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永醇
- 作品数:11 被引量:171H指数:6
- 供职机构:广西医科大学第八附属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腔镜手术治疗急性粘连性肠梗阻的体会被引量:8
- 2012年
- 在治疗急性粘连性肠梗阻方面,腔镜手术的疗效优于开腹手术[1]。但由于急性粘连性肠梗阻疾病的自身特点,导致手术的成功率低,手术风险大,对术者的要求高,这是制约其未能在临床广泛应用的重要因素。贵港市人民医院自2002年1月起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急性粘连性肠梗阻,取得良好疗效。
- 陈小龙周永醇张兆明
- 关键词:肠梗阻腹腔镜检查
- 腔镜治疗急性黏连性肠梗阻的体会被引量:5
- 2012年
- 手术是治疗急性黏连性肠梗阻疗效最常用的手段,但手术后不可避免会发生新的黏连;且手术次数越多,黏连越严重[1]。腔镜手术因其能有效减少或避免传统外科手术给患者带来的医源性创伤和并发症,并已应用于治疗肠黏连梗阻,取得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 陈小龙周永醇张兆明
- 关键词:腹腔镜肠梗阻
- 腹腔镜治疗急性粘连性肠梗阻的手术效果被引量:30
- 2012年
- 目的:探讨腹腔镜治疗急性粘连性肠梗阻的手术效果。方法:分析2002年1月—2010年6月行腹腔镜手术治疗急性粘连性肠梗阻6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002年1月—2005年12月行手术治疗30例(甲组),2006年1月—2010年6月33例(乙组),2组手术时间、进食时间、住院天数和总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手术成功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3)。结论:掌握好手术指征,可提高腔镜治疗急性粘连性肠梗阻的手术成功率。
- 陈小勋李强辉周永醇张兆明郑逸川黄克伟
- 关键词:腹腔镜手术时机
- 腹腔镜治疗大于75岁T_4分期直肠癌患者的临床价值
- 2014年
- 目的探讨腹腔镜在治疗大于75岁T4分期直肠癌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分析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69例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据手术方式不同分组。腹腔镜辅助直肠癌根治术36例(腔镜组),传统开腹手术33例(开腹组)。结果两组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进食时间、术后住院天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腔镜组较优;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腔镜组并发症发生率25.00%,传统组48.4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腔镜组与手术直接相关并发症发生率8.33%,传统组12.1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腔镜组与感染相关并发症发生率13.89%,传统组36.36%,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腔镜组围手术期死亡率2.78%,开腹组6.0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标本切缘阴性,远切缘长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切除淋巴结的总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1、3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大于75岁高龄T4分期直肠癌患者是安全可行的。
- 陈小龙周永醇郑逸川
- 关键词:直肠癌腹腔镜手术开腹手术疗效
-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后远期粘连性肠梗阻的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10
- 2014年
- 目的探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LA)后发生中远期粘连性肠梗阻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接受同一施术者主刀完成LA的急性阑尾炎患者627例,根据施术者行LA的时间先后从627例患者中选择最先进行LA的患者50例为A组,其后进行LA的患者577例为B组。对比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对LA后发生粘连性肠梗阻的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627例患者均治愈出院,无围术期死亡病例。全部患者术后随访1-10年,平均5.7年。单因素分析显示施术者已经开展LA手术例数≤50例、病程为25-72 h、阑尾穿孔、留置引流管、肛门排气时间〉24 h、腹腔残余感染、炎症性肠梗阻、穿刺孔愈合不良为LA后发生粘连性肠梗阻的危险因素(P〈0.05)。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病程25-72 h为LA后发生粘连性肠梗阻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施术者已经开展LA手术例数〉50例为LA后发生粘连性肠梗阻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早诊断早治疗、提高施术者的手术操作技能可降低LA后中远期粘连性肠梗阻的发生率。
- 陈小龙周永醇张兆明
- 关键词:阑尾炎腹腔镜肠梗阻
- 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低位直肠癌的临床对比被引量:34
- 2011年
