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彭彩云

作品数:156 被引量:488H指数:11
供职机构:湖南中医药大学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湖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湖南省大学生研究性学习与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化学工程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09篇期刊文章
  • 38篇专利
  • 8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3篇医药卫生
  • 38篇文化科学
  • 11篇化学工程
  • 6篇理学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生物学
  • 1篇语言文字

主题

  • 34篇教学
  • 23篇活性
  • 19篇药理
  • 19篇中医
  • 18篇中医药
  • 12篇药物
  • 11篇学成
  • 11篇药学
  • 11篇中药
  • 11篇化学成分
  • 10篇有机化学
  • 10篇课程
  • 9篇院校
  • 9篇细胞
  • 8篇药学专业
  • 8篇黄精
  • 8篇教学改革
  • 8篇催化
  • 7篇医药院校
  • 7篇化合物

机构

  • 155篇湖南中医药大...
  • 4篇浙江大学
  • 3篇湖南医药学院
  • 2篇岳阳职业技术...
  • 2篇湖南省教育厅
  • 2篇湖南中医药大...
  • 2篇湖南省康德佳...
  • 1篇暨南大学
  • 1篇天津药物研究...
  • 1篇中南大学
  • 1篇湖南省中医药...
  • 1篇湖南新汇制药...

作者

  • 155篇彭彩云
  • 84篇王炜
  • 67篇李斌
  • 65篇盛文兵
  • 26篇傅榕赓
  • 26篇江星明
  • 22篇龚力民
  • 15篇余黄合
  • 15篇黄建华
  • 14篇蔡雄
  • 12篇刘文彬
  • 11篇王福东
  • 11篇刘强
  • 10篇曾婷
  • 9篇方渡
  • 9篇张春桃
  • 9篇刘斌
  • 6篇杨玉佩
  • 6篇覃艳
  • 6篇苏维

传媒

  • 15篇湖南中医药大...
  • 13篇湖南中医杂志
  • 11篇广东化工
  • 11篇中医药导报
  • 7篇中草药
  • 7篇教育教学论坛
  • 5篇科技创新导报
  • 5篇中国当代医药
  • 5篇教育进展
  • 4篇中国医药导报
  • 3篇中国现代药物...
  • 3篇高教学刊
  • 3篇Digita...
  • 2篇中药材
  • 2篇中南药学
  • 2篇中医学
  • 2篇2007年中...
  • 2篇2007年中...
  • 1篇中国中医药信...
  • 1篇中国实验方剂...

