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铮宇

作品数:31 被引量:278H指数:10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科委重大科技攻关项目上海市科学技术发展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7篇医药卫生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10篇骨折
  • 8篇坏死
  • 8篇股骨
  • 7篇骨头
  • 7篇股骨头
  • 5篇手术
  • 5篇腓骨
  • 4篇血浆
  • 4篇血小板
  • 4篇血性
  • 4篇术后
  • 4篇头坏死
  • 4篇缺损
  • 4篇缺血性坏死
  • 4篇腓骨移植
  • 4篇吻合血管
  • 4篇细胞
  • 4篇骨干骨折
  • 4篇骨头坏死
  • 4篇骨移植

机构

  • 29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作者

  • 29篇徐铮宇
  • 12篇张长青
  • 10篇曾炳芳
  • 8篇宋文奇
  • 6篇袁霆
  • 6篇眭述平
  • 6篇韩培
  • 5篇邵雷
  • 5篇王韬
  • 4篇郑宪友
  • 4篇柴益民
  • 4篇苏琰
  • 3篇金东旭
  • 3篇阮洪江
  • 3篇江潮胤
  • 2篇王坤正
  • 2篇王韬
  • 2篇蔡培华
  • 2篇杨星光
  • 2篇陶海荣

传媒

  • 4篇中国修复重建...
  • 3篇中华创伤骨科...
  • 2篇国外医学(骨...
  • 2篇国际骨科学杂...
  • 1篇中国临床医学
  • 1篇实用骨科杂志
  • 1篇中国矫形外科...
  • 1篇中华显微外科...
  • 1篇中华创伤杂志
  • 1篇中国误诊学杂...
  • 1篇中国骨与关节...
  • 1篇中华损伤与修...
  • 1篇2003年上...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 1篇2013年上...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 2篇2005
  • 5篇2004
  • 3篇2003
  • 2篇2002
3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吻合血管腓骨游离移植在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中的应用被引量:23
2004年
目的 探讨用吻合血管的腓骨游离移植对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应用效果。 方法  2 0 0 0年 10月~2 0 0 2年 2月 ,对 2 6例 ( 31髋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采用了吻合血管的腓骨游离移植治疗并进行随访观察。获随访的 2 1例( 2 5髋 )随访时间为 6~ 18个月 ,平均 12个月。根据患髋术前 Steinberg分期 : 期 ,5髋 ; 期 ,8髋 ; 期 ,12髋。 结果2 1例 ( 2 5髋 )中各期患者的 Harris评分在术后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疼痛症状明显缓解 ,术后患者能恢复正常日常生活和工作。随访的 X线片显示 ,18髋的股骨头上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改善 ,6髋未出现明显的改变 ,1髋恶化。 结论 吻合血管的腓骨游离移植是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一种有效方法 。
张长青曾炳芳徐铮宇眭述平宋文奇金东旭施慧鹏王坤正
关键词:吻合血管腓骨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术后
富血小板血浆修复骨组织和软组织的基础及临床研究
张长青曾炳芳袁霆徐铮宇宋文奇郭尚春邵雷苏琰安智全吕汝举
该项目采用自行设计研制的富血小板血浆(PRP)离心管,可在同一管中,通过二次离心方法,方便、快捷、安全地制作PRP,不仅可以得到稳定、高浓度的生长因子,而且避免了二次离心过程中,由于移液而可能造成的血样污染。  该项目在...
关键词:
关键词:富血小板血浆骨缺损
带锁髓内钉治疗长骨干骨折并发脂肪栓塞治疗11例分析被引量:10
