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霞
- 作品数:44 被引量:102H指数:5
-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南省卫生厅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河南省医学科技创新人才工程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理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卡介苗分泌性130kD蛋白是诱导IL-12产生的主要成分
- 2005年
- 白介素12和18在宿主保护性免疫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可以诱导γ-干扰素的产生。众所周知,在结核感染早期,γ-干扰素的诱导是产生保护性 T 细胞的基础。在体外和体内试验中,活的卡介苗都可以诱导出较高的γ-干扰素水平,而热杀死的卡介苗不能。在本研究中,我们调查了小鼠 PEC 细胞分别经活卡介苗和热杀死卡介苗刺激后,所产生的 IL-12p40,IL-18和γ-干扰素的水平。通过对卡介苗培养过滤液诱导细胞因子能力调查,来探索为什么活的卡介苗可以诱导较高的γ-干扰素,而热杀死卡介苗却不能。研究发现,活的卡介苗可以激活巨噬细胞,诱导出 IL-12p40和 IL-18,而死的卡介苗却不能。活的卡介苗的培养过滤液可以诱导出 IL-12p40。而热杀死卡介苗培养过滤液却不能产生 IL-12p40。研究表明,活的卡介苗分泌到培养上清液中的分子质量为130kD 的蛋白类物质是细胞因子的诱导产生的关键因素。
- 张国龙石瑞如高飞絮王江东张霞秦殊王伟
- 关键词:结核免疫卡介苗白介素12
- 50例精子密度、活率及男性不育患者年龄与精子形态的关系被引量:3
- 2012年
- 目的探讨精子密度、活率及年龄与男性不育患者之间的关系。方法通过对本院2008年3月至2012年3月50例不育患者的年龄、精子密度、活性之间的资料进行分析,总结三者与精子形态之间的关系。结果不育患者精子形态和精子密度、活力呈正相关关系(P<0.05),患者年龄与精子密度、活力不成相关关系(P>0.05)。结论精子密度、活率与男性不育息息相关,患者年龄与之是否相关仍需要进一步研究。
- 张霞赵德华邢金芳杨悦王雪梅孙琳
- 关键词:不育精子形态精子密度精子活率年龄
- 端粒酶活性及p53蛋白在肺癌47例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被引量:2
- 2006年
- 目的:探讨支气管肺癌中端粒酶活性和p53蛋白表达的意义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PCR检测端粒酶活性,免疫组化SABC检测p53蛋白表达。并观察其5年的生存期。结果:肺癌组织中端粒酶活性与p53蛋白表达分别为80.9%和59.6%,而正常组织无表达。端粒酶活性、p53蛋白表达均与肺癌临床分期、病理类型、淋巴结转移无显著性相关。肺癌p53蛋白表达与无p53蛋白表达的5年生存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端粒酶活性表达与无端粒酶活性表达的5年生存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有端粒酶活性表达的患者,其生存率较低。结论:端粒酶活性和p53蛋白表达与肺癌发生有关,两者均可作为肺癌早期肿瘤标志物;p53蛋白与肺癌临床预后无明显相关,有端粒酶活性表达肺癌患者预后较差。
- 秦建领张霞郭勇王国斌
- 关键词:端粒
- 生物荧光法检测结核分枝杆菌ATP含量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建立生物荧光技术检测结核分枝杆菌ATP含量的方法并观察异烟肼的抗结核作用。方法结核分枝杆菌标准株H37Rv的菌悬液,高温裂解,用生物荧光技术检测三磷酸腺苷(ATP)含量。条件稳定后,观察菌数和ATP浓度的关系,以及加入不同浓度的异烟肼后1周之内ATP的动态变化。结果菌液加入裂解液后100℃煮沸8min,迅速降至室温,加入荧光素酶,3~5min时测荧光值。随异烟肼浓度增加,ATP量下降,培养至第7d时,异烟肼的敏感性可以初步进行判断。结论所建立的生物荧光法检测结核分枝杆菌ATP含量,具有简便、快速、敏感、可重复性强等特点,有望成为结核菌体外药敏试验的一种有用的方法。
- 张虹妍石瑞如史慧敏孙芳秦殊张霞张国龙
- 关键词:结核菌三磷酸腺苷生物发光法
- spermagic在自然周期夫精宫腔内人工授精中的临床应用
- 目的 探讨SperMagic在自然周期夫精宫腔内人工授精中对精子活力及妊娠率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2年3月~2012年6月进行自然周期夫精宫腔内人工授精的患者70例,随机分为2组:30例精子处理后添加SperMagic...
