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守光

作品数:168 被引量:787H指数:15
供职机构:北京交通大学机械与电子控制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铁道部科技研究开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交通运输工程机械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05篇期刊文章
  • 48篇专利
  • 1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8篇交通运输工程
  • 81篇机械工程
  • 17篇自动化与计算...
  • 11篇理学
  • 5篇一般工业技术
  • 4篇金属学及工艺
  • 4篇电气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33篇载荷
  • 32篇转向架
  • 30篇测力
  • 25篇应变片
  • 21篇列车
  • 19篇应力
  • 15篇高速列车
  • 15篇车辆
  • 14篇轴承
  • 14篇构架结构
  • 13篇载荷谱
  • 13篇载荷识别
  • 12篇动应力
  • 12篇铁路
  • 12篇转向架构架
  • 12篇关键部位
  • 12篇H型
  • 10篇道岔
  • 10篇仿真
  • 9篇滚子

机构

  • 148篇北京交通大学
  • 20篇北方交通大学
  • 11篇西南交通大学
  • 5篇太原科技大学
  • 4篇北京建筑工程...
  • 4篇华东交通大学
  • 4篇中车长春轨道...
  • 4篇中车青岛四方...
  • 2篇中国科学院
  • 2篇中国科学院金...
  • 2篇青岛四方车辆...
  • 2篇长春轨道客车...
  • 2篇中车工业研究...
  • 1篇中南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力...
  • 1篇北京铁路局
  • 1篇南车青岛四方...
  • 1篇中国铁路设计...
  • 1篇北京市地铁运...
  • 1篇中国铁道科学...

作者

  • 168篇孙守光
  • 51篇刘志明
  • 50篇李强
  • 44篇任尊松
  • 22篇李强
  • 21篇谢基龙
  • 15篇王斌杰
  • 14篇王曦
  • 14篇金新灿
  • 10篇王文静
  • 9篇缪龙秀
  • 9篇宋雷鸣
  • 8篇封全保
  • 7篇邹骅
  • 6篇杨光
  • 6篇陈道云
  • 5篇杨建伟
  • 5篇吕刚
  • 5篇陈羽
  • 4篇刘建新

传媒

  • 22篇铁道学报
  • 13篇机械工程学报
  • 10篇铁道机车车辆
  • 9篇北方交通大学...
  • 5篇铁道车辆
  • 5篇北京交通大学...
  • 4篇中国铁道科学
  • 3篇振动工程学报
  • 3篇电机与控制学...
  • 3篇力学学报
  • 3篇工程力学
  • 3篇电力机车与城...
  • 2篇金属学报
  • 2篇西南交通大学...
  • 2篇中南大学学报...
  • 2篇中国铁道学会...
  • 1篇汽车工程
  • 1篇振动与冲击
  • 1篇计算机应用研...
  • 1篇计算力学学报

