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真榕

作品数:64 被引量:254H指数:8
供职机构:中日友好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4篇期刊文章
  • 9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3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4篇肺癌
  • 16篇手术
  • 16篇切除
  • 16篇细胞
  • 16篇细胞肺癌
  • 16篇小细胞
  • 16篇小细胞肺癌
  • 15篇非小细胞
  • 15篇非小细胞肺癌
  • 11篇预后
  • 10篇术后
  • 10篇肺移植
  • 9篇胸腔
  • 9篇肿瘤
  • 9篇外科
  • 8篇胸腔镜
  • 8篇腺癌
  • 8篇淋巴
  • 7篇淋巴结
  • 6篇胸腔镜手术

机构

  • 62篇中日友好医院
  • 9篇北京大学中日...
  • 5篇北京大学国际...
  • 2篇中日友好医院...
  • 1篇北京大学第一...
  • 1篇卫生部
  • 1篇北京医学会

作者

  • 63篇张真榕
  • 55篇刘德若
  • 34篇梁朝阳
  • 29篇冯宏响
  • 24篇郭永庆
  • 22篇石彬
  • 20篇田燕雏
  • 18篇宋之乙
  • 14篇肖飞
  • 13篇马千里
  • 9篇张海涛
  • 8篇王在永
  • 8篇鲍彤
  • 7篇孙宏亮
  • 7篇强光亮
  • 7篇余其多
  • 6篇温焕舜
  • 6篇陈京宇
  • 4篇赵丽
  • 4篇陈文慧

传媒

  • 14篇中华胸心血管...
  • 12篇中国胸心血管...
  • 7篇中日友好医院...
  • 4篇中国肺癌杂志
  • 3篇北京医学
  • 3篇中国组织工程...
  • 2篇中华外科杂志
  • 2篇中华肿瘤防治...
  • 2篇中华胸部外科...
  • 1篇中国卫生人才
  • 1篇中国医刊
  • 1篇中华临床医师...
  • 1篇中华移植杂志...
  • 1篇器官移植
  • 1篇2010年北...
  • 1篇第八届中国肿...