2006年
王韬徐铮宇顾新丰
改良吻合血管游离腓骨移植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手术技术被引量:48
2005年
目的探讨改良的吻合血管游离腓骨移植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手术技术、临床疗效及其并发症. 方法 2000年10月~2004年8月,共治疗124例(139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男83例(93髋),女41例(46髋);年龄16~57岁,平均36.4岁.其中创伤性49例(54髋),激素性29例(32髋),酒精性19例(21髋),特发性27例(32髋).SteinbergⅡ期50髋,Ⅲ期71髋,Ⅳ期18髋,Harris评分平均分别为:79.3、69.3和58.4分.采用改良的游离腓骨切取技术,设计髋前小切口入路,并采用改良的坏死清理技术.记录手术时间、总出血量及切口长度.术后行X线摄片、Harris评分及并发症的评价. 结果游离腓骨手术时间为10~30 min,平均15 min.总手术时间为80~120 min,平均90 min.髋部切口长为6~12 cm,平均8 cm.总出血量为100~300 ml,平均200 ml.术后并发症少,平均住院时间7 d.患者随访6个月~3年8个月,其中随访1年以上65例(78髋)患者的X线片显示:62髋(79.5%)的股骨头坏死有不同程度改善,14髋(17.9%)无明显变化,2髋(2.6%)恶化.Harris评分平均为:Ⅱ期94.4分,Ⅲ期86.0分,Ⅳ期74.1分.术后10例出现股前外侧皮肤麻木和感觉减退,1例小腿伤口延迟愈合,6例足背感觉异常,5例出现一过性供体肌力减弱,3例踝关节活动不适,但均未对日常生活产生明显影响. 结论改良的吻合血管游离腓骨移植术具有出血少、解剖清晰、操作简便、创伤小、并发症少及术后功能恢复较好等优点,是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一种有效的保头治疗方法.
张长青曾炳芳眭述平袁霆徐铮宇邵雷李鸿帅张开刚
关键词: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腓骨
含抗生素关节型骨水泥间隔体治疗老年肩关节感染的疗效分析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探讨在一阶段手术中,含抗生素关节型骨水泥间隔体对老年肩关节骨关节感染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5月至2019年12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骨科治疗的3例肩关节感染患者资料。男1例,女2例;年龄平均65.3岁;其中1例为肩关节穿刺后感染,1例为肱骨近端骨折术后感染,1例为肩关节假体置换术后感染。3例患者均一期彻底清创,行含抗生素的肩关节型骨水泥间隔体植入,均未进行二期手术。末次随访时采用美国肩肘外科协会评分(ASES)、上肢功能障碍评分(Quick-DASH)、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以及肩关节活动范围以评定疗效。结果3例患者术后获18~28个月(平均22.7个月)随访,均未出现感染复发,间隔体位置良好。患者培养检出微生物分别为1例短双歧杆菌和2例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末次随访时ASES评分平均为54.4分(46.3~60.0分),Quick-DASH评分平均为45.1分(40.8~50.0分),VAS评分平均为2.3分(2~3分);肩关节活动范围:抬高角度平均为65.7°,外展角度平均为43.8°,外旋角度平均为21.7°。结论对于老年肩关节感染患者,彻底清创后留置关节型骨水泥间隔体可良好控制感染,同时在功能和疼痛方面有较大改善,避免了二期手术。
张瑜博程鹏飞徐铮宇陈小华张毅沈灏韩培
关键词:肩关节
小切口椎板间开窗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0
2010年
