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宁燕虹

作品数:18 被引量:87H指数:6
供职机构:南宁市第二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南宁市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血液
  • 5篇连续性
  • 4篇血液透析
  • 4篇肾病
  • 4篇肾脏
  • 4篇慢性
  • 3篇血液净化
  • 3篇肾脏病
  • 3篇连续性血液净...
  • 3篇慢性肾脏
  • 3篇慢性肾脏病
  • 2篇蛋白
  • 2篇蛋白产物
  • 2篇低分
  • 2篇低分子
  • 2篇低分子肝素
  • 2篇血管
  • 2篇血浆
  • 2篇沙坦
  • 2篇肾透析

机构

  • 12篇南宁市第二人...
  • 7篇广西医科大学
  • 3篇广西医科大学...

作者

  • 17篇宁燕虹
  • 14篇赵志权
  • 6篇蒙洁英
  • 5篇赵奇胜
  • 4篇何联义
  • 4篇磨红
  • 3篇贺涤非
  • 3篇潘玲
  • 3篇徐瑾
  • 3篇冯小娟
  • 2篇李仕华
  • 2篇李晓华
  • 1篇张霁亮
  • 1篇卢凤华
  • 1篇廖蕴华
  • 1篇朱旭
  • 1篇李建民
  • 1篇杨桢华
  • 1篇徐瑾
  • 1篇张金荣

传媒

  • 4篇内科
  • 3篇广西医学
  • 2篇实用医学杂志
  • 2篇国际泌尿系统...
  • 1篇医学理论与实...
  • 1篇中国新药与临...
  • 1篇基层医学论坛
  • 1篇中国实用医药
  • 1篇中国卫生标准...

