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帆

作品数:32 被引量:86H指数:6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康复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期刊文章
  • 1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0篇膀胱
  • 15篇神经源
  • 10篇逼尿肌
  • 10篇逼尿肌过度活...
  • 9篇失禁
  • 9篇尿失禁
  • 9篇膀胱测压
  • 9篇测压
  • 8篇电刺激
  • 8篇阴部
  • 8篇阴部神经
  • 8篇原纤维
  • 8篇源性
  • 8篇神经源性
  • 8篇胶原纤维
  • 7篇神经源性膀胱
  • 7篇疗效
  • 6篇尿道
  • 5篇前列腺
  • 5篇下尿路

机构

  • 27篇首都医科大学
  • 11篇中国康复研究...
  • 2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北京大学
  • 1篇北京医院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中山大学

作者

  • 32篇张帆
  • 30篇廖利民
  • 18篇鞠彦合
  • 17篇陈国庆
  • 9篇熊宗胜
  • 9篇李鹏国
  • 9篇付光
  • 8篇李东
  • 8篇韩春生
  • 7篇史文博
  • 6篇吴娟
  • 5篇高轶
  • 4篇梁文立
  • 3篇查丽华
  • 3篇靖华芳
  • 1篇胡春英
  • 1篇王建业
  • 1篇张耀光
  • 1篇田钰
  • 1篇许克新