年份

  • 1篇2024
  • 12篇2023
  • 10篇2022
  • 15篇2021
  • 16篇2020
  • 12篇2019
  • 6篇2018
  • 12篇2017
  • 9篇2016
  • 16篇2015
  • 12篇2014
  • 7篇2013
  • 6篇2012
  • 5篇2011
  • 4篇2010
  • 2篇2009
  • 4篇2008
  • 5篇2007
  • 1篇2006
15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4-羟基白藜芦醇甲基化合物的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及表征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制备4-羟基白藜芦醇甲基化合物(MR-4)的羟丙基-β-环糊精的包合物。方法:采用溶液-搅拌法制备包合物,并采用紫外光谱扫描及红外光谱测定包合物的包封率和溶解度。结果:通过溶-搅拌液法能够顺利制备4-羟基白藜芦醇甲基化合物的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并且4-羟基白藜芦醇甲基化合物的溶解度得到改善。结论:采用溶液-搅拌法制备4-羟基白藜芦醇甲基化合物-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工艺较为简便,且包合效果较好,明显提高了MR-4的药物溶解度。
刘平安刘文彬林仕桑梁欢梁泽庆季洁傅榕赓彭彩云李斌
关键词: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
獐牙菜的提取物在制备抑制谷胱甘肽S-转移酶活性的药物中的应用
本发明涉及生化分析与药物筛选领域,公开了一种獐牙菜的提取物在制备抑制谷胱甘肽S‑转移酶活性的药物中的应用。所述獐牙菜的提取物选自:<Image file="DDA0002666890200000011.GIF" he="...
覃艳王炜彭彩云刘斌杨维易攀范家龙
文献传递
中药学专业《药物合成反应》课程学生学习评价体系的建立被引量:1
2015年
介绍了建立中药学专业《药物合成反应》课程学生学习评价体系的方法和实践体会。评价体系的主要内容是根据专业特点、课程性质和特点,采用随堂考试和随机提问、查文献写综述与闭卷笔试3者相组合的模式评价学生成绩。认为该评价体系不仅调动了学生学习的能动性与兴趣和科技论文写作能力,也提高了药物合成反应课程的教学质量。
彭彩云蔡雄刘强刘文彬傅榕赓盛文兵李鑫
关键词:中药学专业药物合成反应学习评价体系教学质量
基于特征图谱和一测多评法的黄柏质量控制研究被引量:9
2022年
目的 建立能有效区分黄柏Phellodendri Chinensis Cortex与其易混淆品种关黄柏Phellodendri Amurense Cortex的特征图谱及一测多评方法,促进黄柏临床用药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 利用HPLC对黄柏中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对色谱条件进行优化,确定最佳色谱条件,建立特征图谱,利用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和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rthogonal partial least squares discriminant analysis,OPLS-DA)对特征图谱数据进行分析,筛选和确认差异性化合物,以盐酸小檗碱为参照物,建立一测多评方法测定黄柏主要有效成分含量。结果 所建立的特征图谱及一测多评方法能鉴别黄柏与关黄柏,以木兰花碱、盐酸巴马汀、盐酸小檗碱以及一未知化合物(7号峰)为差异性化合物,黄柏中盐酸小檗碱含量明显高于关黄柏,黄柏中盐酸巴马汀峰面积极低而关黄柏中其峰面积较高。黄柏中木兰花碱的含量较低而未知化合物(7号峰)峰面积较高。结论 所建立的特征图谱和一测多评方法简便,可作为《中国药典》修改标准的参考,用于黄柏的质量控制。
袁汉文吕梦颖罗江溢邱伊星刘杨彭彩云彭彩云
关键词:黄柏关黄柏一测多评木兰花碱盐酸巴马汀盐酸小檗碱
药食同源植物杜仲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产品开发的研究概况
2024年
杜仲(Eucommia ulmoides),又称胶木,为杜仲科杜仲属植物,在我国已有超过两千年的药用历史。杜仲通常使用其干燥的树皮和叶子入药。由于其在临床应用中的较高安全性,杜仲叶已在2019年通过食用安全性评价正式列为药食同源物质,成为食品和保健品开发的有力资源。根据中医理论,杜仲具有补肝肾、强筋骨、安胎等功效。现代研究表明,杜仲的不同部位,如皮、叶、花和种子等,含有类似的化学成分,主要包括苯丙素类、萜类、黄酮类、酚酸类、甾体和多糖类等物质。杜仲因其丰富的成分,具有降血压、降血脂、降血糖、预防骨质疏松、抗肿瘤、抗菌抗病毒、抗炎、抗氧化、肝保护等多种药理作用,因此具有开发多样化药食同源产品的潜力。该文对杜仲不同部位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代表性的药食同源产品进行了系统整理,旨在为杜仲及其活性成分的临床应用及药食同源产品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参考。这将有助于深入了解杜仲的药用特性,并为进一步探索其在健康领域的应用提供指导。作为一种传统药食同源植物,杜仲将在未来的研究中引起更多关注,并有望为人们的健康作出更多贡献。
向智李焕杰谌鑫阳林昊锴彭彩云王炜余黄合
关键词:药食同源化学成分药理作用
仙茅的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研究进展被引量:23
2020年
仙茅是石蒜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民间用药历史悠久。仙茅的主要活性成分包括酚类及酚苷类、皂苷元及皂苷类、木脂素类、黄酮类、生物碱、脂肪族类等。仙茅具有消散痈肿、强筋骨、驱寒湿、补肾阳、益精血等功效,现代药理研究表明仙茅具有抗氧化、免疫调节、抗骨质疏松、补肾壮阳、肝保护、神经保护等活性。综述了仙茅的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及质量标志物的研究进展,为仙茅的进一步开发和利用提供研究依据。
周芳周芳吴倩王思成王炜王炜刘昌孝李斌
关键词:仙茅石蒜科酚苷皂苷皂苷元木脂素
月光花属植物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20年
月光花属Calonyction Choisy植物是具有民族特色的药用植物,其中含有生物碱、挥发油、苯丙素等化学成分,药理实验研究表明其生物碱类成分具有较强的抗菌、消炎、镇痛等药理活性。本文综述了月光花属植物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方面的研究进展,以期促进该属植物的开发利用。
王超雷雨欣彭彩云李斌周旭东盛文兵
关键词:旋花科
基于中医药大学科研平台开展中医药文化海外传播的实践被引量:6
2017年
中医药大学是传播推广中医药文化的重要基地,中医药科学研究的不断发展能够有效促进中医药文化的传播。在"一带一路"策略引导下,立足于中医药大学的中医药科研平台,通过国际化的中医药科研合作、学术交流以及双边人才培养等多种途径,可以为中医药文化的海外推广、传播起到重要的推动促进作用。
彭彩云李斌李斌黄建华崔培梧黄建华秦裕辉
关键词:中医药文化
金樱根中1个新的乌苏烷型三萜皂苷被引量:4
2021年
目的研究蔷薇科植物金樱子Rosa laevigata根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Sephadex LH-20、ODS柱色谱、重结晶及半制备液相分离和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并运用MTT法对所分离化合物对人宫颈癌HeLa、人胃腺癌BGC823、人结肠癌HCT-116及人肝癌HepG-2细胞的细胞毒活性进行检测。结果从金樱根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了9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2α,3β,11α,19α-四羟基乌苏-12-烯-28-羧酸-β-D-吡喃葡萄糖基酯(1)、野鸦椿酸(2)、2α,3β,19α-三羟基乌苏-23-醛-12-烯-28-羧酸-β-D-吡喃葡萄糖基酯(3)、野蔷薇苷(4)、苦莓苷F1(5)、2α,3β,19α-三羟基齐墩果-12-烯-28-羧酸-β-D-吡喃葡萄糖基酯(6)、桦木酸(7)、β-谷甾醇(8)和儿茶素(9);其中化合物7对BGC823及HeLa细胞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19.0和19.6μmol/L,化合物8对BGC823及HeLa细胞的IC50分别为16.2和15.8μmol/L。结论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命名为金樱子皂苷,化合物3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到,化合物7和8对BGC823及HeLa细胞显示出中等强度的细胞毒活性。
李斌彭彩云陈钰妍段淑莉彭伊玲Muhammad Danial王炜李顺祥
关键词:金樱根蔷薇科桦木酸细胞毒活性
青钱柳提取物及其提取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涉及植物提取,公开了一种青钱柳提取物及其提取方法和应用。所述青钱柳提取物选自式I所示的化合物和/或式II所示的化合物,其中,式I和式II如下:式I:<Image file="DDA00039757095800000...
王炜翦雨青陈柱梁谢青玲杨玉佩彭彩云李斌江星明
共16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