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骏
- 作品数:7 被引量:92H指数:5
- 供职机构:南京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小麦基础日粮添加木聚糖酶对肉仔鸡消化道不同部位非淀粉多糖消化率的影响被引量:4
- 2008年
- 通过在小麦基础日粮中添加国产酶(EⅠ)和进口酶(EⅡ)两种木聚糖酶制剂,研究了木聚糖酶对肉仔鸡各消化道食糜及粪中非淀粉多糖(NSP)消化率的影响。试验将7日龄肉仔鸡分成5组,分别为小麦对照组、小麦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0.02%EⅠ、0.05%EⅠ、0.02%EⅡ和0.05%EⅡ的4个加酶组,饲喂至21日龄。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4个加酶组均极显著提高了可溶性非淀粉多糖(SNSP)在嗉囊、空肠和粪中的消化率(P<0.01),显著提高了SNSP在回肠的消化率(P<0.05),且有提高其在肌胃中消化率的趋势(P>0.05)。此外,加酶还极显著提高(P<0.01)了不溶性非淀粉多糖(INSP)在粪中的消化率,显著提高(P<0.05)了INSP在嗉囊和肌胃的消化率,EⅡ组回肠INSP消化率也显著高于(P<0.05)对照组。
- 雷丽高俊勤徐骏王永花施传信高峰
- 关键词:小麦木聚糖酶肉仔鸡
- 鸡肉挥发性风味化合物分析被引量:44
- 2006年
- 以42日龄AA肉鸡的胸肉为样品,采用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法分析了AA肉鸡的挥发性香气成分。结果表明:匹配度超过800的挥发性风味化合物共49种,包括醛、醇、烃、酮、酸、酯以及含N、O、S的杂环化合物等七类,其中以醛、酮等羰基化合物为主,醇、烃次之,可见脂肪是鸡肉的重要风味前体物质,脂肪氧化是鸡肉香味产生的重要途径。
- 袁华根高峰徐骏周光宏
- 关键词:AA肉鸡挥发性风味固相微萃取化合物
- 木聚糖酶对小麦日粮寡糖降解规律研究及其机理探讨
- 为提高小麦饲料营养价值,本文通过体外法和体内法在小麦基础日粮中添加木聚糖酶制剂对肉仔鸡生长性能、养分的消化率和主要产物的生成量以及代谢的影响,对木聚糖酶制剂作用机理进行了探讨。
1、体外模拟法研究木聚糖酶对小麦...
- 徐骏
- 关键词:肉仔鸡非淀粉多糖木聚糖酶寡糖小麦日粮
- 文献传递
- 小麦日粮中添加木聚糖酶对肉仔鸡生长性能的影响被引量:11
- 2007年
- 试验通过在不同蛋白水平的小麦基础日粮中添加木聚糖酶,研究木聚糖酶对肉仔鸡增质量、料重比和经济效益的影响。试验将6日龄雏鸡随机分成A、B和C3组,饲料蛋白水平依次降低,A组为对照组,B组和C组分别添加0.05%和0.08%木聚糖酶,饲喂至20日龄。结果表明,与A组相比,在6~14d,3组生长速度基本一致,B组增质量略高于A和C2组,B组料重比略低于A和C2组,各组间差异不显著。在6~20d,B组增质量显著高于C组,料重比B组略低于A和C2组,各组间差异不显著。同时,木聚糖酶在维持正常生长性能条件下,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 徐骏袁华根高峰
- 关键词:肉仔鸡小麦蛋白水平木聚糖酶
- 日粮添加木聚糖酶对肉仔鸡表观消化率及肠道组织形态的影响被引量:11
- 2008年
- 通过在小麦基础日粮中添加木聚糖酶,研究了木聚糖酶对肉仔鸡回肠及总消化道养分和非淀粉多糖(NSP)表观消化率及小肠形态的影响。试验将7日龄肉仔鸡随机分为3组,即为小麦基础日粮中添加0%、0.03%和0.1%的加酶组,饲喂至21日龄。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0.1%的加酶组显著提高了淀粉在回肠和总消化道中的表观消化率(P<0.05),极显著提高了可溶性非淀粉多糖(SNSP)、不溶性非淀粉多糖(INSP)在回肠的表观消化率(P<0.01),显著提高了SNSP的总消化道表观消化率(P<0.05)。此外,0.1%的加酶组还极显著降低了十二指肠的肠壁厚(P<0.01),并极显著增加了肉仔鸡回肠隐窝深度和绒毛高度(P<0.01)。但0.1%的加酶组增加了空肠肠壁厚度(P<0.01),降低了空肠绒毛高度(P<0.05)和绒毛高度/隐窝深度比(P<0.01)。试验结果表明小麦日粮中添加木聚糖酶可以提高肉仔鸡对养分的回肠和总消化道表观消化率并改善十二指肠和回肠形态。
- 雷丽江芸乔永高俊勤徐骏高峰周光宏
- 关键词:木聚糖酶肉仔鸡表观消化率小肠形态
- 采食量及营养物质消化率对猪生长性能影响综述被引量:9
- 2007年
- 饲料营养、采食量、消化吸收率是保证畜禽健康生长和高效生产的3个要素,从生理、营养角度系统综述了采食量和营养物质消化率对猪生长性能的影响。
- 袁华根陈娟徐骏周光宏
- 关键词:采食量消化率
- 功能性低聚糖在饲料工业上的应用研究进展被引量:12
- 2006年
- 功能性低聚糖是一种新型、绿色饲料添加剂,它能够增殖有益菌、抑制病原菌,从而调节肠道微生态系统;可被有益菌利用产生短链脂肪酸、维生素等,为动物提供营养;同时也能够改善脂类代谢和促进日粮中一些矿物质的吸收。本文对功能性低聚糖的种类、应用、作用机理、影响应用效果的因素、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推广应用前景进行了全面论述。
- 徐骏高峰周光宏
- 关键词:功能性低聚糖微生态系统营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