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正楠

作品数:9 被引量:33H指数:4
供职机构: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重点科研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蛋白
  • 5篇心房
  • 5篇心房颤动
  • 5篇房颤
  • 4篇连接蛋白
  • 4篇缝隙连接蛋白
  • 3篇心肌
  • 3篇连接蛋白43
  • 3篇交感
  • 3篇缝隙连接蛋白...
  • 2篇心肌再灌注
  • 2篇心肌再灌注损...
  • 2篇再灌注
  • 2篇再灌注损伤
  • 2篇缺血
  • 2篇左心
  • 2篇细胞
  • 2篇交感神经
  • 2篇灌注
  • 2篇灌注损伤

机构

  • 8篇广西医科大学...
  • 1篇广西医科大学

作者

  • 9篇张正楠
  • 8篇何燕
  • 3篇曾志羽
  • 3篇黄伟强
  • 3篇钟国强
  • 3篇吴龙飞
  • 3篇邬江涛
  • 2篇李薇
  • 2篇陈卓宏
  • 2篇文伟明
  • 2篇李金轶
  • 2篇刘浩
  • 2篇卢运红
  • 2篇许键
  • 1篇涂荣会
  • 1篇纪蓝
  • 1篇李伟科
  • 1篇韦哲
  • 1篇凌云
  • 1篇吕程

