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云霞

作品数:16 被引量:26H指数:4
供职机构:漯河市第三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麻醉
  • 6篇芬太尼
  • 5篇手术
  • 4篇镇痛
  • 4篇术后
  • 2篇腰麻
  • 2篇硬外
  • 2篇瑞芬太尼
  • 2篇神经阻滞
  • 2篇手术麻醉
  • 2篇全麻
  • 2篇椎管
  • 2篇小儿
  • 2篇罗哌卡因
  • 2篇静脉
  • 2篇病人
  • 2篇插管
  • 1篇胆囊
  • 1篇胆囊切除
  • 1篇胆囊切除术

机构

  • 16篇漯河市第三人...

作者

  • 16篇张云霞
  • 6篇吕清香
  • 5篇王敬秋
  • 2篇李亚蕊
  • 2篇娄远
  • 2篇高莲红
  • 1篇赵珂
  • 1篇高连红
  • 1篇胡银柱
  • 1篇包少丽
  • 1篇杨文华

传媒

  • 5篇河南外科学杂...
  • 3篇中国煤炭工业...
  • 3篇中国实用医刊
  • 2篇临床医学
  • 2篇中国误诊学杂...
  • 1篇中国乡村医药

年份

  • 1篇2014
  • 5篇2012
  • 3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4
  • 2篇2003
  • 1篇2001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小剂量氯胺酮有效预防瑞芬太尼麻醉术后痛觉过敏被引量:3
2010年
王敬秋张云霞
关键词:氯胺酮瑞芬太尼痛觉过敏
胆囊切除术后舒芬太尼患者自控-靶控镇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评价胆囊切除术舒芬太尼患者自控-靶控(PCA—TCI)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择期胆囊切除患者72例,ASAI或Ⅱ级,年龄21~60岁,体重45~72k,术毕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评价病疼程度,随机分为三组(n=24),I组VSA评分=0时进行PCA—TCI。初始血浆靶浓度为0.08μg;Ⅱ组VSA评分≥2分时进行PCA—TCI,初始血浆浓度为0.08μg/L;m组VAS评分≥2分时进行PCA—TCI,初始血浆靶浓度为0.1μg/L;PCA锁定时间为6min。于PCA—TCI启动前即刻(T0)和启动后1h(T1)、2h(T2)、4h(T3)、8h(T)、16h(T5)和24h(T0)时,记录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脉博血氧饱和度(SpO2)、呼吸频率(RR)、VAS评分和脑电双频谱指数(BIS)。于T1-6时记录总按后次数(D1),和有效按压次数(D2)。记录术后24h内舒芬太尼用量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各组各时点HR、MAR、RR和SpO2均在正常范围内,BIS均大于85,组内和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和T0时比较,I组T16时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Ⅱ组和Ⅲ组T1-6时VAS评分降低(P〈0.05)。与I组比较,Ⅱ组T0-2时和Ⅲ组T0-1时VSA评分升高,Ⅱ组术后0~2h时和Ⅲ组术后0~1h时D1和D2升高,Ⅱ组和Ⅲ组术后24h内舒芬太尼用量升高(P〈0.05)。各组患者术后均未见心动过速、心动过缓、低血压、呼吸抑制和镇静过度等的发生。结论胆囊切除术后舒芬太尼PCA—TCI是安全有效的,在术后疼痛尚未出现时进行PCA—TCI。且初始血浆靶浓度为0.08μg/L的镇痛效果更好。
张云霞王敬秋吕清香
关键词:舒芬太尼镇痛药物释放系统胆囊切除术
硬外加全麻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应用
2001年
平稳的麻醉及控制性降压是确保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成功的关键。我院以硬膜外阻滞加气管插管静脉全麻的方法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总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32例ASAⅠ-Ⅱ级择期手术病人,男14例,女18例,平均年龄36.5±8.2岁,体重58±9.2kg。
张云霞高连红王静秋
关键词:硬膜外阻滞控制性降压静脉全麻择期手术病人普鲁卡因硬外
环甲膜穿刺与喉麻管气管内注药预防全麻插管反应的对比观察被引量:4
2006年
张云霞
椎管麻醉下靶控输注咪唑安定的临床观察
2012年
