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戴志军

作品数:214 被引量:1,008H指数:18
供职机构:华东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国际科技合作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水利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30篇期刊文章
  • 50篇专利
  • 24篇会议论文
  • 7篇科技成果
  • 3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07篇天文地球
  • 47篇水利工程
  • 16篇环境科学与工...
  • 8篇交通运输工程
  • 7篇自动化与计算...
  • 6篇经济管理
  • 5篇医药卫生
  • 5篇文化科学
  • 4篇农业科学
  • 2篇电子电信
  • 2篇建筑科学
  • 1篇生物学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34篇长江口
  • 33篇红树
  • 33篇红树林
  • 22篇泥沙
  • 21篇海岸
  • 19篇沉积物
  • 15篇遥感
  • 13篇地貌
  • 11篇悬沙
  • 11篇湿地
  • 11篇长江
  • 9篇育苗
  • 9篇直播
  • 9篇生态系统
  • 9篇胚胎
  • 8篇植物
  • 8篇冲淤
  • 7篇动力地貌
  • 7篇水动力
  • 6篇遥感影像

机构

  • 187篇华东师范大学
  • 42篇北部湾大学
  • 38篇中山大学
  • 7篇钦州学院
  • 6篇复旦大学
  • 5篇国家海洋局第...
  • 4篇广西科学院
  • 4篇广西师范学院
  • 4篇南宁师范大学
  • 3篇上海师范大学
  • 3篇上海市环境保...
  • 3篇中国科学院
  • 3篇上海海洋大学
  • 3篇交通运输部天...
  • 3篇芷兰生态环境...
  • 2篇九江学院
  • 2篇上海水产大学
  • 2篇国家海洋局
  • 2篇上海市水务局
  • 2篇长江水利委员...

作者

  • 214篇戴志军
  • 41篇李九发
  • 15篇李为华
  • 13篇恽才兴
  • 13篇陈吉余
  • 13篇谢华亮
  • 10篇李春初
  • 10篇黎树式
  • 10篇张小玲
  • 10篇程和琴
  • 10篇王杰
  • 10篇魏稳
  • 9篇韩震
  • 9篇赵建春
  • 9篇闫虹
  • 8篇陈子燊
  • 8篇任杰
  • 8篇黄鹄
  • 7篇陈建勇
  • 7篇赵军凯

传媒

  • 14篇海洋学报
  • 9篇海洋科学进展
  • 8篇台湾海峡
  • 8篇海洋工程
  • 7篇海洋通报
  • 7篇热带海洋学报
  • 6篇海洋地质与第...
  • 6篇泥沙研究
  • 4篇海洋湖沼通报...
  • 4篇海洋科学
  • 4篇自然资源学报
  • 4篇中山大学研究...
  • 3篇地理学报
  • 3篇海洋开发与管...
  • 3篇海洋学研究
  • 3篇上海国土资源
  • 3篇应用海洋学学...
  • 2篇华东师范大学...
  • 2篇世界科技研究...
  • 2篇长江流域资源...

