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桂贞
- 作品数:3 被引量:2H指数:1
- 供职机构:南开大学外国语学院西方语言文学系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语言文字更多>>
- 《今古奇观》的德译文本及其传播被引量:2
- 1999年
- 伟大的德国诗人、剧作家和思想家歌德在1827年1月31日与埃克曼的谈话中对世界文学和小说评论时说:“中国人有成千上万这类作品,而且在我们的远祖还生活在野森林的时代就有这类作品了。”①以灿烂文化为背景的我国古代小说的渊源可追溯到产生于秦朝以前的神话、传...
- 张桂贞
- 关键词:《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中国文学作品中国古典小说中国古代小说中国小说
- “多元一体”视野下的《红楼梦》诠释——从弗朗茨·库恩对《红楼梦》的认知谈起
- 2015年
- 德国著名汉学家弗朗茨·库恩的《红楼梦》翻译在西方世界具有极大的影响,库恩秉持着"中国文化价值观",一方面力图在中国古典文本和西方读者之间建构起一道理解与沟通的桥梁;另一方面则采取多元的视角审视来自异域的经典文本。具体到《红楼梦》的解读:库恩用西方戏剧经典——莎士比亚戏剧来比照《红楼梦》,无论是情节结构还是人物塑造,甚至是主题的布局,东西方文学经典都有着"心有灵犀"般的相通之处;库恩以高于一般西方人的视点,发掘《红楼梦》的社会和文化价值,揭示《红楼梦》道教倾向的本质,为中国伦理道德的普世价值正名,并以此否定欧洲中心论,展示了东西文化在《红楼梦》认知上的平等对话。在具体的翻译过程中,库恩通过"改写"《红楼梦》,使之"通俗化",既打破了语言的隔阂,同时也凸显了《红楼梦》的文化精髓,赢得了西方无论是普通受众还是精英受众的心。正是透过库恩的《红楼梦》翻译,《红楼梦》得以成为世界文学殿堂中的一颗璀璨的明星。
- 张桂贞
- 关键词:多元文化视角
- 比喻性成语翻译方法优劣谈——以小说《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德译本为例
- 2000年
- 比喻是形象语言的核心。运用比喻性成语 ,乃不同语言共同的修辞方法。中国古典文学作品使用成语尤为频繁。比喻性成语翻译的关键 ,是对形象的处理。在汉语比喻性成语的翻译中 ,对形象的处理采用“等值译法”、“类比译法”、“模拟译法”、“描写译法”等手段。既传达原文的精神实质 ,又表现其风格韵味 ,做到形式与内容的统一。
- 张桂贞
- 关键词:翻译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