传媒

  • 5篇中华老年心脑...
  • 1篇中华心血管病...
  • 1篇中国循环杂志
  • 1篇中华医学会心...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5
  • 3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2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庚醇后处理对兔缺血再灌注心肌缝隙连接蛋白43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通过观察家兔心肌线粒体缝隙连接蛋白43(Cx43)基因及蛋白的表达,探讨庚醇后处理对缺血再灌注心肌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将50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对照组,缺血再灌注组,庚醇后处理组,5-羟葵酸干预组,庚醇后处理加5-羟葵酸干预组(联合处理组)。所有兔于心肌缺血再灌注4h后处死,取心肌组织,检测Cx43mRNA表达水平,提取心肌细胞线粒体蛋白并采用Western blot检测其含量。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缺血再灌注组、庚醇后处理组、5-羟葵酸干预组、联合处理组Cx43mRNA和Cx43蛋白表达明显减少(P<0.05);与庚醇后处理组比较,缺血再灌注组、5-羟葵酸干预组和联合处理组Cx43mRNA和Cx43蛋白表达明显减少(P<0.05);与联合处理组比较,缺血再灌注组和5-羟葵酸干预组Cx43mRNA和Cx43蛋白表达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庚醇后处理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引起的Cx43表达降低有抑制作用,并且可能与线粒体敏感性钾离子通道的参与有关。
张正楠何燕钟国强曾志羽李薇李伟科邬江涛吴龙飞
关键词:心肌再灌注损伤连接蛋白43RNA信使
药物干预缝隙连接蛋白43介导的氧化应激对交感性心房颤动犬的影响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研究膜转导蛋白阻滞剂和活性氧清除剂对缝隙连接蛋白43(Cx43)和氧化应激的影响及与心房颤动(房颤)诱发的关系。方法选择中华田园犬24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6只:对照组、交感性房颤1组、交感性房颤2组、交感性房颤3组,各组分别于交感神经刺激和药物干预前后测定心房有效不应期(AERP)及房颤诱发率,检测Cx43总蛋白及磷酸化水平。结果与干预前比较,交感性房颤各组干预后AERP明显缩短,房颤诱发率明显升高(P<0.05)。与交感性房颤1组和交感性房颤3组比较,交感性房颤2组AERP明显缩短,房颤诱发率明显升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交感性房颤各组干预后Cx43总蛋白无明显改变(P>0.05),磷酸化Cx43水平明显下降(P<0.05);与交感性房颤1组和交感性房颤3组比较,交感性房颤2组磷酸化Cx43水平明显下降(P<0.05)。结论膜转导蛋白阻滞剂可阻断细胞膜Cx43向线粒体膜转运,磷酸化Cx43水平下降导致氧化应激失衡,增加了房颤的易感性。活性氧清除剂可减少过度氧化导致的细胞膜和线粒体Cx43损伤作用,减轻心房电重构,降低房颤诱发率。
刘海德何燕曾志羽刘浩李金轶黄伟强邬江涛卢运红张正楠许键
关键词:连接蛋白43氧化性应激心房颤动
交感神经干预与快速起搏犬右心房诱导的急性心房颤动的相关研究
目的本课题旨在研究交感神经与快速起搏犬右心房诱导的急性心房颤动的关系,从而探讨交感神经在房颤发生和维持中的作用及其可能存在的机制。  方法在快速电起搏右心房诱发犬的心房颤动模型下探讨交感神经对其的影响。建立房颤模型,健康...
张正楠
关键词:心房颤动交感神经快速起搏缝隙连接蛋白40
文献传递
交感神经对犬快速右心房起搏诱发阵发性心房颤动的影响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研究交感神经对犬快速右心房起搏所诱发的心房颤动(房颤)中的作用。方法选择杂种犬28只,随机分为4组:交感刺激组、交感离断组、异丙肾上腺素组(Iso组)、美托洛尔组(Met组),每组7只。各组分别于交感神经干预前后检测心房有效不应期(AERP)及快速右心房起搏的房颤诱发情况,观察各组交感神经干预对其的影响。结果与基础状态比较,交感刺激组和Iso组干预后AERP明显缩短(P<0.05),交感离断组和Met组AERP明显延长(P<0.01);Iso组房颤诱发率明显升高(P<0.01)。与交感刺激组和Met组比较,Iso组房颤诱发率明显升高(P<0.01)。随着AERP时程延长,房颤的诱发率逐渐下降,呈负相关线性趋势(r=-0.728,P=0.003)。结论交感神经活性与心房电重构有一定的联系,单纯刺激交感神经不能改变房颤的诱发频率,但交感神经递质可使房颤更易于诱发。
张正楠何燕曾志羽刘浩李金轶黄伟强凌云邬江涛纪蓝卢运红
关键词:交感神经系统心房颤动异丙肾上腺素美托洛尔电刺激
载脂蛋白J心血管作用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13年
载脂蛋白J(apolipoprotein J,apoJ)是1983年从公绵羊睾丸液中发现的一种糖蛋白,最初命名为clustering,伴随着其他物种体内的各种细胞其同系物的发现,1992年更名为clusterin(又称apoJ)。这种糖蛋白可以与人血浆高密度脂蛋白(HDL)和极高密度脂蛋白(VHDL)相结合,
张正楠何燕
关键词:载脂蛋白J心血管作用CLUSTERIN高密度脂蛋白同系物种细胞
伊布利特转复心房颤动为窦性心律的Meta分析
目的应用Meta分析的方法评估伊布利特在心房颤动(房颤)、心房扑动(房扑)复律的效果,进而为临床治疗提供循证依据。方法通过Cochran图书馆和Pubmed系统地搜索,筛查出所有伊布利特与安慰剂以及其他所有抗心律失常药物...
尹慧轩张正楠何燕法度尔
生长分化因子15与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一年左心室重构程度的研究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探讨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NSTEMI)患者和正常人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水平变化及其与1年左心室重构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择NSTEMI患者80例为NSTEMI组,体检者80例为对照组。采用ELISA测GDF-15表达。分别于入院后4d内及随访1年行超声心动检测,分析GDF-15与左心室重构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NSTEMI组GDF-15表达明显升高[(1378.4±529.6)ng/L vs(503.0±257.8)ng/L,P<0.01];GDF-15与左心房前后径、左心室舒张末内径、左心室质量指数呈正相关(r=0.71、r=0.62、r=0.87,P=0.000);与LVEF、相对室壁厚度呈负相关(r=-0.65、r=-0.48,P=0.000)。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控制年龄、心血管危险因素及生化指标后,GDF-15水平仍与左心室质量指数呈正相关(P=0.000)。结论 GDF-15水平与NSTEMI患者1年左心室重构的发生率密切相关,其可能是预测NSTEMI患者1年左心室重构发生的有效指标。
陈卓宏刘海德何燕梁杰兰张正楠
关键词:心肌梗死心室重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生长分化因子15
庚醇预处理的心脏保护作用对细胞膜缝隙连接蛋白43的影响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探讨庚醇预处理对家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50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5组: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缺血预处理组(IP组)、庚醇预处理组(HP组)、庚醇预处理加5-羟葵酸(5-HD)预处理组(HP+5-HD组),每组10只。所有新西兰大白兔再灌注4h后处死。分别于术前、缺血时、再灌注2、4h检测血浆肌酸激酶同工酶和心肌肌钙蛋白活性;采用免疫荧光标记检测Cx43。结果与IR组比较,IP组及HP组心肌坏死区/左心室范围明显降低(P<0.01)。与假手术组比较,IR组、HP+5-HD组Cx43mRNA表达明显降低(P<0.01);与HP+5-HD组比较,IP组、HP组Cx43mRNA表达明显升高(P<0.01);与IR组比较,IP组、HP组、HP+5-HD组Cx43mRNA表达明显升高(P<0.05,P<0.01)。结论庚醇预处理可以通过衰减由心肌缺血再灌注诱导的细胞膜Cx43表达下降,对损伤心肌起到保护作用。
何燕张正楠钟国强吴龙飞涂荣会文伟明陈卓宏李薇
关键词:心肌再灌注损伤缺血预处理连接蛋白43细胞膜
利伐沙班与华法林对心房颤动伴左心房血栓形成患者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3
2016年
目的:观察利伐沙班与华法林对心房颤动(房颤)伴左心房血栓形成患者的溶栓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在我院就诊并确诊为有血栓形成的非瓣膜性房颤患者40例,按患者入院时间随机分为利伐沙班组20例和华法林组20例,利伐沙班组患者应用利伐沙班进行治疗,华法林组患者应用华法林进行治疗,观察期为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左心房血栓溶解率、血栓栓塞率及出血发生率。结果:利伐沙班组附壁血栓溶解率85.0%,华法林组附壁血栓溶解率70.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利伐沙班组血栓栓塞率5%,华法林组血栓栓塞率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利伐沙班组出血率5.0%,华法林组出血率10.0%,两组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伐沙班在非瓣膜性房颤伴左心房血栓形成患者中溶解左心房血栓的疗效方面与华法林一致,血栓栓塞和出血风险两者比较没有显著的差异。
吕程何燕许键罗蓓蓓钟国强黄伟强文伟明韦哲吴龙飞张正楠
关键词:心房颤动血栓形成利伐沙班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