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槐松
- 作品数:62 被引量:299H指数:13
- 供职机构: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农业科学更多>>
- 日本蔬菜考察报告(二)被引量:1
- 1995年
- 封槐松
- 关键词:蔬菜生产
- 我国食用菌生产现状及发展
- 1993年
- 80年代,我国食用菌生产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由过去附属的“蘑菇型”农家副业,发展成为专业的、门类齐全的食用菌产业。1980年,我国食用菌总产量只占世界的第五位,年人均占有量不到0.2kg,排在世界之尾,而且品种单一,主要是蘑菇。经过10年的发展,总产量、总产值。
- 封槐松
- 关键词:食用菌生产社会化服务
- 我国蚕桑资源综合利用大有可为被引量:7
- 2011年
- 论述了开展蚕桑资源综合利用的可行性,提出要充分认识蚕桑资源高效综合利用的战略意义,加大支持科学研究和技术集成的力度,建立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示范基地,加快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开发适销对路的蚕桑新产品,加快蚕桑资源高效综合利用的进程。
- 封槐松
- 关键词:栽桑养蚕综合利用
- 东北柞蚕生产现状、问题与对策被引量:15
- 2011年
- 通过对辽宁、吉林、黑龙江和内蒙古等4个柞蚕主产省(区)的柞蚕生产的调研认为,我国柞树资源丰富,柞蚕市场需求旺盛,生产效益好,发展潜力大,农民与地方政府发展柞蚕生产的积极性高,但是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矛盾和问题,需要有关部门制定相应的对策措施并加以解决,以促进我国柞蚕业的持续稳定发展。
- 封槐松李建琴
- 关键词:柞蚕生产发展潜力
- 在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原则指导下继续深化蔬菜体制改革
- 丁保华封槐松高俭德
- 关键词:蔬菜计划经济商品流通渠道
- 我国蚕桑生产的区域变化——基于1991—2010年的数据分析被引量:31
- 2011年
- 以空间为维度,以蚕茧产量、桑园面积、发种量为指标,进行东、中、西部蚕区蚕桑生产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自2003年开始,我国中西部蚕区蚕茧产量超过东部,此后蚕桑产业转移的进程开始加快,而且由于中部蚕区的蚕茧产量及其占全国的比例相对稳定,我国蚕桑生产的区域转移主要表现为东部地区向西部地区的转移,即"东桑西移";与此同时,我国西部蚕区的桑园面积和发种量及其占全国的比例也在不断上升,但西部蚕区的桑园面积和发种量占全国的比例都高于西部蚕区蚕茧产量占全国的比例,说明西部蚕区的单位面积桑园产茧量和盒种产茧量仍然低于东部蚕区。因此,目前我国蚕桑产业的发展在正视"东桑西移"的事实的同时,既要提高西部蚕区的蚕桑生产效率,又要适度稳定东部的优质茧生产基地。
- 李建琴顾国达封槐松
- 关键词:蚕茧产量桑园面积发种量东桑西移
- 总结经验教训 促进我国茧丝绸产业平稳发展被引量:8
- 2010年
- 分析了2009年的蚕桑大幅度减产等生产情况,总结了蚕桑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完善茧丝绸行业体制改革,实现其一体化管理和市场化运行;加强宏观调控,确保茧丝绸生产平稳发展;完善茧丝绸科研、教育设置,增强我国控制世界市场的后劲;增加对蚕桑生产的投入,确保其事业不断发展;促进蚕农合作社迅速发展壮大,增强蚕桑生产抗风险能力等有效措施,促进我国茧丝绸产业健康平稳发展。
- 封槐松
- 关键词:蚕桑生产茧丝绸产业合作社
- 日本蔬菜考察报告(一)被引量:1
- 1995年
- 封槐松
- 关键词:蔬菜
- 2009年全国茶叶增产增收被引量:5
- 2010年
- 2009年1月中下旬和3月中旬,我国华南和长江上中游局部茶区虽然遭受了“倒春寒”气候影响,但由于各级农业部门及时组织抗灾,措施得力,避免了冻害发生,使茶叶开采期比上年提前了7-10天,产量显著增加,春茶产销两旺,全年茶叶增产增收。
- 封槐松
- 关键词:茶叶气候影响倒春寒开采期茶区
- 我国蚕桑生产及蚕种生产经营现状及发展对策被引量:6
- 2015年
- 介绍了全国桑蚕和柞蚕生产的基本情况,2014年桑蚕产茧量获得了"五连增",但量增效减。总结了各省(区、市)蚕种生产经营中的管理经验,针对近年来对全国蚕种质量抽查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保障全国蚕种质量安全的措施,即依法加强蚕种管理,确保蚕桑生产用种安全;健全检验检疫体系,提高蚕种质量检验检疫水平;加强微粒子病防控,保障蚕种安全生产;争取放开蚕种价格,调动蚕种生产积极性;加大资金扶持力度,抓好科技创新和蚕种生产;明确蚕种质量责任,强化事故责任追究。
- 封槐松
- 关键词:蚕桑生产蚕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