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宁

作品数:9 被引量:61H指数:4
供职机构:茂名市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护理
  • 2篇手术
  • 2篇术前
  • 2篇显像
  • 2篇麻醉
  • 2篇护理技术
  • 2篇护理配合
  • 1篇动脉
  • 1篇动脉成像
  • 1篇断伤
  • 1篇心病
  • 1篇眼部
  • 1篇眼部手术
  • 1篇音乐
  • 1篇再植
  • 1篇再植术
  • 1篇症状
  • 1篇食管
  • 1篇食管癌
  • 1篇食管癌患者

机构

  • 9篇茂名市人民医...

作者

  • 9篇张宁
  • 3篇黄敏
  • 2篇莫慧
  • 1篇贺双奇
  • 1篇余东
  • 1篇吴显荣
  • 1篇林世磅
  • 1篇叶益汉
  • 1篇蔡勇

传媒

  • 3篇现代医院
  • 1篇河北医学
  • 1篇南方护理学报
  • 1篇卫生职业教育
  • 1篇影像技术
  • 1篇中国卫生标准...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2篇2023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07
  • 3篇2005
  • 1篇2004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全身骨显像联合常规核磁共振成像对前列腺癌骨转移瘤的临床价值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分析全身骨显像联合常规核磁共振成像对前列腺癌骨转移瘤的临床价值。方法:筛选我院2021年6月-2022年12月临床和实验室检查证实(原发肿瘤均经病理证实)的前列腺癌病例100例进行全身骨显像、常规核磁共振成像常规检查,记录两种检查图像中骨异常显像灶的数量及位置并逐一对比分析。以活检病理、综合多种影像学检查或随访至少3个月结果确定骨转移灶的存在及位置。对比分析全身骨显像常规核磁共振成像、全身骨显像联合常规核磁共振成像对前列腺癌骨转移瘤病变诊断的灵敏度、特异性、准确率、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结果:100例经病理诊断确诊45例骨转移瘤。对比不同检查方式诊断前列腺癌骨转移瘤效能,常规磁共振成像阳性预测值60.00%、阴性预测值70.00%、准确度65.00%、灵敏度66.67%、特异度63.64%,全身骨显像阳性预测值70.00%、阴性预测值80.00%、准确度75.00%、灵敏度76.09%、特异度72.72%,联合检查阴性预测值92.59%、准确度91.00%、灵敏度91.11%、特异度90.91%,均明显高于常规磁共振成像和全身骨显像(P<0.05),阳性预测值为82.00%,明显高于常规磁共振成像(P<0.05),与全身骨显像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检查诊断不同病灶分布,其中,骨盆91.30%、股骨87.50%、脊柱100.00%、胸骨66.67%、颅骨100.00%和肋骨100.00%,均优于全身骨显像和常规磁共振成像(P<0.05)。结论:全身骨显像联合常规核磁共振成像对前列腺癌骨转移瘤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可提高诊断效能,明确病灶分布详情,值得应用。
张宁
关键词:全身骨显像核磁共振成像前列腺癌骨转移瘤
微信平台辅助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在核医学规范化培训中的作用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探讨微信平台辅助以问题为导向(PBL)的教学方法在核医学规范化培训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6年8月我院核医学科轮转的50名规范化培训学员,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25)和对照组(n=25)。对照组采用PBL教学方法,观察组采用微信平台辅助PBL教学方法。比较两组培训前后的理论课考试成绩、操作课考试成绩,了解观察组学生对微信平台辅助PBL教学方法的认可度。结果培训前,两组理论课考试成绩和操作课考试成绩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培训后,观察组理论课考试成绩和操作课考试成绩明显升高,且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学生对微信平台辅助PBL教学方法的认可度较高,其平均认可度为81.60%。结论微信平台辅助PBL教学方法应用于核医学规范化培训,能显著提升学生专业成绩,并获得其高度认可。
莫慧张宁
关键词:PBL教学方法核医学
鼻窦内窥镜用于鼻眼相关手术的护理配合
2005年
