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兴荣
- 作品数:46 被引量:38H指数:4
- 供职机构:江苏省大丰高级中学更多>>
- 发文基金:江西省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理学机械工程更多>>
- 一道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题的解法探讨与拓展
- 2009年
- 1题目与研究的价值题目已知圆C:x2+y2-2x+4y-4=0,是否存在斜率为1的直线Z,使得以l被圆c截得的弦AB为直径的圆过原点?若存在,求出直线l的方程;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这是苏教版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必修2第116页中的第27题.研究的价值(1)从类型上看,这是一道典型的探索性问题,该题型在课本例、习题中并不多见,对一名初学者来说也是一次难得的学习探索性问题解法的机会;
- 姜兴荣
- 关键词:问题解法实验教科书课程标准
- 例谈数学解题中的探索技巧
- 2007年
- 对于那些基础性的简单的数学题,人们凭借自己掌握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数学思想方法,略作思考便知其解法;但对于那些综合性强的数学题,其解题方法的得出,往往需要人们“摸着石头过河”,需要人们在认真审题的基础上,依据条件与结论中的一些重要信息,展开联想,进行科学的思维,积极开展探索活动.本文结合几个具体实例,就数学解题中的探索技巧谈几点意见,供参考.
- 姜兴荣
- 关键词:数学解题数学思想方法数学基础知识解题方法数学题审题
- 例谈解几问题求解方向的探索策略
- 2004年
- 我们知道,解题方向的选择与确定是解数学题的关键所在,解析几何是用代数方法研究几何问题的一门数学学科,其内容与代数、几何知识密切相关.相对于其它数学问题而言,解析几何题的最大特点是:“数”与“形”同时兼备,所以其求解方向往往比较宽广,我们不仅可以从解析几何自身所提供的知识和思想方法方面去进行思考,还可以从几何、方程、不等式、三角、函数等知识及其思想方法角度去展开探索.现举数例具体说明如下.
- 姜兴荣
- 关键词:数学教学解题方法解析几何题
- 主导与主体相互作用预设与生成相辅相成
- 2012年
- 任何一节数学课总是要完成一定的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都要选择适合的教学材料,通过一定的方法、过程来达成目标和任务,所以课前的“预设”是必不可少的,但实际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认知结构、数学经验、思维水平等不尽相同,对知识的建构、理解、运用因人而异,这又决定了数学教学过程是一个动态的“生成”过程.学生的主动性、主体性需要教者去激发、调动,学生的思维需要教者去启发、引导、促进和帮助,故教师的“主导”是不可或缺的,学生的“主体”离不开教者的“主导”,它们是相互作用的、相得益彰的.下面就两组公开课教学案例谈谈笔者的一些看法.
- 姜兴荣
- 关键词:相互作用课堂教学过程数学教学过程教学任务教学材料
- 例谈解题探索中数学思想方法的引发与导向作用
- 2004年
- 姜兴荣
- 关键词:数学思想数学教学解题技巧
- 有效作业与测试的教学设计策略
- 2015年
- 数学学习过程是一个学习者数学知识意义建构的过程,是一个学习者数学思想方法领悟、运用的过程,更是一个学习者积极主动的“火热的思考”问题的过程.这一过程中学习者的学习方式有与他人互动、讨论交流方式,有视听他人讲解或指导的方式,但更多的是自己独立思考、动脑动手的“做”的方式,即做作业做题.
- 姜兴荣
- 关键词:教学设计策略数学学习过程数学思想方法学习者数学知识
- 概念课教学中主动性学习方式的体现——评析一节常态数学新授课
- 2012年
- 课标课程的实施,要求教师确立学生在课程中的主体地位,建立自主、探索、发现、研究以及合作学习的机制,重视学生学习的过程与方法,在学习中学会合作,在合作中学会探索.改变学生单纯接受知识传输的学习方式,帮助学生形成主动学习的方式.通过教学方案的设计、组织实施,
- 姜兴荣
- 关键词:概念课教学新授课主动性数学知识传输
- 数列中探索性问题的类型与破解策略
- 2022年
- 1引言数列中的探索性问题是近年新课标高考中比较常见的一类创新性问题,根据数列中的定义、通项公式、求和公式以及相关性质等加以变形与应用,通过观察、分析、试验、归纳、运算、类比、猜想、论证来剖析与转化,创新成分非常高.
- 姜兴荣
- 关键词:破解策略通项公式新课标高考数列
- 例谈复杂分类讨论题的分类技巧
- 2005年
- “分类讨论”是中学数学中最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之一,更是历年高考考查的重点内容之一.由于解分类讨论题需要“分类讨论”,长期以来,一直是问题最多最集中的地方,尤其是一些复杂的分类讨论题,不少学生不是讨论不全,就是讨论混乱,甚至不知如何分类.下面笔者以江苏省2005年高考卷中的第22题第2小问为例,谈谈复杂分类讨论题求解过程中的分类技巧.
- 姜兴荣臧殿高
- 关键词:分类讨论题数学高考函数最值问题
- 例谈数学符号信息对解题的暗示作用
- 2000年
- 姜兴荣
- 关键词:解题数学题暗示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