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振宇
- 作品数:16 被引量:56H指数:4
- 供职机构:厦门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2005年7月台湾海峡西南部海域的上升流与冲淡水观测被引量:14
- 2008年
- 根据2005年7月台湾海峡西南部海域CTD观测数据,绘制出相关温盐分布图,分析了调查期间该海域的温盐分布特征。结果表明,调查期间东山海域、南澳海域以及台湾浅滩东南侧海域存在明显的上升流现象;在近岸上层,一股较强的冲淡水从西南部进入该海域并影响至台湾浅滩。
- 陈照章胡建宇朱佳孙振宇
- 关键词:台湾海峡上升流冲淡水
- 2002年和2003年厄尔尼诺和印度洋偶极子走航观测
- 中国科考船雪龙号2002年11月从上海出发,开始中国第19次南极考察的航程。前往南极和归航的航线分别穿越西太平洋和东印度洋的热带地区,并在走航的途中安排对西太平洋和东印度洋暖池区域的考察。走航途中用XBT(投弃式温深仪)...
- 孙振宇于卫东
- 文献传递
- 大亚湾双峰水位的形成条件及准调和分量应用的分析被引量:1
- 2021年
- 大亚湾潮位具有独特的“双峰”现象,且表现为高潮时的双高水位.基于大亚湾10个临时潮位站1个月长度的冬季潮位观测资料,分析了大亚湾海域双峰现象的形成条件及准调和分量的应用.调和分析结果表明:浅水分潮(含倍潮M4与M6、复合分潮MS4与2MS6)振幅的增长是造成双峰现象强度在湾内增强的主要原因;潮波由湾口传播至湾顶时,复合分潮2MS6增长幅度最大,超过200%;单一复合分潮调制M2分潮形成的双峰特征随时间呈长周期变化.运用准调和分量分析可知:双峰水位的特征周期由浅水分潮与基础分潮的振幅比决定,分潮振幅和初相位影响特征周期内的双峰水位变化;此外,通过解析和分潮重构,发现用1/6日分潮的余弦准调和分量可以简化浅水分潮,重现实测水位中的双峰特征.
- 彭帅星朱佳陈照章孙振宇杨龙奇胡建宇
- 关键词:潮汐
- 一种近海漂流浮标
- 本实用新型涉及漂流浮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近海漂流浮标,包括:球体壳、水帆、颜色传感器、水温传感器、定位模块、全球移动网络通讯模块、全球流量卡、控制器、存储器和电源模块;全球流量卡插设并电连接于全球移动网络通讯模块;存储器...
- 杨龙奇孙振宇胡建宇
- 文献传递
- 一种近海表层漂流观测浮标
-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近海表层漂流观测浮标,包括浮标壳体、电池组件、压载重物、控制系统以及温度传感器,浮标壳体的上部设置有用于容纳控制系统的腔室,浮标壳体的中部设置有用于容纳电池组件的腔室,浮标壳体的下部设置有用于容纳压载...
- 孙振宇杨龙奇胡建宇
- 海洋锋面统计模型检测法的改进与验证被引量:2
- 2015年
- 统计模型检测法为检测海表温度(SST)锋面和提取SST锋面的结构提供了有利的工具,但其在陆架区的检测成功率和检测精度仍有待提高.本研究对该算法进行如下改进:1)在数据预处理阶段,通过梯度场拟合计算不同水团之间过渡区的边界,并利用边界处的温度数据重构过渡区两侧的温度场;2)利用遗传算法为锋面参数的迭代求解提供初值.理想实验结果表明:上述改进能有效地改善统计模型检测法在陆架区的稳定性和检测精度.最后,利用实测SST数据和遥感SST数据检验了算法在实际应用中的改进效果,以及改进后算法在陆架区的有效性.
- 吴曲然胡建宇孙振宇朱佳
- 关键词:卫星遥感南海北部
- 基于Argo浮标观测的吕宋海峡水交换
- 2008年下半年,Argo浮标在吕宋海峡及其东西两侧的南海和西太平洋海区数量逐渐增加,对该海区的水文要素观测在时间和空间上都提供了有效的覆盖。基于Argo浮标在海洋表层的卫星定位信息,计算了2008年吕宋海峡及周围海区的...
- 孙振宇胡建宇
- 关键词:吕宋海峡水交换
- 文献传递
- 2006年9月南海北部表层温盐场的走航观测被引量:4
- 2008年
- 通过2006年9月南海北部开放航次的走航观测,得到了该海区多个断面的表层温度、盐度分布曲线。QuikScat海面风场资料显示观测期间处于西南季风向东北季风的转换阶段,走航观测所得的温、盐资料显示出在这一季风转换的特殊阶段该海区表层的水文特征。珠江口冲淡水的扩散范围在季风转向前后有显著的变化,低盐的冲淡水在西南季风阶段向珠江口外海区的东南方延伸较远,而在东北季风阶段则受珠江径流量、南海北部表层环流等因素的影响收缩至珠江口附近。闽南近岸和台湾浅滩南部表层具有低温高盐特征,但CTD资料表明台湾浅滩区域存在上升流,结合风场资料,可证实观测期间此处的上升流由海流-地形因素所造成。
- 孙振宇胡建宇毛华斌
- 关键词:南海北部上升流
- 一种基于漂流式温深链的海洋剖面观测系统
- 本申请提出了一种基于漂流式温深链的海洋剖面观测系统,包括:水面浮标子系统和水下温深链观测子系统;水面浮标子系统连接水下温深链观测子系统;水面浮标子系统配置用于接收定位信号、接收水下温深链观测子系统传输的观测数据,以及向岸...
- 孙振宇胡建宇
- 2015年7-8月珠江冲淡水扩展特征的观测与分析被引量:6
- 2018年
- 以航次实测温、盐剖面数据为基础,对2015年7—8月珠江冲淡水扩展特征进行观测,并结合定点浮标风场以及漂流浮球的数据,对影响其扩展特征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从而为研究珠江口碳、营养盐等物质的输移、分布等过程提供基础资料.研究发现珠江冲淡水调查期间存在两种扩展形态:离岸东向扩展和沿岸西向扩展.在西南季风稳定时,冲淡水主要以离岸东向扩展为主,水平扩展范围距珠江口超过350km且垂向覆盖厚度(即盐度小于32的水层厚度)约为5~20m,表层32等盐线与南海北部陆架内50m等深线一致.夏季稳定的西南季风有利于珠江冲淡水在Ekman输运下持续被带离河口,当珠江冲淡水跨越20m等深线后受到沿岸东北向流和离岸运动的共同作用,以东向扩展为主;但在西南季风减弱甚至发生风向的变化时,珠江冲淡水的离岸运动也随之减弱,从而在20m等深线以内的珠江口区域形成堆积,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此时珠江冲淡水的扩展形态以沿岸西向为主.
- 陈希荣朱佳孙振宇胡建宇
- 关键词:珠江口冲淡水水文观测夏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