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广清
- 作品数:11 被引量:44H指数:4
- 供职机构: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理学建筑科学更多>>
- 炼油废水中有机污染物的气相色谱分析被引量:5
- 2012年
- 建立了采用液液萃取法对炼油废水进行预处理,然后用气相色谱法对处理后的含有苯系物、酚类化合物、直链烷烃、胺类化合物和多环芳烃类化合物等18种有机污染物的废水进行快速分析的方法,考察了萃取剂种类和萃取次数等条件对萃取效果的影响,同时得到了18种有机污染物的标准工作曲线。实验结果表明,最佳萃取剂为二氯甲烷;最佳萃取条件为:先在碱性条件下萃取3次,然后在酸性条件下萃取3次。该方法采用HP-5(30 m×320μm×0.25μm)毛细色谱柱,FID检测,外标法定量。各组分的检出限均在0.05~0.29 mg/L内,相对标准偏差小于10.8%;除苯酚外,其他组分的回收率为85.0%~104.9%,能满足炼油废水快速监测的需要。
- 宋广清席宏波潘玲刘淑玲周岳溪李杰
- 关键词:炼油废水气相色谱液液萃取有机污染物
- ABS树脂装置丁二烯聚合工段废水水质表征被引量:4
- 2015年
- 为确定某ABS树脂装置丁二烯聚合工段废水水质,特别是特征有机物种类,采用吹扫捕集、静态顶空、固相萃取、固相微萃取和液液萃取等预处理方法与GC/MS(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定性检测出该工段废水中含有16种挥发、半挥发性有机物,主要包括烯烃、苯系物、有机腈、多环芳烃、醚、醇和胺.废水ρ(SS)(SS为悬浮物)为540.31 mg/L;SS粒径主要分布在0.10-5.00μm之间,可吸附水中4.83%-33.21%的对二甲苯、乙苯、苯乙烯和1,5-环辛二烯等有机物.与生活污水不同,该工段废水三维荧光光谱图的荧光区域集中在λEx/λEm(激发波长/发射波长)=205-285 nm/310-360 nm范围内,主要包括λEx/λEm为285 nm/350nm、260 nm/310 nm、225 nm/345 nm、210 nm/315 nm、230 nm/360 nm的5个荧光峰,由甲苯、靛蓝、苯乙烯、脱氢松香酸、芴、菲等苯系物和多环芳烃类有机物引起.废水在200-250 nm之间有较强紫外吸收峰,主要由1,3-丁二烯、苯甲醛、苯乙酮、4-苯基-1-环己烯等共轭二烯、不饱和醛、酮和苯系物等有机物引起.
- 冯芦芦席宏波周岳溪杨琦宋广清白兰兰陈雨卉
- 关键词:吹扫捕集液液萃取三维荧光
- 石化废水中几种常见有机酸的测定被引量:8
- 2012年
- 建立了用离子色谱测定石化废水中常见有机酸:乙酸、丙烯酸、环己甲酸、苯甲酸和对甲基苯磺酸的新方法。采用IonPac AS11-HC阴离子色谱柱,淋洗液为30 mmol/L的NaOH水溶液,淋洗液流速1 mL/min,抑制电流75 mA。样品中其他有机物和常规无机阴离子对乙酸、丙烯酸、环己甲酸、苯甲酸和对甲基苯磺酸的测定干扰小。5种有机酸的峰面积检测下限分别为0.024、0.025、0.094、0.075、0.059 mg/L,峰高检测下限分别为0.029、0.007、0.045、0.025、0.070 mg/L;峰面积的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1.2%、1.1%、5.3%、2.7%、3.3%,峰高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1.7%、0.4%、2.8%、1.6%、4.5%。
- 赵京田席宏波宋广清周岳溪崔俊华李杰
- 关键词:有机酸石化废水离子色谱
- 一种集成式人工湿地净化系统
- 一种集成式人工湿地净化系统,包括净化排水管道、表流湿地装置、排水回收装置、输送机构和电控箱;表流湿地装置与污水进水管道连接,并通过自动阀门总成上的出水分流管道分别与二级净化装置、三级净化蓄水池连接,出水分流管道的两个分流...
- 卢少勇卢洪斌万正芬毕斌宋广清陈金明王永强秦海娇赵欣杨莉园
- 苯酚丙酮生产废水中芳香族有机污染物分析方法研究被引量:1
- 2013年
- 采用二氯甲烷液-液萃取预处理,气相色谱-质谱谱库检索与标准品色谱保留时间相结合定性,确定了苯酚丙酮废水中的8种主要芳香族有机污染物.建立了各种物质同时测定的气相色谱外标法定量的分析方法.该方法分析时间短,各组分线性相关系数在0.995 1~0.999 9,各组分的检出限均<0.05 mg/L,5次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均<3%,除2-苯基1,2-丙二醇外,各物质的回收率均大于90%.
