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年娣

作品数:12 被引量:36H指数:4
供职机构:蚌埠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安徽省教育厅重点项目安徽省卫生厅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 2篇文化科学

主题

  • 4篇免疫
  • 2篇性疾病
  • 2篇血清
  • 2篇神经炎
  • 2篇实验性自身免...
  • 2篇实验性自身免...
  • 2篇肿瘤
  • 2篇自身免疫
  • 2篇自身免疫性
  • 2篇自身免疫性疾...
  • 2篇细胞
  • 2篇免疫性
  • 2篇免疫性疾病
  • 2篇混合式
  • 2篇混合式教学
  • 2篇教学
  • 1篇导向教育
  • 1篇血清IGA
  • 1篇血清可溶性
  • 1篇血清可溶性F...

机构

  • 11篇蚌埠医学院
  • 6篇蚌埠医学院第...
  • 2篇蚌埠医学院第...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复旦大学

作者

  • 12篇年娣
  • 5篇时鹏
  • 3篇孙俊杰
  • 3篇孙俊杰
  • 2篇时鹏
  • 1篇许迅辉
  • 1篇李玉云
  • 1篇任丽
  • 1篇谢静
  • 1篇马博
  • 1篇谢群
  • 1篇钱卫东
  • 1篇屈洪党
  • 1篇韩君伟
  • 1篇许力
  • 1篇于东红
  • 1篇王春
  • 1篇王萍
  • 1篇郝晓娜
  • 1篇张楠

传媒

  • 3篇检验医学与临...
  • 2篇蚌埠医学院学...
  • 2篇赣南医学院学...
  • 2篇国际神经病学...
  • 1篇山东医药
  • 1篇国际病理科学...
  • 1篇心血管外科杂...