年份

  • 3篇2024
  • 3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4
  • 1篇2012
  • 3篇2010
  • 1篇2008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动态检测BNP、AOPPs在CRRT治疗患者并发心衰及死亡中的预测价值及效能研究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探讨动态检测血浆脑钠肽(BNP)、晚期氧化蛋白产物(AOPPs)在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CRRT)治疗患者并发心衰及死亡中的预测价值及效能。方法:选择2021年7月—2022年2月脓毒症急性肾损伤患者90例为观察对象,均行CRRT治疗,并对患者完成3个月随访,根据预后分为心血管事件(CVD)组和无CVD组、生存组与死亡组。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测定各组BNP水平;采用分光光度计测定各组AOPPs水平;对脓毒症急性肾损伤患者3个月CVD发生情况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绘制ROC曲线,分析BNP、AOPPs在CRRT治疗患者CVD发生中的预测效能。结果:CVD组治疗3d后、治疗7d后BNP及AOPPs水平高于无CVD组(P<0.05);死亡组治疗3d后、治疗7d后BNP及AOPPs水平高于生存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BNP、AOPPs水平、CRRT治疗时间是脓毒症急性肾损伤患者CVD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结果表明:以BNP 120.59ng/L、AOPPs 17.35μmol/L作为截断值;BNP、AOPPs联合检测在CRRT治疗患者CVD发生及死亡预测灵敏度与特异度高于单一BNP、AOPPs检测(P<0.05)。结论:动态检测BNP、AOPPs对CRRT治疗患者并发心衰及死亡具有良好的预测价值,二者联合使用能获得较高的预测灵敏度与特异度。
谢依嶷赵志权宁燕虹贺涤非冯小娟
关键词:血浆脑钠肽晚期氧化蛋白产物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心衰
膜性肾病并发血栓栓塞疾病的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6
2021年
目的观察经肾穿活检诊断膜性肾病患者并发血栓栓塞疾病,并分析其危险因素。方法 101例肾病综合征患者,根据肾穿活检病理结果分为膜性肾病组(64例)和非膜性肾病组(37例);将膜性肾病组根据是否发生血栓栓塞分为血栓栓塞组(6例)和无血栓栓塞组(58例)。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 ,收集所有患者的病例资料、相关实验室检查结果 ,比较膜性肾病组和非膜性肾病组血栓栓塞发生情况、相关指标,血栓栓塞组与无血栓栓塞组的病例资料、相关实验室检查结果 ,并分析膜性肾病患者发生血栓栓塞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膜性肾病组发生血栓栓塞6例(5.94%),共计7个部位,其中肺动脉血栓有3个,下肢静脉血栓3个,肾静脉血栓1个,发生血栓2个部位的患者为肺动脉血栓合并有下肢静脉血栓。非膜性肾病组未发生血栓栓塞。膜性肾病组的年龄、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受体(PLA2R)阳性率均高于非膜性肾病组,总胆固醇、活化部分凝血活酶原时间、纤维蛋白原均低于非膜性肾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栓栓塞组的年龄、D-二聚体均高于无血栓栓塞组,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短于无血栓栓塞组,肾小球滤过率(GFR)低于无血栓栓塞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D-二聚体是膜性肾病患者发生血栓栓塞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肾病综合征中膜性肾病好发血栓栓塞疾病,且D-二聚体是膜性肾病患者发生血栓栓塞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朱苓瑕赵志权宁燕虹赵奇胜李绍兰
关键词:膜性肾病血栓栓塞疾病
阿加曲班与低分子肝素在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抗凝中的对比研究被引量:28
2010年
目的:探讨阿加曲班在连续性血液净化(CBP)治疗抗凝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30例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患者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5例,在行CBP治疗时,实验组采用阿加曲班注射液抗凝,对照组采用低分子肝素钙抗凝,CBP治疗中监测患者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管路动脉压、静脉压变化;观察管路、滤器凝血情况;观察患者有无组织器官出血等不良反应。结果:阿加曲班组治疗后4h及8h静脉端APTT明显增高,动脉端APTT也增高,但不如静脉端明显,而且治疗后恢复接近治疗前水平。低分子肝素组滤器及或管路凝血发生率26.7%;阿加曲班组滤器及或管路凝血发生率6.7%。阿加曲班组滤器及或管路凝血或器官出血发生率有下降趋势,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本研究已观察到阿加曲班的体外抗凝效果有优于低分子肝素的趋势,而很少并发出血,可应用于伴有出血倾向的MODS患者行CBP治疗时的抗凝。
赵志权磨红蒙洁英何联义赵奇胜徐瑾宁燕虹唐喜宁
关键词:肾透析阿加曲班低分子肝素钙连续性血液净化抗凝
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慢性肾脏病患者心血管并发症有效性与安全性的Meta分析
2024年
