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云廷
- 作品数:76 被引量:580H指数:13
- 供职机构:浙江中医药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杭州市卫生科技计划项目杭州市市属高校重点实验室科技创新项目浙江省教育厅科研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水利工程更多>>
- 子午流注取穴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临床研究被引量:24
- 2009年
- 目的:探索子午流注针法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子午流注组,辨证取穴组和联合治疗组(子午流注组+辨证取穴组),分别治疗。结果:子午流注组40例,显效11例,有效11例,进步9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77.5%;辨证取穴组40例,显效10例,有效11例,进步11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80.0%;联合治疗组40例,显效15例,有效13例,进步10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5.0%;联合治疗组疗效优于其他2组(P<0.01)。治疗后Lysholm膝关节量表评分结果显示联合治疗组疗效优于其他2组(P<0.01)。结论:子午流注针法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具有确切临床疗效,与辨证取穴联合治疗具有增效作用。
- 孙云廷魏铭姜学连刘志学杨际超
- 关键词:类风湿性关节炎子午流注针刺
- 不同针灸方法在中风后遗症中的临床应用被引量:11
- 2012年
- 中风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三大疾病之一。现代医学中的脑出血、脑梗死、蛛网膜大脑出血等病属本病范畴。本病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并发症多,严重威胁人类健康。近年来.针刺治疗中风后遗症的研究逐步深入,其临床应用方面有了比较大的进展。在传统针刺治疗的基础上,各种针法均显示其不同疗效和特点。现就不同针灸方法在中风后遗症中的临床应用情况进行探讨。
- 孙云廷王淑玲
- 关键词:针刺中风后遗症临床疗效
- 超声辅助离子液体与酶法提取温郁金中姜黄素类成分方法
- 2024年
- 建立一种超声辅助离子液体与酶法提取温郁金中姜黄素类成分的方法。首先,将温郁金鲜品晾干、粉碎,向温郁金粉体依次加入酶和离子液体,随后超声,加入乙醇,随后超声、离心,取上清液回收乙醇,经过大孔吸附树脂吸附与解吸附,得到纯度较高的姜黄素类成分。温郁金中姜黄素类成分的得率为0.3031%,纯度为95.73%。建立了一种过程便捷的使用离子液体为绿色溶剂的温郁金中姜黄素类成分的提取方法,该种绿色溶剂能与酶协同促进细胞壁的分解,显著缩短提取时间和减少有机溶剂的使用,可与酶协同提取温郁金活性成分,可循环使用且具有较高的目标产物得率。
- 柳静蕾李欣岳余晓历孙云廷张翠苹王淑玲
- 关键词:温郁金
- 不同频率电针治疗卒中后抑郁疗效观察被引量:17
- 2015年
- 目的观察不同频率电针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1组、治疗2组、治疗3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治疗组均采用电针治疗,其中治疗1组采用2 Hz,治疗2组采用50 Hz,治疗3组采用100 Hz。对照组采用口服盐酸舍曲林片治疗。观察各组治疗前后功能独立性评定量表(FIM)评分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比较各组临床疗效。结果 4组患者治疗后FIM评分和HAMD评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组治疗后FIM评分和HAMD评分与治疗2组、治疗3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组治疗后FIM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组总有效率为96.0%,治疗2组为92.0%,治疗3组为92.0%,对照组为84.0%。治疗1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 Hz、50 Hz及100 Hz电针均能改善卒中后抑郁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抑郁程度,以2 Hz电针疗效最佳。
- 王延武王翀敏孙云廷
- 关键词:针刺疗法电针中风HAMD评分
- 温针灸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经颅多普勒的影响被引量:23
- 2008年
- 目的:观察以温针灸为主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CSA)的临床疗效以及对患者经颅多普勒的影响。方法:以温针灸为主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观察治疗前后椎动脉(LVA、RVA)及基底动脉(BA)的收缩期峰流速、舒张末流速及平均流速的改变,同时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总有效率为100%;治疗后LVA、RVA及BA的收缩期峰流速、舒张末流速及平均流速均较治疗前上升(P<0.05)。结论:温针灸法可以改善患者的大脑供血,改善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
- 孙云廷索兴旺杨际超成新莲冯桂玲
- 关键词:椎动脉型颈椎病温针灸法经颅多普勒
- 热敏灸抑制膝骨关节炎急性痛慢性化的疗效观察被引量:9
- 2019年
- 目的观察热敏灸抑制膝骨关节炎(KOA)急性痛慢性化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KOA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试验组采用热敏灸治疗,对照组采用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中、治疗后视觉模拟疼痛量表(VAS)评分、弥漫性伤害抑制性控制(DNIC)、症状程度评分变化,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试验组治疗中和治疗后VAS评分、症状程度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治疗后VAS评分、症状程度评分与治疗中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DNIC与治疗前和治疗中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治疗中和治疗后VAS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治疗后症状程度评分与治疗前和治疗中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DNIC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为8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热敏灸能修复KOA患者急性痛慢性化过程中受损的DNIC功能,从而阻止其急性痛的慢性化。
- 沈林林蔡健孙云廷李熳
- 关键词:灸法热敏灸
- 罂粟碱的临床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被引量:31
- 2006年
- 刘绪文孙云廷
- 关键词:盐酸罂粟碱血管扩张药药理学作用化学名称
- 调胃舒颗粒剂治疗萎缩性胃炎的作用机制研究
- 孙云廷王淑玲包烨华赵文波曾友华
- 该课题对SD大白鼠采取水杨酸钠灌胃为主等多种刺激制备萎缩性胃炎的实验动物模型,口服调胃舒颗粒剂进行治疗,并与三九胃泰进行对照,观察其产生发展和变化中的病理表现,采用免疫组化及原位杂交的方法检测PCNA表达和NF-κB及血...
- 关键词:
- 关键词:萎缩性胃炎中药药物治疗
- 注射针刀治疗颈椎病66例临床研究被引量:4
- 2007年
- 目的:观察注射针刀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颈椎病患者132例,随机分为注射针刀治疗组66例和药物治疗组66例,对患者治疗前后综合疗效评定。结果:注射针刀治疗组与药物对照组各项指标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结论:注射针刀治疗可提高颈椎病的临床疗效。
- 孙云廷周建新张连同胡燕
- 关键词:颈椎病中医药疗法注射针刀血塞通注射液
- 调胃舒颗粒剂治疗不同证型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观察被引量:5
- 2013年
- 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CAG)是临床上一种顽固难治、易于癌变的消化道疾病。该病具有病程缓慢,病理组织不易恢复的特点。近年来,笔者在小柴胡汤和半夏泻心汤的基础上,结合临床实践,经过反复的临床辨证治疗,筛选出了疗效稳定的中药制剂调胃舒颗粒剂。经临床验证,对不同辨证分型的CAG均有效果。现报告如下。
- 孙云廷王淑玲
- 关键词:慢性萎缩性胃炎证型消化道疾病半夏泻心汤病理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