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舒婕
- 作品数:7 被引量:5H指数:2
- 供职机构:华中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农业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更多>>
- 发文基金:湖北省“十一五”科技攻关项目湖北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 鸭MHCⅡα融合蛋白表达条件的优化被引量:3
- 2008年
- 构建了鸭MHCⅡα的融合表达载体PET-28a,对融合蛋白在大肠杆菌中表达量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SDS-PAGE分析表明,诱导温度22℃,时间3 h,IPTG浓度0.05 mmol/L,OD600 nm值0.45,通气量90%和pH 7.2时MHCⅡα融合蛋白的表达量最高,占菌体总蛋白的23.4%,比优化前提高了16.7%。蛋白经纯化后纯度可达90%。Western blot分析表明,该蛋白可被鼠抗鸭MHCⅡα阳性血清识别,具有较好的免疫学活性。
- 张舒婕邓干臻龚炎长俸艳萍杨庆磊高俊伟彭秀丽
- 关键词:融合蛋白
- 鸭MHCⅡβ基因的克隆、表达及多克隆抗体的制备被引量:2
- 2008年
- 据NCBI上已发表的序列设计引物,通过RT-PCR从北京鸭脾脏的总RNA中扩增得到MHCⅡβ基因,将其克隆至pMD18-T载体上,经酶切分析及测序鉴定后,进一步亚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GEX-KG中,转化大肠杆菌BL21中诱导表达。蛋白纯化后,免疫昆明小鼠制备多克隆抗体,经1∶100倍稀释后用于Western blot分析。结果表明:克隆得到了鸭MHCⅡβ链基因,大小为798 bp,经核苷酸测序与已登录的基因序列同源性为92%;成功构建了原核表达载体,融合蛋白得到了高效表达且纯化后纯度达95%。制备的鼠抗鸭MHCⅡβ多克隆抗体,经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与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证实抗体的效价高、特异性强,为深入研究鸭MHCⅡ奠定了基础。
- 张舒婕龚炎长俸艳萍李世军杨庆磊胡福利杨桓彭秀丽
- 关键词:克隆原核表达多克隆抗体
- 鸭MHCⅡα、β链的克隆和原核表达及其抗体制备
-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MHC/)是脊椎动物中发现的编码免疫球蛋白样受体/(immunoglobulin-like receptors/)的基因群,与机体...
- 张舒婕
- 关键词:克隆原核表达多克隆抗体
- 文献传递
- 3~9日龄雏鸡暴发新城疫的诊治
- 2006年
- 张舒婕
- 关键词:鸡新城疫诊治雏鸡日龄发病特征养鸡业
- 鸭MHCⅡα基因的表达纯化与抗体制备被引量:1
- 2009年
- 根据NCBI上已发表的序列自行设计引物,通过RT-PCR从北京鸭脾脏的总RNA中扩增得到鸭MHCⅡα基因,将其克隆至pMD18-T,经酶切分析及序列测定鉴定后,进一步亚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ET-28a。转化大肠杆菌BL21中诱导表达。电洗脱纯化蛋白,用于免疫昆明小鼠制备多克隆抗体。结果表明:克隆了鸭MHCⅡα基因,大小为633 bp,经核苷酸测序与已登录的基因序列同源性为99%;成功构建了原核表达载体,融合蛋白得到了高效表达且纯化后纯度可达90%,制备的鼠抗鸭MHCⅡα多克隆抗体经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与免疫印迹法(Western-blot)证实了抗体的效价高、特异性强,研究结果为研究鸭MHCⅡ分子奠定了基础。
- 张舒婕邓干臻龚炎长杨庆磊胡福利杨桓彭秀丽
- 关键词:克隆原核表达多克隆抗体
-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病因及防治
- 2006年
- 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引起的一种严重危害雏鸡的免疫抑制性、高度接触性、杀淋巴细胞性疾病。近几年来,在我国各地区都频繁发生了传染性法氏囊病,其发病速度快,死亡率高,成为养禽业中的一大难题,给我国的养禽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 张舒婕张立东
- 关键词:鸡传染性法氏囊病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病因淋巴细胞性发病速度养禽业
- 传染性法氏囊病的诊治及启示
- 2007年
- 2006年6-7月在辽宁省庄河市发生了多起传染性法氏囊病,该地区养殖量较大,有近10万只的存栏量,其剖检症状较典型但死亡率与以往大不相同,死亡率较低,有的日死亡率仅为1‰-3‰。但因为典型的传染性法氏囊病是一种急性高度传染性接触病,所以对待此病不敢轻视。现将该地区的发病情况、临床症状、防治措施介绍如下。
- 张舒婕张立东
- 关键词:传染性法氏囊病诊治死亡率剖检症状发病情况临床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