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百霞

作品数:26 被引量:235H指数:8
供职机构: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语言文字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5篇医药卫生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化学工程
  • 1篇语言文字

主题

  • 15篇中药
  • 7篇药作用
  • 7篇中药作用
  • 6篇血管
  • 6篇中药作用机理
  • 5篇血管性痴呆
  • 5篇药理
  • 5篇痴呆
  • 3篇药理学
  • 3篇药物
  • 3篇饮片
  • 3篇天珠
  • 3篇中药饮片
  • 3篇作用机制研究
  • 3篇网络药理学
  • 3篇矩阵
  • 3篇灰度
  • 3篇灰度共生矩阵
  • 3篇共生矩阵
  • 2篇新药

机构

  • 22篇北京中医药大...
  • 6篇山东中医药大...
  • 4篇中国中医科学...
  • 4篇中央民族大学
  • 1篇北京化工大学
  • 1篇河北大学
  • 1篇中国中医科学...
  • 1篇中国海洋大学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福建中医药大...
  • 1篇厦门医学高等...

作者

  • 26篇张百霞
  • 17篇王耘
  • 11篇张燕玲
  • 8篇乔延江
  • 6篇周凤琴
  • 6篇郭庆梅
  • 6篇何帅兵
  • 5篇陶欧
  • 4篇李彦文
  • 3篇李志勇
  • 3篇王慧慧
  • 2篇宋阔魁
  • 2篇马莉
  • 2篇袁斌
  • 2篇张永清
  • 2篇马艳
  • 2篇顾浩
  • 2篇王真真
  • 1篇鲍红娟
  • 1篇林力

传媒

  • 9篇中国中药杂志
  • 4篇世界科学技术...
  • 2篇中国实验方剂...
  • 2篇中华中医药杂...
  • 1篇中国中医药信...
  • 1篇中国海洋药物
  • 1篇中成药
  • 1篇辽宁中医杂志