目的评价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慢性肾脏病(CKD)患者心血管并发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知网、万方、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等,时限为2015—2022年,搜索以沙库巴曲缬沙坦为试验组,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药(ACEI)或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药(ARB)为对照组治疗CKD患者心血管并发症的临床试验。应用R语言4.0.2和Stata/SE 15.1对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9篇文献,共计12835例病例。在有效性方面,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的收缩压及舒张压降幅更大(MD=-6.64,95%CI:-9.04~-4.24,P<0.001;MD=-4.79,95%CI:-6.52~-3.06,P<0.001),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下降更多(SMD=-0.30,95%CI:-0.41~-0.18,P<0.001),左室射血分数(LVEF)改善更明显(MD=5.85,95%CI:3.40~8.31,P<0.001),全因死亡率及心血管死亡率更低(RR=0.77,95%CI:0.68~0.87,P<0.001;RR=0.80,95%CI:0.68~0.93,P=0.0036)。2组心衰住院率无显著差异(RR=0.97,95%CI:0.76~1.25,P=0.82)。在安全性方面,试验组的低血压发生率高于对照组(RR=1.71,95%CI:1.24~2.36,P=0.0011);而2组间的高钾血症、肾功能恶化及血管性水肿发生率均无显著差异(RR=1.12,95%CI:0.86~1.46,P=0.40;RR=0.90,95%CI:0.69~1.18,P=0.45;RR=0.55,95%CI:0.03~8.86,P=0.67)。结论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CKD患者心血管并发症疗效显著且安全性较高,心血管获益优于ACEI/ARB,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与ACEI/ARB类似。
宁燕虹宁燕虹莫曼秋王佳音李晓华李晓华潘玲
关键词:慢性肾脏病心功能META分析
他克莫司联合恩替卡韦治疗肾病综合征合并乙肝的疗效及其对血清指标的影响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探讨他克莫司联合恩替卡韦治疗肾病综合征合并乙肝患者的疗效及其对血管生成素样蛋白-4(Angptl4)、24 h蛋白尿和谷丙转氨酶(GPT)的影响。方法前瞻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1年1月在本院收治的85例肾病综合征合并乙肝患者,采用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43例)和研究组(42例)。对照组接受他克莫司治疗,研究组接受他克莫司联合恩替卡韦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研究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5.24%vs.79.07%,P=0.026)。治疗前,两组患者的GPT、碱性磷酶(ALP)、谷氨酰转肽酶(GGT)、血清血糖、白蛋白、24 h蛋白尿、血清Angptl4、Th17、Th1、血清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GPT、血清血糖、24 h蛋白尿、血清Angptl4、Th17、Th1、CD4^(+)水平低于治疗前(均P<0.05),而ALP、谷氨酰转肽酶(GGT)、白蛋白、CD8^(+)水平高于治疗前(均P<0.05),且对照组CD4^(+)/CD8^(+)水平低于治疗前(均P>0.05)。研究组治疗后的ALP、GGT、白蛋白、血清血糖、血清CD4^(+)、CD4^(+)/CD8^(+)水平高于对照组,GPT、24 h蛋白尿、血清Angptl4、Th17、Th1、CD8^(+)低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30%vs.7.14%,χ^(2)=0.298,P=0.585)。结论他克莫司联合恩替卡韦治疗肾病综合征合并乙肝,能改善患者的T淋巴细胞亚群和肝肾功能、降低Angptl4水平,且安全性较好。
谢依嶷赵志权宁燕虹李绍兰
关键词:肾病综合征他克莫司恩替卡韦
血浆置换联合连续性血液滤过治疗高胆红素血症16例疗效观察被引量:7
2008年
目的观察血浆置换(PE)联合连续性血液滤过(CVVH)治疗高胆红素血症疗效。方法将各种原因引起肝功能损害,血清胆红素持续>200μmol/L患者16例,应用血浆置换联合连续性血液滤过治疗,每次治疗前后监测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间接胆红素(IBil)及肾功能等。结果ALT、AST、TBiL、DBiL、IBiL治疗后均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黄疸明显减轻,治疗过程中,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PE联合CVVH,可迅速降低高胆红素血症患者血液中的胆红素浓度,减轻患者的黄疸,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近期生存率。
赵志权磨红蒙洁英何联义宁燕虹赵奇胜
关键词:血浆置换连续性血液滤过高胆红素血症
慢性肾病患者血液透析治疗后造影剂肾病的发生情况及其与UACR、CM/eGFR水平和MACE发生率的关系被引量:6
2022年
目的分析慢性肾病患者血液透析治疗后造影剂肾病(CIN)的发生情况及其与尿白蛋白/肌酐比率(UACR)、造影剂用量与肾小球滤过率比值(CM/eGFR)水平和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发生率的关系.方法将本院2018年12月至2021年1月期间收治的83例符合标准的行血液透析治疗的慢性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出现CIN将患者分为CIN组(18例)和非CIN组(65例);检测两组患者血中的UACR、CM/eGFR水平和MACE发生率;采用logistics回归模型分析可能导致CIN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CIN组患者的年龄及体重指数(BMI)均明显高于非CIN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CIN组患者的UACR、CM/eG-FR水平和MACE发生率均高于非CIN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UACR、CM/eGFR水平和MACE发生是影响CIN发生和发展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慢性肾病患者血液透析治疗后的CIN患者体内UACR、CM/eGFR水平和MACE发生率均升高,且UACR、CM/eGFR水平和MACE发生可能是导致患者出现CIN的独立危险因素.
