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付保
- 作品数:59 被引量:241H指数:10
- 供职机构:江南大学生物工程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化学工程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 啤酒酵母生理代谢过程中钠、钾、镁、钙离子含量变化的跟踪检测被引量:11
- 2004年
- 采用空气 -乙炔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分别测定了啤酒酵母发酵液中的Na+、K+、Mg2 +、Ca2 +离子动态变化中的含量 ,用La3 +盐消除P对Ca2 +的干扰 ,以Sr2 +盐作为Na +、K +的消电离剂。本实验室采用配制培养基 ,通过对不同种类及不同发酵阶段培养的发酵液样品进行测定 ,以研究在啤酒酵母生长代谢过程中Na +、K +、Mg2 +、Ca2 +离子代谢动态变化。方法的Na +、K +、Mg2 +、Ca2 +相对标准偏差 (RSD)分别为0.31 % ,0.73 % ,1.78 % ,0.28 % ;样品加标回收率为98 %~107 % ;检出限 :Na +为0.159mg/L ,K +为0.789mg/L ,Mg2 +为0.039mg/L ,Ca2 +为0.029mg/L。该方法简便快速 ,具有很好的精密度。
- 赵长新孙付保窦少华任洪艳徐龙权
- 关键词:啤酒酵母NA^+K^+MG^2+CA^2+
- 产3-羟脯氨酸重组菌的构建及发酵优化
- 2017年
- 顺式-3-羟基-L-脯氨酸(顺式-3-羟脯氨酸)可用于合成多种抗癌药物,具有重要的商业价值,目前大多通过添加IPTG来诱导表达脯氨酸-3-羟化酶,采用两步法生物合成顺式-3-羟脯氨酸。作者通过目的基因优化设计,引入强启动子色氨酸串联启动子(Ptrp2)来避免异源表达时的诱导剂使用,构建重组质粒p ES-Ptrp2-P3H,成功构建了重组大肠杆菌BL21(DE3)/p ET21a-Ptrp2-P3H,优化后的脯氨酸-3-羟化酶基因(P3H)改变了168个碱基,GC含量由原来的64.83%降低到49.31%。该菌在初步优化培养基(葡萄糖1 g/d L,甘油0.125 g/d L,胰蛋白胨1.6 g/d L,(NH_4)_2SO_40.5 g/d L,K_2HPO_40.1 g/d L,NaCl 0.2 g/d L,FeSO_41 mmol/L,MgSO_40.5 g/d L,CaCl_20.015 g/d L,脯氨酸10 g/L,pH 7.5)上能一步法原位合成顺式-3-羟脯氨酸,摇瓶发酵24 h,产量0.8 g/L,比优化前提高一倍以上,为进一步开展顺-3-羟脯氨酸产业化提供了依据。
- 姚雪娜张震宇孙付保陈昶黄建华沈松
- 关键词:密码子优化发酵优化
- 产丙谷二肽重组大肠杆菌的构建及发酵优化被引量:3
- 2017年
- SAET基因编码的α-氨基酸酯酰基转移酶能够以丙氨酸甲酯盐酸盐和谷氨酰胺为底物缩合生成L-丙氨酰-L-谷氨酰胺.为了使α-氨基酸酯酰基转移酶能够在大肠杆菌中过量表达,在保证氨基酸序列不变的前提下,优化密码子和m RNA二级结构,共改变了396个碱基,GC含量由原来的42.15%升高到48.22%;将优化后的基因分别与phoC启动子和色氨酸串联启动子相连并插入到不同质粒中,将重组质粒转入大肠杆菌,DH5α/p ET21a-phoC-SAET产量最高。通过对重组大肠杆菌生产L-丙氨酰-L-谷氨酰胺的条件研究发现,最佳培养基是:葡萄糖15 g/L,酵母提取物10 g/L,胰蛋白胨10 g/L,NH_4AC 5 g/L,KH_2PO_46.75 g/L,K_2HPO_42.25 g/L,MgSO_4·7H_2O0.5 g/L。最适转化条件是:将发酵液加入到含Ala-OMe·HCl 100 mmol/L,Gln 50 mmol/L的pH 9的溶液中,25℃反应1.5 h。优化后产量达到383 mg/L,是优化前的3.9倍。
