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师永民

作品数:150 被引量:783H指数:17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化学工程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05篇期刊文章
  • 23篇专利
  • 21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63篇天文地球
  • 59篇石油与天然气...
  • 9篇化学工程
  • 3篇经济管理
  • 2篇电子电信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理学

主题

  • 46篇盆地
  • 46篇储层
  • 32篇油气
  • 22篇鄂尔多斯盆地
  • 20篇气藏
  • 18篇砂岩
  • 17篇低渗
  • 17篇油气藏
  • 16篇油藏
  • 15篇地质
  • 15篇压裂
  • 14篇致密砂岩
  • 12篇储集
  • 11篇低渗透
  • 11篇孔隙
  • 11篇测井
  • 10篇砂岩储层
  • 9篇岩体
  • 9篇油田
  • 8篇致密砂岩储层

机构

  • 131篇北京大学
  • 33篇中国石油天然...
  • 18篇中国地质大学...
  • 14篇中国石油
  • 10篇陕西科技大学
  • 8篇中国石油天然...
  • 7篇中国科学院力...
  • 6篇中国石油大学...
  • 6篇西北地质研究...
  • 6篇华巍博大北京...
  • 4篇兰州大学
  • 4篇中国地质科学...
  • 4篇中国石油吐哈...
  • 3篇西南石油学院
  • 3篇中国石油勘探...
  • 3篇中国石油天然...
  • 2篇成都理工大学
  • 2篇东北石油大学
  • 2篇大庆油田有限...
  • 2篇中国石油化工...

作者

  • 150篇师永民
  • 31篇柴智
  • 31篇秦小双
  • 30篇李晓敏
  • 29篇吴文娟
  • 28篇吴洛菲
  • 27篇张玉广
  • 26篇郭馨蔚
  • 26篇方媛媛
  • 25篇熊文涛
  • 25篇徐蕾
  • 25篇师锋
  • 24篇王磊
  • 21篇师翔
  • 13篇张志强
  • 13篇王磊
  • 11篇师俊峰
  • 9篇刘乐
  • 8篇肖荣阁
  • 7篇寇彧

传媒

  • 25篇北京大学学报...
  • 8篇应用化工
  • 6篇资源与产业
  • 5篇地学前缘
  • 5篇天然气地球科...
  • 4篇沉积学报
  • 4篇岩石学报
  • 4篇油气地质与采...
  • 4篇科学技术与工...
  • 3篇天然气工业
  • 3篇新疆石油地质
  • 3篇当代化工研究
  • 3篇第五届中国石...
  • 2篇大庆石油地质...
  • 2篇石油与天然气...
  • 2篇西部探矿工程
  • 2篇特种油气藏
  • 2篇内蒙古石油化...
  • 2篇新疆石油天然...
  • 2篇地球科学

