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作者详情>周延林

周延林

作品数:77 被引量:451H指数:14
供职机构:内蒙古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农业科学院院长基金国家环境保护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4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6篇农业科学
  • 33篇生物学
  • 2篇经济管理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0篇种群
  • 13篇沙地
  • 13篇草原
  • 11篇种群数量
  • 10篇小毛足鼠
  • 9篇啮齿
  • 9篇啮齿动物
  • 7篇田鼠
  • 7篇黑线仓鼠
  • 7篇布氏田鼠
  • 6篇鼠害
  • 6篇群落
  • 6篇种群动态
  • 6篇种群数量动态
  • 6篇苜蓿
  • 6篇鄂尔多斯高原
  • 5篇繁殖
  • 4篇灭鼠
  • 4篇草地
  • 3篇典型草原

机构

  • 44篇内蒙古大学
  • 38篇中国农业科学...
  • 10篇北京林业大学
  • 8篇中国科学院
  • 6篇大连民族学院
  • 5篇内蒙古农业大...
  • 3篇东北师范大学
  • 2篇东北农业大学
  • 2篇中国农业大学
  • 2篇沈阳农业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植...
  • 2篇中国农业科学...
  • 2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北京大学
  • 1篇南开大学
  • 1篇山西大学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河南省植保植...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巴彦淖尔市农...

作者

  • 70篇周延林
  • 27篇侯希贤
  • 27篇董维惠
  • 21篇王利民
  • 16篇鲍伟东
  • 14篇杨玉平
  • 7篇张鹏利
  • 6篇李政海
  • 5篇于林清
  • 3篇孙振
  • 3篇鲍雅静
  • 3篇孙娟娟
  • 3篇黄奇
  • 3篇刘陟
  • 3篇王富贵
  • 3篇苏东
  • 3篇黄朔
  • 3篇樊亚娟
  • 2篇刘曙娜
  • 2篇呼格吉勒图

传媒

  • 15篇内蒙古大学学...
  • 10篇中国媒介生物...
  • 6篇草地学报
  • 6篇中国草地学报
  • 4篇生态学报
  • 3篇中国草地
  • 3篇Zoolog...
  • 2篇草业科学
  • 2篇内蒙古环境保...
  • 2篇草业与畜牧
  • 1篇大豆科学
  • 1篇干旱区资源与...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动物学杂志
  • 1篇中国人口·资...
  • 1篇Curren...
  • 1篇草业学报
  • 1篇世界机电经贸...
  • 1篇应用生态学报
  • 1篇中华卫生杀虫...

