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利华
- 作品数:4 被引量:29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更多>>
- 藉由SCI的中国学术研究能量之国际比较被引量:3
- 2004年
- 学术研究能量一般包括研究能力和影响力两个方面。本文藉由SCI指标体系获得一系列重要的科学指标,对中国学术研究能量的一些重要指标进行了定量化的国际比较研究,从而发现了一些重要的发展趋势,客观衡量了中国的学术研究能量。在此基础上,进而对提高中国的基础科学研究水平的科技政策问题提出可供讨论的意见。
- 张利华
- 关于科学院院士增选制度的剖析被引量:7
- 2006年
- 本文通过对一些典型国家科学院院士增选制度的剖析,将现有的院士增选制度分为三类,分别为:自治型、基本自治型和非自治型,并重点探讨了包括中国科学院在内的非自治型院士增选制度的种种弊端和恶化学术环境的发生机制,以及其存在的根源等。本文进一步提出自治是院士增选制度的发展趋势,院士团体是自治型院士增选制度的主体,在中国科学院推行自治型的院士增选制度,除了院士团体要做出适应社会走向成熟、自治的积极选择,政府是其最初的推动力。
- 张利华王义超
- 关键词:院士增选社会自治
- 科技人才的任用和评价中的科学道德问题被引量:16
- 2004年
- 在科学道德建设中,人才的任用、评价中的道德问题已成为最引人关注和非常重要的问题之一,它直接关系到我国科研实力和水平的提高。本文仅涉及科技人才任用和评价中产生的科学道德问题,从制度安排、科研主体、科技管理三个层面进行分析研究。 事实上,科技人才任用与评价中出现的许多问题都不是单纯违背科学道德的问题,更多涉及到制度的安排和实施所导致的后果。因此,一方面,要对科技人员和即将走上科研岗位的学生进行科研诚信①教育,另外,建立一种国际通行的监督机制、约束机制、惩戒机制是有效的防范手段之一。
- 张利华
- 关键词:科学道德科学诚信人才任用法律体系科学伦理
- 一些国家科学院学部设置和学科划分的比较——兼论医学、数学和交叉学科在科学院组织中的地位被引量:3
- 2006年
- 考察世界一些科学院组织,其学部设置与学科划分的发展历程,本质上是在科学界内生的,只是在科学院组织发展初期,科学正处在非常稚嫩的阶段,不足以与宗教等力量抗衡,因此需要借助皇室的力量,才能获得科学相对独立的发展空间。在科学院组织的发展壮大过程中,促进学术交流始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此,科学院组织必须保持符合科学前沿发展趋势的学科划分和学部设置,但往往受限于本国的科学发展阶段和发展水平,由于它的内生特点,难以行政手段干预奏效。在一些科学的欠发达国家,她的科学院组织往往会忽视新兴的学科和新兴的科学发展趋势,这是由于她的科学系统整体发展水平是处在跟进先进国家的状态,缺乏自主的创新,难以开拓新的科学前沿。因此,科学院组织的学科划分和学部设置永远是动态的,随着科学前沿的发展而变化,也永远与她所处的科学发展水平和环境相关。
- 张利华李宏申倚敏
- 关键词:学科划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