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晔
- 作品数:17 被引量:27H指数:3
- 供职机构:河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河北省脊髓灰质炎实验室监测结果分析
- 2005年
- 目的:分析河北省脊髓灰质炎(脊灰)实验室的监测状况,及时监测可能出现的脊髓灰质炎疫苗衍生株(VDPV)或输入脊灰野病毒,以防止其扩散。方法:按世界卫生组织《脊髓灰质炎病毒检验手册》进行病毒分离与血清定型,用PCR—RFLP法和ELISA法做型内鉴定。结果:河北省脊灰实验室各项监测指标均达到世界卫生组织和卫生部的要求。2003-2004年共采集了743例急性驰缓性麻痹(AFP)病例粪例标本,所有标本用L20B、RD和Hep-23种细胞同时进行肠道病毒分离。分离到脊灰病毒(PV)67株,非脊灰肠道病毒(NPEV)74株。从AFP病例及其密切接触者粪便标本中共分离到P、79株,用血清型中和试验和PCR—RFLP法进行型内鉴定,结果为Ⅰ型8株,Ⅱ型24株,Ⅲ型20株,混合型15株,PV+NPEV7株,疫苗变异株5株。将PV混合株进行单型分离后,所有单型毒株共107株,经ELISA试验鉴定,其中疫苗类似株(SL)104株,占97.2%,双反应株(DRV)17株,占2.8%。结论:河北省2003-2004年未发现疫苗衍生脊灰病毒或输人性脊灰野病毒。
- 陈玫张振国宋慧军郭玉张晓晔孙印旗张俊棉
- 关键词:脊髓灰质炎病毒急性驰缓性麻痹
- 河北省1995-2003年急性驰缓性麻痹病毒学监测
- 2005年
- 目的研究河北省1995-2003年脊髓灰质炎(脊灰)病原学监测结果,为实现消灭脊灰的目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河北省急性驰缓性麻痹(AFP)监测系统报告的AFP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病毒分离鉴定按WHO《脊髓灰质炎病毒检验手册》中的操作规程进行,所分离到的脊灰病毒株送国家脊灰实验室用PCR-RFLP法做型内鉴别。结果1995-2003年共监测AFP病例粪便标本2957例,共分离出脊灰病毒(PV)258株,平均分离率为8·7%,经国家脊灰实验室型内鉴定均为疫苗株;非脊灰肠道病毒(NPEV)322株,平均分离率为10·8%。NPEV的分离呈夏秋季感染高峰。结论河北省1995-2003年未发现脊灰野病毒。同时使用3种细胞可以提高PV的分离率,RD和HeP-2细胞对提高NPEV的分离率都很重要。
- 陈玫张振国张晓晔宋慧军郭玉
- 关键词:急性驰缓性麻痹脊髓灰质炎病毒非脊髓灰质炎肠道病毒
- 非脊髓灰质肠道病毒感染所致麻痹研究
- 宋慧军张振国张晓晔陈玖郭玉孙印旗张俊棉王岩
- 该研究对全省政府15岁以下儿童的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非脊灰肠道病毒感染进行了长达6年的监测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该省15岁以下儿童AFP病例中NPEV分离率约为10.1%;对其进行分型鉴定表明,分离到的病毒有Cox.A、Co...
