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旭

作品数:43 被引量:243H指数:8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资助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经济管理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36篇期刊文章
  • 4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7篇医药卫生
  • 3篇经济管理
  • 1篇哲学宗教
  • 1篇生物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11篇结肠
  • 10篇呼气
  • 10篇呼气试验
  • 9篇氨酸
  • 9篇苯丙
  • 9篇苯丙氨酸
  • 9篇丙氨酸
  • 7篇黏膜
  • 6篇胆汁
  • 5篇代谢
  • 5篇胆固醇
  • 5篇胆汁酸
  • 5篇结肠炎
  • 5篇结肠黏膜
  • 5篇溃疡
  • 5篇溃疡性
  • 5篇溃疡性结肠炎
  • 5篇固醇
  • 4篇受体
  • 4篇肝功

机构

  • 41篇复旦大学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上海中医药大...
  • 2篇复旦大学附属...
  • 1篇上海中医药大...
  • 1篇同济大学
  • 1篇复旦大学上海...
  • 1篇交通大学

作者

  • 43篇孙旭
  • 15篇孙大裕
  • 14篇钟良
  • 12篇严惟力
  • 11篇刘懿
  • 10篇毛奇琦
  • 9篇蒋义斌
  • 8篇黄剑平
  • 8篇林祥通
  • 6篇陈坚
  • 5篇邱冬妮
  • 5篇刘兴党
  • 5篇张志军
  • 5篇王磊
  • 4篇蒋蔚茹
  • 4篇岳文杰
  • 4篇董乐
  • 3篇戎兰
  • 3篇王文健
  • 3篇梁棋

传媒

  • 7篇复旦学报(医...
  • 3篇上海医学
  • 3篇中华消化杂志
  • 2篇标记免疫分析...
  • 2篇同位素
  • 2篇中西医结合学...
  • 2篇癌症进展
  • 2篇国际放射医学...
  • 2篇国际消化病杂...
  • 2篇中国保健营养...
  • 1篇世界华人消化...
  • 1篇胃肠病学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河南中医
  • 1篇核技术
  • 1篇肝脏
  • 1篇中华肝脏病杂...
  • 1篇家庭用药
  • 1篇网络与信息安...

