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德魁

作品数:16 被引量:30H指数:3
供职机构:沈阳市红十字会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血浆
  • 3篇肾功能
  • 2篇血清
  • 2篇血液
  • 2篇血液透析
  • 2篇肾功能衰竭
  • 2篇尿毒
  • 2篇尿毒症
  • 2篇抗体
  • 2篇功能衰竭
  • 2篇病患
  • 2篇并发
  • 2篇并发症
  • 1篇代谢
  • 1篇蛋白
  • 1篇心肌
  • 1篇心肌梗塞
  • 1篇心磷脂抗体
  • 1篇血浆内皮
  • 1篇血浆内皮素

机构

  • 8篇沈阳市红十字...
  • 1篇沈阳红十字会...

作者

  • 9篇周德魁
  • 5篇熊焰
  • 3篇胡宝义
  • 2篇刘襄南
  • 1篇栾迅飞
  • 1篇郭丽娟
  • 1篇马玉兰
  • 1篇方凤珍
  • 1篇刘焱
  • 1篇曾淑芳
  • 1篇李桂枢

传媒

  • 3篇中国危重病急...
  • 2篇中国实用内科...
  • 1篇中华内分泌代...
  • 1篇实用护理杂志
  • 1篇辽宁医学杂志
  • 1篇中华医学会肾...