目的评价小切口椎板间开窗术对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择2006年1月~2008年12月间采用小切口椎板间开窗术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60例,及半椎板切除术的患者24例,随访评价两组术后疗效。结果两术式术后疗效无显著性差异,但两术式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及切口长度及术后卧床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手术后恢复工作情况上都有显著性差异,前者明显优于后者。结论小切口椎板间开窗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疗效肯定,对脊柱稳定性破坏小,并发症少,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徐铮宇江潮胤顾文奇董扬
关键词:小切口腰椎间盘突出椎间盘切除
改良的吻合血管游离腓骨移植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股骨头坏死仍然是临床的难题,其结果常常导致青年髋关节的损坏。文献报道美国每年约新增1-2万的病例。股骨头的自然病程被认为是进展性的破坏,最终导致股骨头软骨下骨折、股骨头塌陷和骨关节炎的发生。股骨头坏死的保头治疗一直存在较...
张长青徐铮宇袁霆曾炳芳
关键词:股骨头坏死吻合血管腓骨移植
文献传递
富血小板血浆促进骨缺损修复的实验研究被引量:62
2003年
目的 探讨复合富血小板血浆 (PRP)的陶瓷人工骨对管状骨骨缺损的修复作用。 方法 新西兰大白兔 2 4只 ,体重 2 .5~ 3.0 kg,雌雄不限。随机选择一侧桡骨作实验侧 ,连同骨膜切除桡骨中上段 1cm,造成节段性骨缺损 ,填入复合 PRP的人工骨 ;另一侧为对照侧 ,仅填入人工骨。分别在术后第 2、4、8和 12周通过大体观察、X线片、组织学及计算机图像分析等手段观察两侧桡骨愈合情况。 结果 术后第 2周 ,实验侧和对照侧的新生纤维组织和骨组织均主要集中在截骨端 ,实验侧新生组织略多于对照侧。第 4、8周 ,实验侧人工骨表面及孔隙内被大量新生骨组织覆盖和填充 ,人工骨与宿主骨桥接紧密 ;对照侧的新生骨组织主要限于人工骨两端 ,且相对实验侧较幼稚。第 12周 ,实验侧骨缺损完全修复 ,人工骨表面被皮质骨完全覆盖 ;对照侧仅于两侧截骨端区域出现板层骨 ,人工骨表面未见连续性骨痂形成。 结论 复合 PRP的人工骨可用于管状骨缺损的修复 ,并有明显加速骨愈合的作用。
张长青袁霆曾炳芳陶海荣邵雷徐铮宇宋文奇张晔朱珍宏眭述平
关键词:富血小板血浆骨缺损人工骨
放射线照射对体外培养的骨巨细胞瘤细胞作用的实验研究被引量:2
2004年
目的 :对体外培养的骨巨细胞瘤细胞进行放射线照射 ,并观察其效应。方法 :对 6例经临床、X线和病理组织学检查证实的骨巨细胞瘤标本进行体外细胞培养 ,传代后实验组进行放射线照射处理 ,对照组未进行放射线处理。分别采用倒置显微镜观察、台盼蓝染色后计数、MTT法测定和FCM分析来观察放射线照射对体外培养的骨巨细胞瘤细胞的细胞毒性和细胞周期的影响。结果 :放射线照射后 ,体外培养的骨巨细胞瘤细胞可见逐渐发生皱缩和脱落 ,细胞存活率为 8 2 7%~ 13 5 0 % ,细胞毒性指数为 83 19% ,FCM分析显示G0与G1期比例明显增加 ,G2与M期比例明显减少。结论
王韬张先龙苏琰张强眭述平徐铮宇杨星光
关键词:骨巨细胞瘤细胞培养
闭合复位加空心钉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回顾性分析被引量:53
2003年
目的 探讨股骨颈骨折采用闭合复位加空心钉固定与切开复位空心钉固定加骨瓣移植的临床效果。 方法 对 1996年 9月~ 2 0 0 2年 1月收治的 30 4例股骨颈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随访资料完整的 138例中 ,GardenⅡ型 49例 ,Ⅲ型 6 8例 ,Ⅳ型 2 1例。平均随访时间2 5个月。 结果  138例中 ,17例出现股骨头坏死 ,坏死率为 12 .3%。其中采用闭合复位加空心钉固定患者 81例 ,5例出现股骨头坏死 ,坏死率为 6 .2 %;采用切开复位空心钉固定加骨瓣移植 5 7例 ,12例出现股骨头坏死 ,坏死率为 2 1.1%。 结论 股骨颈骨折所致股骨头坏死和骨不连的发生与治疗方法的选择有关。良好的闭合复位加空心钉固定可达理想的治疗效果。股骨颈骨折在切开复位内固定的同时 ,不必同时采用骨瓣移植用以防止股骨头坏死或骨不连的发生。对于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 ,如果全身健康状况好 ,闭合复位加空心钉固定仍然是临床可供选择的有效方法。
张长青曾炳芳邵雷徐铮宇眭述平宋文奇金东旭
关键词:闭合复位空心钉固定股骨颈骨折回顾性分析骨折固定术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