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宁

作品数:31 被引量:106H指数:6
供职机构:邯郸市中心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邯郸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7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9篇出血
  • 6篇亚低温
  • 6篇重型
  • 6篇颅脑
  • 6篇减压术
  • 5篇重型颅脑
  • 5篇疗效
  • 5篇颅脑损伤
  • 5篇脑出血
  • 5篇脑损伤
  • 4篇手术
  • 4篇术后
  • 4篇重型颅脑损伤
  • 4篇高血压
  • 3篇蛋白
  • 3篇乳腺
  • 3篇乳腺癌
  • 3篇乳腺癌前哨淋...
  • 3篇手术治疗
  • 3篇水肿

机构

  • 29篇邯郸市中心医...

作者

  • 29篇张宁
  • 18篇杨华堂
  • 17篇王喜旺
  • 17篇于国渊
  • 8篇刘秀杰
  • 7篇王晶
  • 5篇段晓伟
  • 4篇赵军苍
  • 4篇苏钰清
  • 3篇张迎舟
  • 3篇王晓燕
  • 3篇李广友
  • 2篇周新平
  • 2篇魏洁
  • 2篇高立威
  • 2篇刘晓红
  • 2篇杨芳
  • 1篇张学强
  • 1篇张彤艳
  • 1篇赵宁

传媒

  • 9篇中国临床神经...
  • 2篇中国现代神经...
  • 2篇中国医学装备
  • 2篇中国实用神经...
  • 2篇内蒙古民族大...
  • 1篇现代中西医结...
  • 1篇河北医药
  • 1篇卒中与神经疾...
  • 1篇解剖学研究
  • 1篇临床神经外科...
  • 1篇国际检验医学...
  • 1篇中国医师进修...
  • 1篇中华脑血管病...
  • 1篇中国临床新医...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 1篇国际数字医学...