- 关键词:
- 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非脊髓灰质炎肠道病毒分析被引量:4
- 2004年
- 宋慧军张振国张晓晔陈玫郭玉
- 关键词:急性弛缓性麻痹病非脊髓灰质炎肠道病毒AFP
- 河北省1999~2004年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病毒学检测结果分析
- 2005年
- [目的]总结经验,更有效地发挥脊髓灰质炎(脊灰)病毒学检测作用。[方法]对1999~2004年河北省脊灰实验室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病原学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1999~2004年合计检测AFP病例粪便标本2148份,检出脊灰病毒(PV)212株,检出率为9.9%,均为疫苗株,其中Ⅱ型最多;检出非脊髓灰质炎肠道病毒(NPEV)224株,检出率为10.4%。使用L20B(L)、RD(D)、Hep2(H)细胞进行分离,PV检出率分别为8.7%、7.8%、6.2%,单独检出的分别为28株、17株、7株;NPEV的检出率,3种细胞分别为1.1%、5.4%、6.2%,单独检出的R细胞85株,H细胞102株。[结论]1999~2004年,河北省15岁以下儿童AFP病例合格粪便标本的采集、送检、分离培养等指标均达到质量控制要求;同时使用3种细胞进行粪便标本的分离培养对提高检出率很重要。
- 陈玫张振国宋慧军张晓晔郭玉张彦霞
- 关键词:急性弛缓性麻痹脊髓灰质炎病毒
- 河北省1991-2001年脊髓灰质炎病原学监测
- 2002年
- 河北省自1991年建立急性迟缓性麻痹(AFP)病例监测系统以来,脊髓灰质炎(脊灰)实验室的监测工作质量逐年提高,1995年以来已连续数年达到世界卫生组织(WHO)及卫生部规定的合格实验室的各项要求.为了进一步加强AFP病例的病原学监测,并为最终实现消灭脊灰的目标提供科学依据,现将河北省1991-2001年AFP病例病原学监测结果报告如下.
- 陈玫张振国张晓晔宋惠军郭玉刘兰芬
- 关键词:脊髓灰质炎病原学
- 河北省2002年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肠道病毒监测分析被引量:1
- 2003年
- 宋慧军张振国张晓晔郭玉陈玫
- 关键词:急性弛缓性麻痹肠道病毒疾病监测脊灰病毒
- 河北省2003~2005年脊髓灰质炎病毒检测结果分析被引量:1
- 2006年
- [目的]分析河北省脊髓灰质炎(脊灰)实验室的监测状况,及时发现疫苗衍生株脊灰病毒或输入性脊灰野病毒。[方法]对河北省2003~2005年脊灰实验室检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3~2005年河北省15岁以下儿童急性弛缓性麻痹(AFP)报告发病率分别为2.34/10万、2.62/10万和3.22/10万;双份合格粪便标本采集率分别为99.5%、99.5%和94.3%;粪便标本7天内送达率分别为92.7%、98.1%和97.4%;28天内完成病毒分离鉴定率分别为91.4%、88.2%和91.7%;脊灰病毒(PV)阳性株送达国家脊灰实验室及时率分别为95.4%、100.0%和100.0%。PV分离率分别为11.6%、6.4%和4.2%;非脊灰肠道病毒(NPEV)分离率分别为13.2%、6.7%和9.0%。[结论]2003~2005年未发现疫苗衍生脊灰病毒或输入性脊灰野病毒。
- 陈玫郭玉张振国宋慧军张晓晔张俊棉刘燕丽
- 关键词:脊髓灰质炎病毒急性弛缓性麻痹
- 河北省1997~2002年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非脊髓灰质炎肠道病毒监测分析被引量:14
- 2004年
- 河北省 1 997~ 2 0 0 2年急性弛缓性麻痹 (AFP)病例病毒学监测中 ,共有 2 0 2例分离到非脊髓灰质炎肠道病毒(NPEV) ,年均NPEV分离率 1 0 1 %。对分离到的NPEV毒株进行了型别鉴定 ,在明确定型的 1 0 3株NPEV中 ,包括柯萨奇病毒 (Coxsackievirus ,Cox )A组 1个型 ;Cox B组 5个型 ;埃可病毒 (ECHO) 1 4个型。RD细胞对ECHO和Cox A9敏感 ,HEp 2细胞对Cox B敏感。取消HEp 2细胞的使用 ,会造成多数Cox B和一些未能定型的NPEV漏检 ,使NPEV分离率明显降低。NPEV感染有明显的夏秋季高峰 ,主要集中在小年龄组儿童 ,以 1岁和 2岁为多。
- 宋慧军张振国张晓晔陈玫郭彧
- 关键词:急性弛缓性麻痹非脊髓灰质炎肠道病毒
- 河北省2002年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实验室监测分析
- 2003年
- 陈玫宋慧军郭玉张晓晔张振国
- 关键词:急性弛缓性麻痹粪便标本脊髓灰质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