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喜平

作品数:20 被引量:33H指数:3
供职机构: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0篇烧伤
  • 8篇创面
  • 6篇复合皮
  • 4篇异体
  • 4篇异体真皮
  • 4篇增生
  • 4篇瘢痕
  • 3篇增生性瘢痕
  • 3篇烧伤晚期
  • 3篇脱细胞
  • 3篇脱细胞异体真...
  • 3篇晚期创面
  • 3篇细胞
  • 3篇纤维细胞
  • 2篇愈合
  • 2篇伤创
  • 2篇烧伤创面
  • 2篇深度烧伤
  • 2篇丝裂霉
  • 2篇丝裂霉素

机构

  • 20篇承德医学院附...
  • 1篇承德医学院
  • 1篇北京黄寺美容...

作者

  • 20篇孙喜平
  • 16篇耿琪瑛
  • 15篇吴晓明
  • 13篇孙奎
  • 3篇温海玲
  • 3篇冯立国
  • 2篇蔡振岭
  • 2篇王秀琴
  • 1篇张红霞
  • 1篇杨景哲
  • 1篇耿琪英
  • 1篇戴文英
  • 1篇许新华
  • 1篇李战强
  • 1篇商亚珍
  • 1篇王宝林
  • 1篇张宏霞
  • 1篇李树松

传媒

  • 6篇承德医学院学...
  • 2篇山东医药
  • 2篇全国烧伤创面...
  • 2篇中华医学会第...
  • 1篇河北医学
  • 1篇河北医药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创伤外科杂志
  • 1篇中华临床医药...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整形再造外科...

年份

  • 2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08
  • 5篇2004
  • 3篇2003
  • 6篇2001
  • 1篇1990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头皮复合移植治疗功能部位增生性瘢痕挛缩
烧伤后增生性瘢痕挛缩是烧伤后期治疗的一大难题。做整形手术需要取中厚皮片,取皮区还会形成新的增生性瘢痕。四肢关节等功能部位的增生性瘢痕挛缩会引起严重功能障碍,需早期手术治疗。笔者应用脱细胞异体真皮+自体头皮表皮组成的复合皮...
耿琪瑛孙奎吴晓明孙喜平
关键词:增生性瘢痕
文献传递
丝裂霉素C对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增殖的影响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探讨丝裂霉素C(MMC)对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FB)增殖的影响及机制,为增生性瘢痕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用组织块法体外培养人增生性瘢痕FB,应用MTT方法、Western blot技术结合光密度扫描分析,观察MMC对增生性瘢痕FB增殖活性的影响及Smad7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在24、48、72 h这3个时间段内,随着培养时间的增加,细胞生长抑制率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并且MMC浓度为2.5~200μg/mL时,对细胞生长有明显的抑制效应,与对照组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显示明显的时间剂量依赖关系。经2.5~200μg/mL不同浓度的MMC作用增生性瘢痕FB 24 h,Smad7蛋白表达量增加。结论 MMC对增生性瘢痕FB的增殖起到抑制作用,同时诱导Smad7蛋白的表达。
吴晓明孙奎张红霞许新华孙喜平杨景哲
关键词:丝裂霉素C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SMAD7
耳软骨联合硅胶假体植入在鼻尖整形术中的应用被引量:7
2011年
目的观察耳软骨联合硅胶假体植入法在鼻尖整形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因鼻尖形态不佳来院整形者64例,术中应用耳软骨联合硅胶假体植入。结果患者整形后鼻尖宽度为8~10 mm,鼻尖突出,后旋角适中,鼻背高度适合,术后均未出现并发症。术后随访6~24个月,受访者中48例对整形效果满意。结论采用耳软骨联合硅胶假体植入法用于鼻尖整形矫正效果好,应用安全,近期随访满意度高。
孙喜平吴晓明李战强
关键词:鼻尖整形术耳软骨硅胶假体
带血管蒂肩胛游离皮瓣修复创伤后颅面缺损被引量:7
2008年
目的探讨带血管蒂肩胛游离皮瓣修复颅面缺损的效果。方法本组12例外伤后颅面部组织缺损,皮肤及深部组织缺损面积7 cm×8 cm^24 cm×12 cm,采用带血管蒂肩胛游离皮瓣移植修复。同期局部转移皮瓣修复颅面缺损创面10例作为对照组。12例全部成活,成功率100%,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1)。结果术后随访半年,所有患者功能、形态满意,无皮瓣发生坏死和溃疡。结论肩胛游离皮瓣移植是一种修复严重颅面部组织缺损的较为理想的方法,具有血供可靠、抗感染力强、供区隐蔽等优点。
吴晓明孙奎耿琪瑛孙喜平戴文英
关键词:创伤皮瓣显微外科
复春散加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外用治疗难愈性创面临床观察被引量:2
2008年
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常会遇到一些难愈合创面,我科自2005年8月以来,应用复春散加外用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治疗难愈性创面22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22例均为我科同期住院患者,16例烧(烫)伤,4例褥疮及2例外伤感染。其中男14例,女8例;年龄10个月~72岁,伤后距离次此治疗时间为29~93天。创面部位:躯干、臀部、手、足、上肢、下肢;创面面积1%~13%。
耿琪瑛吴晓明孙喜平孙奎温海玲
关键词:难愈性创面外用治疗复春散难愈合创面烧(烫)伤
烧伤晚期创面复合皮移植对功能恢复的研究
2001年
目的:探讨功能部位深度烧伤创面修复的理想方法。方法:术前控制感染、术中消除肉芽组织、彻底止血。将由桀亚莱福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J-I型脱细胞异体真皮移植于创面上,然后将薄层自体皮片覆盖在脱细胞异体真皮上,将复合皮良好的固定于创面上。结果:复合皮活率在98%以上,复合皮弹性好、挛缩轻、关节功能恢复好。结论:复合皮具有成活率高、功能恢复良好、避免后期再做整形手术的优点,是修复功能部位深度烧伤晚期创面的理想方法。
耿琪瑛孙喜平
关键词:复合皮移植烧伤晚期创面
应用皮肤软组织远位扩张修复头皮缺损及颅骨外露
目的应用皮肤组织扩张器远位置入修复头皮缺损及颅骨外露、降低感染及扩张器外露的发生率。方法同时采用一个或多个扩张器远位置入帽状腱膜下进行扩张,扩张结束后,只经一次手术完成修复治疗。结果共6例,经随防1~1.5年外观及功能较...
孙奎耿琪瑛吴晓明孙喜平温海玲
关键词:颅骨外露头皮缺损皮肤软组织
文献传递
基因重组bFGF在烧伤创面的应用
基因重组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是一种多功能的生长因子.我科自1998年10月应用bFGF治疗烧伤创面和取皮区创面共30例;其中浅Ⅱ°、深Ⅱ°、取皮区创面各10例.全部设不同部位的自身对照组.结果表明:应用bFGF的浅Ⅱ°...
耿琪瑛孙喜平孙奎冯立国
关键词:烧伤创面基因重组
文献传递
30例烧伤死因分析
1990年
本文分析了烧伤病人主要死因是感染。早期暴发性败血症来势凶猛,难以控制,伤后减少创面污染,尽早使用抗生素有特殊价值。严重烧伤可使心脑肾各组织器官受损,任何并发症得不到及时控制都可危及生命,因此,要注意全面细致观察病情,做到预防为主,早发现、早治疗。
耿琪瑛冯立国孙喜平
关键词:烧伤
连续蛛网膜下腔阻滞的可行性
2001年
蔡振岭商亚珍王宝林孙喜平
关键词: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可行性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