目的探讨在腰-硬联合麻醉下用脑电双频指数(BIS)监测靶控输注(TCI)咪唑安定清醒镇静时,咪唑安定适宜的目标血药浓度。方法选择45例腰-硬麻醉下行妇科手术患者,年龄40~60岁,ASAⅠ或Ⅱ级,随机均分为A、B、C三组。A、B、C组咪唑安定血浆靶控浓度分别为30,40,50ng/ml。记录患者TCI咪唑安定30min时BIS,同时记录咪唑安定不同血浆靶控浓度下警觉/镇静评分(OAA/S)。维持术中BP、HR、SpO2至满意水平,记录术中、术后的感受情况、遗忘程度、麻醉的满意程度。结果 A组患者术中BIS为89.5,OAA/S 4~5分。B组患者术中BIS为76.5,OAA/S 3分。C组患者术中BIS为68,OAA/S 1~2分。结论腰-硬联合麻醉下手术患者咪唑安定以40ng/ml血浆靶控输注BIS在73~80,OAA/S 3分,术中镇静及顺行性遗忘效果好,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小,但应注意阻滞效果不完善时患者容易极度躁动。
张云霞赵珂娄远
关键词:椎管麻醉咪唑安定靶控输注血药浓度
术前应用曲马多对其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被引量:2
2011年
应用曲马多进行术后镇痛效果确切,不抑制呼吸,对心血管系统功能影响小,且成瘾性及耐受性低。本研究选择手术不同阶段给予曲马多,观察其对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ASA I或Ⅱ级的妇科手术患者30例,年龄18~65岁,体重45~70 kg,所有患者随机均分为A、B两组。本研究开始前4周内未服用其他药物,哺乳及妊娠妇女也排除在外。
张云霞王敬秋
关键词:术后镇痛效果术前应用曲马多心血管系统功能妊娠妇女成瘾性
罗哌卡因在高龄患者下肢骨折手术中的应用被引量:6
2012年
目的探讨低浓度罗哌卡因在高龄患者下肢骨折手术的疗效。方法47例高龄患者根据手术方式分为两组,股骨头置换术组(Ⅰ组,35例)和动力髋螺钉系统术组(DHS)(Ⅱ组,12例),在神经刺激器定位下行腰丛-坐骨神经联合阻滞,腰丛阻滞注射0.3%罗哌卡因25-30ml,坐骨神经阻滞注射0.3%罗哌卡因15—30ml。结果97%的患者阻滞效果完善,Ⅰ组患者需喉罩辅助,Ⅱ组患者单纯应用神经阻滞即可满足手术要求;手术开始时Ⅰ组患者的心率增快,收缩压及舒张压明显下降(P〈0.05),手术开始后5min仍下降明显(P〈0.05),而Ⅱ组患者手术前后心率及血压无明显变化;术中、术后未见不良反应。结论低浓度罗哌卡因腰丛-坐骨神经联合阻滞适合于高龄老年患者骨股上段骨折手术。
张云霞胡银柱
关键词:低浓度罗哌卡因神经阻滞高龄下肢骨折
悬雍垂腭咽成型术清醒经鼻气管插管的观察
2012年
目的观察悬雍垂腭咽成型术(UPPP)清醒经鼻气管插管时不同镇静镇痛给药模式之间的差别,探讨最佳镇静镇痛给药模式。方法 45例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患者择期行悬雍垂腭咽成型术。依不同给药模式随机分成Ⅰ、Ⅱ、Ⅲ组。患者入室给予咪唑安定0.02mg/kg,依分组Ⅰ组给予雷米芬太尼0.4μg/kg;Ⅱ组自控给予雷米芬太尼,负荷量0.25μg/kg,输注速度0.025μg/(kg.min),单次冲击量0.25μg/kg,锁定时间2min;Ⅲ组靶控输注雷米芬太尼血浆靶浓度2ng/ml。记录插管过程MAP、HP、SpO2、听觉诱发电位指数(AEPi)、警觉/镇静评分(OAA/S)、雷米芬太尼用量、麻醉科医生对镇静镇满意评分、术后患者满意度评分和插管过程知晓情况。结果Ⅰ组T2、T3时MAP、HP明显高于T0(P<0.05),AEPi明显高于Ⅱ、Ⅲ组(P<0.05或P<0.01)。Ⅲ组有2例患者过度镇静,雷米芬太尼用量Ⅱ组明显少于Ⅰ组和Ⅲ组(P<0.05),Ⅱ、Ⅲ组麻醉医生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Ⅰ组(P<0.05),三组患者满意度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无插管过程记忆。结论患者自控或麻醉医生靶控给予雷米芬太尼更加合适UPPP清醒经鼻气管插管时镇静镇痛。
张云霞李亚蕊包少丽
关键词:腭咽成型术雷米芬太尼经鼻气管插管
160例分娩镇病的临床观察
2011年
产痛主要来源于分娩过程中子宫收缩和子宫颈扩张,由于麻醉医学的进展,目前产程中的麻醉镇痛可以在不影响产程进展的同时,最大程度地减轻产痛,成为人性化关爱的措施之一。由于麻醉镇痛为有创性,故要求严格掌握适应证和禁忌证,同时要求麻醉科和产科等相关科室的密切合作,
张云霞吕清香李亚蕊
关键词:分娩产痛麻醉镇痛罗哌卡因
异丙酚辅芬太尼用于人流术的临床观察
2004年
我院自2002年对异丙酚辅芬太尼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术后患者进行了临床观察,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吕清香张云霞高莲红
关键词:异丙酚芬太尼人工流产麻醉药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