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顺建
- 作品数:102 被引量:80H指数:5
- 供职机构:新余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江西省教育厅资助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电气工程一般工业技术化学工程理学更多>>
- 导电聚合物/氧化锌复合对电极及其制备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导电聚合物/氧化锌复合对电极及其制备方法,复合对电极具有三层依次叠加的三明治结构,包括导电基底、具有交联孔结构的复合催化层以及位于两者之间的致密氧化锌层,其中复合催化层由纳米多孔氧化锌薄膜吸附一层聚(3,...
- 徐顺建罗玉峰钟炜肖宗湖罗永平欧惠吴欢文
- 文献传递
- 一种含介孔和大孔的多孔碳材料的制备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介孔和大孔的多孔碳材料的制备方法。以酚醛树脂、两种造孔剂及固化催化剂为起始原料,通过预固化成型、深固化、碳化等工艺制得同时具有介孔和大孔孔径分布的碳素块体材料,其中介孔主要分布在5~20nm之间,大孔主...
- 乔冠军徐顺建李杰李涤尘王红洁杨建锋王继平
- 文献传递
- 一种高硅铝合金缸套表面化学刻蚀复合MoS<Sub>2</Sub>涂层的制备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硅铝合金缸套表面化学刻蚀复合MoS<Sub>2</Sub>涂层的制备方法,首先,将高硅铝合金缸套试样浸泡在NaOH溶液中进行化学刻蚀;化学刻蚀结束后,取出缸套试样,进行超声清洗;然后配制5~15 g/L...
- 李承娣陈枭张小伟徐顺建胡瑶简辉华
- 文献传递
- 导电聚合物/氧化锌复合对电极及其制备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导电聚合物/氧化锌复合对电极及其制备方法,复合对电极具有三层依次叠加的三明治结构,包括导电基底、具有交联孔结构的复合催化层以及位于两者之间的致密氧化锌层,其中复合催化层由纳米多孔氧化锌薄膜吸附一层聚(3,...
- 徐顺建罗玉峰钟炜肖宗湖罗永平欧惠吴欢文
- 文献传递
- 一种高硅铝合金缸套表面化学刻蚀复合MoS<Sub>2</Sub>涂层的制备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硅铝合金缸套表面化学刻蚀复合MoS<Sub>2</Sub>涂层的制备方法,首先,将高硅铝合金缸套试样浸泡在NaOH溶液中进行化学刻蚀;化学刻蚀结束后,取出缸套试样,进行超声清洗;然后配制5~15 g/L...
- 李承娣陈枭张小伟徐顺建胡瑶简辉华
- 文献传递
- 一种全天候自动追踪室内太阳能灶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全天候自动追踪室内太阳能灶,属于新型灶具设备技术领域,包括集热装置、太阳光追踪驱动装置、储热及热交换装置和灶台。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节能环保,热效率高。
- 徐顺建吴志芳王迪肖宗湖罗永平钟炜欧惠
- 文献传递
- 染料敏化太阳电池石墨/聚苯胺复合对电极的低温制备和性能被引量:3
- 2015年
- 通过低温制备(120℃)构建出不同比例石墨/聚苯胺复合对电极,分析了复合对电极组装的染料敏化太阳电池(DSCs)的光电性能,并通过X射线衍射仪、傅里叶红外光谱仪、电化学交流阻抗法和循环伏安法等表征方法探讨了光电性能变化的内在原因,同时探讨了复合对电极中引入镍纳米颗粒对DSCs光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对电极中,聚苯胺质量含量25%的复合对电极对I_3^-/I^-氧化还原反应具有更佳的催化活性,其DSCs短路电流密度、开路电压分别达到7.41mA·cm^(-2),和0.595V,其DSCs光电转换效率最大为2.193%,与纯石墨对电极和纯聚苯胺对电极时相比,光电转换效率分别提高了86.6%和45.3%。添加镍纳米颗粒后,导致复合对电极串联电阻的增加以及催化活性的弱化,最终促使相应器件的四个光电性能参数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 罗玉峰刘茜茜徐顺建钟炜肖宗湖罗永平欧慧黄勇彭华厦
- 关键词:染料敏化太阳电池对电极石墨聚苯胺
- 柔性染料敏化太阳电池关键制备技术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15年
- 柔性化是染料敏化太阳电池(DSCs)最具研究前景的方向之一,柔性DSCs转换效率已经达到8.1%。从柔性DSCs的结构和原理角度出发,分析了柔性DSCs的优势及面临的主要挑战,介绍了柔性DSCs光电极的制备技术和优化机制,探讨了柔性对电极的制备机制,对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 罗玉峰赖建鸿徐顺建钟炜肖宗湖
- 关键词:染料敏化太阳电池柔性化
- 一种用于制备介孔碳单体的碳质原料的碳化行为分析
- 本文分析了一种用于制备介孔碳单体的酚醛树脂在高温下的碳化行为,着重考察了碳化产物的结构、形貌、表观密度以及孔隙率随碳化温度的变化规律。高温下(≥800℃)酚醛树脂碳化是个不断有序化、致密化和体积收缩的过程。随碳化温度升高...
- 徐顺建乔冠军
- 天然植物染料敏化太阳电池的光电性能研究被引量:3
- 2011年
- 采用萃取法从六种常见的植物中提取天然染料,对比分析了相应提取液作为敏化剂的染料敏化太阳电池(DSC)的光电性能。结果表明,不同植物提取液在色泽、吸附光谱以及组成DSC的光电性能上差异较大。以樟树叶为代表的含叶绿素的天然植物提取液在650nm处出现较强的吸收峰,而以康乃馨为代表的含花青苷的天然植物在520nm处具有较强的吸收峰。DSC的转换效率并非随提取液颜色的加深而增加,而是和短路电流存在一定的正比关系。在所研究的6种植物中,黑豆提取液敏化的DSC的转换效率最佳,其值为0.255%,随后依次为樟树叶、玫瑰花、太阳花、黑米及康乃馨。
- 徐顺建廖卫兵彭平叶辉辉黄明道郭治国
- 关键词:天然植物敏化剂吸收光谱太阳电池光电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