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国堂
- 作品数:6 被引量:20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国计量学院光学与电子科技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重点科技创新团队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理学机械工程电子电信电气工程更多>>
- 分子团簇表面吸附敏化ZnO纳米线的第一性原理研究被引量:1
- 2012年
- ZnO纳米线作为新型太阳能电池结构的重要组成部件之一,其导电能力直接影响到太阳能电池的性能.采用密度泛函理论平面波超软赝势方法,计算并分析了C_2H_6O(乙醇)、C_6H_5FS(4-氟苯硫酚)、C_7HF_7S(4-(三氟甲基L)-2,3,5,6-四氟硫代苯酚)等小分子吸附的六边形结构〈0001〉ZNWs(ZnO纳米线)的几何结构、吸附能和电子结构.首先,通过几何优化得到了不同基团吸附的ZNWs的稳定结构,同时吸附能计算结果表明C_7HF_7S吸附的体系结构最为稳定,且吸附呈现放热反应;其次,为研究表面敏化对导电性能的影响,计算了不同小分子基团吸附下的能带结构和态密度,并利用能带理论分析了表面吸附敏化对禁带宽度的调控机理,结果分析表明小分子表面吸附敏化对ZNWs的电学性能有一定的影响,其中C_7H_7FS和C_6H_5FS分子均发生了不同程度的电荷转移.
- 王乐刘阳徐国堂李晓艳董前民黄杰梁培
- 关键词:密度泛函理论氧化锌纳米线
- 低温燃烧法制备SrMgAl10O17:Eu^2+,Er^3+高亮度蓝光荧光粉及发光性能研究被引量:3
- 2013年
- 采用低温燃烧法合成SrMgAl10O17:Eu2+及SrMgAl10O17:Eu2+,Er3+蓝色发光材料,通过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荧光光谱仪(PL)等测试手段对所得样品进行表征.XRD及SEM测试结果表明:利用低温燃烧法合成SrMgAl10O17材料具有较高的结晶度,且微量的稀土元素掺杂不会破坏其晶体结构;PL测试结果表明:SrMgAl10O17:Eu2+荧光粉在300—390 nm范围内可以被有效的激发,该波长范围与近紫外LED芯片匹配,发射光谱分布在430—520 nm之间,发射峰位于460 nm,属蓝光发射材料.共掺Er3+可显著增强SrMgAl10O17:Eu2+的发光强度,且当Er3+的掺杂浓度为4%时,样品的发光强度最大,较单掺Eu2+时样品的发光强度高出54.9%,表明Er3+对Eu2+的发光具有良好的敏化作用,该敏化作用的机理可以利用能量传递原理进行解释.
- 刘丹梁培王乐徐国堂刘阳李晓艳董前民黄杰
- 关键词:低温燃烧法敏化作用
- YVO_4:Eu^(3+)@YPO_4纳米核壳结构荧光粉的水热合成及表征被引量:7
- 2012年
- 为了提高传统YVO4:Eu3+荧光粉的发光效率及稳定性,采用水热法制备合成了YVO4:Eu3+@YPO4纳米核壳结构荧光粉,通过X射线衍射仪(XRD)、透射电镜(TEM)和荧光光谱仪(PL)等测试手段对所得样品进行表征.XRD和TEM测试结果表明:由水热法合成的YVO4:Eu3+@YPO4荧光粉包含YVO4:Eu3+核心和YPO4壳层两种结构,荧光粉粒径为10~30 nm,壳厚为5~10 nm,形态规则、粒径均匀、结晶度高;荧光光谱测试结果表明:YVO4:Eu3+@YPO4荧光粉比单纯YVO4:Eu3+荧光粉的发光效率高出66.75%,且具有较高的色纯度.结合第一性原理方法,对YVO4和YPO4晶体的能带结构进行理论计算,定性说明了电子跃迁和发光的关系.
- 吴珂王乐徐国堂邹世碧黄杰顾培夫梁培
- 关键词:荧光粉水热合成
- 白光LED用Sr_3LiMgV_3O_(12):Eu^(3+)单基质荧光粉的研究被引量:1
- 2013年
- 采用高温固相法合成了一种新型单基质Sr3-2xLi1+xMgV3O12∶xEu3+荧光粉,研究了其在不同的合成温度及Eu3+掺杂浓度等条件下的发光性能。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镜(SEM)和荧光光谱仪(PL)等对样品进行表征。荧光光谱表明Sr3-2xLi1+xMgV3O12∶xEu3+荧光粉具有与近紫外芯片相匹配的激发光谱,其宽阔的发射光谱(450~630nm)使得该类物质具有作为白光LED用单基质荧光粉的巨大优势。
- 徐国堂梁培黄杰王乐董前民刘阳华有杰
- 关键词:白光LED高温固相法
- 掺杂Fe^(3+)的TiO_2电子结构及光学特性研究被引量:2
- 2014年
- 本文通过溶胶凝胶法在室温下制备Fe3+掺杂TiO2,并通过X射线衍射仪,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等表征手段研究不同Fe3+掺杂浓度和不同退火温度对TiO2晶体结构和光学性质的影响,并在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平面波超软赝势基础上采用VASP软件包对Fe3+掺杂TiO2进行能带结构、态密度的计算。XRD实验结果表明: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的TiO2结晶度高,400℃煅烧下TiO2主要为锐钛矿型晶体,500℃煅烧下出现微弱的金红石相,并在700℃完全转变为金红石相,掺杂浓度对晶型转化有一定的抑制作用。UV-Vis光谱测试表明:Fe3+掺杂使TiO2吸收边红移,提高了光吸收效率。计算结果表明:Fe3+掺杂在TiO2禁带中间产生了杂质能级,杂质能级主要由Fe3+的3d轨道电子形成,引进的杂质能级减少了电子跃迁所需能量,使吸收边红移。
- 张小伟沈为民黄杰刘阳徐国堂梁培
- 关键词:光催化电子结构第一性原理
- 白光LED用硅氮基荧光粉材料研究进展被引量:7
- 2013年
- 随着白光LED技术的迅速发展,传统YAG∶Ce3+荧光粉由于低显色性、高色温等因素制约而难以满足发展需求。利用近紫外芯片激发三基色荧光粉成为获得白光LED的一种有效途径,因而发展高性能三基色荧光粉具有重要意义,尤其红光发光材料更是当务之急。硅氮基化合物包含由SiN4四面体构成的网络结构,具有很高的化学稳定性和热稳定性。该类荧光粉因其结构的多样性,且在紫外-蓝光区具有高的吸收效率,因而随着基质和激活离子的改变,发射光谱可覆盖整个可见光区域,并具有较高的光转换效率和光色稳定性,对温度和驱动电流的变化不敏感等优点,因而此类研究对白光LED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综述了近年来硅氮基荧光粉制备方法及研究的最新进展,系统地归纳总结了硅氮基荧光粉的晶体结构及发光性能等特性,并分析了目前国际上对该材料的研究动态及应用情况。
- 徐国堂梁培王乐董前民刘阳李晓艳
- 关键词:荧光粉白光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