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姚兰芳

作品数:73 被引量:225H指数:9
供职机构:上海理工大学理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一般工业技术化学工程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47篇期刊文章
  • 15篇会议论文
  • 4篇科技成果
  • 3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7篇理学
  • 28篇一般工业技术
  • 8篇化学工程
  • 3篇电子电信
  • 2篇文化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天文地球
  • 1篇机械工程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核科学技术
  • 1篇社会学

主题

  • 40篇溶胶
  • 21篇纳米
  • 17篇溶胶-凝胶法
  • 15篇氧化硅
  • 13篇疏水
  • 13篇介孔
  • 13篇光学
  • 12篇溶胶-凝胶
  • 11篇二氧化硅
  • 11篇SIO
  • 9篇表面活性
  • 8篇多孔
  • 8篇介电
  • 8篇介电常数
  • 8篇活性剂
  • 8篇光学性
  • 8篇表面活性剂
  • 7篇氧化硅薄膜
  • 7篇疏水型
  • 7篇光学性能

机构

  • 52篇上海理工大学
  • 34篇同济大学
  • 4篇盐城工学院
  • 1篇复旦大学
  • 1篇上海建桥学院
  • 1篇嘉兴学院
  • 1篇成都精密光学...
  • 1篇上海市特殊人...
  • 1篇上海暄洋化工...

作者

  • 70篇姚兰芳
  • 23篇沈军
  • 20篇吴广明
  • 14篇岳春晓
  • 10篇关飞飞
  • 9篇谢伏将
  • 9篇田琳琳
  • 9篇王珏
  • 8篇鲁凤芹
  • 8篇方学玲
  • 7篇倪星元
  • 6篇李林
  • 6篇康俊龙
  • 6篇吴兆丰
  • 5篇汪国庆
  • 5篇王硕
  • 5篇曲典
  • 5篇许瑞清
  • 5篇周斌
  • 5篇杜梅芳

传媒

  • 8篇稀有金属材料...
  • 5篇材料导报(纳...
  • 3篇同济大学学报...
  • 3篇上海理工大学...
  • 3篇材料科学与工...
  • 2篇硅酸盐通报
  • 2篇激光技术
  • 2篇功能材料
  • 2篇材料导报
  • 2篇人工晶体学报
  • 2篇功能材料与器...
  • 2篇光学仪器
  • 2篇上海理工大学...
  • 2篇盐城工学院学...
  • 2篇2007年全...
  • 2篇第五届中国功...
  • 2篇第五届中国功...
  • 1篇车用发动机
  • 1篇硅酸盐学报
  • 1篇无机材料学报