- 何艳春刘沛沛张震宇孙付保沈松
- 关键词:重组大肠杆菌发酵条件优化
- 大麦制麦酶系中果胶酶的性质及形成机理被引量:2
- 2004年
- 实验采用凝胶层析法从绿麦芽中分离、提纯出果胶酶 ,并对其性质、形成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在麦汁中果胶酶最适pH值为 4 5 ,而纯果胶酶的最适 pH值为 4 0 ;低浓度的Na Cl、CaCl2 对果胶酶具有激活作用。果胶酶的形成机理与其他水解酶基本相同 ,其形成依赖于赤霉素 ,受胚所分泌的赤霉素刺激 ,同时 ,亦是多种因素 (如大麦麦芽中抑制蛋白、金属盐等 )共同作用的结果。
- 赵长新窦少华孙付保张春玲
- 关键词:大麦果胶酶啤酒
- 利用代谢工程技术强化肉桂地链霉菌莫能菌素的生物合成
- 2024年
- 【目的】莫能菌素(monensin)是由肉桂地链霉菌(Streptomyces cinnamonensis)产生的聚醚类抗生素。本研究以肉桂地链霉菌2110为研究材料,利用代谢工程技术开展其重要前体甲基丙二酰CoA合成途径强化的研究,以此提高莫能菌素产量。【方法】首先过表达巴豆酰CoA还原酶(crotonyl-CoA reductase,CCR)强化乙酰乙酰CoA途径,接着过表达甲基丙二酰CoA变位酶(methylmalonyl-CoA mutase,MCM)强化琥珀酰CoA途径,最后串联过表达CCR和MCM并评估工程菌株的发酵性能。【结果】过表达CCR能促进菌体生长,同时提高莫能菌素产量,摇瓶发酵10 d后过表达菌株的生物量和发酵效价分别提高10.4%和19.0%;过表达MCM未能促进菌体生长,但提高了莫能菌素产量,过表达菌株摇瓶发酵10 d时效价提升9.9%;串联过表达CCR和MCM也使菌株的生物量和发酵效价提高,工程菌株2110-CCR-MCM在摇瓶发酵10d时生物量和发酵效价分别提升9.4%和26.8%,在5L罐上发酵6 d时达到最高的生物量和发酵效价分别为54.6 g/L和11.3 kU/mL,比原始菌株分别增加12.7%和36.2%。【结论】CCR和MCM的确介导了莫能菌素生物合成的关键代谢途径,串联过表达CCR和MCM更有效地促进了莫能菌素的合成。本研究为其他聚酮类化合物高产工程菌株的构建提供技术借鉴。
- 刘旻炜张善飞黄子瑄邢浩博孙付保
- 关键词:莫能菌素
- 甘蔗渣的碱催化甘油水溶液预处理
- 2024年
- 建立了一种木质纤维素的碱催化甘油水溶液预处理方法以期选择性分离组分和提高底物的可酶解性。实验确定了碱催化甘油水溶液预处理甘蔗渣的条件为:温度180℃、NaOH添加量7%、反应时间45 min以及甘油水溶液浓度80%。在该条件下,甘蔗渣的纤维素和半纤维素保留率分别为93.0%和83.4%,而木质素脱除率接近80%,达到了理想的组分分离效果。预处理后底物(20 g/L)在CTec2酶载量10 FPU/g干基下水解72 h酶解率为79.6%,表明预处理后底物具有较好的可酶解性。利用现代分析技术解析了甘蔗渣预处理前后的组成结构演变规律,初步探明了碱催化甘油水溶液预处理有效提升生物质原料可酶解性的原因。
