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超
- 作品数:12 被引量:32H指数:3
- 供职机构: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老年BPH患者行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后排尿困难原因分析及治疗
- 目的:探讨良性前列腺增生(benignprostatic hyperplasia,BPH)患者术后排尿困难的危险因素及处理方法。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448例良性前列腺增生行手术治疗的患者进行研究,其中发生术后排尿困难患者...
- 孙腾达李彦锋张勇张超
- 关键词:良性前列腺增生排尿困难
- 盐酸帕罗西汀联合盐酸坦索罗辛治疗原发性早泄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3
- 2014年
- 目的探讨单独或联合应用盐酸帕罗西汀和盐酸坦索罗辛治疗原发性早泄(PE)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筛选本院男科门诊PE患者225例,分成A、B和C组,每组75例。A组单用盐酸帕罗西汀,20mg/d。B组单用盐酸坦索罗辛,0.4mg/d。C组同时服用盐酸帕罗西汀和盐酸坦索罗辛,剂量同A、B组。采用问卷调查比较3组患者治疗8周后与治疗前的平均阴道内射精潜伏期(IELT)以及早泄量表(PEP)中各项指标的改变情况,并对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进行了总结。结果共获得198例可靠随访数据,3组患者平均IELT在治疗后较治疗前均显著增加(P<0.05),C组治疗后IELT均值增加了8.15min;治疗后增加的倍数(8.02倍)显著高于B组(1.98倍)和A组(6.92倍)(P<0.05)。3组患者早泄量表中射精控制能力、性交满意度、早泄相关苦恼及早泄相关两性沟通困难4项指标评分的平均值,在治疗后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提高;而C组4项指标的均值提高更为显著。A、B、C组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分别为10例(13.3%)、2例(2.6%)、9例(12.0%)。结论盐酸帕罗西汀和盐酸坦索罗辛联合应用治疗PE的有效性、安全性较好。
- 张超孙腾达李波军王明松李彦锋
- 关键词:原发性早泄盐酸帕罗西汀盐酸坦索罗辛
- 帕罗西汀联合坦索罗辛治疗原发性早泄的临床研究
- 目的:本研究选择帕罗西汀和坦索罗辛两种药物,以探讨其在原发性早泄治疗中,联合用药及单独用药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并评价5-HT浓度在原发性早泄的诊断及治疗效果判断中的意义.方法:根据国际性学会(International S...
- 张超李波军张勇罗勇张克勤李彦锋
- 睾丸横过异位畸形的诊断和治疗:附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 2013年
- 目的结合1例睾丸横过异位患者的诊治过程,复习有关文献探讨其病因学、诊断方法和治疗措施。方法本院收治1例青年男性患者存在左侧睾丸横过异位伴同侧精索鞘膜积液,右侧腹股沟斜疝,右侧附睾囊肿,手术证实右侧腹股沟2根输精管和2根精索,右侧阴囊内2个睾丸。将异位的左侧睾丸通过阴囊纵隔复位固定于对侧阴囊肉膜下,并行左侧精索鞘膜大部切除,右侧腹股沟疝修补术,右侧附睾囊肿切除术。根据该患者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过程,结合相关文献对该病的整体临床特征进行分析。结果本例患者术后诊断为:①左侧睾丸横过异位;②左侧精索鞘膜积液;③右侧腹股沟复发疝;④右侧附睾囊肿;⑤弱精症。术后患者病情恢复顺利,术后随访3个月,复查见患者双侧睾丸位置良好,形态大小和血供正常。其他伴随异常均消失。结论睾丸横过异位作为一种罕见的生殖系发育畸形,常伴有腹股沟疝、精索鞘膜积液甚至苗勒氏管持续存在综合征等多种异常,宜及早采取手术治疗并同时纠正伴随病变。为避免伴随的胚胎发育残迹的远期癌变,术后需长期随访。
- 罗勇张克勤李波军张勇张超徐光辉刘扬李彦锋
- 关键词:睾丸横过异位畸形隐睾
- 睾丸横过异位畸形的诊断和治疗(附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 目的:探讨睾丸横过异位的病因、诊断和治疗。方法:对就诊于本院的一例罕见的左侧睾丸横过异位畸形患者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过程进行总结并结合文献对该病的整体临床特征进行分析。结果:本例青年男性患者存在左侧睾丸横过异位伴右侧精...