目的探讨鼻窦内窥镜用于鼻眼相关手术的护理配合。方法就此类手术的术前准备、器械、药品准备,手术配合及术后注意事项进行总结。结果讨论了此类手术的护理配合要点,并提出一些值得借鉴的经验。结论指出鼻窦的窥镜下鼻眼相关外科手术的护理配合应做到规范化,条理化。
张宁黄敏
关键词:鼻窦内窥镜鼻部手术眼部手术护理配合护理技术
手术病人术前护理访视效果评价被引量:39
2004年
目的评估术前访视对消除或减轻手术对病人所致负性心理的效果。方法300例手术病人按疾病种类的不同用数字随机表分成访视组和未访视组各150例,于手术前日对病人自身疾病认知等情况进行调查,对访视组病人介绍疾病的诊断、治疗、麻醉、手术的基本情况,解答病人的疑难问题,做好解释、疏导工作。结果访视组的病人对自身疾病、麻醉、手术的认知高于未访视组;术前恐惧、焦虑紧张症状较未访视组减轻;经字2检验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05)。术前晚失眠人数少于未访视组,经字2检验有显著性差异P<0.05。基础血压与麻醉前血压、基础心率与麻醉前心率两组各自经t检验,访视组P>0.05,无显著性差异;未访视组P<0.01,有显著性差异。两组比较,经t检验,基础血压、心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麻醉前血压、心率有显著性差异,P<0.01,说明访视组血压、心率比未访视组平稳。结论通过访视能消除或减轻病人术前焦虑、恐惧、紧张不安心理,积极配合手术,使手术顺利进行。
贺双奇张宁吴显荣
关键词:手术病人术前访视
多指离断伤再植的临床研究
2007年
目的探索多指离断伤再植技术。方法对2000年5月~2004年11月11例27指多指离断伤再植采用气压止血带下不短缩骨骼,多指同步再植。再植次序为骨骼固定→屈指肌腱→伸指肌腱→指背静脉→指动脉→指神经。结果成活25指,失败2指。成功率达93.6%。再植一指用时45~60min;平均50.0min。结论改良的再植方法使手术简便,缩短再植时间,提高了多指离断伤再植成活率。
余东林世磅张宁
关键词:多指离断再植术显微外科
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分析与研究被引量:5
2018年
目的分析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对冠心病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2014年6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拟诊冠心病患者80例作为观察对象,80例患者分别进行超声检查与64排螺旋CT检查,观察两种检查方式的临床效果。结果临床检查确诊为冠心病的患者有80例,超声检查确诊为冠心病病症的患者有58例,螺旋CT检查确诊为冠心病的患者有76例,两种检查方式检出结果比较,数据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对冠心病检查,采取64排螺旋CT检查的临床效果显著,临床诊断准确度较高。
莫慧张宁蔡勇
关键词: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冠心病临床症状
背景音乐在局部阻滞麻醉手术中的应用被引量:4
2005年
目的:探讨在局部阻滞麻手术过程中播放背景音乐对病人心理活动的积极影响。方法:在给病人施行局麻手术时播放适合病人音乐,如小夜曲、轻音乐、民乐等,根据个人的喜好播放。结果:病人听到轻松、悦耳、熟悉的音乐后,心情愉悦,轻松地渡过手术关。结论:病人置身于旋律优美的环境中,术后普遍反映术中精神放松,心态平静、安祥。术中播放音乐,不需要专门人力投入,成本低,病人反应好。
张宁黄敏
关键词:背景音乐护理
气管内麻醉的护理配合被引量:6
2005年
目的总结气管内麻醉的护理经验。方法对气管内麻醉的麻醉前准备,气管插导管、插管后麻醉和苏醒拔管4方面配合进行探讨。结果讨论了此类麻醉的护理配合要点,指出护理配合的注意事项,使护理配合工作做到规范化,条理化。
张宁黄敏叶益汉
关键词:气管内麻醉护理配合护理技术病情观察
18F-FDG PETCT显像在食管癌患者术前分期诊断中的价值
2023年
分析18F-FDG PETCT显像在食管癌患者术前分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食管癌患者100例并分组,对照组进行传统诊断,观察组进行18F-FDG PETCT显像配合诊断,对比诊断准确性。结果 观察组诊断准确性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18F-FDG PETCT显像在食管癌患者术前分期诊断中可以提高诊断准确性。18F-FDG PET/CT显像是一种结合了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和计算机断层扫描的医学检查技术,用于评估组织的代谢活性和结构信息,特别适用于肿瘤检测和评估治疗效果。
张宁
关键词:18F-FDG食管癌术前分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