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夏长革

作品数:10 被引量:39H指数:4
供职机构:宁波大学海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浙江省重大科技专项基金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6篇农业科学
  • 4篇生物学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克隆
  • 2篇蛋白
  • 2篇养殖
  • 2篇硬壳
  • 2篇硬壳蛤
  • 2篇扇贝
  • 2篇胚胎
  • 2篇胚胎发育
  • 2篇基因克隆
  • 2篇刺参
  • 1篇蛋白质
  • 1篇蛋白质印迹
  • 1篇蛋白质印迹法
  • 1篇电子鼻
  • 1篇顶空
  • 1篇顶空固相微萃...
  • 1篇动蛋白
  • 1篇多克隆
  • 1篇多克隆抗体
  • 1篇养殖刺参

机构

  • 5篇宁波大学
  • 5篇大连水产学院
  • 3篇宁波城市职业...
  • 1篇大连海洋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作者

  • 10篇夏长革
  • 6篇常亚青
  • 4篇苏秀榕
  • 3篇李太武
  • 3篇周君
  • 3篇李晔
  • 2篇宋坚
  • 2篇李成华
  • 2篇刘艳
  • 1篇丁君
  • 1篇宋立新
  • 1篇苏延明
  • 1篇吴龙涛
  • 1篇崔静
  • 1篇陈勇
  • 1篇李晓旭
  • 1篇宋林生
  • 1篇曹学彬
  • 1篇金春华
  • 1篇江锦坡

