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磊
- 作品数:10 被引量:40H指数:3
- 供职机构:聊城市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航空宇航科学技术天文地球更多>>
- 院前急救一体化绿色通道的搭建及护理应用被引量:1
- 2021年
- 目的:探讨院前急救一体化绿色通道的搭建及护理应用。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1200例院前急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时间段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急救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进行一体化绿色通道应用,对比两组的等待手术时间、救治时长、辅助检查时间。结果:研究组的等待手术时间、救治时长、辅助检查时间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实施院前急救一体化绿色通道的搭建及护理,可以有效缩短急救和救治时间,保障患者治愈率,值得临床上推广。
- 林艳霞张磊
- 关键词:院前急救护理应用
- 股骨近端螺旋刀片抗旋髓内钉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并发症及其防治被引量:16
- 2014年
- [目的]探讨PFNA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主要并发症及防治。[方法]2010年6月-2013年6月,应用PFNA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228例,198例获随访,发生股骨干骨折2例,股骨大转子劈裂骨折12例;髋部外侧疼痛4例;大腿中部疼痛8例;3例螺旋刀片退钉;股骨头颈部切割2例;髋内翻5例;下肢深静脉血栓(DVT)3例;无内固定物断裂病例。[结果]2例股骨骨折1例改用加长PFNA固定,1例以股骨环抱器固定,经随访骨折愈合良好;大粗隆劈裂病人嘱其延长卧床时间,均愈合良好。大腿疼痛的病人骨折愈合后取出PFNA后好转;螺旋刀片尾端过长及退钉者均骨折愈合后取出;股骨头颈切割者2例行人工关节置换;髋内翻者5例因患者年龄大,不适程度可耐受未处理。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3例转血管外科治疗,经随访恢复良好。[结论]PFNA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肯定,准确操作,正确应用,避免各种危险因素,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临床疗效。
- 刘景一杨晓飞贺新兵豆青军张磊于涛
- 关键词:股骨粗隆间骨折股骨头颈股骨近端髋内翻劈裂骨折环抱器
- 应用Ilizarov骨搬运技术治疗胫骨大段骨缺损被引量:13
- 2015年
- 目的探讨Ilizarov外固定骨搬运技术治疗胫骨节段性骨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Ilizarov外固定骨搬运技术治疗19例胫骨大段骨缺损患者。结果19例患者随访10~24个月,平均14个月。骨缺损均得以重建,患肢肢体长度与健侧之差〈2cm,骨折愈合,创面均闭合。1例出现腓总神经麻痹,6个月后恢复;2例出现马蹄足畸形,给予跟腱延长;1例出现骨不连,予髂骨植骨后愈合;2例出现钉道不同程度的感染,给予清创后愈合。结论使用Ilizarov外固定架进行骨搬移肢体是治疗胫骨骨缺损的有效方法。
- 贺新兵韩立仁闫军杨晓飞张磊
- 关键词:胫腓骨骨折胫骨缺损骨搬移
- 应用双单髁间隙测量垫、实现TKA间隙平衡技术
- 目的 目前国内很少医生采用间隙平衡技术进行TKA手术。究其原因,从客观方面,国内很少厂家提供间隙平衡技术所需要的重要工具---软组织张力平衡器,从事这一技术的医生多采用脊柱撑开器进行粗略软组织评估,精确性较差。
- 苑振峰邢大路马文谱张磊
- 关键词:人工膝关节置换
- 股骨外髁滑移截骨在严重膝外翻畸形人工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
- 目的 严重膝外翻患者进行人工膝关节置换的主要困难在于外侧软组织的挛缩及膝内侧结构的松弛。对外侧结构进行广泛的松解会导致外侧不稳定、从而提高限制性假体的应用率。本文旨在探讨股骨外髁滑移截骨技术在严重膝外翻中的疗效,以减少外...
- 苑振峰邢大路马文谱张磊
- 关键词:膝外翻畸形人工膝关节置换
- 综合护理在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中应用效果被引量:8
- 2020年
- 目的观察综合护理在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聊城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48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护理方式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n=74)和对照组(n=74),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综合护理措施,比较两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护理效果、护理满意度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喘息、咳嗽、湿啰音及哮鸣音的改善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有效率及护理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可提高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护理有效率及护理满意度,改善临床症状和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的效果优于单纯常规护理效果。
- 张磊林艳霞
- 关键词: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综合护理
- 山羊不稳定骨盆骨折致骶丛神经牵拉损伤模型的建立及神经电生理研究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建立不稳定骨盆骨折致骶丛神经牵拉损伤动物模型,并利用神经电生理技术,判断骶丛神经在骨盆不同移位方向及距离时的损伤程度,探讨移位方向和距离与骶丛神经损伤的关系。方法选择山羊24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三组:A组(骨盆纵向移位)、B组(骨盆侧方移位)、C组(骨盆背侧移位),每组8只;另正常组为骨盆移位前的所有山羊数。暴露山羊左侧L6、S1神经根及坐骨神经起始段,分别与引导电极和刺激电极连接,以1圈/s(1圈=0.25mm)速度牵拉骨盆,建立不稳定骨盆骨折致骶丛神经牵拉损伤模型。当骨盆移位距离分别为0,0.5,1.0cm时,记录山羊L6、S1神经的阈电位、最大刺激电位、峰峰值和潜伏期。结果随着骨盆牵拉距离的增大,三组神经阈电位、最大刺激电位、潜伏期均呈逐渐增加趋势,而峰峰值均呈逐渐降低趋势。骨盆不同方向移位0.5cm时,A组神经阈电位、潜伏期均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峰峰值明显低于正常组(P〈0.05),最大刺激电位较正常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组除峰峰值明显低于正常组(P〈0.05)外,其余电生理信号均发生改变,但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组所有电生理信号变化均不明显。骨盆不同方向移位1.0cm时,A、B组神经阈电位、最大刺激电位、潜伏期均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而峰峰值均明显低于正常组(P〈0.05);C组除潜伏期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外,其余电生理信号均不同程度发生改变,但较正常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三组电生理信号变化幅度比较,A组最明显,B组次之,C组最小。结论山羊不稳定骨盆骨折致骶丛神经牵拉损伤后,骨盆纵向移位时,骶丛神经牵拉损伤程度最严重。
- 范文闯徐鹏张磊王润泽罗利芳穆卫东
- 关键词:骨盆腰骶丛电生理学
- 复合BMP-2来源新型短肽纳米骨材料在骨修复中的应用研究
- 目的 研究新型短肽P17-BMP-2的诱导成骨的能力并通过体外细胞实验和兔体内植入实验验证负载P17-BMP-2短肽的新型生物骨材料的体内外诱导成骨能力。
- 张磊
- 关键词:短肽BMP-2骨缺损骨修复
- 静电纺丝和静电自组装技术在小口径组织工程血管中的应用
- 徐飞陈宗刚张磊莫秀梅刘义华陈双峰任晓燕曾莎李轲
- 该项目属于医学领域心血管外科学。血管损伤是临床常见严重创伤之一,常伴有受损肢体的血循环障碍,能否尽早建立血循环对于拯救肢体甚或生命非常重要。心血管疾病也是导致死亡和发病率很高的疾病之一。自体血管移植作为临床治疗“金标准”...
- 关键词:
- 关键词:心血管疾病血管移植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