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靓
- 作品数:21 被引量:29H指数:3
- 供职机构:西安美术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陕西省科学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艺术文化科学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 论界画与建筑表现图的传承性被引量:1
- 2018年
- 界画是中国传统绘画极具特色的绘画门类,亦称之为"界划"。狭义上专指亭台楼阁等建筑类型,广义上包括宫室、器物、车船等以界尺引笔画线的画作。界画自东晋开始至宋代达到高潮,发展至近现代逐渐退出舞台。面对传统界画的逐渐消亡,合理的传承与延续就显得尤为重要。伴随当代专业界限和壁垒逐渐被打破,现代建筑表现图更应秉承"求同存异"的理念宗旨,将传统界画中独特的建筑艺术表现方式传承下来。这不仅符合当今艺术多元化发展的趋势,也丰富了现代设计语汇,更加速了现代建筑表现图的本土化进程。因此,在对传统界画美学意境和现代建筑表现的传承与创新过程中,二者之间的合理借鉴与融合不仅使界画的精髓得以延续,更让现代建筑及室内设计表现技法得到滋养和全面发展。这亦是本文论述的用意所在。
- 周靓
- 关键词:界画美学意境建筑画境
- 古风新韵新中式
- 随着全球化的东方潮流和中式古典主义的流行,'中国元素'这一符号在世界范围内都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新中式'在现代室内设计中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我们更要具备特有的眼光和技术才能打造出独具特色的新中式空间.
- 周靓
- 文献传递
- 新中式建筑艺术形态初探被引量:7
- 2012年
- 在全球化的影响下,伴随着中国国力的强盛和国学风的回溯,人们开始呼唤民族精神的回归,但因循守旧不是对待传统的出路,如何传承传统建筑文化同时又与时代发展相结合,关注中国本土新中式建筑艺术形态将是本文的焦点。本文拟从新中式本源出发并佐以案例,从而探析中国当代本土新中式建筑艺术发展形态及趋势。
- 周靓郭线庐
- 关键词:新中式
- 中国近现代建筑形态探索与过渡性研究
- 2016年
- 在复杂的社会变革背景之下,中国近现代建筑民族建筑形态的发展也表现出了一些新的艺术特征,这一时期的建筑艺术形态正是当代中式建筑艺术的发展的前身,虽然有些作品和建筑师已经不常被人们提起,但是这个阶段的建筑艺术发展史对于当代建筑艺术发展却有着极大的借鉴意义,对于研究中国建筑整体发展的脉络作用不可小觑。本文着重针对这一时期建筑形态的转折及其背景进行简要的论述和剖析。
- 周靓
- 关键词:近现代建筑艺术
- 生土建筑的传统分类及创新性发展研究
- 2021年
- 伴随时代的进步和人类的发展,自然居住环境也在发生变化。关于传统生土材料的当代使用和创新性发展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生土自身具有较好的再造属性,且符合当代可持续发展的需求。当下对生土材料及生土建筑的研究理论存在限制,关键在于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和创新性上。本文从多维度出发,对生土建筑的传统分类和创新性发展进行探讨与分析,以期对未来相关领域的设计应用提供可借鉴的思路。
- 周靓
- 关键词:生土创新性发展
- 论当代城市公共艺术发展中的瓶颈现象被引量:3
- 2012年
- 在中国,城市公共艺术仍是一个比较新的概念。城市公共艺术在城市中的大量涌现以及这个概念的全面提出是在20世纪的八九十年代,这同社会的逐步发展和社会转型中城市公共领域不断增多有着极为密切的关联。但伴随快速发展依然存在的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和现象,本文拟以此作为出发点来将城市公共艺术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瓶颈现象加以分析和探讨。
- 周靓
- 关键词:城市公共艺术
- 新中式建筑艺术发展进程中瓶颈问题的启示被引量:1
- 2011年
- 现代设计发源于现代西方的工业社会,最早起步于对欧洲的学习,当国内对西式设计的抄袭蜂拥而至的时候,真正意义的中式设计概念已经模糊不清。如今中国风的回溯和大量案例的不断涌现,为当代新中式艺术形态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且表现在建筑、服装、饮食等方面。当代"新中式"设计现象在建筑方面表现得最为突出,在新中式建筑艺术形态得到学术界和市场认可的同时,发展过程中也遇到了诸多的瓶颈,文章以此为出发点,着重对新中式建筑艺术形态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瓶颈问题进行论述和探讨。
- 周靓郭线庐
- 关键词:新中式
- 艺术类高校学科建设与研究生培养机制初探被引量:2
- 2020年
- 随着艺术类高校办学层次的提升和研究生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高校纷纷从教学型向教学研究型转变,学科建设成效与研究生培养水平成为检验高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指标。艺术类高校如何借助学科建设进一步提升研究生人才培养质量,是各高校面临的主要挑战。文章分析了艺术类学科建设与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与机制。
- 周靓
- 关键词:艺术类高校学科建设研究生教育
- 生土建筑营建的分类及当代发展研究被引量:1
- 2022年
- 传统生土营建是中国传统历史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更是世界建筑文化最具典型特性的显性载体,生土建筑自身的历史文化及经济社会价值在全世界都具有重要地位。生土建筑就地取材,易于施工,节省能源的属性使生土建筑的生命力持续不减。人们在普遍关注环保可持续发展的今天,生土建筑自身特点更显现出强大生命力。本文旨在对生土及建筑的概念及范畴进行梳理,同时对生土建筑的分类及当代发展进行推敲。
- 周靓
- 关键词:生土现代传承
- 浅议'新中式风格'之回溯现象
- 界设计历程来看,中国的国力不断增强、国学风全面回溯,人们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陆续变化,人们重新开始意识到中国传统设计的重要性,这是“新中式”设计现象产生的根源。某种设计风格的诞生是以其背后深厚的文化渊源为基础的,绝不仅仅是...
- 郭线庐周靓
- 关键词:建筑设计传统文化审美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