- 王雪梅王兴玲孙丽君张霞娄华管一春王婧彦李真张展
- 端粒酶活性及p53蛋白在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关系
- 研究表明,肺癌发生是多基因、多步骤协同作用的结果。端粒酶是一种核糖核蛋白酶,正常细胞中不能检测出端粒酶的活性。而肿瘤细胞株及大多数肿瘤组织中有端粒酶活性,端粒酶能够以自身为模板合成端粒,维持端粒稳定,阻止细胞凋亡甚至导致...
- 秦建领张霞王国斌郭勇
- 关键词:端粒酶活性肺癌手术P53
- 文献传递
- 结核病患者IL-4、IL-10、TNF-α和T细胞亚群分布的研究(摘要)
- 目的:为探计结核病患者几-4、IL-10、TNF-α改变及T细胞分布情况。方法:同BA—ELISA等方法对169例肺结核患者进行以上相关细胞因子和T细胞亚群进行检测。结果:肺结核患者TNF-α水平降低,IL-4、IL-1...
- 伍学强邢进梁玲张霞雷利刘秋蕊翟亚萍白振山
- 关键词:TNF结核病患者细胞亚群
- 文献传递
- 生物荧光法检测结核分枝杆菌ATP含量
- 2010年
- 目的:建立生物荧光技术检测结核分枝杆菌ATP含量的方法并观察几种抗结核药物异烟肼和利福平的作用。方法:结核分枝杆菌标准株H37Rv的菌悬液,经高温裂解,提取ATP,用生物荧光技术检测ATP含量。条件稳定后,观察菌数和ATP浓度的关系,以及加入不同浓度的抗结核药物后1周之内ATP的动态变化。结果:菌液加入裂解液后100℃煮沸8分钟,迅速降至室温,加入荧光素酶,3~5分钟时测荧光值。按上述步骤提取和测定时菌数和ATP浓度成正比关系。含药液体培养情况:随药物浓度增加,ATP量下降,培养至第7天时,药物的敏感性可以初步进行判断。结论:所建立的生物荧光法检测结核分枝杆菌ATP含量,具有简便、快速、敏感、可重复性强等特点,有望成为结核菌体外药敏试验的一种有用的方法。
- 尹保杰张霞
- 关键词:结核菌三磷酸腺苷生物发光法药物敏感性试验
- 卡介苗诱导小鼠产生保护性免疫的机制研究
- 2005年
- 目的为了探索结核感染保护性免疫的产生机制及主要抗原成分。方法我们调查了小鼠PEC细胞分别经活卡介苗和热杀死卡介苗刺激后,所产生的IL-12p40,IL-18和γ-干扰素的水平。调查卡介苗菌体裂解液和培养过滤液诱导细胞因子能力。结果活的卡介苗可以激活巨噬细胞,诱导出IL-12p40和IL-18,而死的卡介苗却不能。活的和死的卡介苗菌体裂解物都可以诱导细胞产生IL-12p40。活的卡介苗的培养过滤液可以诱导出IL-12p40。而热杀死卡介苗过滤液却不能产生IL-12p40。结论活的卡介苗分泌到培养上清液中的热稳定物质可以诱导细胞因子的大量产生。
- 张国龙石瑞如高飞絮王江东张霞秦殊王伟
- 关键词:卡介苗保护性免疫小鼠IL-12P40培养上清液EC细胞
- 血清对氧磷酶I与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纤维化的关系
- 2013年
- 目的分析血清对氧磷酶I与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纤维化的关系。方法将2008年1月—2012年1月50例经肝穿刺确诊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纤维化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期健康体检者5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清对氧磷酶I浓度水平的差异。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观察组入院前血清对氧磷酶I浓度为(142.0±31.3)U/ml,治疗4周后(161.0±30.9)U/ml;对照组(189.0±35.2)U/ml。两组血清对氧磷酶I浓度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的血清对氧磷酶I浓度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经过4周的治疗后血清对氧磷酶I浓度高于治疗前(P<0.05)。结论血清对氧磷酶I浓度变化提示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纤维化患者病情的转归,动态监测血清对氧磷酶I浓度有助于判断预后。
- 张霞赵德华邢金芳杨悦赵君亮
- 关键词: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纤维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