年份

  • 3篇2016
  • 1篇2015
  • 4篇2014
  • 1篇2013
  • 5篇2012
  • 3篇2011
  • 3篇2010
  • 4篇2009
  • 10篇2008
  • 7篇2007
  • 4篇2006
  • 5篇2005
  • 14篇2004
  • 5篇2003
  • 1篇1999
7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表面活性剂浓度对介孔氧化硅薄膜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研究被引量:2
2004年
报道了一种新型纳米多孔氧化硅薄膜的制备方法 ,并详细探讨了表面活性剂浓度对介孔氧化硅薄膜结构和性能的影响。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 (CTAB)为模板剂 ,正硅酸乙酯为硅源 ,盐酸为催化剂 ,采用溶胶 -凝胶技术 ,通过提拉法制备了二氧化硅透明介孔薄膜。用红外光谱、小角XRD、原子力显微镜对样品进行了表征 ,并采用椭偏仪和阻抗分析仪测量薄膜的折射率和介电常数。该薄膜具有很低的介电常数和较好的机械强度 。
吴兆丰吴广明姚兰芳
关键词:溶胶-凝胶技术介电常数
钕掺杂锐钛矿二氧化钛的第一性原理计算被引量:4
2011年
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DFT)框架下的第一性原理平面波赝势方法(PWPP),使用Material studio 4.3中的CASTEP软件对钕掺杂锐钛矿二氧化钛进行第一性原理计算,讨论了钕掺杂对锐钛矿晶体结构、能隙、态密度等的影响。结果显示,钕掺杂可以使晶体的禁带宽度减小,有效提高了锐钛矿二氧化钛的光催化活性。
李林姚兰芳王硕许瑞清田琳琳方学玲
关键词:锐钛矿光催化氧化第一性原理
有序介孔二氧化硅薄膜的制备及性能被引量:7
2007年
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为模板剂,正硅酸乙酯为无机前驱体,在酸性条件下,采用溶胶-凝胶技术,用蒸发诱导自组装(EISA)工艺制备了二氧化硅透明介孔薄膜.透射电子显微镜图显示热处理后的薄膜具有高度有序的六方相结构孔道;由椭偏仪测得热处理后薄膜的折射率低至1.18,厚度在180nm左右;阻抗分析仪测得薄膜的介电常数为2.14.薄膜经过六甲基二硅胺烷(HMDS)表面修饰后具有良好的疏水性能和热稳定性,作为低介电材料能更好满足工业需求.
林雪晶沈军谢志勇姚兰芳吴筱娴罗爱云
关键词:光学性能溶胶-凝胶技术介孔薄膜
纳米复合光学薄膜的结构控制与光损伤研究
沈军吴广明周斌倪星元王珏姚兰芳马建华张志华杨帆付甜王珊肖轶群
结构可控的气凝胶薄膜材料具有纳米多孔结构、折射率连续可调、比表面积大、重量轻、热导率低、高激光损伤阈值,易于低成本工业化生产等特点,不仅可用于大屏幕显示器、阴极射线管等各种玻璃显示系统作为宽带减反射涂层,而且也可用于太阳...
关键词:
关键词:光损伤
导电纳米气凝胶常压制备与机理研究
沈军陈龙武张勤远刘晓林甘礼华姚兰芳吕中平杜保旗郭艳芝秦仁喜解德滨侯今强薛辉
该项目为基础性研究,但具有明显的应用背景,碳气凝胶及其薄膜材料是良好的导电介孔材料,不仅可以用于锂电池的电极材料,还可以用于超级电容器的电极、新型海水淡化装置电极等。由于本材料是典型的环保与能源材料,所以有利于保护环境与...
关键词:
关键词:纳米锂电池碳气凝胶
蒸发诱导自组装法制备多孔二氧化硅光学薄膜
本文报道采用溶胶―凝胶技术、蒸发诱导自组装法,通过酸/酸二步法控制实验条件,实验中采用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氨(CTAB)为模板剂,正硅酸乙酯为硅源,以及二次去离子水,盐酸为催化剂等原料制备前驱体溶胶。通过加入不同...
姚兰芳沈军汪国庆吴广明吴兆丰王珏
关键词:二氧化硅薄膜溶胶-凝胶技术光学性能机械性能
文献传递
纳米多孔SiO_2-TiO_2复合薄膜的制备及研究被引量:11
2006年
采用溶胶-凝胶技术,以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为模板剂,乙酰丙酮作为钛的水解控制剂,通过钛和硅醇盐的分步水解得到均匀的SiO2-TiO2复合溶胶,通过提拉制备出具有纳米多孔结构的复合薄膜.实验结果表明,多孔薄膜中的钛离子形成了Si—O—Ti键的孤立四配位形态,使薄膜具有复合型钛离子的催化效果,并且有介孔结构.随TiO2含量的增加,薄膜仍具有较好的透光性(可达到85%以上).通过对实验条件的调节,可实现对薄膜纳米结构的人工控制,形成的多孔薄膜折射率在1.2~1.4之间连续可调.
曲典姚兰芳朱永安岳春晓
关键词:溶胶-凝胶法纳米多孔模板剂
蒸发诱导自组装法制备多孔二氧化硅光学薄膜
报道采用溶胶—凝胶技术、蒸发诱导自组装法,通过酸/酸二步法控制实验条件,实验中采用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氨(CTAB)为模板剂,正硅酸乙酯为硅源,以及二次去离子水,盐酸为催化剂等原料制备前驱体溶胶。加入不同量的1,...
姚兰芳沈军汪国庆吴广明吴兆丰王珏
关键词:二氧化硅表面活性剂
文献传递
Al_2O_3-SiO_2纳米复合薄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被引量:4
2008年
以正硅酸乙酯、异丙醇铝为先驱体,甲基三乙氧基硅烷为有机硅烷,采用溶胶-凝胶旋涂方法在普通玻璃和硅片表面镀制纳米复合薄膜。通过FT-IR、VIS透射光谱的分析及薄膜表面接触角的测量,研究了Al_2O_3与SiO_2配比和热处理温度对复合薄膜的化学结构、透光率及疏水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该薄膜具有疏水、致密、透明等性能;Al_2O_3的加入未降低复合薄膜的可见光透光率,其中经400℃热处理后不同配比复合薄膜在可见光区的透光率均大于85%,且不影响复合薄膜的疏水性。
鲁凤芹姚兰芳关飞飞谢伏将岳春晓
关键词:溶胶-凝胶红外光谱疏水性
纳米材料在隐身技术中的应用
隐身技术是一项跨学科的综合技术,它涉及到电磁、材料、能量转换、信息处理等学科和技术。本文介绍了材料隐身的隐身机理及纳米材料的特性和吸波作用机理,指出纳米隐身涂料具有优异的隐身效果, 强调了纳米材料在隐身技术中的重要作用以...
姚兰芳朱永安岳春晓
关键词:纳米材料隐身技术隐身材料纳米吸波材料
文献传递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