年份

  • 1篇2025
  • 2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4
  • 1篇2012
  • 3篇2010
  • 6篇2009
  • 9篇2008
  • 1篇2007
  • 4篇2006
  • 2篇2005
  • 2篇2004
  • 5篇2003
  • 2篇2001
  • 1篇1999
4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肠易激综合征中西医结合治疗前后肠道菌群状况观察被引量:7
2004年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bowelsyndrome,IBS)的临床疗效,了解患者肠道菌群调节状况。方法:选择60例患者,按照罗马Ⅱ诊断标准均为腹泻主导型IBS,中医辨证多属脾虚肝乘型。随机分为2组,各30例。中西医结合组采用痛泻要方加米雅BM;西药组服用米雅BM。连服4周为1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l临床症状,大便培养检测治疗前后大肠杆菌群、肠球菌群、乳酸菌群、双歧杆菌群。结果:中西医结合组症状缓解优于西药组(P<0.05),治疗后肠道菌群中双歧杆菌、乳酸菌量上升,而具有潜在致病性的大肠杆菌和肠球菌有一定的下降,其调节改善作用优于单用西药组(P<0.05)。结论:联合用药能较好改善症状,较好调节肠道菌群,恢复平衡状态。
孙旭蔡淦王文健
关键词:肠道菌群药组西药米雅BM单用
L-[1-^(13)C]苯丙氨酸呼气试验与肝脏苯丙氨酸羟化酶活性
2005年
目的:研究L-[1-13C]苯丙氨酸呼气试验(PheBT)结果与大鼠肝脏苯丙氨酸羟化酶(PAH)活性的关系. 方法:CCl4诱导急性肝损伤SD大鼠10只,正常对照组10 只;尾静脉给予13C标记L-苯丙氨酸(13C-phe)20 mg/kg, 收集给药前和给药后60 min内间断时间点的气样:采用气体同位素比值质谱仪测量气样中13CO2丰度;计算呼气气中13C清除速率常数;采用酶偶联法测量肝脏组织中PAH活度. 结果:绝大部分正常(9/10)和CCl4急性肝损伤(8/10)大鼠尾静脉给予13C—phe以后,呼出气中13C排除在2 min 达到峰值;呼出气中13C排除分为快、慢两个时相;CCl4 肝损伤大鼠PheBT参数13C排除速率常数PheBT—k显著小于正常对照组(P=0.00,P<0.01),其值分别为(2.45±0.25)×10-2/min和(2.98±0.19)×10-2/min而快时相13C 处置常数在肝损伤和正常组大鼠之间没有差异(P>0.05), 其值分别为(9.46±3.27)×10-2/min和(10.17±2.10)×10-2/min; CCl4急性肝损伤大鼠呼出气中13C丰度峰值(204.33±35.80)‰却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170.65±22.85)‰(P= 0.04,P<0.05);急性肝损伤大鼠全肝脏苯丙氨酸羟化酶活度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0,P<0.01);大鼠呼气试验参数PheBT—k与大鼠全肝苯丙氨酸羟化酶总活度高度相关(r=0.92,P=0.00,P<0.001). 结论:PheBT时全肝PAH总活度降低是急性肝损伤大鼠呼出气中13C排除速率下降的最直接原因:呼气试验参数PheBT—k可以定量评价肝脏损伤程度.
严惟力蒋义斌林祥通孙旭戎兰梁棋孙大裕
关键词:呼气试验急性肝损伤苯丙氨酸羟化酶^13C时相
Toll样受体4单克隆抗体对急性期溃疡性结肠炎小鼠结肠黏膜Toll样受体4介导的核因子-κB信号通路的影响被引量:5
2009年
目的探讨Toll样受体4(TLR4)单克隆抗体(TLR4mAb)对葡聚糖硫酸钠(DSS)诱导的急性期溃疡性结肠炎(UC)小鼠肠黏膜TLR4介导的核因子(NF)-κB信号通路中磷酸化IκB激酶(p-IKK)及NF-κB的影响情况。方法30只BALB/c小鼠均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UC模型组(B组)及低、中、高剂量TLR4mAb干预组(C、D、E组)。A组小鼠饮用蒸馏水7d;B、C、D、E组小鼠饮用5%DSS水溶液7d以制成UC模型。造模同时,C、D、E组小鼠分别腹腔注射低、中、高剂量TLR4mAb。造模及干预7d后处死小鼠,观察指标包括疾病活动指数(DAI)、结肠组织病理学评分(HPS)。采用Western印迹法检测各组肠黏膜p-IKK的蛋白表达,蛋白凝胶电泳迁移率变动分析法(EMSA法)检测NF-κB的活性变化。结果B组小鼠的结肠黏膜DAI及HPS均显著高于A组(P值均<0.01)。与模型组相比,使用TLR4mAb干预后中、高剂量组HPS有不同程度的缓解(P值均<0.01)。②与B组相比,D、E组的TLR4mAb后p-IKK表达及NF-κB的活性均显著下降(P值分别<0.05、0.01)。结论TLR4mAb可以减轻肠道炎症,发挥干预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TLR4介导的NF-κB通路关键蛋白的表达,降低NF-κB的活性,继而减少下游炎性因子过度表达。
刘懿王磊张志军孙旭黄剑平陈坚岳文杰李娟董乐钟良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核因子-ΚB小鼠
L-1-^(13)C-苯丙氨酸呼气试验在慢性肝病临床分期中的应用
2003年