- 王晨宋国杰孙海彦闫俊书宦海琳窦少华孙付保
- 关键词:可发酵性糖
- 莫能菌素高产菌的航天诱变与基因工程复合选育
- 2024年
- 莫能菌素(monensin)是肉桂地链霉菌(Streptomyces cinnamonensis,S.cinnamonensis)发酵产生的聚醚类抗生素,因其不易产生耐药性、绿色安全等优势在农业、畜牧业等领域广泛应用。作者对肉桂地链霉菌2110的航天诱变和基因工程育种开展系统研究,以期提高其产莫能菌素的发酵性能。通过抗性平板结合微孔板培养体系筛选航天诱变的突变体,最终获得一株遗传稳定性良好的高产突变菌S.cinnamonensis G43,发酵罐效价比原始菌2110提高16.5%。将突变菌进行莫能菌素合成调控基因的单独/双串联过表达,通过整合过表达调控基因monRI、dasR得到工程菌G43-dasR-monRI,该菌在5 L发酵罐中的效价达11.3 kU/mL,较原始菌2110提高33.1%。结果表明,航天诱变与基因工程育种相结合能有效用于莫能菌素高产菌的选育,可为其他聚醚类抗生素生产菌的菌种改良提供借鉴。
- 黄子瑄张善飞刘旻炜孙付保
- 关键词:莫能菌素航天诱变基因整合过表达
- 植物/微生物源活性蛋白协同纤维素酶水解木质纤维素的研究进展被引量:7
- 2010年
- 综述了微生物源活性蛋白(水解酶和酶促因子)和植物源活性蛋白(水解酶和酶促因子)分别应用于木质纤维素-糖平台的研究进展,总结了植物/微生物源活性蛋白协同纤维素酶水解木质纤维素的作用机制,并对由植物/微生物源活性蛋白组合构建经济高效的纤维素酶水解体系进行了展望。
- 孙付保毛忠贵张建华唐蕾张宏建
- 关键词:木质纤维素水解酶
- 离子对啤酒酵母代谢产酸的影响被引量:3
- 2006年
- 在离子型培养基中分别添加6.804,13.610,27.216 g/L的KH2PO4以及66.39,138.75,277.4 mg/L的CaCl2,对通风发酵过程中的不同K+、Ca2+浓度影响啤酒酵母代谢产6种有机酸含量的动态变化进行了跟踪检测。研究结果表明,K+、Ca2+可能通过作用于酵母细胞膜上的膜蛋白或调控生理代谢网络中代谢流相关的酶,从而使不同的K+、Ca2+浓度影响啤酒酵母响应产酸的峰值和峰值响应时间;在通风发酵过程中,啤酒酵母代谢产乳酸较多(多达8.3 mg/mL),产琥珀酸较少(不超过250μg/mL);发酵终点时,随K+、Ca2+浓度增大,啤酒酵母代谢产酒石酸和琥珀酸等含量减少。
- 孙付保任洪艳赵长新
- 关键词:K^+CA^2+离子啤酒酵母
- 蜂蜜中细菌的筛选、鉴定及其抑菌作用被引量:8
- 2013年
- 从4种蜂蜜中分离得到8株芽孢杆菌,通过生理生化实验及形态学观察,结合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对这些菌株进行了鉴定。初步研究了8株分离菌对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痢疾杆菌(Shigella dysenteriae S7NaCl)、粘质沙雷氏菌(Serratia marcescens SYBCT02)的抑菌作用。通过对这些分离菌的抑菌性质的研究,发现有些菌株是通过竞争作用抑制其他菌落的生长,还有些菌株是通过其代谢过程产生的抑菌物质来抑制其他菌落的生长。
- 韩惠丽蔡宇杰管政兵孙付保廖祥儒
- 关键词:蜂蜜芽孢杆菌抑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