针对干预自主神经系统方面进行研究。
周传龙
关键词:偏头痛针刺
一种防交叉感染的刺络放血后拔罐的一次性辅助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交叉感染的刺络放血后拔罐的一次性辅助装置,包括防火塑料材质制成的一次性隔离单元和弹性材料制成的一次性罐口固定器,一次性隔离单元包括火罐颈部隔离单元和火罐内部隔离单元,火罐颈部隔离单元的一端连接火罐内部隔...
梁宜包洁周传龙叶思婷方剑乔邵晓梅
基于自主神经功能的不同选穴原则对无先兆性偏头痛患者针刺干预的随机对照研究被引量:6
2021年
目的:基于自主神经功能探讨不同选穴原则干预无先兆性偏头痛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2016年11月至2018年6月收集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针灸科符合纳入标准的偏头痛患者84例,随机分为自主神经组41例(脱失1例)和常规治疗组40例(脱失2例),治疗频率为3次/周,均治疗2周,8周后回访。缓解期检测心率变异性特征,包括频域指标和时域指标,于发作期、首次治疗后及疗程结束3个时点同时进行心率变异性特征检测和简式McGill疼痛评分,治疗8周后回访时再次进行简式McGill疼痛评分,且全程对安全性指标进行检测。结果:两组患者缓解期时心率变异特征、治疗后各时间段频域指标无显著差异。时域指标中,与本组发作时比较,首次治疗后两组患者的24h全部正常N~N间期标准差(SDNN)均有显著差异(P<0.05),自主神经组首次治疗后与发作时比较,24h全部正常N~N间期每5min平均值的标准差(SDANN)也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8周后回访时,自主神经组McGill量表中感觉项、VAS项评分均显著低于常规治疗组(P<0.01,P<0.05),两组8周随访时的总有效率分别是85.4%和80.0%,且均未发生严重不良事件。结论:针刺对偏头痛患者有即时和远期的疗效,常规取穴和自主神经取穴均可使交感神经活性增强,针对自主神经功能取穴具有一定的优势,对临床针刺治疗无先兆性偏头痛如何选穴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周传龙包洁邵晓梅梁宜方剑乔王超陈利芳陈勤彭国平
关键词:偏头痛针刺自主神经功能心率变异
基于“经脉-脏腑相关”理论探讨针刺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机制与临床应用被引量:1
2024年
“经脉-脏腑相关”理论解释了体表经脉穴位与内在脏腑之间的双向联系,是中医经络理论的核心内容。脏腑的生理功能失常,可通过经络的传导而反映于体表穴位。当体表感受一定刺激时,经络可将信息传导于脏腑。该理论为针刺调理经络以治疗肠易激综合征(IBS)提供了理论支持。IBS的基础病机为脾虚湿浊内蕴,大肠传导失司。针灸在缓解和改善IBS患者的临床症状上具有显著疗效,以益气健脾、渗湿止泻为原则,临床根据其不同分型选用合适腧穴。肝脾不调治宜疏肝解郁,健脾止泻;脾肾阳虚治宜温补脾肾,固肠止泻;虚实夹杂治宜寒热平调,祛湿止泻;肺失宣降,大肠腑气不通之便秘型IBS(IBS-C),治宜宣发肺气,化浊通腑。针灸治疗时应调理足太阴经、足阳明经、任脉,针刺其腧穴,并根据实际情况加用足厥阴经、足太阳经、手太阴经之腧穴。
吴静怡杨晨曦包洁杜丽君陈彬睿邵晓梅周传龙
关键词:肠易激综合征经脉经穴针刺
一种能快速敷于火罐口的防交叉感染的辅助拔罐隔离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能快速敷于火罐口的防交叉感染的辅助拔罐隔离装置,包括:一次性套筒状的隔离套,所述隔离套的外端位于火罐口外,内端位于火罐口内;波纹管,所述波纹管首尾相连构成环形,所述波纹管连接在所述隔离套的内端,初始状态时...
周传龙包洁梁宜方剑乔邵晓梅胡胜伟
泻南补北法针刺对心肾不交型慢性失眠障碍患者执行功能及睡眠结构的影响被引量:3
2024年
目的:观察泻南补北法针刺对心肾不交型慢性失眠障碍患者执行功能、睡眠结构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00例心肾不交型慢性失眠障碍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50例,脱落1例)和西药组(50例,脱落2例)。针刺组施泻南补北法针刺(穴取百会及双侧神门、三阴交、申脉、照海、心俞、肾俞,每日1次,每周5 d),西药组予口服劳拉西泮片(每次0.5~1 mg,每日1次),两组均治疗4周。分别于治疗前后观察两组患者Stroop色词测验(SCWT)指标[卡片A、B、C耗时数和正确数,Stroop干扰量(SIE)耗时数和正确数]、睡眠结构指标[总睡眠时间(TST)、睡眠潜伏期(SL)、入睡后清醒时间(WASO)、睡眠效率(SE)、非快速眼球运动1期(N1)、非快速眼球运动2期(N2)、非快速眼球运动3期(N3)、快速眼球运动期(REM)]及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结果:治疗后,针刺组卡片B耗时数、卡片C耗时数、SIE耗时数、SIE正确数、SL、WASO、N1、N2、PSQI各项评分及总分较治疗前减少(P<0.05,P<0.01),卡片A正确数、卡片B正确数、卡片C正确数、TST、SE、N3、REM较治疗前增加(P<0.01);西药组卡片C耗时数、SIE耗时数、卡片A正确数、SIE正确数、TST、SE、REM较治疗前增加(P<0.05,P<0.01),SL、WASO、N1较治疗前减少(P<0.01),PSQI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日间功能评分及总分较治疗前减少(P<0.01)。治疗后,针刺组卡片C耗时数、SIE耗时数、SIE正确数、N1、N2低于西药组(P<0.01),PSQI睡眠质量、睡眠障碍、日间功能评分及总分低于西药组(P<0.01),卡片B正确数、卡片C正确数、N3、REM高于西药组(P<0.01)。结论:泻南补北法针刺可改善心肾不交型慢性失眠障碍患者的执行功能,调节其睡眠结构,并提高其夜间睡眠质量、日间机体功能。
刘义冯慧余正和周传龙陈广烈韦又丹
关键词:针刺劳拉西泮泻南补北睡眠结构
共1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