传媒

  • 12篇中华泌尿外科...
  • 2篇临床泌尿外科...
  • 2篇第9届北京国...
  • 1篇中国康复理论...
  • 1篇中华外科杂志
  • 1篇中国康复医学...
  • 1篇现代泌尿外科...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第八届北京国...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4篇2022
  • 2篇2017
  • 4篇2016
  • 5篇2015
  • 4篇2014
  • 4篇2013
  • 4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08
3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男性压力性尿失禁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被引量:15
2022年
男性尿失禁是由尿道括约肌和/或膀胱功能障碍导致的尿液由尿道不随意漏出,通常分为压力性尿失禁(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SUI)、急迫性尿失禁、充盈性尿失禁等。男性SUI的常见病因有前列腺手术或放疗、外伤、神经病变或先天发育异常。发生于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radical prostatectomy,RP)和各种经尿道前列腺手术后的尿失禁,统称为前列腺术后尿失禁(post prostatectomy incontinence,PPI)。
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尿控学组廖利民张耀光许克新张帆黄海宋奇翔王建业
关键词:压力性尿失禁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前列腺手术尿道括约肌膀胱功能障碍急迫性尿失禁
输尿管-肠道膀胱扩大成形术治疗上/下尿路功能障碍的长期疗效和安全性研究
2022年
目的探讨输尿管-肠道膀胱扩大成形术(AUEC)的长期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至2022年6月于中国康复研究中心接受AUEC的262例下尿路功能障碍患者的资料。男193例,女69例;中位年龄24(4,67)岁,中位病程12.0(0.2,56.0)年,患者术前肌酐91.5(68.1,140.0)μmol/L。320根输尿管存在高等级上尿路扩张积水(UUTD);216根输尿管存在膀胱输尿管反流(VUR),其中14根输尿管为低压反流;低等级VUR输尿管为22根(10.19%),高等级VUR输尿管为194根(89.81%)。术前影像尿动力学检查结果示最大膀胱容量为102(47,209)ml,最大逼尿肌压力为33.0(15.5,50.5)cmH_(2)O(1cmH_(2)O=0.098kPa),膀胱顺应性为6.4(3.0,12.3)ml/cmH_(2)O。所有患者均行AUEC。手术方法:截取一段乙状结肠,将乙状结肠沿对系膜缘剖开,按“去管化”原则折叠缝合成“U”或“S”形的肠补片,同时行输尿管成形和再植,再将肠补片与剖开的膀胱瓣吻合形成扩大的新膀胱。门诊或电话随访,比较患者手术前后肌酐、最大膀胱容量、最大逼尿肌压力、膀胱顺应性、输尿管反流和上尿路扩张情况,并对术后并发症进行评估。结果患者术后中位随访时间为57.4(4,151)个月。术后1~3个月患者最大膀胱容量和膀胱顺应性分别增加至术前的303.9%和189.9%,最大逼尿肌压力降低至术前的63.6%;术后6~10年患者最大膀胱容量和膀胱顺应性增加,分别为术前的490.2%和627.9%,最大逼尿肌压力降低至术前的25.8%。术后UUTD患者显著减少,术后1~3个月高等级UUTD为116根(116/398,29.2%),术后4~6个月为51根(51/274,18.6%),术后6~10年为4根(4/76,5.3%),均较术前显著降低(P<0.001)。术后VUR持续缓解,术后1~3个月393根(393/402,97.8%)输尿管无VUR,术后6~10年73根(73/76,96.1%)输尿管无VUR,无VUR的比例均明显高于术前(P<0.001)。患者术后1~3个月肌酐下降至79.0(65.0,128.2)μmol/L,较术前有下降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术后各�
廖利民罗润天周忠涵付光陈国庆张帆李兴熊宗胜鞠彦合丛惠玲王祎明查丽华吴娟高轶靖华芳
关键词:下尿路功能障碍疗效并发症
早期阴部神经电刺激对犬神经源性逼尿肌过度活动的功能及形态学影响的研究
目的:研究早期阴部神经电刺激对脊髓损伤犬逼尿肌结构及功能改变进程的影响。材料及方法:雄性比格犬17只(10.0-15.0公斤)分为两组:正常对照组(3只)及胸10脊髓损伤组(14只)。脊髓损伤组为胸10节段完全性脊髓损伤...
张帆廖利民陈国庆鞠彦合李鹏国
关键词:逼尿肌过度活动膀胱测压胶原纤维
人工尿道括约肌植入术治疗压力性尿失禁长期随访结果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探讨人工尿道括约肌植入术治疗压力性尿失禁的长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国康复研究中心2002年4月至2022年4月行人工尿道括约肌植入术治疗46例压力性尿失禁患者的临床资料。男45例,女1例;年龄19~80岁,平均45.6岁;患者病程8个月至33年。其中尿道外伤术后尿失禁24例,神经源性尿失禁9例,前列腺术后尿失禁13例。术前每日尿垫使用量(3.5±1.0)片,尿失禁对生活质量影响的视觉模拟症状(VAS)评分(7.1±1.2)分。46例均行人工尿道括约肌植入术,其中20例植入术前行药物治疗或尿路相关手术(口服抗胆碱能药物5例,尿道狭窄切开术2例,括约肌切开术3例,尿道扩张术5例,尿道结石碎石术1例,肠道膀胱扩大术4例)。45例男性中25例经会阴入路,20例经阴囊入路;1例女性采用经腹入路。根据术中测量球部尿道周径选择袖套,其中男性16例袖套周径为4.5 cm,29例为4.0 cm;1例女性患者袖套周径为8 cm。随访手术长期疗效,观察患者术后控尿情况(社交控尿定义为每日使用尿垫≤1片,完全干燥定义为无需使用尿垫),装置使用状态及并发症。对比不同病因、手术入路及袖套周径患者手术效果的差异。结果术后随访6个月至19年,平均7.1年。截至末次随访,32例(69.6%)仍正常使用初次安装的括约肌装置,3例(6.5%)行1次修复手术植入新装置后可维持控尿,11例(23.9%)因术后并发症取出装置。术后35例(76.1%)达到社交控尿,其中16例(34.8%)达到完全干燥。术后患者尿垫使用量为(1.2±0.6)片/日,较术前显著下降(P<0.001);尿失禁对生活质量影响的VAS评分为(2.6±1.9)分,较术前显著下降(P<0.001)。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2.6%(15/46),其中感染4例,局部侵蚀5例,机械故障3例,排尿困难2例,尿道萎缩1例。尿道外伤术后尿失禁、神经源性尿失禁、前列腺术后尿失禁患者术后社交控尿率[75.0%(18/24)与66.7%(6/9)与84.6%(11/13)]、并发症发生率[3
