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鑫
- 作品数:14 被引量:93H指数:6
- 供职机构:广东省中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建设中医药强省科研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脓毒症过度炎症反应与血流动力学关系及血必净的干预作用
- 目的:1.探讨炎症反应指标WBC、N%、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与心脏前负荷、后负荷、血管通透性、组织灌注、心脏功能之间的相关性。2.探讨血必净注射液对炎症反应指标WBC、N%、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的影响,从而是否能改善心脏...
- 尹鑫
- 关键词:脓毒症血必净炎症血瘀
- 文献传递
- 脓毒症导致急性肾损伤患者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不同干预时机的疗效比较
- 2025年
- 目的 探讨脓毒症所致急性肾损伤(AKI)患者不同时机开始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的疗效并进一步研究其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纳入脓毒症所致AKI并接受CRRT患者94例,根据入住ICU后首次开始CRRT时间将其分为早期组(开始时间≤12 h, 36例)和晚期组(开始时间>12 h, 58例)。根据入院28 d死亡情况将所有患者再分为存活组(23例)与死亡组(71例)。收集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检查指标并进行组间比较。相关因素分析采用二元及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比较生存率。结果 早期组入院28 d死亡患者比例、ICU住院天数、器官衰竭数量、出院或死亡前血乳酸水平均低于晚期组(P<0.05)。调整混杂因素后的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CRRT时机是脓毒症合并AKI患者入院28 d死亡的影响因素(P<0.05)。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结果显示,早期组患者的生存率高于晚期组,但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277)。死亡组年龄、序贯性器官功能衰竭(SOFA)评分、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APACHEⅡ)评分、器官衰竭数量、使用血管活性药物患者比例及血乳酸水平均高于存活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和使用血管活性药物均是脓毒症所致AKI患者入院28 d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脓毒症合并AKI患者早期开展CRRT可缩短治疗时间,改善预后。
- 李晓倩古惠文尹鑫郭力恒
- 关键词:脓毒症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急性肾损伤
- 益气扶正法治疗脓毒症疗效观察及对炎症反应的影响
- :观察益气扶正中药制剂黄芪注射液对脓毒症的临床疗效以及对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 方法:将30例脓毒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西医常规治疗加黄芪注射液)30例和对照组(西医常规治疗)30例,疗程7d,分别比较治疗前后中...
- 任毅戴韵峰尹鑫
- 关键词:脓毒症黄芪注射液炎症反应疗效评价
- 降钙素原与白蛋白比值对脓毒症患者短期预后的预测价值
- 2025年
-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与白蛋白比值(PAR)对脓毒症患者短期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18年1月至2022年12月广东省中医院重症医学科接受治疗的脓毒症患者363例,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一般资料、实验室指标等,根据患者28 d是否死亡分为存活组(253例)和死亡组(110例)。统计分析两组临床资料的差异,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脓毒症患者短期死亡的危险因素,通过绘制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PAR、降钙素原(PCT)、白蛋白(Alb)及序贯器官衰竭评估(SOFA)评分对脓毒症患者短期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死亡组年龄、SOFA评分、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Ⅱ评分、PCT、C反应蛋白(CRP)、乳酸、丙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转氨酶、尿素、血肌酐、PAR高于存活组,住院时间、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总蛋白(TP)、Alb、肾小球滤过率(eGFR)低于存活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SOFA评分、PCT、TP、Alb、PAR、尿素、eGFR是脓毒症患者短期死亡的影响因素(P<0.05)。通过ROC曲线分析脓毒症患者短期预后情况,结果显示,PAR预测脓毒症患者短期死亡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741(95%CI:0.690~0.792,P<0.001),且当PAR为0.112时,约登指数最大,预测能力高于其他单一指标。结论PAR是脓毒症患者短期死亡的危险因素,PAR水平升高的脓毒症患者短期死亡的风险可能性较高,对脓毒症患者短期预后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对临床工作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董妍妍尹鑫廖鹏达郭力恒
- 关键词:脓毒症短期预后
- 医用锐器存放盒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医用锐器存放盒,其包括盒体,所述盒体设有将盒体内部分割为若干个放置腔的隔板,所述放置腔内均设置有垫子。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盒体里面放置垫子,那么当医用锐器使用完毕后,将医用锐器的尖锐端插入该垫子内,使其不...