传媒

  • 3篇海洋与湖沼
  • 3篇水产科学
  • 1篇高技术通讯
  • 1篇中国食品学报

年份

  • 3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06
  • 4篇2005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南移养殖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原肌球蛋白基因的原核表达研究被引量:1
2013年
本研究克隆和表达了刺参原肌球蛋白(Tropomyosin,TRP)基因,进一步研究刺参再生过程中重要分子的功能。结果表明,TRP基因序列总长为1203bp,5′非翻译区为105bp,3′非翻译区为240bp,该序列包含一个855bp的开放阅读框(openreading frame,ORF),编码284个氨基酸,分子量为33.27kDa,等电点为4.56。利用Escherichiacoli对TRP进行了体外重组表达,在1mmol/LIPTG和37℃条件下诱导,能产生分子质量约为38kDa的重组蛋白,Westernblot证明重组TRP与鼠抗刺参原肌球蛋白的多克隆抗体能特异性结合。
夏长革崔静王中华李成华周君李晔张春丹李太武苏秀榕
关键词:刺参原肌球蛋白蛋白质印迹法
南北人工养殖仿刺参挥发性物质的比较研究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探讨南、北方人工养殖仿刺参挥发性物质的差异。方法:运用电子鼻和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谱联用法(HS-SPME-GC-MS)分析不同温度加热的南、北方仿刺参。结果:不同温度的南、北方仿刺参风味物质有较大变化,在同一温度下部分物质相似。GC-MS分析可知,新鲜南方仿刺参的主要挥发性成分为烃类,北方仿刺参为烃类和醇类;100℃加热南方仿刺参为烃类和醛类,北方仿刺参为烃类和醇类;150℃加热南方仿刺参为酯类和醇类,北方仿刺参为醛类和杂环类。新鲜南方仿刺参以清香味(芳香烃、苯乙醛、丁酸乙酯)为主,经100℃加热后,开始产生少量不愉快的气味(正庚醛、1-戊烯-3-醇)。相比于南方仿刺参,新鲜北方仿刺参清香味较弱,可能呈蘑菇香气和类似金属味[4-己炔-3-醇、1-(2-乙基-3-环己烯基)乙醇];经100℃加热后其主要挥发性成分不变,但也产生不愉快的气味。经150℃加热后,南、北仿刺参均产生浓郁的肉香味和焙烤味(2,6-二甲基吡嗪、2-乙酰吡咯),同时也产生很多刺激性气味(胺类、乙硫醇),且北方仿刺参肉香味较浓,南方仿刺参刺激性气味大。结论:本研究结果对仿刺参的人工养殖和加工工艺具有指导作用。
张悦容刘文夏长革黄健苏秀榕
关键词:仿刺参电子鼻顶空固相微萃取挥发性成分
栉孔扇贝C型凝集素基因的克隆与表达研究被引量:13
2005年
C型凝集素作为凝集素家族中的主要成员之一,在识别外来微生物表面碳水化合物基团和激活体液中免疫因子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在EST分析的基础上采用锚定PCR方法克隆得到了该基因的全长cDNA.克隆得到的栉孔扇贝C型凝集素 cDNA全长1038bp,编码区684bp,可以编码228个氨基酸.在该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中发现了C型凝集素家族的特征模体和一个C型凝集素的结构域(C-type lectin domain, CTLD).通过Clustalw 和SMART分析在该序列中发现了形成二硫键的4个保守的半胱氨酸,与其他物种C型凝集素的二硫键结构非常相似.结合BLAST分析的结果,可以确认所获得的cDNA序列是栉孔扇贝C型凝集素的编码序列.用RT-PCR技术在鳗弧菌感染前后的血细胞中均可以检测到该基因的表达,但病原刺激前的表达水平相对较低,病原刺激后4h起表达开始升高,并在6h达到最高,随后逐渐开始下降,并于32h恢复到原来水平,该结果表明C型凝集素存在组成型和诱导型两种调控机制,在扇贝防御病原感染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胥炜王昊宋林生吴龙涛常亚青夏长革
关键词:C型凝集素克隆诱导型二硫键栉孔扇贝结构域
美国硬壳蛤的引种、人工育苗及养殖
常亚青刘庆连王喜福孙茂盛王国栋宋坚丁君刘富伟陈勇宋立新李晓旭曹学彬李忠红尹东宏夏长革
该项目对硬壳蛤人工育苗技术项目开展了硬壳蛤亲贝的人工促熟、催产、浮游幼虫培养、幼虫附着变态、稚贝培养等人大规模人工育苗技术的研究,同时开展了温度、盐度和饵料对硬壳蛤幼虫生长、发育和变态的影响试验研究;对硬壳蛤幼虫及稚贝生...
关键词:
关键词:硬壳蛤引种育苗养殖
浙江枝吻纽虫(Dendrorhynchus zhejiangensis)凝溶胶蛋白和肌动蛋白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被引量:3
2011年
利用已构建的浙江枝吻纽虫cDNA文库,通过PCR技术扩增得到gelsolin和actin基因的全长cDNA序列。其中,gelsolin的cDNA全长1947bp,5′-非翻译区62bp,3′-非翻译区778bp,开放阅读框1107bp,编码369个氨基酸;actin的cDNA全长为1830bp,5′-非翻译区167bp,3′-非翻译区532bp以及1131bp的开放阅读框,编码377个氨基酸。序列分析表明:gelsolin包含3个gelsolin-like(G)结构域,分别含有Ca2+、actin、PIP2结合位点,actin序列中包含了gelsolin、ATP、profiling结合位点。比对结果表明,actin基因氨基酸序列与其它物种的同源性达到94%—99%。
陈蕾李晔苏秀榕江锦坡李太武李振周君刘艳夏长革
关键词:凝溶胶蛋白肌动蛋白基因克隆
北方沿海西施舌苗种的人工培育试验被引量:7
2005年
在辽宁省沿海首次对西施舌室内人工育苗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对西施舌种贝促熟62d,用流水刺激的方法诱导亲贝排放精、卵,亲贝个体排放比例达到60%以上,个体排卵量约为380~420万粒,其受精率为82 0%,孵化率为46 0%。在盐度为25 6~31 0,水温为23 8~25 9℃的条件下,浮游幼虫9~14d进入附着变态期,变态率为12 4%,壳长生长速度为13 9μm/d。变态后的36d内,壳长平均生长速度为76 3μm/d,成活率为80 4%。沙盘单位面积附苗量为波纹板的48 5倍。本次试验利用12m3水体育出2 5mm的稚贝21 4万枚,单位水体出苗量为1 78万枚/m3。
李晓旭夏长革常亚青刘庆连孙茂盛刘富伟
关键词:西施舌苗种
白肛海地瓜(Acaudina leucoprocta)精氨酸激酶的基因克隆与表达
2012年
精氨酸激酶是调节能量代谢的重要酶类,在无脊椎动物体内能量平衡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利用PCR扩增技术,从白肛海地瓜的cDNA文库中克隆得到精氨酸激酶(arginine kinase)基因,其全长为2139bp,包括5′非翻译区(5’-UTR)序列92bp,3′端非翻译区(3’-UTR)序列934bp和1113bp的ORF,编码371个氨基酸,预测分子量大小和等电点分别为42.32kDa和7.19。构建了精氨酸激酶原核表达质粒并转化表达菌株,经IPTG诱导表达后,获得了与预期的分子量大小一致的表达产物。利用该目的蛋白制备了白肛海地瓜精氨酸激酶的特异性多克隆抗体,经Western blot证明该蛋白为精氨酸激酶。
周君李成华李晔刘艳金春华夏长革李太武苏秀榕
关键词:精氨酸激酶原核表达多克隆抗体
虾夷扇贝海区生态采苗初探
于2005年5月至8月,在大连黑石礁海区进行了虾夷扇贝生态采苗试验。采苗期间水温为10℃-20℃,盐度29-30,PH 8.0-8.4。采用NS103号、网目55μm、网口直径30cm的浮游生物网,对采集海区虾夷扇贝浮游...
王庆志夏长革常亚青
关键词:虾夷扇贝
文献传递
光棘球海胆胚胎发育生物学零度和有效积温的初步研究被引量:9
2006年
通过室内试验和数理统计的方法,研究了光棘球海胆受精卵发育的生物学零度及有效积温。试验结果表明:光棘球海胆受精卵发育的生物学零度为4.66℃;受精卵发育至棱柱幼体的有效积温为482℃.h;受精卵发育至初期稚胆的有效积温为350℃.d。
夏长革苏延明常亚青
关键词:光棘球海胆胚胎发育生物学零度有效积温
硬壳蛤胚胎发育和变态阶段生化分析及能量利用的初步研究被引量:1
2013年
采用常规生物化学分析方法研究了硬壳蛤的卵、D形幼虫、变态前幼虫和变态后幼虫的蛋白质、脂类、和碳水化合物的含量及发育过程中能量利用情况。试验结果显示,硬壳蛤卵中蛋白质、脂类和碳水化合物的含量分别为47.6%、42.2%和10.2%;每个卵所含的能量平均为0.988mJ。经过24h的孵化后,3种能源物质的含量均下降,蛋白质、脂类和碳水化合物相对下降12.5%、18.8%和13.9%,总能源物质含量下降15.3%。胚胎发育过程中每个幼虫平均消耗的能量为0.161mJ,其中脂类提供了68.5%的能量。幼虫变态过程中,蛋白质、脂类和碳水化合物相对下降25.1%、26.6%和19.2%。变态过程中每个幼虫消耗的能量为2.111mJ,蛋白质、脂类和碳水化合物分别提供了能量的44.4%、35.9%和19.2%。变态过程消耗的能量是胚胎发育过程的13倍。
夏长革李晓旭宋坚常亚青
关键词:硬壳蛤胚胎发育变态能量消耗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