用L-1-13C-苯丙氨酸对12例正常对照、8例慢性乙型肝炎G2S2期患者、12例肝硬化代偿期患者、12例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进行6 h呼气试验,共采集气样24次,用气体同位素比值质谱仪检测气样中13CO2浓度,试验参数选用30min13C排除速率13CER30、60min累计13C排除率13Ccum60、13CO2半排除时间T1/2。结果显示,所有受试者13C排除均呈单峰;T1/2在正常人、慢性肝炎患者、肝硬化代偿和失代偿患者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13CER30、13Ccum60仅在正常人肝硬化代偿和失代偿患者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13CER30、13Ccum60、T1/2与除丙氨酸转氨酶(ALT)和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外的部分临床常规肝功能血清学检查值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性。提示L-1-13C-苯丙氨酸呼气试验是一项安全、简便、定量、有效的肝功能检测手段,可用于慢性肝病的临床分期。
严惟力孙大裕林祥通蒋义斌孙旭卢洪洲汪雁鹤刘兴党
关键词:呼气试验慢性肝病
Toll样受体4单克隆抗体对急性期溃疡性结肠炎小鼠结肠黏膜中促炎因子及信号传导通路的影响被引量:5
2008年
目的探讨Toll样受体4单克隆抗体(TLR4mAb)对葡聚糖硫酸钠(DSS)诱导的急性期溃疡性结肠炎小鼠结肠黏膜的促炎因子肿瘤坏死因子(TNF)-α、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IL)-1β以及信号传道通路P38MAPK、磷酸化P38MAPK、c-fos、c-jun蛋白表达情况的影响。方法18只BALB/c小鼠分为对照(A)、急性期溃疡性结肠炎模型(B)及干预(C)组。A组小鼠饮用蒸馏水7 d;B、C组小鼠饮用5%DSS水溶液7 d,以产生急性期溃疡性结肠炎模型。C组小鼠在造模开始的同时,腹腔内注射TLR4mAb,观察其干预作用。造模及干预7 d后处死小鼠,观察指标包括疾病活动指数(DAI)、结肠组织病理学炎症损伤评分(HPS),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各组结肠黏膜TNF-αmRNA、IFN-γmRNA、IL-1βmRNA表达,采用Western印迹法测定各组结肠黏膜P38MAPK、磷酸化P38MAPK、c-fos、c-jun蛋白表达。结果①造模第8天,B组的DAI明显高于A、C组(P值均<0.01),A与C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小鼠予TLR4mAb干预1周后,HPS明显小于B组(P<0.01),而与A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B组TNF-αmRNA、IFN一γmRNA和IL-1βmRNA均显著高于A和C组(P值均<0.01),而后两组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③B组的P38MAPK蛋白、c-jun蛋白表达明显高于A组(P值均<0.01)和C组(P值分别<0.01和0.05),后两组间的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3组间磷酸化P38MAPK、c-fos蛋白表达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TLR4mAb可能通过抑制TLR4-P38MAPK-c-fos/c-jun信息传导通路,降低信号传导通路中P38MAPK、c-jun蛋白的表达,下调小鼠结肠黏膜促炎因子TNF-αmRNA、IFN-γmRNA、IL-1βmRNA表达而发挥其干预作用。
刘懿张志军王磊陈坚孙旭钟良孙大裕
关键词:肿瘤坏死因子-Α干扰素-Γ白细胞介素-Β
L-[1-^(13)C]苯丙氨酸呼气试验定量检测肝脏功能动物实验研究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采用自行设计的小动物呼气试验模型进行大鼠L-[1-13C]苯丙氨酸呼气试验(13C- PheBT),以验证该实验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并提供有效的试验参数。方法280~290g的雄性SD 大鼠20只,随机分为急性肝损伤组和正常对照组,每组10只,采用四氯化碳橄榄油灌胃染毒复制急性肝损伤模型,小动物呼气机进行机械通气制作呼气试验模型;按20mg/kg体重尾静脉弹丸给予13C- 苯丙氨酸(13C-Phe),收集给药前和给药后1~60min呼出气样共29次气样,应用气体同位素比值质谱仪测定样品中13C丰度。结果13C排除时相曲线呈单峰,峰值多位于给药后2min;急性肝损伤大鼠呼气试验参数13C排除速率常数(PheBT-K)为(2.45±0.25)×10-2min-1,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2.98±0.19) ×10-2min-1(t=5.40,P<0.001),而急性肝损伤大鼠呼出气中13C排除峰值和血清中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总胆汁酸(TBA)、碱性磷酸酶(AKP)和总胆红素(TBIL)含量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t值分别为8.15,3.40,3.90,4.83和4.12,P<0.05);13C快处置常数在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t= 0.58,P>O.05);急性肝损伤大鼠PheBT-K与血清ALT和AKP活度以及TBA和TBIL水平呈负相关(r 分别为-0.74、-0.73、-0.82和-0.67,P值均小于O.05),而与血清AST活度无相关性(r=0.16,p> 0.05)。结论自行设计的小动物呼气试验模型是进行呼气试验基础研究的有效工具;动物PheBT-K 是一项灵敏的分析指标。
