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敬友
- 作品数:163 被引量:1,226H指数:22
- 供职机构:扬州大学园艺与植物保护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江苏省农业科技自主创新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文化科学化学工程更多>>
- 生物农药与化学农药复配对桃枝枯病菌的毒力被引量:5
- 2016年
- [目的]明确生物农药和化学农药复配对桃枝枯病菌的抑制效果。[方法]采用菌丝生长抑制法,测定10种生物药剂对桃枝枯病菌的毒力,将毒力强的生物农药与化学农药咪鲜胺、多菌灵和烯唑醇进行复配,探讨复配剂对桃枝枯病菌的联合毒力效果。[结果]毒力作用最强的生物农药是中生菌素,其次是申嗪霉素和梧宁霉素,其抑制中浓度(EC50)分别为0.041 9、0.231 4和0.655 4μg/m L,与3种化学药剂复配,发现申嗪霉素与3种化学农药复配均达到增效作用,而中生菌素和梧宁霉素与化学农药复配大多配比具有增效作用或相加作用。[结论]生物农药与化学农药复配能增加对桃枝枯病菌的毒力。
- 尤春梅高汝佳黄沈鑫汪孝璊纪兆林董京萍童蕴慧宋宏峰徐敬友
- 关键词:生物农药杀菌剂毒力测定
- 棉花枯萎病拮抗放线菌K5的分离与鉴定
- 从扬州地区土壤中分离到207株放线菌,以棉花枯萎病菌为目标菌,采用抑菌带法测定,筛选到9株有拮抗活性菌株,占所分离总数的4.3%。其中K5对棉花枯萎病菌的拮抗作用最强,抑菌带宽为8mm,同时对其它病菌也有一定的拮抗作用。...
- 张清霞陈洁徐敬友童蕴慧
- 关键词:拮抗放线菌棉花枯萎病菌
- 文献传递
- 番茄小RNA基因的计算机预测和分子克隆
- 小RNA基因是广泛存在于高等植物和动物中的一类由约22个核苷酸组成的具有负调控功能的非编码单链小RNA(miRNA)。研究发现,小RNA基因参与植物的生长发育和抗逆境胁迫等过程。根据从不同植物中克隆的小RNA基因的序列,...
- 唐丽丽王巧云刘力维孔维文徐敬友
- 文献传递
- 禾谷镰刀菌菌落角变的观察被引量:7
- 1992年
- 引起小麦赤霉病的禾谷镰刀菌(Fusarium graminearum Schw.)在PDA平板上可产生菌落角变。角变菌落有扇形、半月形及放射形等多种,角变率为4.3—11.4%,平均8.1%,扇形的角变菌落特征一般为深苋红色,气生菌丝很少或没有。经连续移植后,角变菌落也不稳定,并较亲本菌落生长速度慢,分生孢子和子囊壳产生能力下降或丧失,对小麦寄主的致病力减弱。在连续移植过程中,角变菌株陆续恢复为亲本性状。
- 徐雍皋徐敬友方中达
- 关键词:小麦赤霉病禾谷镰刀菌
- 灰葡萄孢角质酶突变体的致病性分析(英文)
- 2013年
- 为印证角质酶在灰葡萄孢(Botrytis cinerea)穿透寄主植物组织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利用紫外诱变技术,在角质酶选择性培养基上筛选,获得了4个角质酶活性有变化的灰葡萄孢突变体菌株,与野生型菌株H2相比,突变体H2-M1和H2-M2表现出角质酶活性增强,而突变体H2-M3和H2-M4表现出角质酶活性下降。培养基上10次继代培养突变体菌株时未发现其产角质酶性状发生变化。无创伤接种番茄和草莓果实的试验结果表明,相比于野生型菌株,突变体H2-M1和H2-M2表现出致病力增强,而H2-M3和H2-M4的致病力弱于野生型菌株。但在有伤口果实上接种后,酶缺陷突变体H2-M3和H2-M4的致病力与野生型菌株相同。研究发现这4个突变体菌株产生其他致病因子(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果胶甲基多聚半乳糖醛酸酶、纤维素酶及毒素)的能力未受到紫外诱变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B.cinerea分泌的角质酶可能在其直接侵入寄主表皮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但紫外诱变引起哪些基因位点突变,从而导致角质酶活性变化的原因则有待于进一步分析。