年份

  • 2篇2023
  • 5篇2022
  • 14篇2021
  • 10篇2020
  • 13篇2019
  • 4篇2018
  • 4篇2017
  • 10篇2016
  • 13篇2015
  • 7篇2014
  • 7篇2013
  • 5篇2012
  • 4篇2011
  • 5篇2010
  • 7篇2009
  • 5篇2008
  • 6篇2007
  • 5篇2006
  • 10篇2005
  • 8篇2004
16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高速列车作用引起的铁道线路垂向动态响应的研究被引量:2
2005年
研究了在高速列车作用下,由运行质量变化和沿线路方向的弹性基础支撑的非均匀性等所引起的对铁道线路的垂向动态响应。在时域内使用FEA法推导建立了高速列车/线路系统相互作用的运动方程,通过使用数值积分算法,分析了车辆运行速度、移动质量、线路的弹性基础支撑及其非均匀性等参数变化对铁道线路动态性能的影响,通过与通用分析模型结果进行的对比显示了良好的一致性。研究表明轨枕失效区域对钢轨的动态响应影响显著,在非均匀弹性基础支撑上钢轨的变形与移动质量的大小成反比。
金新灿孙守光陈光雄
关键词:铁道线路垂向车辆运行速度非均匀性参数变化
基于实测载荷谱的侧架寿命分析被引量:1
2015年
随着铁路提速重载的发展,铁路货车转向架零部件的疲劳裂损率增加。本文通过我国几条典型线路实测,得到我国铁路货车的实测载荷谱。利用有限元仿真得到载荷—应力的转化系数,由实测载荷谱得到应力谱,基于该应力谱计算转向架侧架的疲劳寿命,并和AAR载荷谱的疲劳寿命对比分析,验证实测载荷谱的可用性。
韩朝霞孙守光赵方伟
关键词:侧架
高速动车组碰撞安全性研究被引量:7
2015年
2011年7月国内发生了两列动车组追尾碰撞事故。基于多体动力学理论,运用SIMPACK软件建立了两列高速动车组多体系统动力学模型。采用数值方法对两列8节编组动车组碰撞过程进行了分析和研究。获得了不同速度碰撞工况下列车各车辆的冲击加速度、各个碰撞界面冲击力、碰撞行程、各轮对轮重减载率等参数的变化规律,实现了对高速动车组不同碰撞工况下安全性评估。结果表明,列车以较低速度碰撞时,钩缓装置和吸能结构可保护车厢主体不变形;当碰撞速度较高时,车厢主体受到破坏,乘客空间遭到侵入,且列车安全性指标超过相应限定值。
聂天琦任尊松孙守光杨光
关键词:高速动车组碰撞安全性动力学模型
橡胶轮转向架稳态曲线通过行为研究被引量:4
2001年
以橡胶轮转向架为研究对象 ,在分析其特殊的轮轨关系的基础上 ,建立了半车稳态曲线通过动力学分析模型 ;以轮轨横向力为优化目标 ,以轮重减载率和侧偏角为约束条件 ,确定了一、二系悬挂参数 ,并对优化值进行了参数稳定性分析 ;在此基础上 ,系统地研究了橡胶轮转向架的稳态曲线通过性能 .
石丽莉孙守光吕峰峰
关键词:橡胶轮转向架参数优化城市轨道交通轮轨关系
高速动车组弧齿锥齿轮齿面疲劳点蚀失效分析被引量:7
2016年
为解决高速动车组弧齿锥齿轮齿面疲劳点蚀故障,统计了点蚀故障发生的位置,并对点蚀断口进行了宏观、微观分析.在此基础上,基于动车组实际运行工况编制齿轮载荷谱,按ISO 10300-2—2001标准分析了齿面接触应力,利用试验台进行多工况加载试验,获得了接触面积的变化规律和趋势;确定了等效载荷扭矩下,接触区域当量圆柱齿轮与齿宽中点法线当量圆柱齿轮的赫兹接触线长度和分度圆直径,并分析了齿面接触应力与接触面积间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在变载荷运行工况下,从动齿轮锥齿小端凹面为常接触区域;在等效扭矩载荷下,实际接触区域偏离齿宽中心线,当量接触线长度和分度圆直径小于理论计算值时,实际接触应力(972.23 MPa)大于理论接触应力(777.26 MPa),将等效扭矩载荷下齿轮凹面接触区域调整到齿宽的中部是解决齿轮点蚀故障的有效措施.
李秋泽王文静谌亮孙守光
关键词:弧齿锥齿轮载荷谱
柔性构架的动应力仿真
文中采用有限元软件ANSYS建立了CW-200型转向架构架的柔性体模型,利用动力学软件SIMPACK建立了完整的CW-200型客车系统动力学模型,通过把计算得到的构架动态载荷重新引入ANSYS中得到构架各部位的应力分布云...
孙守光李强王文静毛娟
关键词:动力学ANSYSSIMPACK
文献传递
用有限元法分析铁路客车车内空间的声学特性被引量:21
2005年
降低铁路客车车内噪声,提高乘坐舒适度已经成为铁路客车车辆设计者越来越重视的问题。针对某型铁路客车应用有限元法在较低的频率范围内对客车车内的声学特性进行了研究分析,得出了客车车内流体自身的模态和流体与车体耦合后车内流体的模态,并在给定激励下计算了客车车厢内部的声场。
宋雷鸣孙守光张新华
关键词:声学有限元铁路客车声场模态
摇枕载荷测试结构
本发明是一种摇枕载荷测试结构,其结构是在心盘处加工有一个心盘测力座,其为圆形盲孔,可供一个心盘测力传感器组件放置其中,车体的上心盘放置在心盘测力座中,并压在心盘测力传感器组件上方,一根销轴穿过下心盘和所述的心盘测力传感器...
孙守光李强刘志明谢基龙
文献传递
基于半主动自适应悬架系统的整车道路友好性研究被引量:4
2011年
为了提高车辆的道路友好性与平顺性,设计了以磁流变减振器为控制对象的整车自适应模糊控制半主动悬架系统。在试验测试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基于磁流变减振器的整车半主动悬架模型及其状态方程,并用该模型对自适应模糊控制方法进行了研究。模型的输入采用B级和C级路面谱;道路友好性评价指标采用动载荷系数和动载荷应力因子;使用MATLAB/Simulink建立基于2个自适应模块的模糊控制器控制系统,模糊控制器的输入均采用车身与车桥的相对速度和相对加速度。仿真结果表明:与被动悬架相比,在B级和C级路面、不同速度下,半主动自适应悬架动载荷系数均降低30%左右,动载荷应力因子均降低40%以上,同时也提高了车辆的运行平顺性和稳定性。
杨建伟李敏孙守光
关键词:半主动悬架道路友好性磁流变减振器模糊控制器
吊座式测力构架的电机垂向力系测试结构及其制作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吊座式测力构架的电机垂向力系测试结构及其制作方法,具有两根侧梁与两根横梁,并在每个横梁上焊接有一个电机吊座,通过在每个电机吊座上定义有高分离度载荷识别点区域,在每个高分离度载荷识别点区域上粘贴多个应变片并组...
王斌杰孙守光刘志明李强
文献传递
共17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