谢依嶷赵志权宁燕虹李绍兰
关键词:肾透析对比剂肾病
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慢性肾脏病5期难治性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观察被引量:2
2024年
目的评估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慢性肾脏病(CKD)5期合并难治性高血压患者的心血管获益及安全性。方法一项真实世界的观察性研究,选取2020年9月至2022年3月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诊治的CKD5期合并难治性高血压患者,分为观察组(沙库巴曲缬沙坦)和对照组(ACEI或ARB),两组患者均接受规律透析及CKD5期常规药物治疗,随访至少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之间的基线资料、疗效及安全性指标的差异,观察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研究共纳入110例患者,观察组及对照组各55例。两组患者按1∶1进行倾向性评分匹配,基线资料比较提示两组之间性别、年龄、透析龄、基础病因、透析模式及血压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3个月后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B型钠尿肽前体(pro-BNP)、心功能Ⅳ级比例较前下降,左室射血分数(LVEF)<50%比例较治疗前减少(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后的DBP降幅、BNP降幅比对照组下降更明显,且LVEF差值及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差值更大(P<0.05)。两组治疗前后的血钾、肝肾功能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仅对照组有1例出现高钾血症,两组均未出现低血压及其他不良反应。结论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CKD5期高血压患者的心血管获益明显,在降压、改善心功能、减轻容量负荷等方面均有疗效,且不良事件少,安全性也较高。
宁燕虹宁燕虹李晓华李晓华李仕华杨桢华廖蕴华
关键词:高血压疗效安全性
维持性血液透析矿物质及骨代谢紊乱患者腹主动脉钙化情况及其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矿物质和骨代谢紊乱患者腹主动脉钙化(AAC)的发生情况及其危险因素。方法选取在我院住院及门诊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矿物质和骨代谢紊乱患者150例为研究对象,检测患者AAC的发生情况,根据是否发生腹主动脉钙化将患者分成AAC组与非AAC组,分析AAC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150例矿物质和骨代谢紊乱患者中,腹主动脉钙化患者109例(72.7%),腹主动脉钙化程度从L1向L4呈现逐渐增高的趋势。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AAC组患者的年龄、透析时间及病程较非AAC组患者长(P<0.05);AAC组患者糖尿病肾病比例高于非AAC组,低密度脂蛋白、钙磷乘积高于非AAC组,白蛋白(ALB)、前白蛋白水平(PA)水平低于非AAC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糖尿病肾病和钙磷乘积是血液透析矿物质和骨代谢紊乱患者发生AAC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矿物质和骨代谢紊乱患者腹主动脉钙化发生率较高,高龄、糖尿病肾病、高钙磷乘积是其发生腹主动脉钙化的独立危险因素。
宁燕虹赵志权谢依嶷蒙洁英张金荣
关键词:慢性肾脏病维持性血液透析骨代谢异常腹主动脉血管钙化
持续性不卧床腹膜透析患者的预后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了解持续性不卧床腹膜透析(CAPD)患者的预后情况,分析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22年1月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规律随访的CAPD患者的临床与腹膜透析相关资料。应用单因素和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CAPD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结果477例CAPD患者中,168例退出腹膜透析(64例死亡,75例转血液透析,29例转肾移植),总体病死率为13.42%(64/477)。主要死因包括心脑血管疾病(32例,50.00%)、消化道出血(18例,28.13%)和脓毒症(5例,7.81%)。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高龄、糖尿病、低蛋白血症、血脂异常和高血尿酸是CAPD患者全因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CAPD患者的腹膜透析退出率和病死率均偏高,高龄、糖尿病、低蛋白血症、血脂异常和高血尿酸是CAPD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莫曼秋宁燕虹张霁亮任文洁高天云罗宇珍李仕华潘玲
关键词:腹膜透析预后低蛋白血症尿酸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