- 郭力恒张敏州周袁申尹鑫
- 文献传递
- 新型冠状病毒重症感染中西医结合诊治专家共识被引量:2
- 2023年
- 随着我国对新型冠状病毒(新冠病毒)感染防控策略的调整,防治重点从预防感染转变为降低重症发生率和病死率,重症救治已经成为医疗系统的重要工作。但新冠病毒感染重症患者病情重、病死率高的特点,给临床救治工作带来巨大挑战。中西医结合诊治具有独特优势,有望进一步改善新冠病毒感染患者的预后,降低病死率。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重症医学专业委员会联合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重症医学专业委员会和国家卫健委危重病急救医学重点实验室组织全国专家,检索了国内外中西医治疗新冠病毒感染的临床研究证据,制定本共识,以期为重症新冠病毒感染的救治提供循证医学证据。
-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重症医学专业委员会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重症医学专业委员会国家卫健委危重病急救医学重点实验室尹鑫何健卓
- 关键词:新型冠状病毒中西医结合中医药重症
- 基于“毒、虚、瘀”探讨脓毒症血管内皮细胞损伤与微循环障碍
- 2024年
- 脓毒症过度炎症导致的内皮细胞损伤,是发生脓毒症微循环障碍的关键病理机制。笔者结合中医学“毒、虚、瘀”理论和现代病理机制,探讨脓毒症内皮细胞损伤导致微循环障碍的致病机制,旨在为中西医治疗脓毒症提供更多思路与理论支持。
- 金力何健卓尹鑫郭力恒
- 关键词:脓毒症内皮细胞损伤微循环障碍中医学理论中西医结合
- 黄芪注射液改善老年脓毒症患者免疫功能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7
- 2014年
- 目的:评价黄芪注射液对老年脓毒症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和安全性。方法选择广东省中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老年脓毒症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0例。对照组参照2012年脓毒症治疗指南进行治疗,包括给予抗菌药物、机械通气、脏腑功能支持治疗等;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250 mL 0.9%生理盐水加入60 mL黄芪注射液(每支10 mL)静脉滴注,每日1次,疗程为7 d。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免疫学指标、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评分)、机械通气时间、入住重症监护病房(ICU)时间、28 d病死率及药物不良反应等。结果两组治疗前CD3+、CD3+CD4+、CD3+CD8+、辅助性T细胞/T抑制性细胞(Th/Ts)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对照组CD3-NK+较治疗组明显升高〔(10.47±6.22)%比(6.26±4.13)%,P<0.05〕,治疗组治疗后CD3+、CD3+CD4+、CD3-NK+较治疗前升高,CD3+CD8+、Th/Ts较治疗前降低;对照组治疗后CD3+、CD3+CD8+、CD3-NK+较治疗前降低,CD3+CD4+、Th/Ts较治疗前升高,两组治疗后CD3+、CD3+CD4+、CD3+CD8+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CD3+:(30.30±17.17)%比(41.91±22.29)%,CD3+CD4+:(31.54±13.24)%比(40.08±15.28)%,CD3+CD8+:(14.25±8.10〕%比(9.52±9.33)%,均P<0.05〕,两组Th/Ts比值、CD3-NK+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组治疗后免疫球蛋白G(IgG)较对照组明显升高〔IgG(g/L):13.07±5.43比10.10±3.96,P<0.05〕,两组IgA、IgM、补体(C3、C4)、补体溶血活性(CH50)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APACHEⅡ评分(分:13.83±6.18比15.90±7.48)、SOFA评分(分:7.38±4.66比6.89±4.19)、入住ICU时间(d:11.63±5.13比
- 任毅吴胜喜尹鑫郭力恒张敏州
- 关键词:脓毒症黄芪注射液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免疫调节
- 益气扶正法治疗脓毒症30例临床观察及其对炎症反应的影响被引量:12
- 2013年
- 目的:观察益气扶正中药制剂黄芪注射液对脓毒症的临床疗效以及对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将30例脓毒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加黄芪注射液治疗;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疗程7 d,分别比较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APACHEⅡ评分以及外周静脉血IL-6、IL-10、CRP、PCT等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后2组中医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气虚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IL-6和CRP水平均降低(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扶正法能提高脓毒症患者的中医临床疗效,可调节IL-6和CRP水平,抑制过度炎症反应。
- 任毅戴韵峰尹鑫吴胜喜郭力恒张敏州
- 关键词:脓毒症炎症反应中西医结合疗法
- 血必净注射液对脓毒症大鼠心功能及内皮功能的影响被引量:9
- 2017年
- 目的探讨血必净注射液(XBJ)对脓毒症大鼠心肌及血清核转录因子-κB(NF-κB)表达;血清内皮素-1(ET-1)、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等内皮功能指标的影响及对心功能障碍的保护作用。方法将42只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Sham,n=6)、模型组(CLP,n=18)、中药组(XBJ,n=18),通过盲肠结扎穿孔(CLP)法制作脓毒症大鼠模型。中药组腹腔注射血必净注射液(浓度为1mg/mL,10mg/kg);假手术组、模型组则灌胃生理盐水,每12h予1次。应用小动物超声、ELISA、免疫组化及病理学等方法观察XBJ对脓毒症大鼠模型的心率、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收缩末内径(LVISD)、左室舒张末内径(LVIDD)、室间隔厚度(IVS),内皮功能(ET-1、vWF、eNOS)及外周血、心脏的NF-κB等指标变化。结果造模24h后心脏彩超提示与Sham组比较,CLP组HR上升(P<0.05);LVEF及IVS活动度(P<0.05)下降;LVISD及LVIDD上升(P<0.05)。与Sham组比较,XBJ组HR上升(P<0.05),LVEF下降(P<0.05)。CLP组48h后HR较24h下降(P<0.05)。XBJ组24h及48h与CLP组同时点比较心率下降(P<0.05),LVISD减少(P<0.05),LVEF及IVS升高(P<0.05)。造模后24h,CLP组ET-1及vWF较Sham组升高(P<0.05),eNOS较Sham组降低(P<0.05)。XBJ组ET-1(P<0.05)及vWF较Sham组升高(P<0.05),eNOS较Sham组降低(P<0.05)。XBJ组24hET-1、vWF水平低于CLP组(P<0.05)、eNOS高于CLP组(P<0.05),48hET-1水平低于CLP组(P<0.05)。造模后24h,血清NF-κB水平CLP组、XBJ组较Sham组升高(P<0.05),XBJ组低于CLP组(P<0.05)。Sham组偶见NF-κB表达阳性细胞,细胞质浅黄色且阳性率较低,显著低于CLP组。CLP组可见大量阳性细胞,多数为棕黄色,阳性率高。XBJ组阳性细胞减少,多数为浅黄色或黄色,且阳性率较模型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血必净可改善CLP大鼠心功能及内皮功能,降低内皮细胞标志物浓度,其机制可能是干预NF-κB信号通路,降低NF-κB表达,增加eNOS表达,减少内皮损伤,内皮功能
- 何健卓尹鑫马世玉郭力恒张敏州
- 关键词:脓毒症血必净注射液心肌核转录因子-ΚB内皮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