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宿燕岗

作品数:312 被引量:1,070H指数:15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资助项目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理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50篇期刊文章
  • 29篇会议论文
  • 26篇专利
  • 2篇学位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83篇医药卫生
  • 2篇生物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建筑科学
  • 1篇文化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131篇心脏
  • 115篇起搏
  • 95篇血管
  • 86篇心血管
  • 72篇心血管病
  • 72篇血管病
  • 70篇心血管病学
  • 70篇血管病学
  • 68篇再同步
  • 67篇心脏再同步
  • 57篇起搏器
  • 49篇植入
  • 36篇心律
  • 36篇衰竭
  • 35篇心力衰竭
  • 33篇心脏再同步治...
  • 33篇再同步治疗
  • 32篇心脏再同步化
  • 32篇再同步化
  • 32篇同步化

机构

  • 288篇复旦大学
  • 17篇上海市心血管...
  • 13篇上海医科大学...
  • 6篇中国医学科学...
  • 5篇江苏省人民医...
  • 5篇浙江医院
  • 4篇安徽省立医院
  • 4篇武汉大学
  • 4篇新疆医科大学...
  • 3篇广东省人民医...
  • 3篇北京医院
  • 3篇上海市第一人...
  • 3篇上海交通大学...
  • 3篇中国医学科学...
  • 3篇中山大学附属...
  • 3篇浙江大学医学...
  • 3篇中国科学院上...
  • 2篇福建省立医院
  • 2篇哈尔滨医科大...
  • 2篇四川大学

作者

  • 309篇宿燕岗
  • 144篇葛均波
  • 54篇柏瑾
  • 48篇秦胜梅
  • 45篇王蔚
  • 34篇舒先红
  • 32篇潘文志
  • 26篇潘翠珍
  • 25篇巩雪
  • 24篇崔洁
  • 23篇汪菁峰
  • 23篇梁义秀
  • 17篇陈灏珠
  • 16篇陈学颖
  • 14篇刘少稳
  • 14篇杨英珍
  • 12篇陈海燕
  • 11篇林靖宇
  • 11篇张澍
  • 9篇陈柯萍

传媒

  • 75篇中国心脏起搏...
  • 56篇中华心律失常...
  • 16篇大众医学
  • 15篇中国临床医学
  • 15篇家庭用药
  • 7篇上海医学
  • 5篇中华超声影像...
  • 4篇中华心血管病...
  • 4篇中国药理学通...
  • 4篇复旦学报(医...
  • 4篇心血管病学进...
  • 2篇中国中西医结...
  • 2篇生理科学进展
  • 2篇中国临床医学...
  • 2篇中国继续医学...
  • 2篇庆祝中国超声...
  • 2篇中华医学会心...
  • 1篇上海医药
  • 1篇介入放射学杂...
  • 1篇浙江临床医学