年份

  • 1篇2025
  • 3篇2024
  • 1篇2023
  • 3篇2022
  • 5篇2021
  • 4篇2020
  • 3篇2019
  • 4篇2018
  • 4篇2017
  • 6篇2016
  • 9篇2015
  • 5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1
  • 9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6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28例同时多原发肺癌的生存分析及预后影响因素研究
:多原发肺癌(multiple primary lung cancer, MPLC)作为临床少见疾病,临床分期及治疗选择尚不明确.本研究对28例同时多原发肺癌病例行生存分析,评估其预后影响因素. 方法:回顾分析自2...
梁朝阳刘德若郭永庆石彬宋之乙田燕雏张真榕肖飞
关键词:多原发肺癌手术治疗临床预后
肺移植术围术期出血并发症分析
苏昆松陈静瑜余其多马千里陈文慧甘继瑞赵丽张真榕
自制低钾右旋糖苷改良液用于保存犬肺移植离体肺的最长时间
2010年
背景:低钾右旋糖苷液用于肺移植,灌注保存效果较好,但有效供肺保存时间仍较短,价格较昂贵。目的:观察改良自制低钾右旋糖苷液保存供肺不同时间供肺变化,评价改良自制低钾右旋糖苷液的供肺保存期限。方法:成年家犬32只,随机分成对照、实验两组。对照组采用低钾右旋糖苷液作为供肺灌注保存液,实验组采用改良自制低钾右旋糖苷液。比较两组供肺组织灌注前、灌注后、保存4,8,12,24h的髓过氧化物酶、丙二醛、湿干比、病理光镜检查、透射电镜检查结果。结果与结论:两组离体肺组织的髓过氧化物酶、丙二醛和湿干比值随着保存时间的延长呈渐增趋势,髓过氧化物酶值在保存12h以后与灌注前有显著差异,丙二醛和湿干比值保存8h后与灌注前有显著差异。保存8h后,实验组肺组织结构和超微结构的变化仍然可逆,较对照组变轻,但保存4,12,及24h两组变化基本相似。结果提示,在实验条件下,供肺在改良自制低钾右旋糖苷液中保存8h后开始出现显著变化,保存12h后开始出现不可逆变化。
梁朝阳张海涛王在永鲍彤张真榕刘德若
关键词:肺保存湿干比肺移植
早期非小细胞肺癌外科治疗的荟萃分析被引量:8
2014年
目的:比较肺段切除与肺叶切除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外科治疗的有效性.方法:对PubMed以及Cochrane协作数据库进行全面的搜索,搜索词:肺段切除、肺叶切除、肺癌、对照性研究.应用REV 5.0及Sta-ta12.0进行统计.结果:最终26篇文献入组.组间比较术后肺漏气(RR=1.16,95%CI 0.71~1.89,P=0.55)、肺部感染(RR=1.71,95%CI 0.51~5.73,/P=0.38)、房颤(RR=0.51,95%CI 0.15~1.71,P--0.27)、围手术期30d死亡率无显著性差异(RR=0.84,95%CI 0.67~1.06,P=0.13)的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肺段切除组低氧血症(RR=4.63,95%CI1.41~15.26,P=0.01)的发生率较高.肺段切除组的局部复发率较高(RR=1.36,95%CI 1.01~1.83,P=0.04);组间比较全身转移率无显著性差异(RR--0.87,95%CI 0.67~1.12,P=0.28);组间比较无瘤生存期无显著性差异(RR=1.02,95%CI 0.84~1.23,P=0.87);组间比较总生存率无显著性差异(RR=1.02,95%CI 0.91~1.14,P=0.76).结论:肺段切除围手术期安全性较高,远期复发率、无瘤生存期及远期生存率与肺叶切除无区别.
张真榕刘德若王晓伟冯宏响张耀文李简
关键词:肺叶切除肺段切除肺癌预后
早期肺腺癌患者胸腔镜手术后急性疼痛的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7
2023年
目的提高对早期肺腺癌患者胸腔镜手术后急性疼痛的认识,分析、筛选出可能诱发术后急性疼痛的独立危险因素,及时有效预防干预,改善患者手术体验。方法回顾性研究我中心自2021年5月至2021年10月由单一医疗组连续收治的204例早期肺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术后急性疼痛的评估结果。按照一般状况、既往病史、社会精神属性、病灶特征及手术麻醉方式等进行分组,比较组间发生术后急性疼痛的比例,并筛选其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共纳入204例患者。男84例,女120例;年龄(57.9±11.5)岁;中位手术时间120(110,145)min。全组无严重并发症或围术期死亡发生。术后疼痛控制不达标76例(37.3%),发生重度以上疼痛24例(11.8%),33例(16.2%)术后需要追加肌注强效镇痛药。年龄<60岁、具备大学及以上学历、采用两切口手术、手术时间>2 h、仅接受全麻及术前情绪低落处于抑郁状态的患者较各自对照组发生术后急性疼痛的比例显著升高(P<0.05)。早期肺腺癌患者胸腔镜手术后发生急性疼痛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年龄(P=0.002)、长期饮酒史(P=0.014)、切口数量(P=0.016)、手术时间(P=0.010)、抑郁状态(P=0.037)及加强镇痛方式(P=0.012)。结论早期肺癌患者胸腔镜手术后罹患急性疼痛的情况较普遍存在,严重影响主观体验以及生活质量。年轻、既往有长期饮酒史以及合并抑郁状态的患者是发生术后急性疼痛的高危人群。采用单孔胸腔镜手术,尽可能减少手术时间,选择以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为代表的加强镇痛麻醉方式,可以作为减轻术后急性疼痛发生概率的有效方式。
肖飞冯宏响田周俊逸温焕舜苏昆松张真榕梁朝阳刘德若
关键词:肺腺癌胸腔镜手术术后急性疼痛
非小细胞肺癌中DLC-1的表达
@@探讨肝癌缺失基因(deleted in liver cancer,DLC-1)在非小细胞肺癌中表达水平及其与临床病理联系。选取2008年11月至2009年11月间中日友好医院胸外科的84例肺标本,其中包括非小细胞肺癌...
冯宏响寿延宁梁朝阳张海涛王在永鲍彤陈京宇刘德若张真榕马千里强光亮解桢郭永庆石彬宋之乙田燕雏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
