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雪非 作品数:30 被引量:96 H指数:6 供职机构: 东南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南京军区医学科研“十五”计划课题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骨骺骨膜切除术治疗儿童膝关节畸形22例 被引量:1 1996年 运用骨骺骨膜切除术治疗22例儿童膝关节畸形,并评价其结果。22例27个膝关节获得性畸形,年龄5~12岁,其中膝反屈18例;膝外翻4例。临床表现严重跛行,膝关节畸形无法代偿并有进一步加重趋势。X 线片表现局部骨骺发育迟缓,且患儿无手术禁忌证,运用骨骺部发育迟缓处骺线上下1mm 以内骨膜切除治疗。经2年3个月随访,1例术后处理欠妥,1例骨膜切除范围不足,经再次切除骨膜,其余膝关节畸形一次手术矫正,且无新的畸形出现。骨膜切除术,解除了骨骺部生长约束力,刺激快长,可作为儿童膝关节畸形矫正的一种方法。 张雪非 余强 陈少俊 邓建龙 刘刚 徐晔关键词:膝关节畸形 外科手术 畸形 儿童 转筒法创伤性休克兔模型的制作 2004年 目的制作兔创伤性休克模型。方法制作直立式电动转筒法动物休克器。健康家兔20只,随机分为转筒法休克组(n=10)和麻醉组(n=10)。休克组兔直立置于旋转筒内,以900 r/min转速旋转3 min。观察精神状态、体表血液灌流、心率(Hr)、呼吸(R);测股动脉血压(SM、DM),动脉血作血气分析,并与麻醉组对照比较。结果休克组家兔均出现昏迷,持续时间66.25±2.06 min;胡须牵拉反应及眶上神经反射均消失;大部分针刺疼痛反应消失(n=8);瞳孔散大;口唇颜色为紫色、温度冷。休克组Hr、R、SM、DM、PO2、%SO2C均高于麻醉组,且差异极显著(P<0.001);HCO3、TCO2、BEb、SBC、BEecf低于麻醉组,差异极显著(P<0.001);pH、PCO2略低于麻醉组,但差异不显著(P>0.5,P>0.1)。结论转筒法可制作创伤性休克兔模型,休克时间可持续1 h。 张雪非 李新忠 史惠强 陈云俊 肖大平 陈建民 许萍关键词:创伤性休克 兔模型 酸血症 海岸及海水中肢体关节爆炸伤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6 2006年 [目的]建立海岸及海水中兔肢体关节爆炸模型,观察爆炸伤的组织学改变。[方法]健康家兔112只,随机分为预实验组(A组,n=36),分别以0.3、0.6、0.9、1.2 g单质猛炸药黑索金(RDX)铜壳小型爆炸装药捆绑于兔膝关节前外侧,电引爆,测量比较肢体关节炸伤情况;海岸实验组(B组,n=56),0.9 g RDX铜壳小型爆炸装药引爆,伤口包扎后浸入海水中1 h;海水中实验组(C组,n=20),0.9 g RDX铜壳小型爆炸装药捆绑于兔膝关节前外侧,浸入海水中、电引爆。B组炸伤后、海水浸泡后及C组炸伤后分别取肌肉、韧带、滑膜、软骨作组织学观察。[结果]A组比较不同装药量爆炸结果,选定0.9 g RDX铜壳小型爆炸装药,海绵间隔6 cm软固定于兔膝关节前外侧爆炸,13只兔造成(5.17±0.42)cm×(4.73±0.41)cm爆炸伤口,铜质爆炸破片侵入伤口内,髌韧带、股骨外髁软骨面不同程度损伤。B组均造成肢体关节开放伤,海水浸泡1 h后组织学观察突出变化是肌肉及滑膜组织水肿、肌肉组织广泛坏死及韧带组织中出现大量Ⅲ型胶原。C组14只兔海水中爆炸,均为肢体关节闭合性爆炸伤,肢体关节高度肿胀,胫股骨多发骨折,爆炸破片深及皮内。组织学观察见肌纤维断裂,肌间血管充血,软骨组织轻度变性,软骨细胞核固缩,核碎裂。[结论]0.9 g RDX铜壳爆炸装药间隔6 cm固定于兔膝关节前外侧,海岸上爆炸在冲击波和爆炸破片共同作用下造成肢体关节开放爆炸伤,海水浸泡1 h加重了组织肿胀,坏死;海水中爆炸,主要为爆炸冲击波的作用,造成肢体关节闭合性爆炸伤,胫股骨多发骨折,软组织损伤、出血更为严重。 张雪非 吕荣 史惠强 陈道运 徐步靖关键词:爆炸伤 海岸 组织学 远隔肌移位治疗足肌麻痹 1993年 足肌麻痹造成足部畸形,有多种经典手术矫形方法。按王佳生等编著的手术学所列举的便有15种。而远隔肌移位治疗足肌麻痹,迄今未见有报道。本文总结1989年以来采用膝以上肌远隔移位治疗足肌麻痹3例,作初步报道如下。 张雪非 刘毅 王新建 许洪根海水浸泡的兔髌韧带爆炸伤修复的组织学特点 被引量:5 2006年 目的观察海水浸泡的兔髌韧带爆炸伤修复的组织学变化。方法新西兰白兔36只,以0.9g单质猛炸药黑索今(RDX)铜壳小型爆炸装药捆绑于兔膝关节前外侧,电引爆,制作兔膝关节开放性爆炸伤并海水浸泡1h的模型。经扩创消炎,分别于第4天(n=19)和第6天(n=1)采用直接缝合法修复炸断髌韧带。分别于爆炸伤后即刻、海水浸泡1h及修复后1、2、3个月时切取爆炸震击及炸断的韧带做组织学及电镜观察。结果震击伤(n=14)显示韧带纤维扭曲、挛缩;炸断伤(n=22)显示韧带纤维断裂,成纤维细胞杂乱堆积,以Ⅰ型胶原纤维为主。海水浸泡1h后,组织水肿,以Ⅲ型胶原纤维为主。经修复后3个月,震击伤韧带已近于正常,炸断伤韧带纤维排列松散,成纤维细胞数目明显少于震击伤韧带。