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彦鸿
- 作品数:40 被引量:199H指数:7
- 供职机构: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 立志建设生态城市
- 2013年
- 我是一位在城市规划岗位上工作近30年的城市规划工作者,一直致力于规划过程中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研究工作,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资源节约、环境友好是我们日常工作的目标和准绳。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放在突出位置,提出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它表达了党中央建设美丽中国的决心。
- 孔彦鸿
- 关键词:生态城市立志城市规划生态环境保护资源节约
- 海绵城市建设的水质水量控制效果实证研究:以鹤壁试点区为例被引量:5
- 2020年
- 首批国家海绵城市试点建设已经完成,有关海绵城市规划与模型模拟的研究也层出不穷,但是对于海绵建设区开展持续监测并进行深入分析的研究较为缺乏,而对于海绵城市实际建设区的水质水量研究是规划建设理论与实践效果差别的唯一检测器,是优化未来海绵城市规划和建设的关键。以河南省鹤壁市国家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区为研究对象,开展试点区地表水体与雨水管网的水质水量多年持续监测研究,分析海绵城市建设对地表水主要水质指标和雨水年径流总量控制率的实践作用效果。采用人工监测与设备在线监测相结合的方式,于2015-08-2018-09在海绵城市试点区地表水体10个采样点进行了16次人工采样,共计获得109个地表水样并测定了常规水质。利用试点区内20个雨水管道出口处的流量在线监测设备获得2018-01-12的分钟级流量数据。结果表明:研究区域内波动较大的水质指标为NH3-N、TN和DO,波动较小的为pH。与海绵城市建设前相比,研究区域的地表水系水质得到改善,试点区该年度的雨水径流总量控制率达到85.7%,满足规划建设要求指标70%。但当实际场次降雨量低于设计雨量23 mm时,仍有雨水外排。不同地块的径流控制率差异明显。以上结果丰富了海绵城市建设的实践研究,可为优化海绵城市的规划与设计建设提供参考。
- 周艳青贾梓良魏桐李迎霞周广宇刘广奇孔彦鸿
- 区域生态移民——基于长远目标的汶川重灾区重建模式浅论
- 汶川重灾区即受“5·12”特大地震影响受损最为严重的地区,在该区域中,属于余震区的汶川、茂县、理县、北川、平武、青川等6 个县的死亡和失踪总人数约占全国的一半,呈现受地震影响的破坏程度深、持续时间久,以及极为恶劣的自然环...
- 刘广奇孔彦鸿
- 关键词:汶川地震灾后重建生态移民生态环境
- 文献传递
- 城市建设与水土保持被引量:9
- 1998年
- 该文对近年来城市水土流失的现状、起因以及对城市建设的影响进行了比较详细地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治理城市水土流失的对策和措施。
- 郝天文孔彦鸿
- 关键词:城市建设水土流失水土保持
- 试论城市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
- 《中华人民中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将规划纳入环境影响评价的对象范围。本文简述了相关法律法规对城市规划开展环评的要求,简要概括了城市规划环评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介绍了规划环评的国内外进展及主要特点。对规划环评中的热点问题进行...
- 莫罹孔彦鸿邵益生
- 关键词: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城市规划战略环评
- 文献传递
- 水资源承载力在城镇群区域规划中的应用--以长株潭城镇群“两型社会”区域规划为例
- 基于对水资源承载力的分析,本文首次提出了城镇群水资源承载力的定义,构建相应的水资源承载力计算模型,将其应用于长株潭城镇群区域规划,为长株潭“两型社会”城镇群区域规划城镇群规模的确定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并就特殊干旱年份水资源...
- 陈利群孔彦鸿袁少军
- 关键词:区域规划水资源承载力
- 城市水系统规划中的问题协调——以北京密云新城水系统规划为例
- 本文从城市水系统的概念入手,提出了城市水系统规划的目标,并以北京密云新城水系统规划为例,分析了在城市水系统规划的层面需要协调解决的各涉水专项之间的问题,包括资源水量问题、环境保护问题、设施空间布置与水系控制问题等,从而保...
- 刘广奇孔彦鸿
- 关键词:城市水系统
- 文献传递
- 优化方法分析中新天津生态城雨水利用综合效益被引量:2
- 2012年
- 城市水资源的短缺使得雨水利用的必要性进一步增加,如何从城市水资源系统整体出发,定量评价雨水利用所带来的综合效益以及对其他系统的影响也越来越受到重视。通过运用水资源多目标优化配置方法并考虑分质供水后的情况,对中新天津生态城雨水利用的综合效益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雨水利用不仅节约了其他水资源消耗,降低了供水成本,而且旱季和雨季污染物排放量均有明显减少,约减少17%。降雨频率、土地利用差异对雨水利用量及其利用效益有着明显的影响。
- 高宏超李迎霞张凯张秀华孔彦鸿
- 关键词:雨水利用多目标优化分质供水中新天津生态城
- 珍惜水资源 搞好区域城市供水规划——东莞市的供水现状谈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与规划
- 1999年
- 一水资源特点东莞市位于广东省中南部、珠江三角洲中部东江下游,市域内水体96%属东江水系,东江每年给东莞市带来的平均过境水量多达255.7亿m^3,占本市总地面水总量的90%以上。东莞市的年平均降雨量为1788mm,产生的河川年径流量为19.
- 郝天文孔彦鸿
- 关键词:城市供水规划水资源
- 不同污泥处理与处置工艺的碳排放分析被引量:31
- 2010年
- 对我国现行的主流污泥处理与处置技术路线:生物干化/土地利用工艺和热干化/焚烧工艺的碳排放进行了计算和收支分析。结果表明,生物干化工艺的CO2直接排放量和碳足迹量均较低,而热干化/焚烧工艺的CO2排放量和碳足迹量分别为生物干化的5.33和4.94倍。将干化污泥用作草坪基质具有一定的碳减排和碳汇增加功能,CO2减排量和吸收量分别达到68.7和648kg/t。从碳净排放量看,热干化/焚烧工艺表现为高碳排放特征(372.9 kg/t),而生物干化/土地利用工艺具有碳减排效应(-643.6 kg/t),符合当前的政策背景与产业导向。
- 刘洪涛陈同斌杭世珺王洪臣王伟李国学孔彦鸿
- 关键词:污泥干化二氧化碳碳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