年份

  • 1篇2024
  • 6篇2023
  • 2篇2022
  • 7篇2021
  • 6篇2020
  • 4篇2019
  • 10篇2018
  • 7篇2017
  • 16篇2016
  • 12篇2015
  • 7篇2014
  • 21篇2013
  • 5篇2012
  • 3篇2011
  • 6篇2010
  • 7篇2009
  • 6篇2008
  • 1篇2007
  • 3篇2006
  • 6篇2005
15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动静态岩石力学参数校正方法及装置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动静态岩石力学参数校正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包括:测量油气藏的岩石力学参数;统计所述油气藏的岩体力学性质影响参数;获取所述油气藏的岩石力学参数及岩体力学性质影响参数的关联关系;依据所述岩石力学参数,以及,油...
师永民张玉广王磊吴文娟柴智秦小双师锋李晓敏郭馨蔚吴洛菲熊文涛徐蕾师春爱方媛媛师翔
文献传递
油田开发中后期岩相单元的细分研究被引量:31
2002年
油田开发中后期建立在原小层对比和沉积微相基础上的储层地质模型已不能适应调整挖潜和剩余油分布研究的要求 ,需要在小层划分的基础上 ,进一步细分到岩相单元。本文以大庆长垣南部葡北油田葡I组油层为例提出岩相单元的概念 ,通过现代沉积研究论证岩相单元细分的可行性 ,结合密井网测井曲线分析旋回性、隔夹层分布的稳定性及目前经济技术和采油工艺等 ,探讨细分单元的基本原则。
撒利明王天琦师永民鲁明春杜文博
关键词:油田开发剩余油沉积微相测井曲线采油工艺
青海湖西岸风成沙丘特征及成因被引量:34
2000年
沙漠化是青海湖周围生态环境恶化中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 ,尤其湖西岸沙丘是近十多年来才形成的风沙堆积 ,并逐年扩大 ,已成为青海湖区第二大风沙堆积区。通过对青海湖西岸沙丘的分布、形态、物源及粒度特征的分析 ,对其形成进行了研究 ,并对布哈河三角洲的形成发育与沙漠化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初步探讨。认为河流的自然摆动和截直造成了该三角洲东北缘的停止发育 ,加之气候的持续干旱和严重的鼠害 ,是导致研究区土地沙化。
宋春晖方小敏师永民王新民
关键词:风成沙丘干旱气候
非常规油气藏水平井全缝长压裂参数模拟的方法及装置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非常规油气藏水平井全缝长压裂参数模拟的方法和装置,所述方法包括:确定非常规油气藏水平井段目标区域;获取所述目标区域的三维地震叠前道集数据并进行弹性参数反演,获得三维空间弹性参数数据体,包括:岩体泊松比和杨...
师永民张玉广王磊吴文娟柴智秦小双师锋李晓敏郭馨蔚吴洛菲熊文涛徐蕾师春爱方媛媛师翔
文献传递
吉木萨尔陆相页岩油微观赋存类型
2023年
为了更好地认识页岩油微观赋存状态及类型,避免实验过程中水钻取样对原油分布的影响,选取吉木萨尔页岩典型含油岩芯,采用全程液氮钻、切、磨制样工序,通过全能谱扫描电子显微镜、二次电子成像及背散射相结合的技术手段,获得微观储层矿物类型和结构、储集空间类型、形貌以及C,O,Si,Al,Ca,K,Na,Mg等元素在微、纳米尺度的分布。依据去除矿物因素后的C元素含量分布,判别原油在微、纳米空间尺度的富集程度。结合矿物岩石组构和储集空间形貌,对微、纳米尺度页岩油原油的赋存状态及分布类型进行直观的定量表征,并基于C元素含量推测微观含油饱和度的相对变化。针对原油与孔喉的配置关系,进行储层微观孔喉结构与原油赋存状态的表征,明确原油赋存类型。总结出研究区4种微观原油赋存类型:白云质溶蚀微米级大孔道中的可动油、砂质粒间微纳米级孔中可动油、砂质粒间孔喉壁吸附的半束缚状态的油膜以及自生黏土矿物晶间孔内束缚油。