年份

  • 1篇2019
  • 2篇2016
  • 13篇2015
  • 7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2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系统药理学的天珠散抗血管性痴呆机制研究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明确天珠散介导的大鼠基因表达差异,阐释其抗血管性痴呆(VD)机制。方法:文章利用全基因组芯片检测技术确定差异表达基因,在数据库中查找差异基因表达的蛋白,通过中药语法系统推理规则,建立差异基因表达蛋白与VD相关靶点的生物网络,并推断两者间的相互作用关系。结果:通过给药组与模型组比较,得到差异表达基因229条,其中上调基因(>2)219条,下调基因(<0.5)10条。通过对生物网络的分析得到天珠散抗VD的3条作用途径。结论:天珠散通过介导大鼠基因表达产生差异并通过影响差异基因表达蛋白下游的生物网络发挥抗VD的作用。
张百霞宋阔魁李彦文张燕玲李志勇王耘
关键词:基因表达差异
中药作用机理辅助解析系统的构建被引量:2
2015年
针对目前基于网络药理学的中药作用机制解析存在对生物过程缺乏详细描述及网络模型构建效率比较低的问题,构建"中药作用机理辅助解析系统",实现中药作用机制生物网络模型的自动建模。该研究以实体语法系统为理论框架,融合中药方剂、单味药、化学成分、化学成分作用靶点、生化反应、信号通路及疾病相关靶点数据,建立形式化模型,编写推理引擎,构建界面友好、操作简单的中药作用机制辅助解析平台,可实现中药作用机制网络生物学模型的自动建模。"中药作用机理辅助解析系统"将为中药作用机制网络药理学模型提供自动高效的建模方法,发挥其辅助解析中药作用机制的功能,有助于对中药药性理论、配伍理论开展深入研究,为中药新药的研究和开发提供参考。
张百霞骆四君颜静顾浩罗计张燕玲陶欧王耘
关键词:中药网络药理学
基于“中药作用机理辅助解析系统”的大黄抗高血脂作用机制研究被引量:11
2015年
大黄是治疗高脂血症的一味常用中药,但其所含化学成分复杂,至今仍然难以明确其各种成分在血脂调节中的具体作用,因此要系统地对大黄治疗高血脂的作用机制进行研究。该文通过多个数据库的整合,利用实体语法系统模型,构建大黄治疗高脂血症的分子作用网络,网络包括有231个节点和638条边。从此推断药物作用靶点与疾病相关蛋白的相互作用关系,发现大黄可以通过促进胆固醇排泄,抑制凝血因子改善血液流变学特征,抑制炎症因子的释放维持体内脂肪代谢平衡,抑制胆固醇、甘油三酯的合成途径达到调节血脂的目的。该研究为新药开发及有效成分的配伍提供了参考,为中药作用机制的系统解析提供了新的途径。
杜梨袁斌张百霞张燕玲高晓燕王耘
关键词:高脂血症
基于“中药作用机理辅助解析系统”的金钗石斛降糖作用机制研究被引量:19
2015年
构建金钗石斛降糖生物网络,阐释金钗石斛治疗2型糖尿病的分子作用机制。检索数据库和文献整理金钗石斛中的化学成分,通过疾病相关数据库收集整理2型糖尿病相关靶点,利用"中药作用机理辅助解析系统",构建金钗石斛-2型糖尿病整体生物网络。通过对网络的分析,阐明金钗石斛治疗糖尿病的主要机制包括5个方面:1通过降低甘油三酯等调节脂质代谢;2减少胰岛素抵抗;3保护胰岛细胞;4促进葡萄糖依赖性促胰岛素释放肽(GIP)的分泌;5抑制钙离子通道。以网络药理学为指导,通过"中药作用机理辅助解析系统"初步阐明了金钗石斛降糖的分子作用机制,为金钗石斛的二次开发利用提供了依据。
李曼曼张百霞何帅兵郑娆张燕玲王耘
关键词:金钗石斛2型糖尿病中药
响应曲面法优化金银花总酚酸提取工艺被引量:21
2013年
目的优化金银花总酚酸提取工艺。方法以总酚酸得率为响应值,考察提取温度、料液比、提取时间、乙醇体积分数4个因素对金银花总酚酸提取率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曲面法中的Box-Behnken模式,对金银花总酚酸的提取工艺参数进行优化分析。结果金银花总酚酸提取的最优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82℃、72%乙醇、料液比1∶31。在此条件下,总酚酸提取率为12.30%。结论实测值与响应曲面法回归模型的预测值接近,与模型高度拟合,使用该方法能合理优化金银花中总酚酸的提取工艺。
张百霞郭庆梅王真真李拴周凤琴
关键词:金银花总酚酸响应曲面法
金银花中黄酮类化合物的研究进展被引量:46
2012年
对近5年来金银花中黄酮类化合物的化学成分、提取分离、含量测定、药理作用等方面进行总结,为进一步开发利用金银花黄酮类化合物提供依据。金银花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方法较为成熟包含乙醇回流、水、超声辅助、超高压、超临界流体提取法,但分离纯化方法相对较少仅有大孔树脂柱及聚酰胺柱色谱法;其含量测定主要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次之为HPLC及荧光光度法;金银花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抗氧化及抗自由基、抗菌抗病毒、保肝作用,其保护心血管、消化系统、抗炎及抗免疫、抗肿瘤、镇痛等作用仍需广大医药工作者进一步深入研究。
张百霞周凤琴郭庆梅
关键词:金银花黄酮类化合物药理作用
无机元素在土壤与忍冬不同器官药材的相关分析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研究不同产地忍冬不同器官所含特征性无机元素及与其生境土壤无机元素的关系。方法: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及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量忍冬不同器官及其生境土壤的无机元素含量;采用SPSS19.0对实验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主成分分析确定了忍冬不同器官及生境土壤的特征标识元素;忍冬不同器官对无机元素进行选择性吸收其与生境土壤无机元素未见明显相关。结论:本研究为忍冬不同器官药材质量控制研究提供实验依据。
马艳张百霞郭庆梅周凤琴张永清
关键词:忍冬无机元素主成分分析
响应面法优化孔石莼多糖提取工艺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以响应面分析法优化孔石莼水溶性多糖提取工艺。方法以多糖得率为响应值,考察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料液比对孔石莼多糖提取率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利用Box-Behnken中心组合试验和响应面分析法,对孔石莼多糖提取工艺参数进行优化分析。结果孔石莼多糖提取的最优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91℃,提取时间1.1h,料液比1∶21。提取3次后,多糖得率为10.19%。结论实测值与响应曲面法回归模型的预测值接近,与模型高度拟合,该工艺简洁,得率较高,可用于孔石莼多糖的提取。
徐翠翠孔浩郭庆梅周凤琴王中华张百霞王长云
关键词:孔石莼多糖响应曲面法
中药药性组合模式自相似关系研究被引量:9
2014年
药性组合是将影响药性的各要素按照一定顺序组合的特定表述形式,药性组合模式是多个药性组合形成的配伍关系。基于药性组合模式,该文以红花、红花药对、桃红四物汤、血府逐瘀汤、补阳还五汤为例,对药性组合在单味药、药对、方剂中的配伍特征进行研究,发现其中存在的共性和差异,并对其中表现出的中药药性组合模式的自相似性进行阐述,分析多种药性组合的功效配伍关系,为发现基于药性组合的中药配伍研究模式及药性组合的功效配伍之间的关联提供新的思路。
孙婧张百霞颜素容张燕玲王耘乔延江
关键词:自相似
基于药性组合的归胃经中药的药理作用特征研究被引量:5
2014年
目前中药药性的研究多局限于单一或两类药性层面,偏离了中医药理论体系的整体观念。该文以不同药性组合的归胃经中药的药理作用特征为研究目的。整理2005年版《中国药典》中归胃经中药的药性数据,收集来自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1980年以来的全部文献和《中药学》(颜正华,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年)、《临床中药学》(高学敏、钟赣生,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年)中归胃经中药的药理作用数据,利用关联规则方法,挖掘归胃经中药药性组合所对应的药理作用。所得关联规则结果与经验知识相符,不同的药性组合有各自的药理作用特征,通过比较发现不同药性组合间的药理作用既有差异性也有相似性。药性组合间因为具有相同的四气或五味而表现出相似的药理作用,因为具有不同的四气或五味而具有差异性的药理作用,而四气和五味均不同的药性组合其药理作用也可以表现出相似性。该研究将药性理论与中药药理作用研究成果结合,揭示了归胃经中药的药理作用的主要特征和规律,为揭示归胃经中药的作用机制,发现归胃经中药的药理作用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法。
张百霞顾浩过红玲马莉王耘乔延江
关键词:药理作用关联规则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