cT1a^cN0M0期肺腺癌患者纵隔淋巴结转移规律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探讨cT1a^cN0M0肺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规律,从而为早期肺腺癌患者术中淋巴结清扫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收集我院2017~2018年胸外科接受外科手术肺腺癌患者临床、影像、病理资料。研究共入组患者667例,其中男241例、女426例,年龄59(16,87)岁。纯磨玻璃结节(GGN)234例、GGN成分为主结节98例、实性成分为主结节199例、实性结节136例。术后发生N1淋巴结转移30例,发生N2淋巴结转移52例。依据有无纵隔淋巴结转移进行分组。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男性(P=0.014)、高癌胚抗原(CEA)水平(P<0.001)、较大的结节最大径(P<0.001)、较大的肿瘤实性成分比例(P<0.001)、较小的肿瘤消失比例(P<0.001)、实性结节(P<0.001)、空洞征(P=0.005)、分叶征(P=0.002)、毛刺征(P=0.003)、胸膜凹陷征(P=0.001)、支气管征(P=0.025)、较大的病理组织(P<0.001)、N1淋巴结转移(P<0.001)、侵袭性病理成分(P<0.001)、肺泡腔播散(P=0.001)、胸膜侵犯(P<0.001)、脉管浸润(P<0.001)是纵隔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脉管浸润[比值比(odds ratio,OR)=6.9,95%CI 2.3~20.7,P=0.001]、更大的肿瘤实性成分比例(OR=109.6,95%CI 3.8~3124.3,P=0.006)、空洞征(OR=3.1,95%CI 1.1~8.3,P=0.028)、N1淋巴结转移(OR=15.7,95%CI 6.7~36.4,P<0.001)是纵隔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对于cT1a^cN0M0期的肺腺癌,GGN及GGN为主型患者较少发生纵隔淋巴结转移。随着实性成分逐渐增加以及空洞征的存在,发生纵隔淋巴结转移的几率逐渐增加。因此对于不同影像学表现的患者可以考虑采用不同范围的淋巴结切除方式。
张真榕冯宏响刘展邵为朋顾鑫蕾刘德若
关键词:肺肿瘤腺癌淋巴结转移高分辨率CT
不同CT表现的小肺腺癌的不同术前检查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分析不同CT表现的小肺腺癌患者远处转移规律,探讨不同影像学特点的小肺腺癌采用不同术前检查的可行性。方法收集中日友好医院呼吸中心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cT1a-cN0肺腺癌患者的临床、影像及病理资料。共纳入患者785例,其中男289例,女496例。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785例中CT表现为纯磨玻璃结节(ground-glass nodule,GGN)287例,GGN为主结节111例,实性成分为主结节221例,纯实性结节(pure solid nodule,PSN)166例。8例发生远处转移,其中骨转移6例,脑转移1例,脑转移及肾上腺转移1例。纯GGN及GGN为主结节患者中均未见远处转移,实性成分为主结节患者中有1例发生远处转移,7例PSN患者发生远处转移。实性成分为主结节发生远处转移的概率为0.5%(1/221),实性结节发生远处转移的概率为4.2%(7/166)。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水平(P=0.030)、肺窗肿瘤最大径(P=0.003)、肺窗肿瘤实性成分最大径(P<0.001)、肺窗肿瘤最大面积(P=0.002)、纵隔窗肿瘤最大面积(P<0.001)、肿瘤实性成分比例(consolidation tumor ratio,CTR,P<0.001)、肿瘤消失比例(tumor disappearance ratio,TDR,P<0.001)、结节性质(P<0.001)及胸膜凹陷征(P=0.037)是远处转移发生的危险因素。而多因素分析显示:CEA(OR=1.019,95%CI:1.002~1.037,P=0.028)及TDR(OR=0.000,95%CI:0.000~0.310,P=0.001)为远处转移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对于纯GGN及GGN为主结节患者术前可不行相关检查排除远处转移;而对于PSN,有必要术前进行包含头颅MRI在内的相关检查排除远处转移。
张真榕刘展冯宏响肖飞邵为朋顾鑫蕾孙宏亮刘德若
关键词:肺肿瘤腺癌CT术前检查
肺亚段切除治疗2 cm以内非小细胞肺癌近中期临床疗效评价
2025年
目的分析临床行胸腔镜下直径≤2 cm非小细胞肺癌肺亚段切除手术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探讨肺亚段切除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4年7月在中日友好医院胸外科行胸腔镜下肺亚段切除的5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男25例,女33例;年龄(54.09±12.61)岁,吸烟者22例。胸部CT检查示结节位于外1/3者37例,中1/3者17例,内1/3者4例;结节成分以磨玻璃结节为主52例。患者行单肺亚段切除术23例(组1),联合肺亚段切除术6例(组2),肺段联合肺亚段切除术29例(组3)。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中位术中出血量30.0(20.0,30.0)ml,结节实际病理大小(10.53±4.45)mm,手术历时(2.03±0.68)h,术后带管(2.55±0.92)天。术后并发症6例,包括肺漏气2例,脑栓塞、肺栓塞、肺部感染、房颤各1例。所有患者术后病理切缘均为阴性。组间比较,组1较组2术中出血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7)。肺上叶手术以肺段联合亚段切除为主,下叶以单肺段切除手术为主。结论肺亚段切除是一种有效的手术方式,当结节较小且可以保证切缘时,行肺亚段切除可以更好的保留剩余肺组织。多个亚段切除术中出血量多于单个亚段切除和肺段联合肺亚段切除,这可能与多个亚段切除血管变异更复杂有关。
祁菲冯宏响韩宇肖飞石玉慧梁朝阳刘德若孔凡佳张真榕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胸腔镜手术
胸腔镜肺叶切除的术中意外处理和与开放手术的比较
@@背景:自20世纪90年代胸腔镜逐步应用于临床以来,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目前已经成为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治疗的主要手术方式。目前国内外已有大量关于胸腔镜手术安全性及有效性的报道。但对于胸腔镜手术中转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或开胸手术的...
刘德若张真榕
关键词:开放手术
文献传递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