- 目的探讨腹腔镜治疗低位直肠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分析71例低位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据手术方式不同分组:腹腔镜手术治疗33例(腔镜组),开腹手术治疗38例(开腹组)。结果两组术前资料有可比性(P>0.05),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进食时间、术后住院天数、止痛药使用及切除淋巴结的总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腔镜组优于开腹组;保肛率、手术时间、总并发症、肿块下缘距切缘距离及1,3,5年生存率和无瘤生存率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腔镜治疗低位直肠癌的近期疗较优于开腹组,远期疗效两种手术方式相当。
- 陈小勋周永醇张兆明韦振轩黄克伟周维模龙雪峰
- 关键词:腹腔镜手术开腹手术
- 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肝癌的临床对比被引量:12
- 2010年
- 目的 探讨腹腔镜肝切除术(laparoscopic hepatectomy,LH)在治疗肝癌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分析2002年1月至2007年12月86例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手术方式不同分为LH组、开腹肝切除术(open hepatectomy,OH)组.结果 86例中LH组36例、OH组50例.两组在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进食时间、术后住院天数、止痛药使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t=-37.608、-2.396、-13.073、-4.283、x2=35.765,均P<0.05),LH组优于OH组 术后第1、3天两组血清ALT、AST、ALP、r-GT、LDH及术后第5天凝血酶原时间、白蛋白改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统计值分别为-3.465、-3.236、-3.470、-6.812、-4.837和-3.998、-2.894、-4.286、-7.887、-5.388、6.131、7.292,均P<0.05) 术后第5天ALT、AST、ALP、r-GT及术后第1、5天TBIL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t=-4.795、-2.155、-3.442、-4.194、-2.712、-1.600,均P<0.05),OH组高于LH组.手术时间、切除方式、总并发症及1年和3年生存率、无瘤生存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893,分别x2=0.066,0.026,0.468,0.156,0.106,2.732,均P>0.05),LH组术后3年无瘤生存率50.0%,OH组为25%(x2=2.732,P=0.098).结论 LH治疗肝癌是安全的且近期疗效优于OH,远期疗效无差异.
- 陈小勋黄顺荣林源吴瑞正周永醇
- 关键词:肝细胞肝切除术腹腔镜
-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1232例疗效分析被引量:4
- 2014年
- 急性阑尾炎是最常见的外科急腹症,传统开腹阑尾切除术(open appendectomy,OA)的临床疗效肯定,但存在切口感染、术后肠粘连梗阻发生率高等弊端.随着腹腔镜技术的发展,腹腔镜阑尾切除术(laparoscopic appendectomy,LA)在临床上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目前对于LA的系统评价不多,尤其是对LA的远期疗效鲜有报道.本文回顾性分析广西医科大学第八附属医院行LA治疗的1 232例急性阑尾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旨在探讨LA的临床价值.
- 陈小龙周永醇张兆明
- 关键词:阑尾炎症腹腔镜手术
- 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急性粘连性肠梗阻被引量:75
- 2010年
- 手术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最主要、效果最肯定的于段,但术后不可避免会发生新的粘连,即“越手术越粘连”。腹腔镜手术能有效减少或避免传统外科手术给患者带来的医源性创伤和合并症,引起越来越多的外科医师关注,并已应用于治疗肠粘连梗阻。笔者分析我院行手术治疗的急性粘连性肠梗阻75例患者临床资料,以探讨腹腔镜在该领域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 陈小勋周永醇张兆明郑逸川黄克伟
- 关键词:急性粘连性肠梗阻手术治疗开腹传统外科手术医源性创伤外科医师
- 腹腔镜手术后联合中药治疗急性黏连性肠梗阻被引量:4
- 2014年
- 目的:探讨腹腔镜肠黏连松解术(简称腹腔镜手术)术后联合中药在治疗急性黏连性肠梗阻的临床效果。方法:2002年1月至2010年12月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79例急性黏连性肠梗阻患者,35例患者行腹腔镜手术,术后加用中药治疗(联合组),44例单纯行腹腔镜手术(腔镜组)。结果:2组肠道功能恢复时间、进食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0),联合组较优;2组手术日的白细胞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49),术后第1,第2,第3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P=0.000、P=0.000)。长期随访腔镜组腹痛6例、联合组2例,但腔镜组2例需再次行手术治疗。结论:腹腔镜手术后联合中药是治疗急性黏连性肠梗阻的较好手段。
- 陈小勋潘向荣周永醇张兆明
- 关键词:腹腔镜手术中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