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磊
- 作品数:104 被引量:463H指数:13
- 供职机构: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 一种液体肥的自动灌装装置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液体肥的自动灌装装置,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形状为矩形,所述支撑架的内侧均匀安装有滚筒,所述支撑架的侧面固定安装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上方正面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固定横杆,所述固定横杆上开有导孔,所述...
- 王晓军高洪生李伟群陈雪丽张磊谷学佳
- 文献传递
- 一种富硒叶面肥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富硒叶面肥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属于农作物肥料技术领域。本发明所提供的肥料,含有有机硒发酵液均质液30‑50%,有机硒含量为1%‑5%。其中,有机硒发酵液是利用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
- 李玉梅魏丹王根林张军政孙雷金梁刘峥宇王伟李一丹张磊常本超
- 文献传递
- 农作物常用肥料快速鉴别试剂盒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农作物常用肥料快速鉴别试剂盒,包括盒体和与之配合的盒盖,在盒体内设有第一试剂瓶组、第二试剂瓶组、溶药器、白瓷反应盘、镊子、温度计、pH试纸、玻璃棒、滴管组、烧杯组和药勺。本试剂盒携带和使用方便,并包含...
- 魏丹韩光谷学佳高中超刘颖王伟张明怡张磊杜庆伟崔春玉邢晓哲窦新田
- 文献传递
- 不同农艺措施对黑土区氮肥利用率和硝酸盐积累的影响
- 采用不同的农艺措施于2008-2010年在黑土区设置玉米定位试验,设置休闲、空白对照、常规施肥N225P75K30、优化施肥N180P60K60、减量施氮N90P60K60、增量施氮N270P60k60.和常规施肥+秸秆...
- 王玉峰陈雪丽张磊王爽
- 关键词:氮肥利用率硝态氮农艺措施
- 黑土区连作大豆根际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动态变化被引量:16
- 2018年
- 为探明长期连作对大豆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基于环境因子相同的黑土区大豆连作长期定位试验,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uantity-PCR,qPCR)和PCR-DGGE技术,解析大豆根际微生物群落丰度和结构组成在不同连作年限间的动态变化过程。结果表明,连作7年以上处理的细菌群落结构组成和多样性明显低于轮作和连作4年以下处理,由此可以看出,大豆连续种植导致土壤中细菌群落组成的演替,是根际作物-土壤-微生物相互作用缓慢累积的过程,直到连作7年才足以被检测出来。连作大豆根际真菌群落结构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连作2年和连作4年根际真菌群落组成丰富,多样性较高。而连作7年以上和轮作处理的大豆根际真菌群落多样性指数为3. 067 7~3. 071 5,低于连作2年和连作4年处理,同时连作7年处理真菌群落组成与轮作处理相似性较高,由此可以看出大豆连作土壤被称作抑制性土壤的机制所在。
- 陈雪丽王玉峰李伟群王爽王晓军张磊王英
- 关键词:黑土大豆连作根际
- 一种谷子覆膜播种机
- 本实用新型涉及谷物种植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谷子覆膜播种机,为了解决在现有谷子种植过程效率低,工作强度大的问题,固定框前端的每侧均与牵引架后端的一侧铰接,播种结构、覆膜结构和覆土结构由前之后顺次布置在固定框上;每个第一滚轮与...
- 闫锋董扬赵富阳 侯晓敏李清泉王立达王宇先季生栋 王丽艳 吴春梅马静 薛春梅刘凯范国权张磊
- 生物炭对有机无机污染物的修复作用与机理研究进展被引量:9
- 2016年
- 生物炭作为高温热解下富碳、多孔的特殊结构和功能有机资源,在结构修复、吸附改良、水分持留、肥料缓释及土壤固碳减排等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作为一种新型有机无机物的修复材料,生物炭由于其炭源材料、热解温度及速率各异而体现出系列吸附特征。综述了不同碳源材料置于各种缺氧热解制备条件下生成的各类生物炭对有机无机物料的吸附作用及其吸附解析机理,在此基础上,对生物炭吸附能力的科学表达形式及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 金梁魏丹李玉梅王伟张磊李一丹常本超郭文义徐猛胡军祥
- 关键词:生物炭有机无机热解
- 抗逆转ABP9基因牧草、草坪草和水稻植株的鉴定
- 张磊
- 沿兴凯湖地区农业面源污染源头控制及生态优化技术研究与示范
- 王玉峰张庆忠张颖魏玉田魏丹陈雪丽张磊孙磊李伟群
- 摸清沿兴凯湖地区面源污染基本特征,提出面源污染控制的总体方案,制定农业生产结构优化方案、提出有针对性的农业清洁生产技术以及生态沟渠、生态河道的构建技术,集成研发沿湖地区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控技术支撑体系和综合控制模式,为形...
- 关键词:
- 关键词:农业面源污染源头生态优化
- 不同基因型大豆植株果糖含量动态变化的研究被引量:1
- 2011年
- 实验采用框栽试验的方式,选用3种不同基因型的大豆:小金黄、丰收10、龙选1号,对其各生育时期的植株果糖含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营养器官中果糖含量的变化没有表现出一致的规律性,但相同器官的果糖含量的变化趋势大体相同;不同品种大豆荚果中果糖的含量呈现下降的趋势;不同营养器官的果糖的最大含量值出现在结荚期;3个品种的叶柄的果糖含量明显高于其他部位。
- 张磊王玉峰陈雪丽马春梅龚振平
- 关键词:大豆蔗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