年份

  • 2篇2024
  • 4篇2023
  • 5篇2022
  • 2篇2021
  • 2篇2020
  • 3篇2017
  • 3篇2016
  • 4篇2015
  • 2篇2013
  • 2篇2009
3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青年人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特点及治疗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探讨青年人(18~44岁)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8月至2013年8月收治的48例青年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30例行手术治疗、18例保守治疗。结果在院期间死亡7例,死亡率为14.6%。38例出院后随访3~6个月,按GOS评分:恢复良好9例,中残10例,重残11例,植物状态生存7例,死亡1例。结论青年人高血压脑出血与中老年人有较多不同之处,临床工作中需增强认识,其手术指征应适当放宽,有助于提高此类患者的生存率。
张宁杨华堂
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青年人
CEUS对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术前指导价值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CEUS)对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术前指导的价值。方法选择80例经病理学确诊的乳腺癌患者,患者术前均行前哨淋巴结CEUS检测,记录造影特征与前哨淋巴结检出率,与病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80例患者经术前CEUS检查检出前哨淋巴结97枚,经术中蓝染法证实为前哨淋巴结,I型增强37枚、Ⅱ型增强55枚,Ⅲ型增强5枚,3例患者经术前CEUS未探及明确前哨淋巴结,术前CEUS前哨淋巴结定位率96.25%(77/80);CEUS诊断97枚前哨淋巴结中良性淋巴结37枚,转移性淋巴结60枚,CEUS检出阳性前哨淋巴结最大径大于阴性前哨淋巴结(P<0.05),存在周边声晕、血流Ⅱ~Ⅲ级枚数均多于阴性结果(P<0.05),病理检查诊断良性淋巴结61枚,阴性淋巴结26枚,CEUS诊断前哨淋巴结转移的灵敏度为100%,特异度为60.66%,准确率为75.26%,阳性预测值60.00%,阴性预测值100%。结论CEUS在乳腺癌术前的前哨淋巴结定性评估具有良好效能,临床实用价值较高。
刘艳超刘郭坤王巍巍张宁张迎舟
关键词:超声造影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术前指导
半球颅骨骨瓣减压术亚低温辅助治疗重型颅脑创伤临床疗效与预后观察被引量:6
2013年
共1626例重型颅脑创伤患者,分别接受半球颅骨骨瓣减压术辅助亚低温治疗和传统额颞顶叶大骨瓣减压术治疗。与传统减压术组比较,骨瓣减压术辅助亚低温治疗组患者术后第1、3、5和7天时颅内压显著降低(均P<0.05)、意识恢复快(均P<0.05),且术后3个月时预后良好(均P<0.05)。表明半球颅骨骨瓣减压术辅助亚低温治疗可以显著降低重型颅脑创伤患者病残率和病死率,提高术后生活质量、改善预后。
杨华堂苏钰清王喜旺张宁刘秀杰于国渊段晓伟赵军苍
关键词:颅骨切开术
磁共振水成像高分辨序列在血管压迫性面肌痉挛微血管减压术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6
2020年
目的探讨磁共振水成像高分辨序列3D-TOF-MRA和3D-FIESTA融合成像在面肌痉挛(HFS)术前评估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2月至2019年12月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的43例HFS的临床资料。术前均行3D-TOF-MRA和3D-FI⁃ESTA检查,并原始图像数据传输至GEAW4.6工作站,利用Integrated Registration软件融合处理。以术中观察结果为金标准。结果术中43例症状侧均可见神经根部血管压迫或接触,融合影像显示症状侧血管压迫与术中显示结果一致41例,不一致2例(1例术中显示为静脉血管压迫,1例为小脑后下动脉细小动脉分支血管压迫);影像检查症状侧血管压迫敏感度为95.35%(41/43),假阴性率为4.65%(2/43),与术中观察结果具有中等一致性(κ=0.678,P<0.05)。结论3D-TOF-MRA和3D-FIESTA融合成像对血管压迫性HFS病人面神经与血管关系及责任动脉血管显示清晰,且与术中结果一致性高,可作为术前评估的辅助检查手段。
王晶杨华堂赵俊杰李克芬王喜旺张宁李广友
关键词:3D-TOF-MRA3D-FIESTA微血管减压术
鞍区脑膜瘤比邻关系与显微手术技术和预后
2009年
目的:探讨鞍区脑膜瘤比邻关系与显微手术技术和预后。方法:对10例鞍区脑膜瘤采取一侧额下经纵裂入路,肿瘤包膜囊内手术切除,6例鞍区脑膜瘤采取翼点或扩大翼点入路,完整切除肿瘤。结果:肿瘤全切16例,术后高颅压症状完全消失,术后12例视力障碍者明显改善,4例视力障碍者无明显变化;术后多尿或尿崩者3例;4例垂体内分泌功能紊乱术后恢复正常;术后3例临床出现脑血管痉挛剧烈头痛;1例术后出现精神症状。结论:向鞍上、向前方生长以及鞍内甚至向蝶窦生长的鞍区脑膜瘤,采取一侧额下经纵裂入路。向鞍上、向侧方和后方生长、蝶骨嵴内侧、鞍膈脑膜瘤向侧裂、颞颅底生长,采取翼点或扩大翼点入路。肿瘤包膜囊内切除,优于肿瘤完整切除对脑神经功能的保留。
杨华堂张宁于国渊刘秀杰
关键词:鞍区脑膜瘤显微手术技术预后
Glasgow昏迷量表在高血压性脑出血急救策略选择中的作用被引量:34
2017年
目的探讨入院时Glasgow昏迷量表(GCS)评分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急救策略的影响。方法共286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中186例接受手术治疗,包括GCS评分5~8分94例、9~11分71例和12~14分21例,分别予血肿清除术联合去骨瓣减压术(63例,22.03%)、单纯血肿清除术(21例,7.34%)和血肿钻孔引流术或脑室外引流术(102例,35.66%);100例接受保守治疗,包括GCS评分5~8分25例、9~11分27例、12~14分25例和15分23例。随访3~6个月,采用Glasgow预后分级(GOS)评价疗效。结果 GCS评分5~8分组失访6例(5.04%),GOS分级1级14例(11.76%)、2级21例(17.65%)、3级39例(32.77%)、4级22例(18.49%)、5级17例(14.29%);GCS评分9~11分组失访2例(2.04%),GOS分级1级6例(6.12%)、2级2例(2.04%)、3级6例(6.12%)、4级48例(48.98%)、5级34例(34.69%);GCS评分12~14组GOS分级4级15例(32.61%)、5级31例(67.39%);GCS评分15分组GOS分级4级1例(4.35%)、5级22例(95.65%),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42.966,P=0.000)。结论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入院时GCS评分与其预后呈正相关,GCS评分越高、GOS分级越高。