- 潘玲刘淑玲杜延生王兆花宋广清赵京田
- 2-丁烯醛生产废水对厌氧生物处理的毒性被引量:4
- 2015年
- 以厌氧颗粒污泥为受试生物、乙酸钠为底物,研究了2-丁烯醛废水的厌氧处理毒性及污泥胞外聚合物(EPS)的组成变化.结果表明,2-丁烯醛废水COD≤850mg/L时,厌氧颗粒污泥的比产甲烷活性(SMA)几乎不受影响;当废水COD从2125mg/L提高到4249mg/L时,厌氧颗粒污泥的比产甲烷活性(SMA)从70.5m LCH4/(g VSS·d)降低至9.4m LCH4/(g VSS·d);COD为8499mg/L时,厌氧颗粒污泥的SMA仅为4.7m LCH4/(g VSS·d),且废水中有毒物质表现为杀菌性毒素.随着COD升高,EPS(TOC表征)、多聚糖、蛋白质含量呈现先降低后升高趋势.三维荧光光谱结果显示,不同COD条件下EPS荧光峰数量及位置相同,分别为类酪氨酸荧光峰peak A(λex/λem=275nm/305nm)、类色氨酸荧光峰Peak B(λex/λem=275nm/350nm)、辅酶F420贡献的荧光峰Peak C(λex/λem=415nm/470nm)及类富里酸荧光峰Peak D(λex/λem=335nm/450nm),其中荧光峰peak A和peak B峰强度较强.
- 宋广清席宏波孙秀梅周岳溪宋玉栋邢鑫
- 关键词:厌氧生物处理比产甲烷活性胞外聚合物
- 同步荧光光谱法测定水中痕量萘和菲被引量:4
- 2012年
- 同步荧光法具有选择性好、灵敏度高、干扰少等特点,可用于多组分多环芳烃混合物的同时测定,本文建立了恒定波长同步荧光光谱法同时测定水中萘和菲的新方法。研究了萘和菲在不同溶剂中的荧光光谱特性,确定了同步荧光的最优波长差。当Δλ=100nm,萘和菲激发波长(λex)分别为220.2和248.8nm时,在0.5~25.0μg.L-1浓度范围内,荧光强度与浓度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999 5和0.999 7;萘和菲检出限均低于0.03μg.L-1,回收率在98.0%~101.5%。该方法方便快捷,预处理简单,可用于水中萘、菲的快速测定。
- 宋广清席宏波周岳溪李杰赵京田崔俊华
- 关键词:同步荧光溶剂效应发射波长
- 吹扫捕集-气相色谱法测定丙烯酸废水中挥发性有机污染物
- 建立了快速测定丙烯酸生产废水中丙烯醛、丙烯腈、2,3-二氢呋喃、靛蓝、苯乙烯、3-羟基丙腈、2-苯基-1-丙烯、正辛醛等8种挥发性有机物的吹扫捕集-气相色谱法.吹扫捕集条件为:吹扫时间9 min,吹扫气流量40 mL/m...
- 席宏波白兰兰周岳溪宋广清邢鑫
- 关键词:丙烯酸废水挥发性有机污染物气相色谱法
- 文献传递
- 2-丁烯醛生产废水的臭氧脱毒预处理被引量:2
- 2020年
- CMW(crotonaldehyde manufacturing wastewater,2-丁烯醛生产废水)污染物浓度高、毒性强、直接采用生物法处理难度大.为了降低CMW的生物处理毒性,采用臭氧氧化法对CMW进行脱毒预处理,并通过考察不同臭氧氧化条件对废水CODCr、TOC(总有机碳)、UV254 nm去除率及SMA(specific methanogenic activity,比产甲烷活性)抑制率的影响,获得了优化的臭氧氧化条件,进一步分析了废水脱毒机理.结果表明:①优化的臭氧氧化条件为接触反应时间180 min、初始pH 3. 0、反应温度35℃、气相臭氧浓度30. 3 mg/L,进气流量500 m L/min;并且在该条件下,CMW中CODCr、TOC和UV254 nm的去除率分别为19. 9%、9. 9%和70. 6%,主要特征有机污染物〔包括2-丁烯醛、(E,E)-2,4-己二烯醛、3-(2-甲基-2-丙烯)-5-戊内酯、1,5-二甲基-1-烯-4-羰基-环氧己烷、山梨酸乙酯等〕的去除率在74. 4%以上.②厌氧产甲烷毒性试验结果显示,CMW的SMA抑制率由臭氧氧化前的82. 0%降至臭氧氧化后的47. 2%.③反应动力学研究显示,CMW中CODCr、TOC及UV254 nm的去除过程均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方程,R2分别为0. 82、0. 97、0. 94.研究显示,臭氧氧化预处理可以较好地去除CMW中的特征有机污染物,降低废水的厌氧生物处理毒性,是一种可行的脱毒预处理方法.
- 刘涛沈志强宋玉栋李杰杨宗璞宋广清周岳溪
- 关键词:臭氧氧化预处理有机污染物
- 2-丁烯醛生产废水中溶解性有机物的分级解析被引量:6
- 2016年
- 采用超滤膜法将2-丁烯醛生产废水中的有机物分为相对分子质量不同的7个级分,并应用溶解性有机碳(dissolved organic carbon,DOC)、紫外吸收光谱(ultraviolet spectrum,UV)、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meter,FT-IR)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as chromatography with mass spectrometry,GC-MS)技术对不同相对分子质量区间的有机物所占比例及物质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废水中相对分子质量<1×103的有机物所占比例最高,达到88.57%;采用GCMS对废水中相对分子质量<1×103的级分进行分析,定性出27种化合物,包含醛、酮、酯、醇、酚、酸、烷烃类及其他苯系物等,其峰面积占有机物峰面积总和的比例分别为6.9%、5.3%、35.4%、13.2%、4.6%、0.4%、1.7%、16.8%,总和为84%.UV和FT-IR分析结果均显示不同相对分子质量区间的光谱吸收特征没有明显差别,级分中存在含有不饱和双键、羟基、羰基化合物及芳香族化合物,与GC-MS检测结果相吻合.研究结果为废水处理工艺的开发与优化提供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 孙秀梅宋广清席宏波周岳溪牛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