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篇杉木
  • 3篇木材
  • 2篇力学性质
  • 2篇木材密度
  • 1篇遗传力
  • 1篇杉木无性系
  • 1篇施肥
  • 1篇施肥方法
  • 1篇试验结果
  • 1篇配合力
  • 1篇株内变异
  • 1篇无性系
  • 1篇物理力学性
  • 1篇物理力学性质
  • 1篇力学试验
  • 1篇毛竹
  • 1篇木材力学性质
  • 1篇材性
  • 1篇材质性状
  • 1篇超亲优势

机构

  • 5篇中国林业科学...

作者

  • 5篇张寿槐
  • 3篇管宁
  • 3篇骆秀琴
  • 3篇陈益泰
  • 2篇支济伟
  • 1篇张国武
  • 1篇臧丽华
  • 1篇张文庆
  • 1篇李恭学

传媒

  • 2篇林业科学研究
  • 2篇木材工业
  • 1篇林业科学

年份

  • 1篇1997
  • 2篇1994
  • 1篇1990
  • 1篇1989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杉木材性株内变异的研究Ⅰ.木材力学性质和木材密度被引量:18
1997年
对15株浙江产杉木株内不同高度和圆周不同方位上木材的抗弯强度、抗弯弹性模量、顺纹抗压强度和木材密度的差异,木材密度的径向变异模式和木材力学性质与木材密度的相关关系进行了测定和分析。主要结果是:抗弯强度和抗弯弹性模量在株内不同高度上差异特别显著;顺纹抗压强度和木材密度未表现出显著差异;在圆周不同方位上,三项力学性质和木材密度均为南北向高于东西向,差异不显著;木材密度径向变异模式在不同高度和不同方位上均为接近水平有一定波动的直线;三项力学性质与木材密度的相关关系在不同高度和不同方位上均特别显著,但不同力学性质与木材密度的相关系数有明显差异,不同高度上和圆周不同方位上,亦有差异。
骆秀琴管宁张寿槐陈益泰支济伟
关键词:木材力学性质木材密度株内变异杉木
32个杉木无性系木材密度和力学性质的变异被引量:48
1994年
32个杉木无性系间,木材密度和抗弯弹性模量、抗弯强度、顺纹抗压强度均有较大差异;无性系内株间亦存在一定差异。木材密度与抗弯弹性模量、抗弯强度、顺纹抗压强度间的相关极显著,相关系数分别为0.3957、0.8368和0.9020;木材密度与生长速度呈负的遗传相关。
骆秀琴管宁张寿槐陈益泰支济伟李恭学
关键词:杉木无性系木材密度力学性质
不同施肥方法对二年生毛竹物理力学性质的影响被引量:3
1990年
本课题研究了二年生毛竹不同施肥方法及不同施肥季节对物理力学性质的影响,其结果说明施肥与不施肥、两种施肥方法及春秋两季施肥对毛竹物理力学性质的影响,随地区的不同而异,但影响均不大。
张寿槐减丽华刘红
关键词:毛竹施肥方法物理力学性质
杉木主要材质性状配合力研究被引量:23
1994年
对杉木7×7半双列杂交试验林进行8个材质性状的测定和配合力分析。结果表明,所有材质性状的一般配合力方差均达到极显著水平。木材径向干缩系数、顺纹抗压强度和纤维长度的特殊配合力方差达到极显著水平。除径向干缩系数和顺纹抗压性状以外,一般配合力方差的分量远大于特殊配合力方差的分量(随机模型),表明基因加性效应对这些性状的表达起主要作用。木材密度、径向干缩系数、顺纹抗压强度和纤维长度的广义遗传力较高(分别为0.86,0.64,0.85,0.80),木材弦向干缩系数和抗弯强度的广义遗传力中等(分别为0.25和0.26),木材体积干缩系数和抗弯强度的广义遗传力较低(分别为0.17和0.13)。木材密度和纤维长度的狭义遗传力较高(分别为0.76和0.73),其余性状表现中等或较低(0~0.26)。亲本龙5的木材密度、抗弯强度和抗弯弹性模量,亲本龙1的木材径向干缩系数和顺纹抗压,亲本高37的木材弦向干缩系数和体积干缩系数,亲本靖70的木材纤维长度,分别具有最好的一般配合力效应值。杂交组合连5×高37和龙1×阳11的木材径向干缩系数,龙1×龙5的木材顺纹抗压强度和纤维长度,靖70×高37的木材纤维长度表现出极显著的超亲优势。
支济伟陈益泰骆秀琴张寿槐管宁张国武
关键词:杉木材质性状配合力遗传力超亲优势
木材力学试验的加荷速度及其方法对试验结果的影响被引量:1
1989年
为修订GB1927—1943—80《木材物理力学试验方法》采用红松等七种木材,按我国标准规定每分钟施加一定荷载和ISO(国际标准)规定的试样在一定时间达到破坏的两种方法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经方差分析证明,我国现行标准与ISO规定的加荷速度相比,顺纹抗压强度、抗弯强度、顺纹抗拉强度、横纹全部抗压比例极限的试验结果差异不明显,可认为两种试验方法所得结果相同;抗弯弹性模量差异较大,按国际标准的试验结果高于国家标准达20.5—28.8%。木材顺纹抗压强度除用上述二种加荷方法外,并增加每分钟压头移动一定距离的加荷方法进行试验,结果表明:只要试样在2分钟以内破坏,上述三种方法的结果差异并不显著。
张寿槐张文庆臧丽华
关键词:木材力学试验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