- 罗勇张克勤李波军张勇张超徐光辉刘扬李彦锋
- 关键词:睾丸横过异位畸形隐睾
- 帕罗西汀联合坦索罗辛治疗早泄的临床研究
- 目的:探讨单用或联合应用盐酸帕罗西汀和坦索罗辛治疗早泄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筛选本院男科门诊18-65岁之间的符合ISSM最新早泄诊断标准的早泄患者,并设置严格的排除标准.随机分成A、B和C组,每组75例.A组患者单用...
- 张超李波军张勇罗勇张克勤靳风烁李彦锋
- 帕罗西汀联合盐酸坦索罗辛治疗原发性早泄的临床研究
- 目的 探讨单独或联合应用盐酸帕罗西汀和盐酸坦索罗辛治疗原发性早泄(PE)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筛选本院男科门诊PE患者225例,分成A、B和C组,每组75例.A组单用盐酸帕罗西汀,20 mg/d.B组单用盐酸坦索罗辛,...
- 张超孙腾达李波军王明松李彦锋
- 关键词:盐酸帕罗西汀
- 顽固性血精患者MRI影像特征研究被引量:11
- 2013年
- 目的分析顽固性血精患者的盆腔核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表现及其影像学特征性改变,探讨MRI在顽固性血精病因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76例顽固性血精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盆腔MRI图像进行形态学特征观察,重点分析总结双侧精囊及射精管区域的影像学特征。结果与正常男性精道远端区域的MRI特征性影像相比较,76例顽固性血精患者的影像学特征改变主要有:47例表现为精囊区域的特征性信号强度改变,其中23例存在鲜红色血精的患者在T1加权相(T1-weighted images T1WI)精囊呈明显高信号影,在T2加权相(T2-weighted images T2WI)呈明显低信号影,而24例存在咖啡色或巧克力样陈旧性血精的患者在T1WI相和T2WI相均呈中至高等强度信号影;26例显示一侧或双侧精囊呈明显囊性扩张(横径大于1.7 cm),伴或不伴上述精囊内信号强度的特征性改变;21例存在前列腺小囊囊肿;3例存在射精管囊肿;3例存在苗勒氏管囊肿,1例存在精囊囊肿;9例患者精囊区域无明显异常改变。结论 MRI可有效显示顽固性血精患者精囊、前列腺、射精管区域的精细结构改变,对顽固性血精的病因学诊断及治疗方式的选择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 李波军李珂张超张军张勇周波孙中义靳风烁张克勤李彦锋
- 关键词:血精磁共振成像病因
- 老年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前列腺切除术后排尿困难原因分析及治疗被引量:8
- 2013年
- 目的:探讨良性前列腺增生(benignprostatic hyperplasia,BPH)患者术后排尿困难的危险因素及处理方法。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348例良性前列腺增生行手术治疗的患者进行研究,其中发生术后排尿困难患者共46例,搜集相关资料,对术后发生排尿困难的可能危险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尿路感染、膀胱功能障碍、膀胱内血块、组织碎片及结石、膀胱颈挛缩、尿道狭窄是前列腺术后排尿困难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术前行尿流动力学检查,控制感染和出血,操作精细、清除彻底及必要的手术和药物是解决BPH术后排尿困难的重要措施。
- 孙腾达张勇张超
- 关键词:良性前列腺增生排尿困难
- 顽固性血精的MRI影像学特征及其内镜治疗研究
- 李波军李珂张军张勇罗勇张超张克勤李彦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