严惟力孙大裕林祥通蒋义斌孙旭戎兰梁棋
关键词:苯丙氨酸呼吸功能试验肝脏
TLR4mAb对急性期溃疡性结肠炎小鼠结肠黏膜中促炎因子TNF-α、IFN-γ、IL-1β的影响被引量:22
2008年
目的探讨TLR4单克隆抗体(toll like receptor4monoclonal antibodies,TLR4mAb)对葡聚糖硫酸钠(dextran sulfate sodium,DSS)诱导的急性期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小鼠肠黏膜的促炎因子TNF-α、IFN-γ、IL-1β的影响。方法30只BALB/c小鼠分为A-E组,分别为对照组、模型组以及低、中、高剂量干预组。A组小鼠饮用蒸馏水7d;B-E组小鼠仅饮用5%DSS水溶液7d以产生急性期溃疡性结肠炎模型。造模开始的同时,3组干预组小鼠分别给予低、中、高剂量TLR4mAb腹腔内注射,对照组及模型组给予腹腔内注射生理盐水,以观察TLR4mAb的干预作用。观察指标包括疾病活动指数(disease activity index,DAI)、结肠组织病理学评分(histopathological score,HPS)。造模及干预7d后处死小鼠,RT-PCR法检测各组肠黏膜TNF-α、IFN-γ、IL-1β的mRNA表达。结果(1)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小鼠结肠黏膜DAI及HPS明显增高(P<0.01)。与模型组相比,在使用TLR4mAb干预后低、中、高剂量组DAI和HPS均有不同程度的缓解,但无明显剂量依赖关系。(2)与模型组相比,在使用TLR4mAb后炎症因子TNF-α、IFN-γ、IL-1β在小鼠结肠黏膜中的表达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并呈剂量依赖关系。结论TLR4mAb可能通过下调小鼠结肠黏膜促炎因子TNF-α、IFN-γ、IL-1β的mRNA表达而发挥其干预作用。
张志军刘懿王磊蒋晓芸陈坚孙旭钟良孙大裕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TNF-ΑIFN-ΓIL-1Β
中心性肥胖的心血管病危险因子和中医药防治研究
王文健何春燕娄少颖孙斐斐刘毅何燕铭马宇莹陈伟华王兴娟应健傅晓东薛红丽陈瑜李晓明孙旭
(1)任务来源: 该项目的临床研究部分任务来源:教育部重点学科985工程项目“中心性肥胖的心血管病危险因子和中医药防治”(2001-13);欧洲糖尿病学会基金项目(No.260105)Effect of a Chines...
关键词:
关键词:中心性肥胖中医药防治心血管疾病
^13C呼气试验:一种有益的消化系统疾病检测方法被引量:2
2009年
稳定性核素^13C呼气试验作为一种安全、简便、无创的检查,可以对脏器功能进行实时定量的评价,具有一定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日益受到临床医生青睐。该文综述罔内外^13C呼气试验在消化系统疾病诊断领域的应用研究进展及其局限性,并对其发展作一展望。
毛奇琦孙旭严惟力
关键词:胃排空肝功能试验
考来烯胺对胆汁酸合成的基因调节作用被引量:7
2008年
目的研究考来烯胺促进肝内胆汁酸合成的基因调节机制。方法20只新西兰白兔分为考来烯胺组(考来烯胺每天1g/kg,灌胃2周)和对照组,每组10只。测定两组2周后的血清胆固醇水平、总胆汁酸水平、肝组织胆固醇7α-羟化酶(CYP7A1)活性及其mRNA、法尼酯衍生物X受体(FXR)的靶基因短异源二聚体伴侣受体(SHP)mRNA和胆盐输出泵(BSEP)mRNA、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DL-R)mRNA表达。结果考来烯胺组血清胆固醇水平较对照组下降10.25%,而血清总胆汁酸水平无明显改变;肝脏CYP7A1活性及其mRNA表达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FXR靶基因SHPmRNA和BSEPmRNA表达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LDL-RmRNA表达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结论考来烯胺通过抑制回肠胆汁酸重吸收,减少回流入肝脏的胆汁酸(FXR配体),从而抑制肝内FXR,激活CYP7A1,促进肝内胆固醇转化为胆汁酸,继而维持体内胆汁酸池稳定,降低血清胆固醇水平。
邱冬妮孙旭钟良毛奇琦孙大裕
关键词:胆汁酸考来烯胺法尼酯衍生物X受体胆固醇7Α-羟化酶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