- 陈孝仁孙媛徐敬友纪兆林陈夕军童蕴慧
- 关键词:灰葡萄孢突变
- 桃枝枯病发生规律研究被引量:4
- 2016年
- 为明确我国南方近几年新发生的桃枝枯病的发生规律,适时有效防治,采用田间定点连续调查,室内显微观察、分离、鉴定、接种等方法对江苏省无锡市水蜜桃枝枯病的消长规律,病菌越冬、初侵染、再侵染及侵染途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品种间桃枝枯病发生有显著差异,‘柳条白凤’和‘湖景蜜露’的自然病枝率分别为80%和60%左右;桃树下部病害发生率一般高于上部;6月下旬至7月是病害发生的高峰期。病菌以菌丝或分生孢子在室内、田间、土表和土壤耕作层病枝上越冬。通常3月初产生分生孢子器。孢子捕捉结果显示,3月中旬分生孢子开始释放,3月下旬至4月中旬释放达到高峰,之后释放量逐渐减少;雨后分生孢子释放量明显增加;6月下旬田间发病新梢上开始形成分生孢子器,并出现空腔现象。病菌只能通过伤口侵染枝条和果实,但不能侵染叶片。研究结果揭示了桃枝枯病的发生规律,为该病的适时防控奠定了基础。
- 纪兆林戴慧俊金唯新宋宏峰童蕴慧徐敬友
- 关键词:病害循环侵染途径
- 拮抗细菌对部分水果产后病原真菌的抑制及防腐作用
- 本试验研究了拮抗细菌即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W10和多粘类芽孢杆菌(Paenibacillus polymyxa)W3、Y2对苹果轮纹病菌、柑桔炭疽菌和柑桔青霉病菌的抑制作用。结果表...
- 纪兆林童蕴慧凌筝陈夕军徐敬友
- 关键词:拮抗细菌多粘类芽孢杆菌苹果轮纹病菌柑桔青霉病菌
- 文献传递
- 番茄早疫病菌生物学特性及致病力研究被引量:21
- 1994年
- 在PSA上菌丝灰白色至灰褐色,部分菌株可产生黄色素渗入培养基。菌落生长5d直径为54~70mm,最适生长温度为23~28℃,最适pH为6~8。菌株通常在PSA上不产孢,但在玉米粉培养基上,经光照和变温处理,产孢较多。分生孢子在25℃、湿润条件下萌发率较高。不同地区菌株间致病力有明显差异。
- 童蕴慧梁继农徐敬友
- 关键词:早疫病真菌生物学番茄致病力
- 硅、钾、锌、硼肥对水稻叶尖枯病的控制作用被引量:1
- 1994年
- 硅、钾、锌、硼肥对水稻叶尖枯病的控制作用徐敬友,杨秋萍,韩云章(江苏农学院植保系扬州225000)(东台市植保站)叶尖枯病是近年来江苏杂交水稻和常规中釉稻后期的重要病害。为了有效地进行综合防治,作者首次探究了硅、钾、锌、硼肥对水稻叶尖枯病的控制作用。...
- 徐敬友杨秋萍韩云章
- 关键词:水稻叶尖枯病硅钾肥锌肥硼肥
- 纹枯病菌胞壁降解酶对水稻组织和细胞的破坏作用被引量:20
- 2005年
- 通过针刺接种,纹枯病菌(Rhizoctonia solani)胞壁降解酶——果胶酶(PG、PMG)和纤维素酶可使水稻叶鞘褪绿变黄。经浸泡处理,上述酶液使水稻愈伤组织细胞破裂崩解;水稻叶鞘细胞超微结构受到严重破坏,如细胞壁部分裂解、叶绿体和线粒体损伤等。这些结果提示病菌产生的胞壁降饵酶具有显著的致病作用。
- 张红陈夕军童蕴慧纪兆林徐敬友
- 关键词:水稻纹枯病菌胞壁降解酶致病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