结论兔髌韧带爆炸伤并海水浸泡后,韧带成纤维细胞以分泌Ⅲ型胶原为主。震击伤韧带修复后3个月已恢复正常;炸断韧带缝合修复后3个月与正常韧带仍有明显差别。 张雪非 吕荣 陈道运 张湘悦关键词:髌韧带 爆炸伤 海水浸泡 组织学 椎弓崩裂滑脱症的手术治疗(附124例报告) 被引量:1 2003年 目的 评价单纯减压植骨融合与复位减压植骨融合治疗椎弓崩裂滑脱症的疗效。方法 回顾 1 977年以来 1 2 4例椎弓崩裂滑脱症 (男 41例 ,女 83例。年龄 31岁~ 72岁。平均 47 3岁 )采用减压植骨融合 (n =69)、复位减压植骨融合 (n =55) ,作疗效评定。结果 全部病例 1年内复查 ,术前症状消除、植骨融合。获长期随访 83例 ,时间 1 6年~ 2 2年 ,平均 1 3 1年。减压植骨组 46例 ,优 32例 ,良 1 1例 ,可 3例 ;复位减压植骨组 37例 ,优 2 5例 ,良 8例 ,可 4例。出现并发症 :取髂骨处积血 3例、皮下脂肪液化 2例。结论 椎弓崩裂滑脱症手术关键在于彻底减压、可靠融合和术后良好外固定 ,与是否复位关系不大 ;滑椎复位内固定有利于消除腰部台阶样改变 ,对腰率 <75 % ,出现骶骨前上缘弯曲率者宜复位内固定 ;滑椎复位要避免追求完全复位 。 张雪非 李新忠 陈建民 范爱民关键词:手术治疗 自体骨髓移植治疗儿童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探讨自体骨髓移植治疗儿童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简称Perthes病)的疗效。方法:对1994~2004年我院采用自体骨髓移植治疗Perthes病14例(16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4~13年,平均8.3年。结果:16髋中,优6髋,良8髋,可2髋,差0髋,优良率为87.5%。结论:自体骨髓移植是治疗Perthes病的有效方法。 陈小刚 张雪非关键词:PERTHES病 自体骨髓移植 恶性网织细胞肉瘤1例报告 被引量:1 2002年 刘刚 张雪非关键词:X线诊断 病例报告 脊髓爆震伤后早期治疗神经元的形态学变化 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研究脊髓爆震伤后早期采用不同药物干预对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影响。[方法]将36只家兔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n=12)、地塞米松实验纽(B组,n=12)、甲强龙实验组(C组,n=12),每组家兔均采用0.9 g单质金属炸药黑索金(cyc lotrim ethylene trin itram ine)进行爆震,伤后各组分别给予静脉输入生理盐水、地塞米松及甲强龙,于伤后6 h、24 h 2个时间点取材,在光镜下观察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形态和数量的改变。[结果]发现爆震伤后6 h脊髓运动神经元出现可逆性改变,伤后24 h脊髓死亡运动神经元显著增加,伤后早期给予地塞米松及甲强龙治疗后,死亡神经元的数量减少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01),而B、C组之间无显著差别(P>0.05)。[结论]脊髓爆震伤后早期应用糖皮质激素对运动神经元具有保护作用,在本实验条件下,甲强龙在早期脊髓爆震伤中的疗效与地塞米松相比没有优势。 于杰 罗卓荆 张雪非 徐新智 吕荣 陈良为 耿丹 叶正旭关键词:药物 神经元 形态学 脊髓爆震伤后早期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的形态学变化 被引量:5 2006年 目的:建立脊髓爆震伤动物实验模型,探讨脊髓爆震伤后早期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形态学变化.方法:将36只家兔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n=12),6h实验组(B组,n=12)及24h实验组(C组,n=12),采用0.9g单质金属炸药黑索金(RDX)将B,C组家兔炸伤,分别于伤后6h及24h两个时间点取材,进行HE染色、甲苯胺蓝染色及银浸染色,观察脊髓神经元形态学改变.结果:脊髓爆震伤后6h脊髓运动神经元发生可逆性改变,部分神经元坏死,死亡均数为12.58±2.23,而伤后24h脊髓运动神经元大量坏死,死亡均数达到了31.52±2.69,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脊髓爆震伤后6h内脊髓运动神经元以可逆性改变为主,提出早期发现和治疗的重要性. 于杰 罗卓荆 张雪非 徐新智 吕荣 陈良为 耿丹关键词:脊髓损伤 爆震伤 脊髓 神经元 形态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