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3日
星期日
|
欢迎来到贵州省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进入后台
[
APP下载]
[
APP下载]
扫一扫,既下载
全民阅读
职业技能
专家智库
参考咨询
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岳红宾
作品数:
3
被引量:38
H指数:3
供职机构:
河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河南省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农业科学
更多>>
合作作者
李洪连
河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袁红霞
河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王守正
河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作品列表
供职机构
相关作者
所获基金
研究领域
题名
作者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作者
题名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在结果中检索
文献类型
3篇
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3篇
农业科学
主题
2篇
丝核菌
2篇
小麦
1篇
致病
1篇
同功酶
1篇
内生真菌
1篇
区系
1篇
区系分析
1篇
种子
1篇
酯酶
1篇
酯酶同功酶
1篇
纹枯病
1篇
小麦纹枯病
1篇
小麦种
1篇
小麦种子
1篇
麦种
1篇
菌株
1篇
枯病
机构
3篇
河南农业大学
作者
3篇
岳红宾
3篇
王守正
3篇
袁红霞
3篇
李洪连
传媒
3篇
河南农业大学...
年份
2篇
1997
1篇
1996
共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全选
清除
导出
排序方式: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排序
用非致病丝核菌株防治小麦纹枯病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8
1997年
用非致病丝核菌培养物覆盖播种过小麦种子的土壤,进行小麦纹枯病的防治试验。室内外盆栽试验结果表明,对小麦纹枯病有明显的防治效果。室内的相对防治效果为61.0%~90.1%,室外的防治效果为60.8%~61.3%。不同的非致病丝核菌株防治效果不同。过氧化物酶同功酶的测定结果表明,接种非致病丝核菌后小麦过氧化物酶同功酶增加1条酶带。
岳红宾
王守正
袁红霞
李洪连
关键词:
小麦
纹枯病
河南丝核菌分组和致病性研究
被引量:16
1997年
从小麦、玉米、水稻和土壤中共分离出38个丝核菌株,其中有双核菌株22个,多核菌株16个,经与标准菌株配合测定,可划分为9个融合组,有2个菌株待定。这9个融合组是AG-D组11个,AG-1-1A组6个,AG-Ba组5个,AG-E组5个;AG-4组3个,AG-5组2个;AG-6组2个,AG-A组1个,AG-1-7C组1个。小麦上的多为AG-D组,玉米、水稻上的为AG-1-1A组,土壤中的较复杂。小麦上的分离株对小麦的致病性一般较强,有的致病力弱和无致病力。玉米、水稻上的分离株对小麦没有致病力,土壤中的分离株致病力差异很大,对小麦的致病力有明显差异,以AG-D组致病力最强。同一融合组内菌株之间一般差异不显著,所有分离株与强致病菌株WR3之间无拮抗作用。丝核菌酯酶同功酶测定结果说明,12个标准融合组菌株各有自己独特的酶谱;小麦上AG-D组内的11个菌株的酶谱基本一致。
岳红宾
王守正
袁红霞
李洪连
关键词:
丝核菌
酯酶同功酶
小麦种子内生真菌区系分析
被引量:15
1996年
从小麦种子的形成初期、乳熟期和腊熟期各取900粒种子,分别分离鉴定出9种、12种和10种内生真菌。随着小麦种子逐渐发育成熟,种子内部带菌率由7.2%提高到65%,种子内生真菌的种类、数量和优势种都发生了变化。种子形成初期的优势种是Cladosporiumherbarum和Alternariaalternata;乳熟期的优势种是Alternariaalternata;腊熟期的优势种是Fusariumoxysporum,F.
岳红宾
王守正
袁红霞
李洪连
关键词:
小麦
种子
全选
清除
导出
共1页
<
1
>
聚类工具
0
执行
隐藏
清空
用户登录
用户反馈
标题:
*标题长度不超过50
邮箱:
*
反馈意见:
反馈意见字数长度不超过255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