年份

  • 1篇2023
  • 4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09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小儿胰母细胞瘤1例报道及文献复习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探讨胰母细胞瘤(pancreatoblastoma,PB)的病理学特征及其鉴别诊断。方法:对1例小儿胰母细胞瘤组织进行光镜和免疫组化标记,观察其病理形态特点,分析其鉴别诊断要点。结果:PB主要由上皮细胞构成。上皮细胞为比较一致的多角形细胞,形成腺泡状、巢状及片状。抗胰糜蛋白酶细胞角蛋白广谱阳性、癌胚抗原阴性、铬粒蛋白A阴性、突触蛋白阴性、甲胎蛋白局灶阳性及CD56阴性。结论:虽然PB是一种罕见的胰腺外分泌恶性肿瘤,但在儿童胰腺肿瘤中最常见。鳞状上皮岛为其组织学特征性改变,在诊断中应与其他胰腺肿瘤鉴别。
年娣王萍于东红谢群
关键词:胰腺肿瘤胰母细胞瘤儿童住院
^(99)Tc^m-黄体生成素释放激素在荷人乳腺癌裸鼠体内的生物学分布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研究99Tcm-黄体生成素释放激素(99Tcm-LHRH)在荷人乳腺癌裸鼠体内的生物学分布,探讨LHRH用于肿瘤诊断和靶向治疗的价值。方法:直接标记法99Tcm标记LHRH;25只荷瘤鼠随机分成5组,每组5只;荷人乳腺癌SK-BR3裸鼠尾静脉注射99Tcm-LHRH后断头处死小鼠,测定99Tcm-LHRH在各组荷瘤鼠体内的放射性分布,计算每克组织放射性占总注入放射性的百分比。结果:99Tcm-LHRH放化纯度>95%,标志物稳定性好。荷瘤鼠注入99Tcm-LHRH后4 h,肿瘤/血液及肿瘤/肌肉的比值分别为12.89±1.67、36.81±5.64,99Tcm-LHRH主要分布于肿瘤、肝脏、血液,脑、肌肉等组织中放射性分布极低。结论:99Tcm-LHRH高特异地与人乳腺癌细胞结合,在乳腺癌显像和靶向治疗中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年娣孙俊杰时鹏
关键词:黄体生成素释放激素荷瘤裸鼠生物学分布
维生素D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7
2021年
维生素D属于类固醇类激素,主要包括维生素D_(2)(麦角骨化醇)和维生素D_(3)(胆骨化醇)[1]。前者主要来源于植物,后者主要来源于动物,极少量来源于食物。维生素D主要由皮肤中的7-脱氢胆固醇经紫外线照射后被皮肤吸收(受纬度、季节、生活方式等影响),在肝脏由25-羟化酶、在肾脏由1α-羟化酶2次羟化后生成活性维生素D_(3),与转运蛋白结合,在血液中向全身器官转运。
张楠时鹏年娣
关键词:维生素D自身免疫性疾病
1.25(OH)2D3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神经炎的治疗作用研究被引量:4
2020年
目的:探讨1.25(OH)2D 3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神经炎(Experimental autoimmune neuritis,EAN)的治疗作用。方法:采用人工合成P0180-199肽段与完全弗氏佐剂混合免疫Lewis大鼠建立EAN模型,采用1.25(OH)2D 3灌胃处理,测大鼠体重,观察发病情况并进行行为学评分,HE染色观察坐骨神经炎细胞浸润情况,电镜检测坐骨神经脱髓鞘改变。RT-PCR和ELISA法检测大鼠白介素17(IL-17)、白介素10(IL-10)、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干扰素(IFN-γ)RORrt、FoxP3的表达变化。结果:1.25(OH)2D 3干预可减轻EAN大鼠体重丢失情况、降低行为学评分,减少坐骨神经炎细胞浸润和减轻脱髓鞘,IL-17、IFN-γ、RORrt表达降低、IL-10、TGF-β和FoxP3表达增加。结论:1.25(OH)2D 3可改善EAN大鼠临床症状,机制可能与影响T细胞的数量和功能进而抑制促炎性因子表达有关,有望为格林巴利综合征的治疗提供新策略。
年娣李卓含孙俊杰时鹏
关键词:实验性自身免疫性神经炎炎症相关因子T淋巴细胞
帕金森病患者血清可溶性Fas和可溶性Fas配体水平观察
2014年
目的观察血清中细胞凋亡蛋白可溶性Fas(sFas)与可溶性Fas配体(sFasL)的水平及其动态变化是否参与帕金森病(PD)的发生,探索PD可能的发病机制。方法60例帕金森病患者(男性34例,女性26例)为研究组,30例健康体检者(男性16例,女性14例)为对照组。用酶联免疫分析法检测两组血清sFas/sFasI水平,比较两组之间sFas/sFasI浓度的差异。结果PD组Hoehn-Yahr分级1-5级血清sFas/sFasI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值均<0.05)。PD组UPDRS评分轻度、中度和重度血清sFas/sFasL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值均<0.05)。PD患者血清sFas/sFasI水平呈正相关性(r=0.801;P=0.01)。结论血清sFas/sFasL的水平与PD病情严重程度有关,血清sFas/sFasL水平与PD的发病有一定的关系。
时鹏年娣屈洪党李强钱卫东谢静许力王春马博
关键词:帕金森抗原CD95
混合式教学在核医学教学中的应用
2020年
目的分析混合式教学在核医学教学中的价值。方法选择我校2014级100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教学方式的差异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其中对照组学生共50例,使用传统教学方式教学,研究组学生共50例,使用混合式教学模式教学。研究结束后,分析两组的考试成绩。结果研究组学生的理论成绩高于对照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混合式教学模式用于核医学中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使其知识掌握更为全面,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值得推广。
年娣孙俊杰李玉云
关键词:混合式教学核医学
神经超声联合神经磁共振成像在周围神经病诊断及治疗中的意义
2023年
周围神经病是由不同病因引起周围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损害的疾病的总称,可累及感觉、运动及自主神经,致残率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早期的诊断及治疗对改善其预后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周围神经病的诊断主要依据病史、临床体征、实验室检验及肌电图检查等,其中,实验室检验及肌电图检查在周围神经病的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但由于检查结果常常具有滞后性和易受外界因素干扰而无法协助早期诊断及治疗。随着影像学的发展,神经超声及神经磁共振成像在周围神经病的诊治过程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有可能成为周围神经病的常规临床诊断及评估疗效的一种无创、可重复、直观有效的新方法。
武心语时鹏高远杨慧李煜年娣
关键词:周围神经病
1,25(OH)_(2)D_(3)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神经炎大鼠肠道菌群的影响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16S rDNA高通量测序观察1,25(OH)_(2)D_(3)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神经炎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采用人工合成P0180-199肽段与完全弗氏佐剂混合免疫Lewis大鼠建立EAN模型,1,25(OH)_(2)D_(3)末次灌胃后无菌收集粪便,采用Illumina Miseq PE300型高通量测序仪检测肠道菌群16S rDNA V3-V4可变区,分析肠道菌群结构和丰度变化。结果:1,25(OH)2D3干预可调节EAN大鼠肠道菌群Alpha、Beta多样性,提高菌群丰度、多样性指数。EAN大鼠粪便Verrucomicrobiaceae、Enterobacteriaceae显著增加,Lachnospiraceae、Ruminococcaceae显著减少,均在1,25(OH)_(2)D_(3)干预后回调。结论:1,25(OH)_(2)D_(3)对EAN大鼠肠道菌群有调节作用,肠道微生态的变化可能用于解释EAN的发病机制。
年娣孙俊杰李卓含张楠江冉冉时鹏
关键词:实验性自身免疫性神经炎肠道微生物
IL-17在神经系统自身免疫性疾病中作用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21年
神经系统自身免疫性疾病是自身免疫细胞、免疫分子等自身的免疫性物质异常表达,攻击神经系统导致自身组织损害的一类炎性疾病。临床表现兼具免疫性疾病的复杂性和神经系统疾病的高致死性和致残性等特点。由于病因不明,缺乏特异性治疗方案,预后和转归普遍不理想。白细胞介素-17(IL-17)由CD4+T细胞分泌产生,在机体内参与多种疾病的炎性调控。适量IL-17在体内发挥免疫防御作用,但IL-17过度分泌和表达会促进IL-6等更多炎症因子分泌,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IL-22、CCR6等多种炎性细胞因子、趋化因子协同扩大炎症效应,造成炎性细胞聚集和严重组织结构破坏。当IL-17、IL-22、TNF-α等炎性因子作用于神经系统时,可致患者产生认知和运动神经功能障碍等全身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和生命健康。
李卓含时鹏年娣
关键词:自身免疫性疾病白细胞介素-17神经系统
Mimecan基因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09年
Mimecan属亮氨酸富集蛋白家族(small leucine-rich proteoglycan,SLRP),有3种亚型:osteoglycin,keratan sulfate glycoprotein和mimecan,在人类的多种组织中表达,具有重要的生理病理功能。Mimecan在胶原纤维的生成、细胞生长、分化和迁移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与纤维化疾病和骨疾病关系密切。此外,mimecan在结直肠肿瘤、垂体瘤和肝癌等恶性肿瘤中的表达与正常组织不同,提示其可能与这些肿瘤的发生有关。
年娣王萍
关键词:肿瘤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