年份

  • 1篇2020
  • 2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3篇2015
  • 3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2
  • 3篇2011
  • 3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7
  • 1篇2006
  • 2篇2005
  • 1篇2003
  • 3篇2002
  • 3篇2001
  • 10篇2000
  • 2篇1999
  • 8篇1998
7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内蒙古中西部草原主要害鼠数量动态预测被引量:8
1997年
1996年4~10月每月中旬在内蒙古呼和浩特郊区、正镶白旗和达拉特旗不同类型草场上进行了鼠类数量调查,3个地区共布放50900个夹日,捕获鼠1934只。分别对3个地区不同鼠种数量季节变化进行了分析,同种鼠不同地区季节变化差异明显。1996年呼市郊区和白旗未形成鼠害,达拉特旗局部地区造成危害。对1997年3个地区鼠类数量进行了预测,呼市和白旗鼠类数量偏低,不会形成危害,达拉特旗局部地区仍有危害。
董维惠侯希贤周延林周延林鲍卫东王利民郎炳聚薛小平
关键词:草原鼠类种群数量
呼伦贝尔草原退化分级评价及时空格局分析被引量:19
2014年
以1981~2012年归一化差异植被指数(NDVI)为基础,提出利用最大NDVI值构建区域植被潜在生产力参照图层的方法,并通过不同时期及现状年NDVI对比分析,在区域尺度上开展了草原退化的分级评价及草原退化时空格局的研究.结果表明:(1)各年代NDV1平均值分析表明,20世纪80~90年代呼伦贝尔草原退化面积不足总面积的9%,而21世纪初期退化面积剧增到55%以上,草原退化格局从原来的点状退化发展成区域性的整体退化.(2)以整个草原年平均NDVI代表不同生长状态的具体年份,草原植被生长最好状态的年份退化面积为5.28%,中等状态年份的退化面积为37.28%,这两种状态下草原以轻度退化为主;而在最差生长状态年份,草原退化面积扩展到72%以上,而且中度和重度退化面积占退化草原的36%以上.2012年呼伦贝尔草原的退化面积为88.62%,表明30多年来呼伦贝尔草原退化面积在扩大,退化程度在加重,整个草原区经历了从小面积的点状退化到草原区域性整体退化的变化历程,必须切实加强草原的生态保护与建设.
胡志超李政海周延林鲍雅静张靖黄朔元征征洪光宇张文海
关键词:草原退化NDVI呼伦贝尔草原
鄂尔多斯沙地草场小毛足鼠种群数量动态及预测被引量:12
2000年
目的 :研究鄂尔多斯沙地草场小毛足鼠种群数量动态 ,并对其种群数量进行预测。方法 :1991~ 1996年每年 4~ 10月的每月中旬在沙地草场的 6种生境内 ,采用直线夹日法调查 ,以捕获率 ( % )表示种群密度 ,并利用捕获率和繁殖指数为指标建立预测模型。结果 :6年中该鼠平均季节消长曲线呈单峰型 ,7月为最高峰 ,4月为最低峰 ,相差最多的 1993年 ,最高峰是最低峰的10 .5倍。 6年中该鼠数量年度变化经历了低谷—高峰—下降—低谷 4个阶段 ,即 1991~ 1992年为低谷期 ,1993年为高峰期 ,1994年为下降期 ,1995~ 1996年又为低谷期。利用捕获率作指标建立了 4个短期预测模型 ;用繁殖指数为指标分别建立了中、长期预测模型。结论 :种群数量季节消长各年间有明显差异 ;1995年开始进行预测预报 ,预测比较准确。
侯希贤董维惠周延林王利民鲍伟东
关键词:小毛足鼠种群数量防制
达乌尔黄鼠种群繁殖与数量动态研究被引量:5
1998年
1992~97年5~9月每月中旬在内蒙古正镶白旗天然放牧场,共布放34800个夹日,捕获鼠894只,其中达乌尔黄鼠384只,占42.95±3.24%。其雌鼠一年繁殖一次,集中在4月下旬至6月中旬,平均胎仔数为6.23±2.07个。雄鼠出蛰后,4月中旬睾丸开始下降,参加繁殖,到5月中旬结束。全年雌性占57.40%,雌性多于雄性。达乌尔黄鼠属于种群数量变动比较稳定的种类,1992~97年年间差别不大,6年平均捕获率为1.10±0.11%,季节消长曲线呈单峰型,7月由于当年生鼠全部出地面活动,形成一年最高峰。除1993年和1995年高峰在6月外,其余各年高峰均在7月。
董维惠侯希贤周延林薛小平郎炳聚张耀星
关键词:达乌尔黄鼠繁殖种群数量
全文增补中
子午沙鼠种群数量动态及预测被引量:16
2000年
子午沙鼠 ( Merionesmeridianus)是荒漠和半荒漠地区常见的鼠种之一。作者于 1 991~ 1 996年 4~ 1 0月每月中旬 ,在内蒙古达拉特旗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鄂尔多斯沙地草场改良试验站。利用直线夹日法在站内的流动沙丘、半流动沙丘、固定沙地、丘间滩地、林地和农田中开展了种群数量调查。 6a共布放 1 2 4 2 4 5个夹日 ,捕获鼠 74 98只 ,其中子午沙鼠1 4 0 8只 ,在各种鼠中占 1 8.78% ,居第三位。子午沙鼠种群数量季节消长特点 ,4~ 1 0月数量波动曲线有两个波峰 ,1 0月数量最低。种群数量季节消长有年间差异 ,6a中年度数量变动经历了“低谷→上升→高峰→下降→低谷”5个期。 1 991年为低谷期 ,1 992年为上升期 ,1 993~1 994年为高峰期 ,1 995年为下降期 ,1 996年又为低谷期 ,显示了一个变化周期。以捕获率为指标 ,分别作出短、中期预测模型 ;用繁殖指数为指标 ,作出长期预测模型。并开展了预测 。
