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才刚
- 作品数:57 被引量:81H指数:5
- 供职机构:湖北大学哲学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历史地理更多>>
- 企业本质与企业伦理文化--湖北企业伦理文化建设的现代视野转换被引量:1
- 2008年
- 赢利是企业的本质规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赢利不仅是企业全部社会职能的根据,也是企业伦理、企业文化得以生成的基础。竞争与协作是企业活动、企业行为的基本形式。深入把握企业经济行为的上述实质和特征,才能够对企业伦理展开真实的和深刻的分析,才可能构建企业伦理学、企业文化研究的逻辑体系。以上内容是根据湖北部分企业的伦理文化建设调研情况作出的实证分析。
- 冯军姚才刚
- 关键词:企业伦理文化企业核心价值观
- “内在超越”与儒学的宗教性被引量:1
- 2003年
- 儒学中蕴含的“超越” ,不是指向彼岸王国的超越 ,而是在人自身之内实现的精神超越。儒学是一种典型的“内在超越”的思想形态 ,它妥善地处理了生命的有限性与终极理想的超越性之间的关系。正因为儒学有对超越境界的追求 ,所以 ,它虽非严格意义上的组织宗教 ,但同样能够为人提供安身立命之道 ,从而表现出宗教的某些特性 。
- 姚才刚
- 关键词:儒学宗教性
- 先秦儒道墨的民生观及其当代价值被引量:2
- 2010年
- 先秦儒道墨诸家对民生问题表现出极大的关切,诸如对社会公平、正义问题的探讨,对富民问题的倡导,对老、幼等弱势群体的关爱等各方面都提出了颇富创见的民生主张。先秦儒道墨的民生观在当代社会并没有完全过时,其中一部分民生主张对当代民生建设还具有较大的启示意义。
- 姚才刚樊兰兰
- 关键词:民生观社会公平
- 论高攀龙对王学的修正
- 高攀龙(1562—1626),字存之(又字云从),别号景逸。他是明代东林学派的创建者之一,也是明末清初王学修正运动中的一位重要代表人物。本文重点剖析他对王阳明心学及王学末流所作的辩难、修正。
- 姚才刚
- 文献传递
- 传统与现代关系的反思与重构——以刘述先的“理一分殊说”为中心
- 2015年
- 刘述先是“第三代现代新儒家”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他通过对“理一分殊”的现代诠释,为传统与现代的结合架起了一座沟通的桥梁.在他看来,传统与现代在“分殊”方面的差异是无法抹杀的,但在“理一”方面却是可以贯通的.刘述先所谓的“理一”不是某种宰制性的东西,它提供的仅仅是精神方向的指引.刘述先从“理一分殊”的角度来反思和重构传统与现代的关系,颇富创见,发人深省.
- 姚才刚刘婷婷
- 关键词:现代新儒家
- 从传统文化经典研读的角度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
- 2017年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而经典研读则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之一。不过,传统文化经典研读并未引起当代教育工作者及大学生的足够重视。要改变此种状况,除了需要增强大学生研读传统文化经典的自觉性之外,也需要大学教育工作者转变观念,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以引导大学生多读传统文化经典,进而促进大学生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姚才刚李莉
- 关键词:传统文化经典研读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五四”新文化运动与当代中国文化建设被引量:1
- 1999年
- 尚在上个世纪中叶,西方列强以其船坚炮利轰开了中国的大门,这对于中国而言,不仅是一次严重的政治危机,也是一次空前的文化危机。自此以后,有识之士开始探讨中国文化的出路问题,中西、古今文化之争在中国学界拉开了序幕,后来的历次社会政治变革运动无不与文化论争相关联。延至今日,文化问题依旧是人们关注的焦点。 “五四”新文化运动也是一次影响深远的文化更新运动,它曾以激烈的反传统主义而闻名于世。然而,时过境迁,“五四”新文化运动又成为了我们当代人的一个“传统”,成为我们可以诠释的“文本”。应该如何解读它?如何对待它?显然,我们不能再因循“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盛行的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而应采取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继承的态度,一方面要肯定“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启蒙精神,另一方面又要超越“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思想境界,而不是简单地回到“五四”当年。本文拟就“五四”新文化运动对当代中国文化建设的意义、贡献作一探讨,并揭示出它的不足之处,目的在于为当代中国文化建设提供一些正反方面的启示。
- 姚才刚
- 关键词:当代中国文化反传统主义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明儒李材的修身学说与当代人的修身被引量:1
- 2008年
- 明儒李材反复阐述了《大学》"以修身为本"的观念,并提出了一系列修身的方法。修身对于当代人来说也是十分重要的。当代人修身,可以批判地借鉴李材的修身学说。
- 姚才刚
- 关键词:儒家伦理
- 刘宗周的“改过”说及其伦理启示被引量:2
- 2014年
- 刘宗周是明末大儒,作为心学最后一位代表人物,其学说历来颇受关注。不过,论者:多留意的是他的慎独、诚意学说,而对与此相关的“改过”说却未给予足够的重视。本文拟专门梳理、评析刘宗周的“改过”说,并揭示其所具有的伦理启示意义。
- 姚才刚
- 关键词:刘宗周学说心学诚意
- 儒家道德精神的重建——论高攀龙对王学的修正被引量:3
- 2006年
- 高攀龙是明末清初王学修正运动中的一位重要代表人物。他对王阳明心学及其后学的批驳、修正可归纳为以下四个方面:反对空谈“良知”,主张“学必由格物而入”;驳斥“无善无恶”说,重申性善论;反对轻视修养功夫的倾向,主张“悟”、“修”并重;批驳“三教合一”论,严辨儒、佛之异。高攀龙试图通过以上措施,重建儒家的道德精神。不过,他对王学的批驳也有不合理之处。
- 姚才刚
- 关键词:高攀龙儒家道德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