年份

  • 1篇2023
  • 3篇2022
  • 8篇2021
  • 3篇2020
  • 9篇2019
  • 5篇2018
  • 14篇2017
  • 21篇2016
  • 30篇2015
  • 23篇2014
  • 19篇2013
  • 21篇2012
  • 23篇2011
  • 18篇2010
  • 22篇2009
  • 13篇2008
  • 22篇2007
  • 7篇2006
  • 2篇2005
  • 10篇2004
3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辅酶Q_(10)的药理和临床应用被引量:37
1994年
辅酶Q_(10)的药理和临床应用杨学义,宿燕岗,陈灏珠(上海医科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上海市心血管病研究所,上海200032)辅酶Q10(CoQ10)的化学结构为2,3dimethoxy-5methyl-6-decoprenylbenzoguinone,它...
杨学义宿燕岗陈灏珠
关键词:辅酶Q10药理
糜酶对人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血管紧张素Ⅱ生成及细胞增殖的影响
2009年
目的 探讨阻断糜酶途径对人血管平滑肌细胞血管紧张素(Ang)Ⅱ生成及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通过植块培养法获得人脐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设立5组培养液并分组:对照组,AngⅠ组,卡托普利组,糜酶抑素组,缬沙坦组。对照组中仅为空白DMEM培养液,其他各组均加入AngⅠ(浓度均为10^-8mol/L),此外卡托普利组、糜酶抑素组、缬沙坦组分别加入相应的干预药物(浓度均为10^-4mol/L)。作相应时间培养后测定各组细胞计数、细胞增殖指数及培养液中AngⅡ含量。结果本实验成功培养出人血管平滑肌细胞,免疫组化染色示阳性细胞达95%以上。卡托普利组、糜酶抑素组及缬沙坦组细胞计数[(624±024)、(5.39±0.51)、(5.26±0.67)个]及刺激指数(1273±0.121、1175±0.098、1.128±0.038)均显著低于AngⅠ组[(7.43±0.33)个、1.424±0.168](均P〈0.01),而且糜酶抑素组较卡托普利组更低(P〈0.01),与缬沙坦组相当;糜酶抑素组AngⅡ含量[(59.0±75)pg/ml]较AngⅠ组、卡托普利组及缬沙坦组[(150.0±302)、(169.0±205)、(2200±29.0)pg/ml]更低(均P〈0.01),而缬沙坦组则显著高于其他所有组(P〈0.01)。结论糜酶在血管平滑肌细胞AngⅡ生成及细胞增殖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张济富王审陈云鹏王迤凡郭新晓彭万军王齐增宿燕岗沈建颖葛均波
关键词:糜酶人血管平滑肌细胞细胞增殖
频率适应性起搏器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06年
频率适应性起搏器是起搏器发展史上的重大进展。现对频率适应性起搏器作简要介绍,并对近年来频率适应性起搏器传感器(特别是双感受器传感器)、算式和适应证的研究进展进行简要综述。
潘文志宿燕岗
关键词:频率适应性起搏器传感器
双侧乳腺癌扩大根治术后植入起搏器一例
2015年
患者,女性,61岁,需行起搏器治疗入院。既往病史:双侧乳腺癌根治术及放化疗术后。予左腋前线第三肋间作一切口为中继切口,左腋中线第六肋间水平作一切口制作囊袋,将电极导线通过皮下隧道经过中继切口到达囊袋部位,于左腋下成功植入起搏器。
姚成俊宿燕岗
关键词:心血管病学起搏器植入
左室起搏电极部位对心脏再同步化治疗疗效的影响被引量:10
2012年
目的探讨左室起搏电极部位对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效果的影响。方法 121例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接受CRT,其中93例将左室电极植入侧后静脉、侧静脉或后静脉(A组),另16例植入心中静脉(B组)、12例植入心大静脉(C组);所有患者术前及术后6个月行纽约心功能(NYHA)分级,常规心电图及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 A组患者术后NYHA分级得到显著改善,QRS波时限变窄,左室射血分数显著提高,左室舒张末内径、左室收缩末内径显著缩小(P<0.01);B组患者超声心动图部分指标及QRS波时限显著改善,但其NYHA分级无显著改变;而C组患者术后各项指标均无显著改善(P>0.05)。结论 CRT时应尽可能将左室电极置于左室侧壁或侧后壁。
汪菁峰宿燕岗柏瑾王蔚秦胜梅葛均波
关键词:心血管病学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心力衰竭疗效
牛磺酸对实验性小鼠Coxsackie B3病毒性心肌炎的疗效研究被引量:11
1997年
用Coxsackie B3病毒(CV B3)感染BALB/C小鼠建立实验性病毒心肌炎(VMC)模型,观察了牛磺酸对此模型的作用.结果发现,牛磺酸能减少感染病毒后小鼠的死亡只数,减轻心肌组织病理损害,减少感染CVB3后ECG的异常变化,加快血清及心肌CVB3RNA转阴,感染CVB3后血清牛磺酸浓度明显增加.本实验结果显示,牛磺酸对实验性VMC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
宿燕岗熊丁丁杨英珍李延文陈灏珠
关键词:牛磺酸小鼠COXSACKIE病毒性心肌炎心肌保护
一种用于希浦系统起搏的四极螺旋主动导线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希浦系统起搏的四极螺旋主动导线,包括用于插入到体内的头部以及用于连接脉冲发生器的尾部,头部和尾部相互连接,头部自内而外依次套设有螺旋电极导线、中空的内绝缘导管和中空的外绝缘套管,外绝缘套管的端部向外...
陈学颖宿燕岗刘恩涛葛均波
二维斑点追踪显像技术评价起搏器置入术后左室扭转改变
目的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显像技术(STI)评价右室不同部位起搏起搏后左室扭转变化,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揭示心室激动顺序异常时左室心肌力学运动的变化。方法连续人组22名中山医院门诊起搏器植入术后随访患者,术前植入指征为Ⅱ度至高...
孙敏敏舒先红潘翠珍陈松文宿燕岗刘少稳葛均波
文献传递
经静脉拔除心内膜导线:目前认识和建议(2011年修订版)被引量:1
2011年
1经静脉拔除心内膜导线发展简介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心内植入型电子装置(cardiac implantable electronic device,CIED),包括起搏器与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 implantable cardioverter defibrillator,ICD)的植入量日益增加,相关的临床问题也随之增多,例如CIED的感染、导线故障、静脉血栓形成等。特别是感染,轻者为局部囊袋肿胀、化脓、破溃,严重者甚至导致菌血症、血栓性静脉炎、心内膜炎等严重并发症,拔除心内膜导线和取出脉冲发生器是唯一有效的根治感染的方法。
王方正马坚黄德嘉黄从新曹克将华伟沈法荣吴立群吴立群宿燕岗杨杰孚王景峰陈泗林张澍
关键词:适应证导线心内膜鞘管
镜向性右位心伴间歇性Ⅲ度房室传导阻滞行DDD右室间隔起搏一例
2007年
患者男性,81岁,反复头晕1月,加重伴晕厥l天入院。外院心电图示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入院后体检、心电图、胸片、心脏超声及腹部B超证实为镜向性右位心伴内脏转位。置入DDD起搏器,分别将心房、心室电极固定于右心耳及右室流出道间隔部。术后参数满意,顺利出院。
宿燕岗沈建颖葛均波
关键词:心血管病学DDD
共3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