丁振华师翔宋平师巍锋张记刚李绪涛师永民李炜
关键词:准噶尔盆地页岩油
中国及邻区盆地火成岩地质图的编制(1∶300万)
中国及邻区发育有通贝斯、德干高原、四川峨眉山和隐伏在塔里木盆地内部的大火成岩省,褶皱造山带火成岩的时代、产状更是丰富多彩,尤其是隐伏在含油气盆地内的火成岩迄今为止发现了数十亿吨当量探明油气,形成了鲜明的东亚构造岩浆体系面...
师永民梁帅王磊李晓敏
关键词:油气勘探火成岩地质构造地图编制
非常规储层孔隙结构表征技术及进展被引量:33
2019年
非常规储层的复杂孔隙结构是影响储层物性和油气储集的重要因素。目前用于非常规储层孔隙结构表征的方法多种多样,但各种表征技术的原理和适用范围存在较大差异。从定性和定量2方面对目前非常规储层孔隙结构的主要表征技术展开调研,针对扫描电镜等二维图像扫描技术、微纳米CT等三维重构技术、氮气吸附等间接定量表征技术以及目前研究较多的全孔径联合表征技术的研究进展及主要应用进行总结,厘清不同表征技术在原理、对象和精度上的适用情况,形成针对不同孔隙尺度的表征技术体系,基本满足非常规储层评价需求。但目前非常规储层孔隙结构表征技术在精度与尺度兼顾、联合表征算法解释等方面仍需进一步探索。
汪贺师永民徐大卫陈旋李拉毛才旦
关键词:孔隙结构
超低渗油气藏非对称压裂数值模拟理论及应用被引量:7
2012年
以鄂尔多斯盆地某采油区延长组的长6油层组为例,利用测井资料开展地质建模、三维岩石力学场和三维应力场研究,获得井筒以外空间任一点与压裂密切相关参数的非均质网格节点数值模型。依据岩石破裂准则定量模拟计算出压裂缝的实际展布形态,建立非对称裂缝空间分布模型,包括缝高、缝长、缝宽和裂缝的走向。结合生产动态资料,开展剩余油分布研究,提出单井重复压裂措施方案。经过现场实施,日增产原油4吨左右,效果显著。
吴文娟师永民王小军刘洪涛秦小双王磊柴智李晓敏
关键词:水力压裂鄂尔多斯盆地
油田开发中后期精细岩相单元对比——以克拉玛依油田五2西克下组为例被引量:8
2005年
岩相单元是比小层更细、更能体现油藏地质特征的单油砂体。通过对岩相单元的细分与对比,可以满足油田开发中后期挖掘剩余油潜力的需要。以克拉玛依油田五2西克下组为例,遵循等时对比的原则,利用电测、岩心资料,以标准井为基础,作连井拉平沉积剖面图,从标志层、沉积旋回、沉积微相、砂体(油层)连通关系等方面进行对比,完成了区块的对比及统层。认为五2西克下组S7层属扇三角洲沉积,主力油层为S47;该层北部砂体厚度大,分布面积较广,连通性好,向南向西则逐渐变薄,面积变小,连通性变差,横向变化大,分布零散。
苏维强张廷山胡新平师永民黄世伟董同武姜照勇
关键词:油田开发中后期克下组
应用定量颗粒荧光技术分析红河油田延长组油气输导机制及运聚规律被引量:3
2018年
鄂尔多斯盆地西南缘红河油田延长组油气运聚规律不明确,制约了进一步的油气勘探。综合地质、气测录井、测井数据以及定量颗粒荧光技术分析结果,推导出在致密砂岩条件下油气沿断裂向下输导的压力衰降梯度模型,进而对红河油田延长组油气输导机制进行研究,剖析油气运聚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油气沿断层向下输导的压力衰降梯度为(0.028±0.01) MPa/m,沿裂缝向下输导的压力衰降梯度约为0.24 MPa/m;油气先沿裂缝垂向输导、再沿断层垂向输导的运移接力的压力衰降梯度为0.14~0.18 MPa/m。在早白垩世晚期,研究区油气主要来自长7段主力烃源岩,在异常高压的驱动下,沿断层破裂带及裂缝垂向运移至长8段,并在长8段输导层中进行短距离、小范围、树枝状的侧向运移,至有效区域聚集成藏。红河油田长8段有利勘探目标为断裂系统开启与输导层发育叠合区、储层物性"甜点"区域的岩性圈闭及局部良好侧向封堵条件的岩性-构造圈闭、超压带剩余地层压力低值区与相对低势区的叠合区域。
贾京坤王梓媛尹伟潘懋师永民佟颖黄胜玉
关键词:延长组鄂尔多斯盆地
共15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