侯希贤董维惠周延林王利民鲍伟东
关键词:子午沙鼠种群数量
毛乌素沙地中间锦鸡儿生物量估测模型被引量:7
2015年
以毛乌素沙地中间锦鸡儿(Caragana intermedia)为研究对象,采用株高和冠幅参数及其组合为自变量,分别构建了其枝条、叶、地上部分、根和整株生物量预测模型。通过综合分析各预测模型的判定系数、回归检验显著水平、总相对误差和平均相对误差绝对值等指标,筛选出中间锦鸡儿最佳生物量估测模型,且以幂函数为主。枝条生物量WB=1.054H3.124,叶生物量WL=0.096e0.496HC,地上生物量WA=1.339H2.989,根生物量WR=1.302H2.368,总生物量WT=0.159e2.685H。
刘陟周延林黄奇李政海孙振柳琳秀米红胤樊亚娟
关键词:生物量中间锦鸡儿毛乌素沙地
草原灭鼠后鼠类群落演替的研究被引量:10
1993年
1987和1988年4~5月,用0.05%杀鼠灵小麦毒饵在天然草场上同一个试验区灭鼠,每年灭鼠800公顷,对照区1987年平均捕获率57.49±1.58%,布氏田鼠占95.59%,鼠类群落由布氏田鼠+黑线毛足鼠+达乌尔黄鼠+五趾跳鼠+黑线仓鼠等组成。1988年平均捕获率为21.31±1.09%,布氏田鼠占94.87%,鼠类群落组成与1987年相同。1989年鼠密度降低,平均捕获率为4.56±0.78%,鼠类群落演替为黑线毛足鼠+黑线仓鼠+五趾跳鼠+长爪沙鼠+布氏田鼠。灭鼠区,1987年灭鼠前布氏田鼠占优势,为92.00%,鼠类群落组成与对照区相同,5月灭鼠,当月捕获率为0.76%,黑线毛足鼠占50.00%,布氏田鼠下降,该月鼠类群落组成变为黑线毛足鼠+布氏田鼠+五趾跳鼠+达乌尔鼠兔。灭鼠可引起鼠类群落演替,其过程与自然演替相同。
侯希贤董维惠周延林杨玉平张耀星薛小平
关键词:群落演替灭鼠
鄂尔多斯高原库布齐沙地三趾跳鼠静止代谢率的季节变化被引量:13
2000年
三趾跳鼠的代谢率存在季节性变化 ,春季的静止代谢率最低 (0 75mlO2 /h .g) ,仅为期望值的 6 4% ,热中性区最窄 (2 9~ 31℃ ) ;夏季的代谢率 (1 17mlO2 /h .g)与期望值一致 ,热中性区最宽 (2 8~ 37℃ ) ;秋季的代谢率 (1 31mlO2 /h .g)高于期望值 10 % ,热中性区向低温偏移 (2 6~ 30℃ )。三趾跳鼠各季节的体温从春季到秋季逐渐降低 ,并且在环境温度为 30℃以下时基本维持恒定 ,高温时动物以耐受一定程度的高体温和分泌唾液防止致死性过热。三趾跳鼠的能量代谢特征不仅与季节性食物和环境温度变化有关 。
鲍伟东王德华王祖望周延林王利民
关键词:代谢率适应性
退化草原羊草种群根系形态特征对水分梯度的响应被引量:21
2013年
分别于内蒙古锡林郭勒典型草原选取轻度退化和重度退化的草地,进行了水分梯度控制试验,研究羊草(Leymus chinensis)种群在不同退化状况下根系特征对水分资源梯度的响应。结果表明:随着水分梯度的下降,不同退化程度的草地均表现为羊草地上高度逐渐下降,而主根系长度和根系体积逐渐增加;根系面积也呈增加趋势,但只在重度退化样地与水分梯度显著负相关;根系直径呈减少趋势,但只在轻度退化样地与水分梯度显著相关。不同退化程度的草地比较,在大部分水分梯度下羊草根系特征没有显著差异,除了湿润条件下(600mm),根系面积和根系体积轻度退化草地显著高于重度退化草地(P<0.05)。干旱条件下(150mm),羊草主根系长度在重度退化草地显著高于轻度退化草地(P<0.05)。
洪光宇鲍雅静周延林李政海黄朔元征征
关键词:退化草原羊草根系特征水分梯度
我国草原鼠害问题的生态学审视被引量:8
2000年
对我国草原鼠害问题及其防治工作进行了回顾 ,并从草原生态系统角度分析了我国草原鼠害的成灾原因和成灾规律 ,据此提出了控制我国草原鼠害的战略措施。根据我国草原鼠害的特点 ,本文提出的控制战略是 :(1)树立草地生态系统的整体效益观 ,即注重草地畜牧业发展中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三统一”的原则和要求 ,造成鼠类不适宜的生存环境 ,促进草地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 ;(2 )坚持连续多年的长期鼠情监测 ,搞好预测预报 ;(3)实行综合治理 ,科学地应用各种措施 ,把鼠害密度长期稳定地控制在不足危害的水平之下。
周延林
关键词:草原鼠害生态学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