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玉敏
- 作品数:7 被引量:29H指数:3
-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苏州市科技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积极”的营养支持对极低出生体重儿生长发育的影响
- 目的 探讨生后早期“积极”的营养支持对住院期间极低出生体重儿的影响.方法 选择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期间入住本院NICU、胎龄大于28周小于32周、出生体重1000 g至1500 g、生后12 h内转入我院NI...
- 徐玉敏朱雪萍
- 关键词:极低体重儿生长发育肠道营养肠外营养
- n-3鱼油改善新生兔原代肝细胞脂肪变及其机制研究
- 通过培养新生兔原代肝细胞,建立肝细胞脂肪变模型,研究内质网应激相关标志蛋白——GRP94在肝细胞的表达变化,探讨其在肝细胞脂肪变发病机制中的作用,试图揭示鱼油改善肝细胞脂肪变的可能作用机制.结果表明:1.1%脂肪乳组肝细...
- 朱雪萍徐玉敏
- 关键词:生理机制细胞实验
- 婴幼儿巨细胞病毒感染138例临床及治疗观察
- 目的:探讨婴幼儿巨细胞病毒(CMV)感染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对2006年4月至2008年10月期间在我院住院治疗的、确诊CMV感染的138例患儿,总结其临床特点及转归,并选用更昔洛韦治疗.结果:一般资料138例患儿血...
- 徐玉敏朱雪萍肖志辉丁晓春冯星
- 关键词:巨细胞病毒感染婴幼儿
- “积极”的营养支持对极低出生体重儿生长发育的影响被引量:11
- 2014年
- 目的探讨生后早期"积极"的营养支持对住院期间极低出生体重儿的影响。方法选择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期间入住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极低出生体重儿80例。其中观察组44例,实施"积极"的营养管理;对照组36例,实施传统的营养管理。比较两组营养摄入、体重增长情况、黄疸指数、血生化、血电解质指标以及并发症等差异。结果观察组较对照组相比,平均体重增长速率明显增高,生后2周和出院前的白蛋白(ALB)和前白蛋白(PA)的水平明显增高,宫外生长发育迟缓的发病率明显下降(P均<0.05)。但两组发生高胆红素血症的日龄、血清胆红素最高值、黄疸持续时间,两组静脉营养结束后血小板、肝功能和血脂水平,两组生后第1天、第7天的血糖、血pH、血肌酐(CR)、尿素氮(BUN)以及电解质等,两组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肠道外营养相关性胆汁淤积(PNAC)的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对极低出生体重儿实施"积极"的营养管理是安全和有效的。
- 徐玉敏朱雪萍
- 关键词:营养支持极低体重儿生长发育肠道营养肠外营养
- 婴幼儿巨细胞病毒感染138例临床及治疗观察被引量:6
- 2013年
- 目的:探讨婴幼儿巨细胞病毒(CMV)感染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对在我院确诊、住院治疗的138例CMV感染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38例患儿(男80例,女58例)血清CMV-IgM阳性和(或)血、尿CMV-DNA-PCR阳性,入院年龄9 d^3岁。临床表现为肺炎99例,伴有肺功能改变18例;婴儿肝炎62例,其中肝硬化1例,肝豆状核变性1例,高胆红素血症30例(2例合并核黄疸,3例胆道闭锁,1例胆总管囊肿,3例肝糖原累积症);溶血性贫血10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症6例;脑发育异常15例,其中脑积水1例、脑结节硬化2例、运动落后3例、智力低下3例、癫痫2例;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异常16例(双侧听力受损10例、青光眼1例);先天性心脏病8例,多发畸形3例,迁延性肠炎5例,营养不良7例,喉软骨发育不良3例,选择性IgA缺乏症1例,遗传代谢性疾病1例,同时合并多重感染11例,合并呼吸衰竭、休克2例。治疗后好转114例,放弃治疗19例,死亡5例。结论:婴幼儿CMV感染临床表现多样化,以肺炎最多见;其次是肝胆系统受累。中枢神经系统受损可导致脑发育异常、听神经受损、运动落后等,少数病例可伴发其他畸形甚至多发畸形。绝大部分CMV感染病例预后良好,少数病例预后差甚至死亡。
- 徐玉敏朱雪萍肖志辉丁晓春冯星
- 关键词:巨细胞病毒感染婴幼儿
- “积极”的营养支持对极低出生体重儿生长发育的影响
- 目的探讨生后早期"积极"的营养支持对住院期间极低出生体重儿的影响。方法选择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期间入住本院NICU、胎龄大于28周小于32周、出生体重1000g至1500g、生后12h内转入我院NICU、住院...
- 徐玉敏朱雪萍
- 关键词:极低出生体重儿平均出生体重生长发育
- 文献传递
- 区域性危重新生儿主动型院前急救转运的应用及意义被引量:12
- 2014年
- 目的:探讨我院建立主动型新生儿院前急救转运网络的意义。方法:用回顾性统计学分析的方法分析我科2009年6月到2012年4月转运的2 736例危重新生儿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患儿应用S.T.A.B.L.E项目评估稳定后转运,均顺利转运至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住院24 h内无一例死亡,所有病例中好转1 809例,治愈868例,自动出院41例,死亡6例,其他12例。结论:随着危重新生儿院前急救转运网络的发展健全,产儿科结合密切,与基层医院联系愈加紧密,病例资料及时反馈有助于下级单位医疗水平的提升,有利于成功转运、提高存活率、改善患儿预后。
- 余玲玲朱雪萍肖志辉丁晓春陈小倩冯星徐玉敏
- 关键词:新生儿转运院前急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