年份

  • 5篇2025
  • 8篇2024
  • 18篇2023
  • 24篇2022
  • 15篇2021
  • 7篇2020
  • 3篇2019
  • 2篇2018
  • 5篇2017
  • 5篇2016
  • 7篇2015
  • 8篇2014
  • 3篇2013
  • 10篇2012
  • 6篇2011
  • 2篇2010
  • 16篇2009
  • 11篇2008
  • 14篇2007
  • 5篇2006
2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灰色模型理论在河流水污染预测中的应用被引量:31
2002年
本文以佛山东平水道近年来生化需氧量、氨氮及亚硝酸盐氮的环境监测值,应用灰色理论建立GM(1,1)模型,对东平水道环境主要污染物进行预测。所建模型经残差及后验差精度检验,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和适应性,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水道污染的原因。
戴志军彭晓春黄鹄
关键词:灰色预测GM(1,1)模型河流水污染
南汇嘴-崎岖列岛海域海床演变初步探讨被引量:4
2007年
利用2005年春季水文泥沙测量资料和历史海图资料,在分析水动力条件、悬沙和沉积物特征基础上,对海床冲淤量进行计算,探讨了南汇嘴-崎岖列岛海域海床演变的基本规律.得出最近50年来海区呈现淤积减弱和冲刷加强的趋势,而造成这一趋势的原因主要包括海洋动力作用、长江入海泥沙变化以及近岸大型海岸和海洋工程的建设等.
付桂李九发戴志军吴荣荣虞志英
关键词:长江口含沙量
海滩碎波带悬沙浊度短期变化特征分析
2009年
基于珠江口荷包岛南湾海滩碎波带垂向上的悬沙浊度和同步实测潮位资料,本文利用谱分析和小波分析方法对碎波带的悬沙浊度变化特征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碎波带近底层和中层的悬沙浊度变化表现为周期性振荡特征,其中处于低频部分的近底层悬沙浊度周期约为中层悬沙浊度的1.25倍,但处于高频振荡部分的近底层和中层悬沙浊度变化周期基本一致.此外,近底层悬沙浊度峰值滞后于中层的悬沙浊度变化.(2)碎波带的中层悬沙浊度与潮位变化呈明显的负相关,且滞后于潮位变化.(3)近底层的悬沙浊度变化主要受控于波浪动力作用,而潮位变化引起的潮流作用是中层悬沙浊度变化的主要因素.
张小玲戴志军闫虹李占海任杰
浙江苍南近岸海域海床冲淤过程研究被引量:2
2021年
近岸海床冲淤变化直接反映海区地貌稳定状态,由此影响海区物质迁移及水运资源可持续利用。基于此,本研究通过选择苍南海域不同时期的海图资料,基于ArcGIS平台探讨该海域多尺度海床冲淤过程,为研究区海岸港工建筑规划与评估提供理论指导。主要研究结果包括:苍南海域海床冲淤变化大致分为四个阶段,即1931—1970年大幅淤积,海床净淤积量达到169.47×10^(6)m^(3),淤积强度为5.18 cm/a;1971—2005年海床淤积幅度减弱,海床净淤积量为12.24×10^(6)m^(3),淤积强度为0.41 cm/a;2006—2009年海床由淤转冲,海床净冲刷量为14.70×10^(6)m^(3),冲刷强度为3.60 cm/a;2010—2017年海床持续冲刷,海床净冲刷量为10.17×10^(6)m^(3),冲刷强度为1.33 cm/a。除1931—1970年10 m等深线向海大幅扩张以及1971—2005年10 m等深线有部分向海扩张外,1971—2017年5 m与10 m等深线普遍向陆后退。2006—2017年,位于北关港内的2 m等深线也向陆后退。冲淤结果显示,苍南海域海床未来可能呈现弱侵蚀态势。其中,风暴潮频发导致海床经常性失稳加之长江入海泥沙的减少导致该区域泥沙补给不足,二者共同作用可能是该区域海床由淤积逐渐转为侵蚀的主导因素。
胡高建戴志军周晓妍李为华
关键词:海洋地质学泥沙输运
北部湾大风江河口沙嘴动态变化过程
2025年
沙嘴的快速变化过程直接关联河口地貌变迁,影响陆海交汇带水沙交换,因而沙嘴地貌的移动及驱动机制成为河口研究重点关注的内容之一。然而,受限于监测资料获取的困难,一直有较少工作涉及中—强潮河口沙嘴动力地貌演变。以北部湾大风江河口沙嘴为研究对象,基于1990—2021年卫星遥感影像、2022年11月实地采集的沙嘴表层沉积物以及区域水文资料,分析中—强潮环境的大风江河口沙嘴演变特征及变化过程。结果表明:(1)大风江河口沙嘴持续向西北延伸,其中沙嘴宽度与面积呈洪季变大、枯季变小的季相变化特征;(2)沙嘴沉积物主要来源为洪季的径流来沙,沙嘴海侧顶部沉积物平均粒径最粗,并向陆侧与中部、尾部逐渐变细。沉积物主要由海侧顶部向沙嘴中部及尾部方向输移,使沙嘴持续向西北延伸。(3)波浪是控制大风江沙嘴长期形态演变的主要因素,中—强潮环境下潮流作用是沉积物向岸输送、沙嘴持续向西北延伸的原因,径流量的洪枯季显著差异是沙嘴宽度与面积洪季变大、枯季变小的主控因素。
陈益戴志军庞文鸿梁喜幸罗杰骏熊媛
关键词:沉积物遥感影像
华南弧形海岸类型、模式与海滩过程
弧形海岸论实质讨论的是一个(砂质)海岸的侵蚀及平衡、稳定问题.作为华南的主要海岸形态——砂质弧形海岸,近几十年来的破坏尤其严重.该文以典型的弧形海岸——广东省珠海市荷包岛南湾为例,结合华南弧形海岸的特点,探讨了华南弧形海...
戴志军
文献传递
粤东汕尾岬间海滩剖面月内日变化过程特征分析被引量:12
2002年
运用经验特征函数方法 ,结合逐日实测波浪、潮汐及剖面冲淤变化资料 ,对粤东汕尾寮咀口岬间海滩重复测量的剖面数据加以分析。结果表明 ,海滩的月内日变化过程可客观地通过对应于 2个最大特征值的 2个经验特征函数来描述 :1 )第 1经验特征函数表征主要的海滩剖面过程 ,称为主要模式 ,它是响应叠加在月潮汐周期性循环上的波浪动力作用 ;2 )第 2经验特征函数反映了海滩剖面快速变化过程 ,称为次要模式 ,它又可分为前滨上部过程、冲淤过渡段及后滨上部过程。
戴志军陈子燊欧素英
关键词:海滩剖面
螺线海岸判定准则及其在华南弧形海岸形态中的应用被引量:5
2004年
弧形海岸形态规律的研究是岬湾沙质海岸稳定与演变研究的重要内容。在简要回顾螺线海岸理论及其应用研究状况的基础上,根据Silvester1970、1974年及Hsu等1989年提出的螺线海岸平衡判定准则,计算了华南34个典型弧形海岸的平面形态要素,并对判定准则在华南弧形海岸中的适应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由于华南弧形海岸遮蔽岸段发育有潮汐通道,湾内存在少量沿岸输沙等因素,致使判定准则并不能用于预测华南弧形海岸的稳定与侵蚀状况。
戴志军
潮滩微地貌动态变化检测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潮滩微地貌动态变化检测装置,包括支撑架、密封腔体、采集单元、控制单元以及供电单元,支撑架的底部安装在潮滩上,密封腔体安装在支撑架的顶部且内部具有容纳空间,采集单元、控制单元、供电单元均安装在容纳空间中...
戴志军梁喜幸王日明黎树式顾靖华
红树林育苗插管及其系统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红树林育苗插管及其系统,红树林育苗插管包括插管以及助推器,插管内部填泥沙,用于插播胚胎;助推器具有推杆以及布置在所述推杆端部的推板,所述推板匹配所述插管的内径使得当施力于推杆推动推板从插管的一端向另一...
王日明戴志军黄鹄梁喜幸龙楚琪谢小魁周泰声
共2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