年份

  • 1篇2004
  • 1篇1998
  • 2篇1997
  • 1篇1993
  • 1篇1992
  • 1篇1991
  • 1篇1990
  • 1篇1987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肾脏病患者抗心磷脂抗体检测的临床意义被引量:1
1997年
检测了82例肾脏病患者的血清抗心磷脂抗体(ACA)和血浆血栓烷B2(TXB2),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α)。结果表明,不同类型肾脏病患者的ACA阳性率增加,肾病综合征者尤为显著。TXB2含量增加,其中尿毒症最为明显,并对其临床意义进行了初步讨论。
熊焰许军袁明周德魁刘襄南马玉兰
关键词:肾病抗心磷脂抗体
腹膜透析的并发症及其防治
1992年
腹膜透析是治疗急慢性肾功能衰竭的重要手段之一,由于方法简便易行安全可靠,已广泛应用于临床。随着理论和临床研究的深入开展,透析技术的不断改进,治疗效果也逐步提高,明显地改善了尿毒症患者的病情和生活自理能力。因此,有作者曾预言腹膜透析可能成为尿毒症患者的首选疗法。但目前PD的并发症依然是妨碍患者长期维持性透析的关键。
周德魁
关键词:腹膜透析透析疗法并发症
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血浆内皮素、血栓素B_2及6-酮-前列腺素F_(1α)含量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5
1997年
目的:观察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血浆内皮素(ET)、血栓素B2(TXB2)和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α)含量及其临床意义。方法:使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14例氮质血症及10例尿毒症患者血浆ET、TXB2和6ketoPGF1α含量,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氮质血症组血浆ET为65.38±19.18ng/L,TXB2为105.84±96.24ng/L,6ketoPGF1α为36.14±30.72ng/L;尿毒症组ET为126.50±53.55ng/L,TXB2为372.65±286.22ng/L,6ketoPGF1α为23.62±14.56ng/L,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此外,结果还显示,血液透析(血透)后患者血ET含量显著下降(64.12±25.16ng/L与124.28±51.41ng/L)。结论: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血浆ET含量升高,尤以尿毒症期为显著,血透后可降低。特别是早期血透对消除尿毒症高ET血症具有重要临床意义。本资料为临床应用ET拮抗剂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提供参考依据。
熊焰周德魁刘晶张弘
关键词:肾功能不全内皮素血栓素B2
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血浆血小板相关抗体IgG的变化及其对出血并发症的影响被引量:5
1998年
目的:观察尿毒症血液透析(血透)患者血浆血小板相关抗体IgG(PAIgG)的变化及其对出血并发症的影响。方法: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17例尿毒症患者血透前、后血浆PAIgG的含量。结果:尿毒症患者透析后血小板计数〔(9.14±3.82)×109/L〕较透析前〔(8.63±3.65)×109/L〕升高,血小板聚集率较正常参考值明显降低(P均<0.01);尿毒症患者血浆PAIgG较正常参考值显著增高,透析后血浆PAIgG〔(46.8±35.9)ng/107PA〕较透析前〔(62.4±46.8)ng/107PA〕明显降低(P<0.01),但仍高于正常参考值。结论:血浆PAIgG增高并非血小板减少的主要原因。血小板的功能不能充分发挥,血小板的内在缺陷是出血并发症的重要原因之一。测定血浆PAIgG可为尿毒症出血并发症的防治提供参考依据。
熊焰郭丽娟周德魁刘襄南
关键词:尿毒症血液透析出血PAIGG
糖尿病患者血清胃泌素测定的临床意义被引量:15
1991年
为探讨植物神经系统病变对内分泌系统的影响,我们测定了伴有植物神经病变、肌电图异常的和无植物神经病变、肌电图正常的糖尿病患者治疗前、后血清胃泌素的变化并与正常人作了比较,结果报告如下: 一、对象和方法 1.对象:正常对照组:健康成人27例(男15.女12)年龄21~54岁,平均46岁。糖尿病组:符合WHO诊断标准的住院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IDDM)患者共40例,分成两组:A组30例(男13,女17),年龄30~71岁,平均51岁,其中40岁以下者3例;
安秀岩周德魁胡宝义程淑芳
关键词:糖尿病胃泌素血清
维持性血透病人血浆抗凝血因子的变化及意义
本文对维持性血透病人血浆抗凝血因子的变化及意义进行了探讨。研究表明,尿毒症病人蛋白C抗凝活性降低(APC),与尿毒症时高凝倾向和血栓形成有关;血液透析治疗的尿毒症患者在原有高凝状态基础上,透析后仍可激活凝血系统,使体内蛋...
熊焰栾迅飞李桂枢刘焱周德魁
关键词:肾功能衰竭血液透析抗凝血因子
文献传递
尿毒症贫血患者测定血清铁蛋白的临床意义
1987年
尿毒症是慢性肾衰的终末阶段。其常见并发症有尿毒症心肌病变,高血压和严重贫血。后者可明显加重心脏负荷,导致心功能不全。本文仅就尿毒症贫血患者血清蛋白浓度变化的某些临床意义,进行初步探讨。临床资料一、病例选择标准本组35例52例次,男22例,女13例,年龄18~58岁。按血肌酐持续>442μmol/L (5.0mg/dl)、内生肌酐清除率<25ml/min为慢性肾衰尿毒症诊断标准,全部病例均有消化系统和神经系统症状。
周德魁徐立平徐天敏胡凤楠胡宝义
关键词:血清铁蛋白尿毒症患者贫血患者
测定渗透压和胶体渗透压对急性心肌梗塞临床意义的探讨
1990年
本文对63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的血清胶体渗透压和21例患者的血清渗透压进行了测定。其结果表明:1.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的血清渗透压为291.5±22.5mOsm/kg H_2O。与对照组278±10.2mOsm/kg H_2O 比较有明显差异(P<0.01),表明急性心肌梗塞多并有一定程度的高渗血症。2.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的血清胶体渗透压为18.6±3.2mmHg 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6.5±3.4mmHg(P<0.001)。提示,患者好转渗透压有一定恢复,特别是胶体渗透压明显改善并接近正常。对指导治疗和判定预后均有重要意义。
方凤珍周德魁封学贤刘本林郑文李秀芹刘襄南
关键词:渗透压胶体渗透压急性心肌梗塞
慢性肾功不全患者糖代谢、胰岛素释放试验和胰高糖素测定及其临床意义
1993年
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的糖代谢紊乱虽已有报道,但其原因尚未完全阐明。我院对此进行了观察,井对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糖代谢紊乱的临床意义进行了初步探讨,报告如下。对象和方法对24例慢性肾功不全失代偿期患者的糖代谢、胰岛素释放试验和胰高糖素浓度进行了测定。一、氮质血症组:13例中男7例,女6例。
熊焰曾淑芳周德魁胡宝义高学贵
关键词:肾功能衰竭糖代谢胰岛素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