张宁杨华堂
关键词:格拉斯哥昏迷量表颅骨切开术引流术
改良耳后横切口与传统竖切口行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面肌痉挛的临床对比
2023年
目的:分析改良耳后横切口与传统竖切口行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面肌痉挛的临床疗效比较。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的方法,选择邯郸市中心医院2019年1月1日至2020年1月1日收治的116例面肌痉挛患者。依据入院的具体顺序将患者分成治疗组59例和对照组57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竖切口行微血管减压术治疗,治疗组患者采用改良耳后横切口行微血管减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疼痛、手术指标、面容美观满意度和并发症。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潜伏期、波间期和波幅的BAEP较治疗前增加,且治疗组患者潜伏期、波间期和波幅BAEP均高于对照组[(1.89±0.19)ms比(1.62±0.21)ms、(7.89±0.15)ms比(6.25±0.41)ms、(1.79±0.19)ms比(1.54±0.11)ms](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视觉模拟评分(VAS)较治疗前下降,且治疗组患者VAS低于对照组[(1.15±0.27)分比(2.18±0.24)分](P<0.05)。治疗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术后瘢痕长度均少于对照组[(60.41±3.81)h比(76.87±3.87)h、(30.18±4.19)ml比(56.87±4.15)ml和(4.18±1.07)cm比(6.87±1.05)cm](P<0.05)。治疗组患者面容美观满意率高于对照组[91.53%(54/59)比71.93%(41/57)](P<0.05)。治疗组患者并发症率低于对照组[5.08%(3/59)比21.05%(12/57)](P<0.05)。结论:采用改良耳后横切口行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面肌痉挛,能有效减少术中出血量和减轻术后瘢痕程度,增强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提升美观性,疗效较好,建议使用。
王晶于国渊赵俊杰杨华堂刘秀杰王喜旺张宁李广友李克芬杨芳
关键词:减压术微血管面肌痉挛
神经内镜微创手术治疗与开颅清除血肿治疗基底节脑出血的疗效分析
2024年
探讨两种不同手术方式在基底节区脑出血清除血肿方面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1月-2021年11月在我院行手术治疗的84例基底节脑出血患者,其中采用神经内镜微创治疗患者42例,开颅清除血肿治疗患者42例,比较两组手术耗时、术中出血量、术后血肿清除率、术后1周的格拉斯哥评分(glasgow coma scale,GCS)和术后6个月的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ctivity of daily living scale ADL) 、改良Rankins(Modified Rankin Scale mRS)评分的差异。结果 微创组和开颅组两组患者年龄、性别、高血压病史年数、入院时间、术前出血量、术前GCS评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时间:微创组(2.29±0.71)h,开颅组(3.74±0.74)h(P<0.05);术中出血量:微创组(217.38±72.55)ml,开颅组(307.62±100.19)(P<0.05);血肿清除率:微创组85.41±8.16%,开颅组80.99±9.10%;术后1周GCS评分:微创组11.99±3.74,开颅组10.03±3.25(P<0.05);术后6个月ADL评分:微创组68.57±18.88,开颅组57.86±17.60(P<0.05);术后6个月mRS评分:微创组2.93±1.06,开颅组2.36±1.10(P<0.05)。结论 与开颅清除颅内血肿相比,神经内镜微创手术在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具有更好的疗效,能够有效改善患者预后。
魏洁王喜旺张宁朱旭
关键词:神经内镜技术微侵袭神经外科开颅血肿清除术继发性脑损害
重型颅脑损伤90例死亡原因分析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死亡原因和救治经验。方法 2007年1月至2011年1月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病人761例,死亡10例,对90例死亡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重型颅脑损伤病人761例,死亡90例,死亡率11.8%。其中GCS3~5分死亡65例,GCS6~8分死亡25例。伤后1~3d内死亡24例,4~6d死亡19例,7~9d死亡26例,10~30d死亡21例。结论早期诊断,综合救治,积极预防并发症是救治重型颅脑损伤的关键。
杨华堂苏钰清王喜旺张宁段晓伟于国渊高立伟
关键词:重型颅脑损伤
胶原-壳聚糖支架对脊髓损伤后运动功能恢复作用的实验研究被引量:4
2020年
目的探讨胶原-壳聚糖支架对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后运动功能恢复作用,为组织工程学在临床治疗脊髓损伤的应用奠定基础。方法(1)制备胶原与壳聚糖配比为31的凝胶复合材料,置于真空冻干机冷冻干燥得到多孔可降解的胶原-壳聚糖支架(scaffolds S);(2)选取成年雌性SD大鼠30只,体质量250~300 g,随机分为3组,暴露脊髓后未损伤脊髓为空白对照组(SHAM),采用挂线法离断脊髓后未放入支架为离断损伤组(SCI)和采用挂线法离断脊髓后植入胶原-壳聚糖支架为支架组(SCI+S);(3)术后每周采用双盲法通过Basso-Beattie-Bresnahan(BBB)评分评价各组大鼠后肢运动功能的恢复;分别在术后即刻、术后1个月和术后2个月分别检测各组大鼠(n=5)双后肢运动电生理(motor evoked potentials,MEP)活动;(4)术后8周取材,石蜡切片观察HE染色;冰冻切片观察神经丝蛋白(neurofilament,NF)免疫荧光染色情况。结果挂线法将缝合线穿过暴露的脊髓底部,提拉起脊髓后用手术剪刀离断,确保彻底离断脊髓组织。离断瞬间大鼠双下肢剧烈抽搐数次后各个关节松弛,无牵拉反射,提示造模成功。术后1个月和术后2个月,SCI+S组大鼠的MEP电生理活动、BBB评分结果均明显优于SCI组。HE染色结果发现SCI+S组损伤后形成的空洞明显少于SCI组大鼠;NF免疫荧光结果发现SCI+S组相对于SCI组更有利于脊髓损伤后的神经再生和修复。结论孔胶原-壳聚糖支架减轻脊髓损伤后空洞的形成并促进神经纤维及轴突再生及后肢运动功能恢复,是一种具有良好应用前景的治疗脊髓损伤的支架。
朱旭于国渊杨华堂张宁王喜旺王晶王如科
关键词:脊髓损伤胶原蛋白壳聚糖运动功能恢复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