张帆廖利民付光熊宗胜鞠彦合陈国庆李兴查丽华丛惠伶王祎明吴娟李东韩春生靖华芳高轶
关键词:人工尿道括约肌并发症疗效
组织工程膀胱扩大术治疗神经源性膀胱功能障碍08例报道
目的:本文旨在报道我中心探索性使用小肠粘膜上皮(small intestinal submucosa,SIS)组织工程材料补片行膀胱扩大术治疗神经源性膀胱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分析了2011-2013 年间我中心接...
张帆廖利民陈国庆付光梁文立李东熊宗胜韩春生鞠彦合史文博
关键词:膀胱扩大术神经源性膀胱
肠道膀胱扩大术治疗神经源性膀胱77例疗效观察被引量:14
2012年
目的探讨肠道膀胱扩大术治疗神经源性膀胱的疗效。方法2005—2011年对77例肠道膀胱扩大术患者(乙状结肠膀胱扩大术74例,回肠膀胱扩大术3例)随访2年,对术后并发症、肾功能、尿动力学检查参数及患者生活质量进行观察评价。结果截止24个月随访期,患者最大膀胱测压容积较术前显著增加[(160.6±128.3)与(468.5±60.6)ml,P〈0.001],最大逼尿肌压力显著降低[(31.1±26.4)与(10.9±4.5)cmH2O,P=0.002],血肌酐水平显著降低[(270.3±113.6)与(174.4±81.3)μmol/L,P=0.001]。与术前相比,患者每日尿垫使用数量及尿失禁次数显著减少(P〈0.01)。术后发生代谢性酸中毒2例(2.6%),粘连性肠梗阻4例(5.2%),肾衰竭1例(1.2%),输尿管反流复发3例(3.9%)。结论肠道膀胱扩大术可有效保护患者的上尿路功能,对于神经源性膀胱病史较长、低压反流及上尿路明显扩张患者可同期行输尿管再植,有利于中、重度肾功能小全患者的上尿路功能恢复。
张帆廖利民付光吴娟梁文立李东熊宗胜韩春生鞠彦合史文博
关键词:神经源性膀胱尿动力学
现行膀胱过度活动症定义的瑕疵
2013年
膀胱过度活动症(overactivebladder,OAB)是临床上常见的症状复合体。国际尿控协会(Interna—tionalContinenceSociety,ICS)将OAB定义为一种以尿急症状为特征的症候群,常伴尿频和夜尿症状,可伴或不伴急迫性尿失禁;尿动力学上可表现为逼尿肌过度活动,也可为其他形式的尿道膀胱功能障碍;议。
张帆
关键词:膀胱过度活动尿频尿急下尿路
前列腺增生合并膀胱过度活动症患者生活质量评估的进展被引量:13
2011年
2002年国际尿控学会(international continence society,ICS)将膀胱过度活动症(overactive bladder,OAB)定义为一种尿急、可伴或不伴急迫性尿失禁,通常伴尿频和夜尿等症状的综合征。这些症状提示逼尿肌过度活动(detrusor overactivity,DO)。OAB症状可由尿动力学检查证实是由膀胱非随意收缩引起,也可能由排尿或尿路功能障碍的其他原因产生。
张帆廖利民
关键词:膀胱过度活动症前列腺增生逼尿肌过度活动急迫性尿失禁尿动力学检查
生物反馈结合盆底训练治疗男性压力性尿失禁的效果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探讨生物反馈结合盆底训练治疗男性压力性尿失禁的效果。方法卡本研究为前瞻性研究,纳人2019年9月至2020年6月中国康复研究中心收治的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后尿失禁患者。除外不能完成或拒绝本次试验者、有其他泌尿系统病史者、中枢神经系统病变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单纯凯格尔训练组(A组),进行收缩肛门训练,每次收缩5s,每次收缩间隔休息2s;生物反馈结合凯格尔训练组(B组),进行生物反馈结合收缩肛门训练;生物反馈结合普拉提组(C组),进行生物反馈结合普拉提训练。B组和C组生物反馈治疗时,患者取右侧卧位,将直肠探头表面电极插人肛门,参考电极固定于右侧大腿的内收肌处。嘱患者尽可能用力收缩肛门挤压电极,使收缩肛门产生的肌电信号与电脑屏幕上的肌电信号同步。在生物反馈治疗的电刺激阶段,采用电流强度30~50Hz、脉宽300μus的菱形波,电刺激强度以可见到肌肉的细微收缩为准。3组的训练时间均为每日训练45min,共训练8周,每周末记录1h尿垫试验、每日尿失禁次数、国际尿失禁咨询问卷(简表)(ICIQ-SF)、牛津评分量表评分,比较3组治疗前后的上述指标的差异和组间差异,记录4种评价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时间点。结果3组患者治疗前的年龄、身高、体重、糖尿病或高血压病史、术后至开始训练的时间、手术方式、术中是否保留神经束、Gleason评分、1h尿垫试验、尿失禁次数、ICIQ-SF和牛津等级量表评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B、C组治疗后的1h尿垫试验结果分别为(37.4±7.2)、(22.2±4.7)、(18.3±2.4)g,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组与治疗前[(57.0±8.3)、(58.6±8.6)、(56.5±9.2)g]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A、B、C组治疗后的尿失禁次数分别为(4.6±0.7)、(3.4±0.6)、(3.0±0.8)次,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组与治疗前[(7.
安迪王建霞张帆靖华芳高轶从惠玲廖利民
关键词:前列腺切除术前列腺术后尿失禁生物反馈训练
早期阴部神经电刺激对犬神经源性逼尿肌过度活动的功能及形态学影响的研究
目的:研究早期阴部神经电刺激对脊髓损伤犬逼尿肌结构及功能改变进程的影响.材料及方法:雄性比格犬17 只(10.0-15.0 公斤)分为两组:正常对照组(3 只)及胸10 脊髓损伤组(14 只).脊髓损伤组为胸10节段完全...
张帆廖利民陈国庆鞠彦合李鹏国
关键词:逼尿肌过度活动膀胱测压胶原纤维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